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知识总结与习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钟山记》知识总结与习题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其人,理解其求实探究精神,体会作品创作的背景;
2.背诵课文,掌握“适”“固”“绝”“向”识”“殆”“鼓”“鸣”等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3.理解课文所阐发的人生哲理,学习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精神;感受作者所阐发的“事须目见耳闻,不可臆断有无”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与苏轼生平、思想,学习其不轻信前人学说,有疑必察的精神和强调实践、反对主观臆断的态度;
2.学习掌握本文叙述、描写和议论相结合,借记游说理的写法。

文学常识储备
1.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有《苏东坡集》和《东坡乐府》传世。

②文学成就:散文——“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又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诗歌——开宋代诗歌新风,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豪放词派创始人,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北宋“苏、黄、米、蔡”四大家之一。

2.写作背景:苏轼平生最讲究求实,早年他针对北宋危机的形势,上书仁宗皇帝,要求革新弊政。

神宗时代,他认为熙宁新法有些激进,便站在保守派一边反对,等到哲宗亲政,旧党上台要彻底废除新法时,他却又“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而倒行逆施,竭力主张保留新法的合理内容。

即使遭贬,也不“随时上下”,这种可贵的求实精神不仅贯穿在他的政治生涯中,也体现在他的作品中——深入实地考察和因事阐发。

《石钟山记》就是在深入调查后总结的事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3.关于石钟山:湖口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出口长江南岸,属湖口县双钟镇,位于镇南的叫上石钟山,位于镇北的叫下石钟山,相对高度只有50多米。

石钟山历史悠久,其得名由来,据北魏郦道元说,是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其声若钟;唐李渤则在深潭上发现两块巨石相击之声,清脆而高亢,故名石钟。

为解决此谜,北宋文学家苏轼亲自乘舟考察,发现绝壁下都是洞穴和石缝,风浪冲击洞穴,发出钟鸣般的声响,谜底终于揭开了。

苏轼为此写下了千古名篇《石钟山记》,石钟山就更名扬中外了。

4.逸闻趣事:苏东坡去拜望王安石,在王安石的书桌上看到了一首咏菊诗的草稿,才写了开头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东坡心想:菊花生长于秋天,独耐风霜,即使老来枯憔,也是留香枝头,绝不落瓣的!提笔续诗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后来,苏东坡遭贬到任黄州。

时值秋季,一日,大风过后,苏东坡到花园赏菊,不禁目瞪口呆:眼前黄花纷纷凋落,果真是"满地铺金"。

他想起给王安石续诗的往事,才知道原来是自己错了。

“苏轼黄州菊花误”的故事,可以看出苏轼是个怎样的人?
文本研读
1.下列句中的停顿必须注意:
(1)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2)然/是说也(3)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4)舟回/至两山间
2.读课文第二段,夜游石钟山,作者怎样描写月夜绝壁下的情景?有什么作用?
绘形——如猛兽奇鬼摹声——磔磔、咳且笑、噌吰绘态——心动、大恐
作用:渲染了阴森恐怖的气氛,烘托亲身探寻之不易,为下文抒发感慨、卒章显志蓄势。

3.第二段中作者突出描写的是声音,思考这些声音是从何而来的?苏轼对此有何感受?请从文中找出语句加以分析。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水石相搏发声
“心动欲还”“徐而察之”“笑谓迈”。

4.筛选关键词句,概括段落大意,并指出各段所使用的表达方式。

第一自然段:(记叙、议论)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

第二自然段:(记叙、描写)记游石钟山。

第三自然段:(议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

5.文章写作思路。

明线:游因(读书质疑)——游历(游石钟山察疑)——游感(释疑有感)暗线: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抒发感想
6.文章写作特色
⑴卒章显志的写法,因事说理;⑵叙述、议论、描写相结合。

课文是怎样处理议论、记述、描写三者之间的关系的?
课文将记叙描写与议论巧妙交叉,有机糅合。

第一自然段摆出郦道元和李渤的两种说法,是叙述;而作者对此提出疑问及其理由,是议论。

这段是夹叙夹议。

第二自然段写游历、探险,主要是记叙和描写,但寻求“噌吰”之声和“窾坎镗鞳”之声发出的原因,最后对苏迈讲的一番话,又寓议于叙,有议论的成分。

第三自然段是在前文记叙、描写基础上发出议论。

形象的记叙描写为证明和反驳服务。

因此,本文记游与议论相结合的特色。

7.通读全文,理解作者阐发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8.本文体现了苏轼哪些科学精神?
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并自愿亲身实地观察的科学精神。

情感领悟:从这篇课文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体现了作者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敢于怀疑、勇于身体力行的精神,这与他一生中坚持自己的立场,不随便附和“革新派”和“保守派”的行为是完全一致的。

这种不盲从不轻信、敢于探索、勇于追求的精神,对于涤荡当下人心浮躁、泡沫效应、文化快餐等社会现实,具有积极的意义。

小结:本文不是一般的游记,而是一篇带有考辨性质的考察记。

《石钟山记》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先记游,然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

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发,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环环相扣,浑然一体。

9.科学精神一致的。

受苏轼精神影响,后人对于石钟山命名有何新发现?
“丙午春,余过湖口,临湖上下两山,皆若钟形,上钟尤奇。

是时水未涨,山麓尽出,缘石
以登……”——明代罗洪先《石钟山记》
“乃知钟山以形言之,非以声言之。

郦氏、苏氏所言,皆非事实也。

”——曾国藩《石钟山考异》
“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

故得钟名……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

”——清人俞樾《春在堂随笔·石钟山》
查阅有关资料,了解石钟山得名的由来主要有“主声说”“主形说”“形声说”三种,你认为哪种说法比较科学?怎样看待苏轼的结论?
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强烈的问题意识隐藏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以及自觉主动的
探究精神。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用自己的知识结构,来审视前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大胆诘问现成的东西。

打破学生思维定势,引导学生在平淡无奇的事物中看到它的特别之处。

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有关实践的名言、俗语、诗句、史例,以“敢于质疑”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或以“由苏轼的质疑说开去”为题列一份提纲。

课后练习巩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郦元以为下临.深潭__________(2)微风鼓.浪__________(3)水石相搏.__________ (4)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__________(5)南声函胡
..__________
..__________(6)北音清越
(7)桴止响腾.__________(8)余韵徐歇.__________(9)石之铿然
..有声者__________
(10)森然
..欲搏人__________(1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__________
(12)有大石当.中流__________(13)而臆断
..其有无__________
(14)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
..而求之__________(15)而笑李渤之陋.也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自以为得其实
..__________
..__________(2)将入港口
(3)空中
..而多窍__________(4)有大石当中流
..欲还__________
.. __________(5)余方心动
3.找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的活用词语。

(1)而此独以钟名__________(2)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__________
(3)大石侧立千尺__________(4)事不目见耳闻__________
(5)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__________(6)虽大风浪不能鸣也__________ 4.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

(1)石之铿然有声者_________(2)磔磔云霄间_________(3)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__________
(4)大声发于水上__________(5)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__________(6)古之人不余欺也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唐人李渤在《辨石钟山记》中记载: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因受其称。

有幽栖者,寻纶东湖,沿澜穷此,遂跻崖穿洞,访其遗踪。

次于南隅,忽遇双石,欹枕潭际,影沦波中,询诸水滨,乃曰:“石钟也,有铜铁之异焉。

”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

若非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不然,则安能产兹奇石乎?乃知山仍石名旧矣。

如善长之论,则濒流庶峰,皆可以斯名冠之。

聊刊前谬,留遗将来。

由上文可知,李渤的考察有两点是苏轼所不及的,其一是“跻崖穿洞”,特别是“穿洞”,苏轼没有进行该项考察。

李渤所“遇”的“双石”,经过两百多年的风雨沧桑,苏轼已无缘得见了。

所以苏轼对山体的石质没有多少感性认识,更不用说深刻印象了。

其二是李渤“不
耻下问”地“询诸水滨”,苏轼却没有找“渔工水师”进行调查,大概认为他们“虽知而不能言”。

李渤从“土著居民”口中得知那两块大石叫“石钟”后,还“扣而聆之”,待验证无误了,才得出山是依据石钟石而得名的结论。

李渤的观点不能说失之臆断和草率,李渤的表现岂可讥之为“陋”乎?!
5.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最后一句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三秦大地广为流传一句话:“听了秦腔,肉酒不香。


B.生活中总有些事让人悔不当初,这时候总是需要运用一点阿Q的“精神胜利法”来安慰自己。

C.《蜀道难》写实与想象交织,写出蜀道之“难”,形成迷离惝恍、奇丽峭拔的诗歌境界。

D.《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双璧”。

6.选文的论证极具说服力,请问其在论证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7.文中画波浪线句可改为“李渤从‘居民’口中得知那两块大石叫‘石钟’后,‘扣而聆之’,待验证无误了,才得出山是依据石钟石而得名的结论”。

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哪一句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
1.(1)临:靠近。

(2)鼓:激荡,掀动。

(3)搏:撞击。

(4)始:才。

(5)函胡:同“含糊”,重浊模糊。

(6)清越:清脆悠扬。

(7)腾:传播。

(8)歇:消失。

(9)铿然:形容敲击金石发出的响亮的声音。

(10)森然:阴森的样子。

(11)适:到……去。

(12)当:处在。

(13)臆断:主观猜测。

(14)考击:敲打。

(15)陋:见识短浅。

2.(1)那事情的真相。

(2)支流入口处。

(3)中间是空的。

(4)江河水流中央。

(5)内心惊恐。

3.(1)名:名词作动词,命名。

(2)舟:名词作状语,乘着船。

(3)侧:名词作状语,在侧面。

(4)目、耳:名词作状语,用眼睛,用耳朵。

(5)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6)鸣: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发出声音。

4.(1)定语后置句。

(2)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3)状语后置句。

(4)状语后置句。

(5)判断句。

(6)宾语前置句。

解析:(1)按现代汉语的表述,应为“铿然有声之石”。

(2)按现代汉语的表述,应为“(于)云霄间磔磔”。

(3)按现代汉语的表述,应为“又有若老人于山谷中咳且笑者”。

(4)按现代汉语的表述,应为“大声于水上发”。

(5)“……者……也”表判断。

(6)按现代汉语的表述,应为“古之人不欺余也”。

5.C解析:C项与文段中最后一句中的引号均标示强调的内容。

A项,标示直接引用的内容。

B项,标示特定称谓。

D项,标示特定称谓。

6.示例:引用论证,对比论证。

解析:文章的中心论点是“李渤的表现不可讥之为‘陋’”,在论证中,作者引用了李渤的原文《辨石钟山记》,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

第二段使用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指出李渤的考察有两点是苏轼所不及的。

7.示例:原句表达效果更好。

因为“土著居民”指的是在这里世世代代居住的人,“居民”虽在此居住但不一定在这里住了很久,事实上在这里住得越久就越有可能准确掌握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还‘扣而聆之’”中的“还”字强调了李渤在向当地久居的居民进行询问后又亲自进行了检验这一行为。

“土著”“还”这两个词准确地写出了李渤严谨的做事风格,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

改后的句子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解析:改句将“土著居民”改成了“居民”,“还‘扣而聆之’”改成了“扣而聆之”。

那么,我们就要重点分析“土著”“还”在文中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土著”说明住得久,“还”突出强调李渤不仅问了,还亲自进行了检验。

据此即可得出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