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及后处理技术在主动脉夹层的应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及后处理技术在主动脉夹层的
应用价值
[ 11-04-20 15:25:00 ] 编辑:studa20
作者:周泽俊高斌巢惠民李劲松贺克武仝莉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血管成像及后处理技术在主动脉夹
层动脉瘤中的价值。
方法:对3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行薄层容积扫描,应
用多种后处理技术对其进行处理。
结果:各种处理方法均可显示主动脉夹层及
真假腔,但以MPR和VR显示最佳,MPR可清晰显示内膜片形态、腔内血栓、管
壁钙化移位及夹层累及范围和破裂口,VR可立体显示主动脉及其分支血管的关
系以及螺旋状的内膜。
结论:多层螺旋CT(MS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夹层诊断具
有明确的价值,MPR和VR作为后处理技术首选方法。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主动脉夹层,血管造影术,后处理技
术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ble value of multislice CT angiography and postprocessing techniques in diagnosis
of aorta dissections. Methods: Three patients with aorta dissection were performed enhanced volume scan ,all data postprocessed with
with 2D and 3D recongstructions. Results: All cases as aortic dissection and true and falese cavity were showed by all postprocessings,especial MPR and VR. MPR showed clearly intimal
flap,mural thrombus and calcification,the location of intimal rupture. VR demonstrated the extension of the involved aorta and its branches , the trace of inter-membrance of the aortic dissection . Conclusions: MSCTA has a positive applicable value in diagnosis of aortic dissections.MPR and VR are the first method as the postprocessing techniques.
Key words: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Aortic dissection; Angioography; postprocessing technique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s)是指各种原因导致主动脉内膜破裂或中膜弹力纤维层病变,血液进入内膜下之中膜层,导致中膜撕裂、剥离形成
双腔主动脉,又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dissecting aneurysm of aorta)。
主
动脉夹层是一种起病危重的疾病,早期正确诊断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
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由于扫描速度快,覆盖范围广,能在短时
间内完成全程的扫描和图象重建,并且具有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而且MSCTA具有非侵入性和直观的特点,因此在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中显示了明显的
优势。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5以来应用MSCTA确诊为夹层动脉瘤3例,男2例,女1例,年龄45-70岁,平均57岁。
所有病例均以胸背痛入院,2例疼痛较剧烈,呈撕裂样或刀割样,并向胸背部放射。
1.2 检查方法采用GE light speed ultra 8层螺旋CT机,层厚
7.5mm,螺距1.35,重建层厚2.5mm,FOV29-42cm,120Kv,220mAs。
造影剂优维显100ml,经由前臂静脉注射,注射速率3-4ml/s,延时20-25s行动脉期扫描,延时55s行静脉期扫描,采用胸腹联合扫描,扫描范围自胸廓入口至盆腔下部髂动脉分叉处。
扫描结束后将原始数据传输到工作站(AW4.1)对主动脉进行重建。
重建技术包括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阴影表面显示(shaded surface display,SSD)、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MIP)及容积处理(volume rendering,VR)。
2 结果
2例为Ⅰ型夹层动脉瘤,1例为III型夹层动脉瘤,均获得满意图像,很好地显示了病变真腔、假腔及内膜片钙化(图1、图2)。
内膜片将血管分为真假两个腔隙,内膜片凹面多向真腔(图3、图4)。
3例AAD均显示主动脉壁的环形增厚,即所谓真腔较小,假腔较大及附壁血栓。
增强早期真腔密度高于假腔,随时间延迟,假腔密度增高,假腔密度可高于真腔。
SSD和VR直观的显示撕裂内膜及撕裂范围及破口(图5、图6)。
本组3例病例均为见明显破口(图7、图8)。
3 讨论
3.1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主动脉管壁自内向外的裂口,深及中膜,高速高压的血流经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壁中膜,将管壁剥离形成壁内瘤腔,原主动脉称为真腔,新形成的瘤腔称为假腔,夹在两者间的管壁称为夹层。
Roberts[1]等认为,高血压特别是恶性高血压、主动脉粥样硬化、妊娠/先天性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等,均可诱发主动脉夹层,其中高血压是导致此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组病例均有高血压病史,与文献报道相符。
主动脉夹层分两种类型,一种为典型主动脉夹层(TAD),主要是主动脉中膜病变在高血压或血液动力学变化的促发下主动脉腔与中膜间发生交通,血液进入中膜,将中膜、内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而形成的主动脉壁分离状态,形成真假两腔。
另一型为不典型主动脉夹层(AAD),形成机制和病变形态表现均不典型,系指主动脉壁的血肿,多为主动脉内膜、溃疡、主动脉中膜或外膜滋养血管破裂出血,血液在主动脉中层中形成血肿,但其远端未与主动脉腔沟通,即无回腔性沟通。
De Bakey[2]等按内膜撕裂部位及假腔范围将主动脉夹层分为三型:Ⅰ型内膜撕裂口位于升主动脉,夹层血肿累及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也可向分支延伸;Ⅱ型内膜撕裂口位于升主动脉,夹层血肿仅累及升主动脉;Ⅲ型内膜撕裂口位于胸主动脉峡部,夹层血肿扩展可仅限于膈上胸主动脉(Ⅲa型)或膈下腹主动脉(Ⅲb型)。
本组病例按此分型2例为Ⅰ型,1例为Ⅲ型
3.2 MSCTA扫描参数正确的诊断须有良好的扫描基础图象,MSCTA扫描参数的设定既能保证足够的扫描范围又能获得良好的重建图像,还可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多的信息,这是MSCTA的基本要求。
在以前单层或双层螺旋CT进行主动脉全程CTA扫描的研究中,利用了不同的扫描和对比剂注射技术,但仍不能一次扫描和一次注射对比剂就获得主动脉全程的影像,这使得主动脉全程CTA 未得到广泛的应用。
如Choe[3]等利用两次不连续注射共120ml对比剂分别进行胸主动脉及腹主动脉薄层扫描,但检查耗时复杂,且重建图像缺乏整体观。
MSCTA具有超快扫描、超速重建、超薄层厚及强大的后处理功能等优点,突破了常规螺旋CT检查、覆盖范围的限制,减少了呼吸和运动伪影,使一次闭气完成整个主动脉薄层容积扫描成为可能。
本组病例均采用层厚7.5mm,重建2.5mm,螺距1.3,120kV,220mAs,对比剂总量100ml,注射速率3~4ml/s,延时20~25s进行整个主动脉扫描,所获得的影像质量完全可满足对主动脉疾病的影像学评价,对主动脉分支的显示也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