钢管架落地专项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肥高新区1#、2#、3#人防地下室工

脚手架工程






施工单位:合肥皖星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日期:二○一○年八月二十七日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报审表
编制审批表
工程名称惠民小区1#2#3#人防地下室工程结构框架层数地下一层建筑面积16556㎡施工单位合肥皖星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人编制日期
审核意见
日期:
审核人批准人
惠民小区人防地下室工程
脚手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建筑法》、《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条例》、《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2、惠民小区人防地下室工程设计文件。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6、《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000年版》(ISBN 7-112-04107-4)
7、《合肥皖星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技术标准》
(HFWX·QB/1-2004)
8、《惠民小区1#2#3#人防地下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6556㎡,其中1#人防地下室建筑面积12473㎡,2#人防地下室建筑面积为2053㎡,3#人防地下室建筑面积为2030㎡,地下一层;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

三、方案选择
为确保惠民小区人防地下室工程的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要求,针对工程特点结构外用脚手架采用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

四、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构、配件
1、钢管
钢管采用Φ48×3.5钢管,其材料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

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或裂纹的钢管不和采用。

钢管长以4~6m和2.1~2.3为宜,每根钢管的质量不应大于25㎏。

2、材料
钢管脚手架扣件采用可锻铸性材料制作,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扣件主要有三种形式:
(1)直角扣件,用于连接扣紧两根垂直交杆件;
(2)回转扣件,用于连接两根呈任意角度相交的杆件;
(3)对接扣件,用于连接两根杆件的对接接长。

3、脚手板:本工程采用由毛竹制作的竹制笆板。

五、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施工方案
1、落地式脚手架基本要求
(1)清理外架基层,依据施工方案确定的尺寸,定出外架尺寸线。

(2)按图示要求,准备外架立杆基础。

(2:8灰土夯实)
(3)铺立杆基础垫板,长度不少于2跨,厚度50mm木垫板。

(4)从角部主外架开始搭设立杆和大横杆,采用小横杆临时固定,立杆和大横杆要长短搭配,接头位置错开。

每隔6跨设置一根临时
抛撑。

(5)在搭设一步架后进行立杆和大横杆的校正调直,立杆用线锤校正其垂直度,横杆接线调直并校正水平。

(6)在校正调直后铺设底笆及安全网,每一步架铺设一次。

(7)架体与结构层通过钢管与预埋锚固短钢管用扣件连结。

(8)在搭设三步架后,加设剪刀撑,角度450,跨越6根立杆。

(9)防雷接地,采用钢管打入土层1.5m深度,用扁铁连结架体,外架一周对称布置。

2、钢管脚手架设计计算
本工程采用Φ48×3.5钢管、铸铁扣件,搭设高度h=22m。

立杆横向间距1.05m,纵向间距≤1.8m。

内立杆距墙0.5m(计算长0.35m)。

大横杆步距1.8m,底层大横杆高2.0m。

距地0.2m处设纵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下设横向扫地杆。

铺6层竹笆脚手板(自重按0.1KN/㎡),立杆下垫0.2×4×0.05m木板(或12号槽钢),立杆基础为C10砼100mm厚下为回填土夯实。

连墙件为三步三跨,采用8#铁丝4股为拉筋,Φ48×3.5钢管为顶撑,设计荷载按装修脚手考虑。

下面为相关安全性能验算:
一、水平杆验算:
1、大横杆:
a、抗弯强度验算
q=1.4×2×0.35+1.2×0.1×0.35=1.02KN/m
0.177×1.02×1.82
2
M
σ= = =
5.08×103
W
W
=76.1N/m2<f
满足要求。

b、挠度验算:
q k=(2+0.1)×1.05=0.74kn/m
0.99×0.74×18004
0.99q 4
υ= =
100×2.06×105×12.9×104
100EI
1800
=3.1< =10
150
满足要求。

2、小横杆:
a、抗弯强度验算:
F==1.1×1.02×1.8=2.02KN
2.02×0.35×106
F.c
σ= = = =139N/mm2<250N/mm2 5.08×103
m
W
W
满足要求。

b、挠度验算
F K=1.1.q =1.1×0.74×1.8=1.47KN
1050
150
1.47×10503×103
Fk.Lb3
υ= = =2.42mm< =7mm
28×2.06×105×1.19×104
28EI
满足要求。

二、立杆计算:
1、长细比:
λ=μh/i=(1.7×1.8×102)/1.58=194<210
2、立杆稳定性:
λ=Kμh/i=1.155×194=224
查表得:φ=0.145
H S=[H]/(1-0.001[H])=24.6m
NG1K=24.6×0.1337=3.29KN
NG2K=0.5(1.05+0.15)×1.8×6×0.1+0.14×1.8×2 =0.648+0.5+0.22
=1.36KN
NQ K=0.5(1.05+0.15)×1.8×2×2=4.32KN
N1=1.2(3.29+1.36)+1.4×4.32=1.63KN
N2=1.2(3.29+1.36)+0.851.4×4.32=10.72KN
W K=0.7×0.54×1.3×0.3(合肥地区)=0.147KN
M W=(0.85×1.4×0.147×1.8×1.82)/10=0.057KN.m
N(组合风载) =N2/ψA+ MW/W=(10.752×103)/(145+489)
+(0.12×106)/(5.08×103)=151+24
=175N/mm2<205
N(不组合风载)= 11.63×103/145×489=164N/mm2<205ψA
N1
符合要求
三、连墙件
1、抗滑移
N L=NL W+N0=1.4×0.172×5.4×4.8+5=11.24<8×2=16
2、轴向承载力
λ=L0/i=24/1.58=15<150
查表得ψ=0.96
N/ψA=11.24/(96×489)=23.9N/㎡
<205×0.85=174N/㎡
四、地基承载力
P=N1/A=11.63/(0.2×1.8)=32.3KN/㎡
Fg=Kc·fgk=1×280=280KN/m
p<fg
五、结论
经验算,各项安全指标均符合要求,可按此方案搭设。

六、备注
搭设构造要求,请严格按JGJ130-2001第六章及所附方案执行。

(二)构造要求:按规范要求,本项目设封闭式双排脚手架,其设计尺寸见下表:
连墙件设置立杆横距Lb步距立杆纵距荷载(KN/㎡)三步三跨 1.05 1.80 1.802+2+6×0.1=4.6
3、落地式脚手架的搭设和构造要求
(1)立杆
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

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则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上方的立杆上。

立杆必须用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连墙件按上表规定设置。

对接、搭接时,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必须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

各接头中心与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3。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两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立杆顶端宜高出地下室墙顶上皮1m。

(2)水平杆、脚手板
纵向水平杆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亦可采用搭接。

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在同步或同跨内,且在水平方
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

纵向水平杆应作为横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当使用竹笆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横向水平杆上,等距离设置且间距不大于400mm。

横向水平杆的设置,在主节点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紧且严禁拆除,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

靠墙一端的外伸长度不应大于500mm。

作业层上非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

使用竹笆脚手板时,横向水平杆的两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作业层上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120~150mm。

脚手板应设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当其长度小于2m时,可采用两根横向水平杆支承,但应将脚手板两端与其可靠的固定,严防倾翻。

脚手板可采用对接平铺或搭接铺设。

对接平铺时,接头处必须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度130~150mm。

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必须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应大于200mm,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竹脚手板应按其主竹筋垂直于纵向水平杆方向铺设,采用对接平铺,四角应用直径1.2mm的镀锌钢丝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应取150mm,其板长两端均应与支承杆可靠地固定。

(3)剪刀撑
剪刀撑的设置应:
a、每道剪刀撑的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在45度~60度之间;
b、高度在24m以下的脚手架,均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各道之间的净距不应大于15m。

c、剪刀撑斜杆宜采用搭接。

d、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

(5)模板支架
本项目模板支架均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应:
a、立杆应竖直设置,2m度高的垂直允许偏差为15mm;
b、支架立杆根部的可调底座,当其伸出长度超过300mm时,应采取可靠措施固定;
c、当立杆采用单立杆时,立杆应设在梁模板中心线处,其偏心不应大于25mm;
d、满堂横板支架每隔4排立杆应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且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e、高于4m的横板支架,其两端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一道水平剪刀撑。

2、扣件式钢管脚架的施工
(1)施工准备
a、项目部施工负责人向使用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b、按规范要求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对钢管、扣件、脚手板等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品不得使用;
c、将合格的构配件按品种、规格分类,整齐堆放并作好标识。

堆放场地不得有积水;
d、清除搭设场地杂物、平整场地,使排水通畅;
e、当脚手架基础下有设备基础、管沟时,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不应开挖,否则必须采取加固措施。

(2)地基与基础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

脚手架底座面标高应高于自然地坪50mm。

基础验收合格后应准确放样定位。

(3)搭设
脚手架搭设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情况进行,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二步。

底座、垫板均应准确地安放在定位线上。

垫板宜采用长度不少于2跨。

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垫板或采用槽钢。

立杆严禁将外径不同的钢管混合使用。

开始搭设立杆时,应每隔6跨设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设置后拆除。

连墙件、剪刀撑、横向斜撑均应符合《构造要求》中的规定。

扣件螺栓的拧紧扭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N.m。

作业层、斜道应设置栏杆和挡脚板(密目网可不设挡脚板),且应符合:
a、栏杆及挡脚板均应设在立杆的内侧;
b、上栏杆上皮高度为1.2m;
c、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
d、中栏杆应居中设置。

脚手板的铺设应符合《构造要求》中的规定,在拐角处的脚手板应与横向水平杆可靠连接,防止滑动。

自顶层作业层的脚手板往下计,宜每隔12m满铺一层脚手板。

(4)拆除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拆除应符合以下规定:
a、应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构造要求;
b、应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拆除顺序和措施,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c、应由施工负责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d、拆除作业应由上而下逐层进行;
e、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拆连墙件整屋或数层后再拆脚手架,分层拆除,高度不应大于2步,如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f、当拆至最后一根长立杆高度(约6.5m)时,应在适当位置加临时抛撑后再拆除连墙件;
g、各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应有安全网挂及要求。

五、技术管理
1、技术交底
脚手架工程设计审批后,在实施前现场技术员要向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操作工班组长等进行书面交底,必要时结合口头讲解和答
疑,目的是使上述人员了解脚手架的设计意图,掌握脚手架在搭设使用和拆除过程中的安全要求。

2、脚手架的检查与验收
在搭设、使用和拆除脚手架的全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包括:
①搭设后由安全设备处组织技术质量处参加进行验收。

参加人员包括设计、搭设和使用三方面,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并挂牌标示。

②使用中的例行保养和日常检查,可由使用者与专职人员结合进行。

③每月对外架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形成记录,对于查出的问题要限期改正,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常使用。

④外架在大风、雨、雪后,以及长期停用后又需重新使用的情况下,需作全面检查,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六、安全管理
1、验收
按脚手架的验收标准,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全部合格并办妥手续后方可使用。

在验收中如发现部分不合标准,必须限期改正,改正完毕后再经检查,完全符合要求并办妥手续后才能使用。

分段脚手架应分段进行验收,严禁连搭边投入使用。

对于分段搭设的脚手架,不允许下部在使用的同时在上部进行搭设,使用与搭设应交叉进行。

2、例行保养和检查
每月或在恶劣天气前后要作全面检查。

除使用者要进行规定的例行保养和检查外,还应设专职人员进行保养和检查,检查的重点是脚手架
的垂直度、底部立杆的沉降量、槽钢梁的挠度、吊索的工作状态以及连墙件的状态等。

发现隐患,及时消除,切忌临时观念。

此外,例行保养和检查、自检和专业检查都要形成记录。

3、防雷、防电和防火
脚手架防雷接地采用单独埋设接地或利用建筑物的防雷接地方式,接地电阴应小于4欧姆。

脚手架上使用的竹木脚手板、安全网和其它堆入在脚手架上的易燃品,极易引起火灾,因而要及时清理外架上堆放的易燃品,并在脚手架一定部位设置灭火器材。

此外要限制在脚手架上吸烟,杜绝火种来源。

外架材料主要是金属,当电线直接绑扎在脚手架上时,应有可靠的绝缘保护。

4、堆荷管理
外架上严禁超载堆荷,绝对禁止振动设备与脚手架联系,禁止将其它设备的缆风绳固定于脚手架上,也禁止将垂直运输设备置于脚手架上。

5、特殊气候条件下的管理
在特殊气候条件下搭设脚手架,必须要有可靠的安全保证措施。

雨、雪及有六级风以上的天气不得进行搭设作业。

雨后使用脚手架,堆荷要适当减少。

雪后使用脚手架应扫除积雪后方可使用。

雨、雪后使用脚手架应有防滑措施。

6、对脚手架施工人员的管理
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考试合格的专业架子工。

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上岗。

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