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艺术形式及审美意识形态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代下艺术形式及审美意识形态研究
摘要:审美形式的重要性在于,它不是美学或文学的一般概念,而是与美学
和艺术有关的一般概念。
本文从中西艺术概念的历史形态来看,是历史和逻辑两
个层面开始,抽象的解释艺术形式的基本形式,以及艺术形式在审美活动中的重
要性以中国艺术形式、西方古希腊艺术、欧洲为代表。
以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
形式、思维方式和艺术特征进行融合的相关分析,通过整合内容避免单一性、狭
隘性的分析艺术形式和艺术作品的美学。
审美的意识形态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而是一种具体的动态审美形象。
然而,这种形式是物体的自然形式,也作者长期
艺术实践和创作经验的积累。
忽略物体的自然形状就导致了艺术表现的僵化和对
标准艺术形式的摒弃,使艺术感知无法处于自然主义和日益艺术化的水平。
“预制”格式中的自然形状和物体被“生成”,难以找到一种美学上独特的艺术形式
表达它。
同时,它不同于形式主义。
真正的艺术形式离不开内容。
艺术是生命与
自然关系的融洽表现。
只有把审美反映和整个艺术形式看成一个辩证的整体,我
们的艺术研究才形成了一条科学的道路。
关键词:新时代;艺术;艺术形式;审美意识形态
引言:人的头脑通常把完全客观的事物放在概念中分为内容和形式两个层次,面向主观的精神个体也是如此。
艺术形式主要是结构,内容,形式等,这些是艺
术品的内容元素。
其实,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它也是事件、内容或表达的物
质外壳。
通过一些内容元素排列、结构化的方法,使艺术被格式化。
这不仅是一
般意义上的艺术家精神的物质表象,而且这也是表达他们心态的独特方式,具有
特殊的本体论重要性。
多年来,国内学术界,尤其是理论界认为,在哲学意义上,与艺术相关的“内容”总是接近于一定的内容。
从长远来看,这决定了艺术形式
的性质和外观,所以这也找到正确的艺术形式是唯一真正的艺术形式。
“美”以
西方美学的概念为代表。
这是通过客观的观察,寻求外部的形式、理性、科学和
模仿以及真正的艺术,审美艺术形态由此诞生。
东方审美意识形态和东西方审美
意识形态有所不同。
我们不仅要注意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还要对艺术负责。
帮
助人们提高审美,而不是在仅仅在艺术界内发展审美意识形态。
为此,作者谈到
东西方的艺术形式和审美意识形态,为人们欣赏艺术品时提供灵感。
1新时代下的艺术形式研究
在古希腊,比多拉斯学派在两千五百年前的研究认为艺术形式是物理世界的
存在和基本规律,他们发现并使用了“金赛格法”描述人体、雕塑、音乐、绘画
等的艺术形式。
在这种形式下,它只存在于自然美学的阶段。
当到达赫拉克里特
时期时,审美焦点从自然形式转移到人类形式。
后者是公认的因为“美”是美丽
的线条、色彩和结构元素,但美的美本身是现实的。
美是公平可以被是模仿的。
未来,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艺术形式的“四个元素”。
借口没有在外面找东西。
亚
里士多根据多多兹的说法,将其结合为“四个原因”,因为前者后者属于同一类别。
其中两个原因为:“材料”和“形式”。
首先是事物的“可能性”和事物的“现实”是形式问题,因此,实际存在符合特定目的的主题与材料的创造性活动。
上述三个概念暗示着美和艺术形式,也是对美的形式和艺术的统一理解。
“形式”不应该被用作一种独立的哲学思想。
而是应该上升到审美和艺术的高度。
在
康德看来,审美判断是可能的,但又并不依赖于判断。
审美对象依赖于审美主题
核心的“首选形式”。
从“质”的角度来看,这种审美判断形式就是“质”。
的“数量”,它不是基于概念的。
至于“关系”,它也是一种形式仪式目的。
这种
审美的形式条件只能出现在审美判断之前。
必须说,康德对内容进行了优先的支配。
但无论内容如何,它都存在把“形式”置于“内容”之上黑格尔认为,美与
艺术的历史是理论(内容)总是离不开物质的历史(形式)。
在两者的关系中,
两种哲学与美在十九和二十世纪,艺术形式的概念具有决定性意义和影响。
黑格
尔的马克思主义之美,强调历史内容,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康德的理论是美学或
形式艺术的理论基础。
二十世纪,西方艺术的美学和理论空前绝后。
盛世之时,
美与艺术的研究进一步成型。
从俄罗斯形式主义开始,“形式”定义明确,就艺
术存在而言,是对文学作品的文学品质(即审美特征)的集体提取。
并将它设置
为有效的“格式”而不是“内容”。
尤其是《文学的本质》作品形式上的“文字”,是韵律、词义、语境和其他修辞手段,这是文学艺术形式的目标语言结构
格式分析。
瑞士语言学家索斯认为现代语言学强调对语言结构的一般研究。
在人
为的影响下所倡导的结构哲学和艺术理论。
是阶级精神现象(包括艺术)。
并在
这些现象之间的关系找到了它的结构模式。
关于艺术,这些理论的一个共同特征
是在艺术形式中排除了历史内容,我们努力寻找各种艺术形式的一般形式的结构
模型。
在二十世纪的西方,还有另一种艺术形式的美学研究。
第一个由约翰和弗
莱代表总体特征是他们觉得自己拥有永恒的文化和艺术。
它被用作精神上的“原型”或“群体无意识”、“种族记忆”它被永久存储并在个集合集。
设置“形式”时,每次设置都要先输入这个“形式”它形成了当时人们的一般“思维形象”。
神话主题在文化和艺术史上反复出现。
后者将使用实验方法来验证美学并澄清它
们的主体与客体的审美症状,以及提出了一套操作美学形式的原则。
艺术形式的
概念来自西方,理性的反映是人类审美活动的普遍要求。
因此,在中国对艺术形
式的研究与批判,在古代文论中也颇有建树。
中国古代诗画与文艺理论、语法方法、措辞方法、书写方法、笔触、技法、韵律等艺术形式有关。
不同于西方,中
国理解的艺术形式是基于其哲学体系,但又支持审美和艺术体验(包括创作和欣赏),从审美体验开始。
换而言之,审美主题的情感表现在需要开始意识到艺术
的美和体验,通过艺术交流透露出特定的概念。
西方的艺术形式主张净化超自然世界。
精神与物质的分离,灵魂通过肉体主
客观的进行分离。
这将是西方哲学和西方艺术形式的基础,这与中国艺术家的客
观融合相悖。
定向在个体之外建立一种客观态度,从而导致难以互相模仿和复制。
科学技术的兴起、罗马艺术和希腊雕塑以其理想主义而闻名。
世界之内。
强烈真
实情感曝光的艺术形式诞生,就是写实艺术的诞生。
古希腊艺术并不局限于独立
的实用性和纯艺术的道路。
如果艺术脱离“整体动态观”和“实践观”就离开了
艺术环境。
东西方之美分明很清楚。
从图像特征来看绘画是基于自然的,并在科
学中使用解剖学和光学原件。
东方的艺术形式以几何元素为基础。
但西方的艺术
形式变化组合并不统一。
科学使用焦点视角。
和东方艺术形式的思想秩序不同,
东方艺术形式注重更多的秩序和装饰。
关于色彩特征,西方的艺术形式追求真实
色彩的目标,东方的艺术形式而追求装饰画色彩之美,各种颜色变化,平美靓丽
的装饰。
以及东方的艺术形式注重视觉幻想最好的被捕捉和提取,显示艺术的内
容和顺序规则。
2新时代下艺审美意识形态研究
“意识形态”是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法国哲学家和经济学家。
D. Delasi (de Stutt de Tracy) 在“Introduction”中使用的。
这一概念意在与促进人类
进步、对社会发展有益的“科学”共存。
特蕾西在意义的层面上使用了这个概念。
在后来,拿破仑认为“意识形态”是肤浅的,并认为它提供了某种否定的解释。
马克思主义理论利用“审美意识”,在中性意义上的“艺术”中,将一切思想体
系都称为意识。
国家与经济基础相结合,找出一切社会现象。
文学作为一种精神
现象。
马克思将意识形态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概念。
是社会关系、历史条件、物质生产的重要组成。
文学和其他意识形态的发明者也会受到影响,这种整体结
构是有限的。
经济基础思想、文学思想不仅通过其他意识形态影响经济基础,而
且还创造了哲学和宗教。
这两者之间是混合的关系。
从这个角度来看,意识形态
不应被理解为作为一个整体的意识形态体系。
所以思想不是实体,文学应该被理
解为意图,审美意识形态不受政治和法律思想、道德、宗教或哲学的阻碍。
整体
思想可以反映文学基本上是一个系统,有很多方向。
文学理解必然要从马克思的
基本原著开始。
出于某种原因,不应该不尊重文学客观事实的真实性。
此外,还
需要澄清马克思主义文学中“形式”概念中的“形式”理论。
像黑格尔这样的艺
术审美形态认为“形不显其物,则无价”。
在评论某些文学作品时,他的脑海中
仍然浮现“价值”。
在我看来,这个词的含义必须与表达和表达的表达相匹配。
普拉维尔没有忽视文学理论作为社会意识学说,这和马克思学说的历史背景中的
社会关系、历史环境和物质生产相符。
这归根结底属于意识形态部分。
这样,文
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就融为一体了。
在给拉萨尔的一封信中,“伟大的思想和意
识的历史内容,是严肃戏剧的清晰丰富的组合”。
简而言之,文学作为意识形态
的本质对物理认同和理论都有影响和意义。
这确实表明文学是人们学习艺术审美
一是形态的事实。
文学作为一个社会意识认识到群体内群体意识的重要性,包括
社会中的人历史、美学、人的存在领域等方面的反思。
文学不仅是一种复杂的精
神现象,而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心理现象和对这个活动过程的理解和掌握一定
要建立。
从这个角度来说,反思“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对于研究的推进
是有益的。
上述是对“审美意识形态”的一般有机证据,那么如何理解文学“美”的审
美意识形态呢。
为此,我认为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
这种多方位的解读与马
克思主义发展观是一致的。
是“纯粹”意义上的意识,没有民族意识形态、法律、哲学、伦理和艺术的审美意识形态是自我歧视的。
这是一个复杂的协同效应也是
各种渗透关系中的交互作用。
“美”和“意识形态”是不能人为划分的。
人为划
分会忽略了艺术,包括文学政治、法律、哲学、道德、宗教。
也需要注意,在许
多有意识的形式中,作为文学主要特征的“美学”指的是文学。
一些概念认为,
文学中的“美学”只是一个历史概念,美学的病态令人作呕。
在现代文学的发展中,从美学上讲,“文学经常会涉及虚无主义,是苍白无意义的。
我不认为这句
话理解了“美学”的独特意图我认为“美”认为是西方文化突破、主客观和中国
文学的一大特色。
在西方文化交流的背景下获得了新的意义。
康德在《判断力的
批判》中说:没有美的科学,只有美的艺术。
但为了美丽的知识它必须是科学的”。
它是为了表明某种事物是否可以被认为是美丽的。
美丽的评价既不是感恩,
也不是评判。
由于美的客观性,审美判断是“美貌的调整只会激发智力和想象力。
“审美”和美学是情感表象和行为的过程。
将智力作为判断力的评估是非常有限的。
黑格尔认为美是一种概念感,美学主题层出不穷,将美学带入了人性的长河。
马克思认为,美学释放了被黑格尔压制的根本力量,也是放了人类自由和意识的
根本力量。
同时,马克思认为这种审美活动是社会的和历史的。
在他的《1844
年经济手稿》中,他说:“这只是为了人性和客观性,主体和人类情感的丰富性”。
简而言之,您可以通过耳朵感受音乐的感觉,对其进行审美。
我认为这是
一种基本的人类感觉。
因为,不仅是五官带来的感觉,也是精神的实际的情感(Will,love)总之,人的情感和人性是由于对象的存在和性质产生限制。
因此,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理解的“美”和哲学立场不同,但他们看到了审美的
丰富性。
因此,这种认知忽略“美”本身的财富,强调审美会造成文学作品的弱化,它陷入了一个“审判”“美”的怪圈。
长期以来,在解释国内研究和审美意识形态的美学时,大多会局仅限于对主
客体的双重感知。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自清代以来,中国人不
断接收到西方美学和审美思想。
通过对德国古典哲学甚至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解
进行审美判断。
容易对审美出现不恰当地理解。
第二,我们没有很多时间去了解
西方哲学美学。
前者不知道西方哲学美学的内幕,是因为与逻辑发展的语境和
“早期认识”的双重偏离,如现代哲学对西方哲学和美学的先验反思。
一是我们
经常误解古典德国哲学,这是在我们的时代,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包许多“美学”含义。
在现代西方,构建“审美意识”有着复杂的哲学背景。
德国哲学家波马顿
首先将美学学科提炼为“情感科学”。
然而,美学的真谛还是来自康德。
当然,
康德是第一个将审美判断上升为理论理性、实践理性和平等地位的人。
同样重要
的是要注意,康德是审美理解和道德判断之间的桥梁。
它包含两个点,它们是识
别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和主客体,发展出二元细化。
想象力和智力活动范围在审
美判断中的积极作用。
黑格尔和马克思不只是简单的了解美学,他们以讨论为荣。
事实上这是对“美”与“审美意识形态”的区别思考的必然结果。
结束语:人类审美形式在艺术的创造过程中,具有特殊的本体意义。
审美从
一开始,它就是形式的组成和结构。
活动、心理内容和意义的传递总是伴随着艺术。
它也是某种心理形式的不同形式体现,或者人们称之为“意形”(Bell Club)、“情感形式”(Susan Lange)或“象征艺术”。
总之,没有艺术家的
形体和形式就没有创造性的学习,没有审美活动,也没有艺术的构建。
本文融合
四个方面描述了东西方艺术的形式和美学,最好的艺术家必须通过最好的研究方
法的避免狭隘的知识。
研究美学的本质,这是一种理解艺术形式和作品美学的方式。
因此与内容的表达形式和技巧相悖。
结合和联系的关系与对审美意识形态的
研究是分开的,这被认为包含在审美反思的理论框架中。
这将激发艺术研究的活力,促进艺术形式和技能的发展。
它是有道理的,有意义的,并有助于解释艺术
形式的发展与研究。
参考文献:[1]北京大学哲学系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下)[C].北京:
中华书局.1980.
[2]张法.20世纪西方美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
[3]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4]董学文,陈诚.“审美意识形态”文学本质论浅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
会科学学报,2006,(3).
[5][英]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高镭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6][英]威廉斯.关键词[M].刘建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 [匈]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M].上卷.自锡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10][德]梅林.论文学[M].张玉书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t
[11]豪泽尔. 艺术社会学[ M]. 居延安译. 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
[12]卡西尔. 人论[M]. 甘阳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13]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M]. 高名凯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4]吉尔伯特·库恩. 美学史[M]. 夏乾丰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作者简介:郑璇,女,1982年3月出生,汉族,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大学本科学历,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