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康复疗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康复疗法
中药熏蒸
中药熏蒸集中了中医药疗、热疗、汽疗、中药离子渗透治疗疗法等多种功能,融热度、湿度、药物浓度于一体,因病施治,药物对症,可有效治疗多种皮肤疾病。

通过可调式中药熏蒸治疗方法,采用电脑控制的中医理疗,直接对中药进行蒸煮,免去了传统的那种需要先将中药煎煮成液体繁复过程,通过由源源不断的热药蒸汽以对流和传导的方式直接作用于人体,扩张局部和全身的血管,促进体表组织的血液循环,改善皮肤的吸收作用,促进汗腺的大量分泌,加速皮肤的新陈代谢;同时由熏蒸药物中逸出的中药粒子(为分子或离子)作用于体表直接产生杀虫、杀菌、消炎、止痒、治痛等作用,或经透皮吸收人体通过激发组织细胞受体的生物化学过程发挥药疗作用,进而消除病灶。

治疗原理:通过药物的热辐射作用,使患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改善。

药物经熏蒸作用于肌体后,其挥发性成分经皮肤吸收,局部可保持较高的浓度,能长时间发挥作用,对改善血管的通透性和血液循环,加快代谢产物排泄,促进炎性致痛因子吸收,提高机体防御及免疫能力、促进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适应症:用于类风湿病、风湿寒性关节痛、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肩周炎的治疗。

1、风湿类疾病: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强直性脊柱炎。

2、骨伤类疾病:腰椎间盘脱出症、退行性骨关节病、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

3、皮肤类疾病:银屑病、硬皮病、皮肤瘙痒症、脂溢性皮炎等。

4、内科:感冒、咳嗽、高脂血症和高蛋白血症、糖尿病、失眠、神经官能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慢性肠炎。

5、妇科:痛经、闭经等。

熏蒸疗法的十大功效:疏通经络可放松筋骨,打通人体经络,促进气血循环,对各种风痛有效。

6、五官科:近视、远视,泪囊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

药蜡
原理:
药蜡热容量大,导热率低,能阻止热的传导;散热慢,气体和水分不易消失。

药蜡治疗时,其保温时间长达1小时以上。

蜡具有可塑性,能密贴于体表,加入一些中药协同进行治疗。

此外蜡中的有效成分,还有促进创面的上皮再生的作用。

应用:
1、药蜡在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

软组织损伤临床上较常见,慢性损伤,如腰肌劳损、肩周炎等一些肌肉韧带的慢性损伤更为多见,如治疗不及时可导致肌肉萎缩、挛缩、退变和粘连,并可反复发作。

通过蜡疗,可使局部肌肉松弛,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增加,减轻肿胀,消除疼痛,治愈率可达100%。

2、药蜡在疤痕粘连中的应用。

蜡疗可促进上皮组织生长,软化疤痕组织,并恢复皮肤弹性。

3、药蜡在骨折愈合中的应用。

近年来,骨折病人多采用手术疗法,如术后早期适当应用蜡疗,能加快血液回流,对骨折的愈合有促进作用。

4、药蜡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早期利用药蜡的温经通络,活血化瘀作用,可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新陈代谢加快,局部的充血、水肿获得改善,进而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病人自觉症状很快减轻并逐渐消失。

5、药蜡在关节炎中的应用。

蜡疗通过扩张局部毛细血管,增加其通透性,促进局部渗出的吸收,消除肌痉挛和增加软组织的伸展性,达到恢复关节功能的目的。

药蜡操作简单,效果明显,病人治疗无痛苦及副作用。

经长期的临床应用,解决了一些靠功能锻炼及其它治疗无法解决的难题,受到了病人的好评,病人乐于接受,是骨伤科病人康复治疗的一种好方法。

特点:
具有很强柔韧性,可随意贴敷身体的任何部位。

疗效好,见效快,具有活血、抗炎、祛风除湿的多重功效,能迅速打通人体经络,将人体内的风寒湿邪逼出体外,达到快速治愈顽疾的目的。

安全、对皮肤无任何副作用。

标本兼治、对一些病情严重,病程长的疑难症有专用内服药物,可达标本同治之功效。

适应症:用于肌肉、韧带、肌腱的扭挫伤,手术后粘连、瘢痕、烧伤、冻伤后遗症、腱鞘炎、滑囊炎、神经痛、肌炎、胃肠炎、各种关节炎、慢性胃肠炎、胃及十二肠溃疡、以及长期伏案工作引起的颈肩腰腿疲劳疼痛、皮肤粗糙、精神萎靡等慢性疲劳综合症等。

传统手法:
1疼痛原始点疗法:“病痛的地方”不过像是人的“影子”而已。

任何一处病痛,都有一个固定的起源点,只要在起源原始点适当的处理,那麼病痛就会立竿见影的消失,所以身体有病痛产生时,不能从病痛的地方去治疗,那麼应该从何处去治疗呢?应从病痛的上方或别处去处理(病痛在下,从上方处理,病痛在前,从后背处理,病痛在旁侧,从中间处理)!在“以人为本,以病为师”的原则下,研创出十项治疗原则,还有十三处人体部位的具体治疗方法,相信只要经验过本套疼痛原始点疗法的人,都会对本套疗法以简驭繁的研创非常感佩,我们也深信这一套疼痛原始点疗法,必定能让更多身处病痛的病人摆脱疼痛的困扰!
头部原始点疗法:若有头痛、偏头痛、头眩晕、眼皮跳、眼睛痛、眼睛凸、眼酸涩、口眼歪斜、口齿不清、三叉神经痛、颜面神经麻痹、牙齿咬合疼痛(颞颚关节痛)舌头麻、痛及灼热感,舌上有沙土感、急性耳聋、耳塞耳音、及耳鸣(如浪潮音、隆隆音者易治),如蝉叫者较不易治治疗等可推拿耳后下颔骨旁,约翳风穴。

颈椎后两侧之棘突旁至横突处后,约略在胸锁乳突肌。

颈部原始点:颈椎酸痛(旋转及俯仰)、锁骨痛、吞咽疼痛治疗等可推拿颈椎后两侧之棘突旁至横突处后,约略在胸锁乳突肌。

也可推拿胸椎两侧。

背部原始点:胸部、胁肋部背痛、胸椎痛(即后背的脊椎痛)、膏肓痛背部原始点治疗,推拿胸椎两侧之痛点。

腋下痛及侧胸痛:(将其视为肩部痛范围即可,即肩部下面,故放在肩部说明)
肩部原始点:(可略分前、后、上、下部位)、肩膀及上臂部肩酸痛(五十肩、冰冻肩)肩前面痛、肩胛骨上方酸痛、腋下及侧胸部痛(侧胸定义:在胃经外侧旁,约略从腋窝前、下至乳下第五肋之间带状区域)
腰部原始点:上腹部腰椎痛、腰横带痛、腰外侧痛、腰荐骨痛治疗:从胸椎到腰椎两侧找出痛点推拿。

上腹部内科疾病治疗:推拿腰背部与该脏器或疼痛部位相对等高的脊椎旁两侧之
筋,往上约一巴掌长的区域,将痛点揉开。

寒证须加温灸。

荐椎、尾椎部荐椎、尾椎痛治疗:可推拿臀部之荐椎外侧,顺着荐椎的痛点揉开。

臀部原始点:下肢、下腹部臀部定义:即髂骨上缘以下到臀横纹以上之部位,相当于上肢的肩胛部;治疗原则:臀横纹以上痛推腰部,臀横纹以下痛推臀部。

臀部痛及上缘痛(即髂骨上缘、L4下面一点。

约在肠荐关节)、坐骨结节痛、髋关节痛(或叫环跳骨痛,大转子痛,)(均属臀部痛).
2推拿手法治疗
适应证::推拿对椎管外软组织病变和部分椎管内病变引起的颈腰背痛具有良好的疗效,其中对颈背肩胛部软组织病变、颈臂痛症、颈源性眩晕、颈源性头痛、肩周炎、肱骨外髁炎、肋软骨错位、腰骶臀部软组织病变、腰椎小关节损伤、腰椎间盘突出症、骶髂关节损害、股内收肌损伤,髌下脂肪垫损害、足跟痛等病症均有独特的效果。

禁忌证:一般说来,推拿无不良反应,故亦无绝对禁忌证,但对软组织有感染性炎症,脊柱骨关节结核、肿瘤、椎管内占位性病变、化脓性骨髓炎,紫癜,血小板减少症或有出血倾向者,应列为推拿禁忌。

妇女妊娠或月经期间,不宜施治手法。

准备:推拿时应注意患者的体位,一般除颈背肩胛部病变采取坐位外,其他病症要采取卧位治疗。

方法:推拿手法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缓中有力,外柔内刚,若采用整骨推拿手法,须做到娴熟准确。

操作时须注意患者的反映,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作手法的相应调整。

3整脊疗法,又称“脊住(定点)旋转复位法”,是以分筋弹拨、按压疏理等整复手法
作用于脊椎背膂,以促进督脉气血和畅,使病椎恢复正常,从而治疗脊椎伤损等疾病的一种方法。

本疗法很早就为医家所应用。

清代《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称:“脊梁骨……先受风寒,后被跌打损伤者,瘀聚凝结。

若脊筋陇起,骨缝必错,则成伛偻之形。

当先揉筋,令其和软;再按其骨,徐徐合缝,背膂始直。

”对损伤性脊椎病变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整复手法等已有较明确的载述。

近代以来,本疗法的治疗范围有不少发展,不仅对颈椎、腰椎棘突偏歪等伤骨科疾病有较好疗效,而且还可广泛应用于由脊椎病变引起的某些疾病。

通过脊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的治疗,可促使患椎椎间隙及纤维环、椎间韧带发生旋转、牵拉,从而对突出的髓核产生周边压力,使突出物易于回纳;通过拨正偏歪棘突,椎体关节得以恢复正常(或代偿性)的解剖位置,使之与周围肌肉群相适应(即古医籍所称“骨合缝”、“筋入槽”),解除关节囊、黄韧带对神经根的压迫,改善椎动脉血流。

此外,对合并小关节僵凝者施以旋转手法,还能松解粘连,增加活动范围,缓解疼痛。

适应症:
本疗法对损伤性脊椎病变,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某些损伤性截瘫等均有较好的疗效。

有些病人甚而能收立竿见影之效。

此外,对由脊椎病引起的高血压、心律失常、脑外伤后综合征、视力减弱或失明、耳聋等疾病也可在整复过程中获得一定的疗效。

对颈椎病、外伤后头晕、脑外伤后综合征、耳目失聪及肩臂疼痈麻木等表现为头、面、颈、臂部位症状为主者,应在颈椎段检查和确定病椎部位,并施以相应的整复手法。

对心律失常、胃脘痛、肋间神经痛,腹泻等表现为以胸、腹部症状为主者,应在胸椎段检查和确定病椎部位,并施以相应的手法。

对腰痛,下肢疼痛麻木、大小便障碍等患者,检查及整复手法应侧重于腰椎段。

4摩棒疗法:取1根长26~40cm、宽1~2cm、厚o.7~lcm,表面光滑、略成弧形的木棒,在特制液中浸透数日后备用。

在所选穴位上涂擦适当的药水,然后用木棒以不同手法进行叩
击。

经反复涂药、叩击,直至局部出现斑块或皮肤呈橘皮状,患者自感灼热、疼痛减轻或消失为度。

一次药棒治疗15分钟,10次为1个疗程。

根据病情和部位,可分别选用点、拍、打、甩等手法。

本法所选叩击穴位,除沿用循经取穴、局部取穴的方法外,还可根据药棒叩击的特殊性和药棒疗法的适应证,采取凹陷取穴法和特殊取穴法。

凹陷取穴法,系指选取人体表面肌肉和骨骼凹陷处的穴位。

特殊取穴法,系指在穴位的上下左右取其四周邻近穴位叩击。

注意事项:对胸部靠近心脏处及头面部不能叩击;腹部只能轻点;细小关节部位,如指、腕、踝、趾、锁骨等关节和颈项部位,宜轻点、拍;腰部应轻点、拍、打;四肢肌肉较丰厚处,点、打、拍、甩四法皆可用,宜先轻后重;四肢关节可重点、重拍、轻打、轻甩。

5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的治疗法则与内治法基本一样,谨守病机,以期治病求本,调整阴阳,扶正祛邪。

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广泛应用于小儿泄泻、呕吐、食积、厌食、便秘、腹痛、脱肛、感冒、咳嗽、哮喘、发热、遗尿、夜啼、肌性斜颈、落枕、惊风等疾病,有较好的效果。

推拿介质是指在推拿施术穴位的皮肤涂敷不同剂型的滑润剂。

介质能发挥推拿和药物的综合治疗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也能滑润、保护皮肤,使手法更加灵活自如。

一般来说,病属表证,多选用解表药,如葱汁、姜汁、薄荷汁等;属血瘀,宜选用活血化瘀类药物,如红花鸡油膏等;属热证,则选用寒凉药物作介质,如薄荷汁、猪胆汁、淡竹叶浸液。

由于小儿肌肤娇嫩、神气怯弱,因此在推拿治病时,特别要注意手法,强调轻柔、渗透,要求轻快柔和,平稳着实。

操作的基本手法有:推法、揉法、按法、摩法、掐法、搓法、拿法、运法、捏法、擦法、捣法、捻法、刮法、摇法、拍法。

除了基本手法外,在几百年的临床实践中,医家逐步总结出一些有固定程序且有特定名称的操作方法,这些操作方法往往是用一种手法在一个穴位或几个穴位上进行,故现称“复式操作法”,如黄蜂入洞、打马过天河、运水入土等。

推拿时,应按顺序依次操作,以免遗漏。

应先轻手法,如推、揉、运等,后重手法,如掐、捏、拿等;先头面,次上肢,再下肢,最后是胸腹腰背。

小儿推拿所使用的穴位,根据其手法操作可分为直线、旋转及垂直方向,可根据操作方向来决定补泻原则。

6经络推运:
经络推运是严格依据中医经络学原理进行诊疗的医术。

医生通过经络辨证,进行诊断,然后通过走经行络的手法推运,进而通调任督二脉(古称小周天)和十二经(古称大周天)的推运方法。

从性质上来说,经络按摩属于中医外治范畴。

从按摩的属性上,经络推运属于中华按摩医学的原始主流。

经络推运源自《黄帝内经》。

《素问》中的《异法方宜论》以专论的形式,从医学地理学的广阔视野阐述了中医各种治法的由来。

其中,推运从中央出。

推运疗法产生于中原地带是因为:“中央者,其地平认湿,天地所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瘘、厥、寒、热,其治宜引导按跷。

”《灵枢·刺节真邪篇》说:“大热遍身,狂而妄见、妄闻、妄言,视足阳明及大络取之,虚者补之,血而实者泻之,因其偃卧,居其头前,以两手四指挟按颈
动脉,久持之,卷而切推,下至缺盆中,而复止如前,热去及止,此所谓推而散之者也。

”《内经》中对经络推运治疗疾病的阐述,介绍了操作方法,对其挟、按、卷、切的手法和“推而散之”的原理都兼而论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