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之修辞手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鉴赏之修辞手法
1、比喻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能将无形化为有形。

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踏莎行》)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2012浙江)未展芭蕉(唐)钱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问: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分析:第一首巧妙运用比喻,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

(2012江西)江城子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

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

恨悠悠,几时休。

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问:(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

(4分)
分析:都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满腔愁绪比作汤汤江水,都抒发了愁绪之多,之盛,之绵延。

2、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同时,能突现描写对象的特征,引发读者联想。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又如:李贺《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吴钩”,古代吴地生产的一种弯刀。

这里指精良的武器。

[折桂令]问秦淮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

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

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问:(1)“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分)
分析:借代‘“粉黛”借指歌伎,“笙箫”代指音乐,均属借代
野菊【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问: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

(3分)
分析:修辞:借代,“碧”代山林翠绿,“黄”代指菊花。

3、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
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

“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新晴刘颁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分析:诗中将“南风”人格化,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久雨初晴后作者宁静恬适的心情,以及对南风“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

(2012辽宁)初见嵩山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 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问:“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种精神内涵?(6分)
分析:高峻山峰在一片积云中突现,基于这种观感,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
4、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作者对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的感情态度,或褒或贬,或肯定或否定,从而少许起读者强烈的共鸣,也可以引发人们的联想与想象,有利于提示事物的本质。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瀑布飞泻而下的壮观,包含了诗人对大自然神奇伟力的赞颂。

同样“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形象生动,给人印象深刻。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5、对偶(也称对仗)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对偶可以使表达的意思更加充分,更加明确,使音律抑扬顿挫,节奏鲜明,和谐悦耳。

从结构上看,对偶分为严对和宽对两种。

严对要求上下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一致,平仄相对,不能重复用字。

如:“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而对偶的意义上的联系看,对偶基本上有三种:正对、反对和串对。

正对:上下句的意思相同或相补相衬。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反对:上下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须输梅一段香”
串对(流水对):上下句的意思相关相连(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假设),“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承接)
6、设问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

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元曲小令,阿鲁威作)
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又如: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7、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6、排比?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紧密关联、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作用是在于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强感情,提高表达效果。

排比用于叙事,可使语意畅达,层次清楚;用于抒情,能收到节奏和谐、感情奔放的效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
又如:张养洗《双调.沉醉东风》“班定远飘零玉关,楚灵均憔悴江干。

李斯有黄犬悲,陆机有华亭叹。

张柬之老来遭难。

把个苏子瞻长流了四五番。

因此上功名意懒。


元人散曲中叹世警世,常用这种列举史事车轮大战的方式,论据凿凿,以古证今,语若贯珠,一泻直下。

所列人物,遭遇均可悲可叹,大都仕途险恶,结论自然水到渠成。

9、隐语(谐音)、双关
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

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析】这是一首较为著名的描写男女情长的诗,写出了在秦地的思妇内心的独白。

诗人语义双关,用抒自然之春天,理喻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又以“丝”(思)、“枝”(知)谐音,连接异地男女之间的思念情怀。

竹枝词(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析】“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

这是作者用民歌体写的恋歌,双关隐语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

从前两句诗意看,大概女方在杨柳飘拂、波平浪静的江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男子在对她唱歌言情,但传情的含蓄,给女方获得的印象是“道是无情却有情”。

10、互文:互文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

在古诗词中的的运用一般来讲有两种表现形式:有时为了避免词语单调重复,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词。

掌握了它,有时可以从已知词义来推知另一未知词义,
下面结合常见的一些诗文来具体谈—谈互文的具体应用。

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江南逢李龟年》)其中“见”与“闻”互补见义。

即“(当年我)常在岐王与崔九的住宅里见到你并听到你的歌声”,并非在岐王宅只见人而不闻歌;也并非在崔九堂只闻歌而不见人。

⑵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木兰诗》)其上句省去了“坐我东阁床”,下句省去了“开我西阁门”。

两句要表述的意思是:打开东阁门在床上坐坐,又打开西阁门在床上坐坐。

表达了木兰回到久别的家中的欢喜之情。

⑶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同上)其中“当窗”与“对镜”为互文。

当窗以取亮,对镜以整容。

全句是说对着窗户照着镜子梳理云鬓并帖上黄花,并非“理云鬓”只当窗而不对镜,亦并非“贴花黄”只对镜而不当窗。

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观沧海》)其中“行”与“灿烂”互补见义。

即“灿烂的日月星汉之运行均若出于沧海之中”。

并非日月只运行而不灿烂,也并非星汉只灿烂而不运行。

下面类似的句子就不一一分析了。

⑸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⑺.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饮湖上初睛后雨》)
这类互文中还有当句互文,即上半句的词语与下半句的词语互相补充才是其原意。

如:
⑻栗深林兮惊层巅(《梦游天姥吟留别》)
其中“栗”与“惊”互补见义。

即“使深林与层巅战栗而震惊”,并非栗的只是深林,惊的只是层巅。

⑼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琵琶行》)
其中“下马”与“在船”互补见义。

言主人下了马来到船上,客人也下了马来到船上。

不然。

主人在岸客人在船,这样举酒饯行就可笑了。

⑽烟笼寒水月笼沙(《泊秦淮》)
其中“烟”与“月”互补文见义。

即“烟雾与月光笼罩着一河清水,也笼罩着河边的沙地”。

并非“笼寒水”的只是“烟”而无“月”,也并非“笼沙”的只是月而无烟。

⑾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
其中“秦”与“汉”互补见义,即明月仍是秦汉时的明月,山关仍是秦汉时的山关,以此来映衬物是人非。

并非明月属秦关属汉。

上述当句互文只有这样理解才是其原意。

互文除上述表现形式外,还有凡指互文。

如:
⑿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孔雀东南飞》)
⒀十三能织素……十六诵诗书。

(同上)
第12句中的“东西左右”凡指“四周”。

第13句中的“十三……十六……”凡指兰芝出嫁前已具备了很好的才能与品德,不必拘泥于哪年学了什么。

掌握了互文这种特殊的修辞方法,对理解文章内容是有一定好处的。

11、列锦:所谓“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的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象,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

在流传深远的名篇:“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中,“烟村”、“人家”、“亭台”、“鲜花”既各自独立成景,又共同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创造出淡雅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

再如陆游的《书愤》中的“楼般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从语法角度分析,这两句以高度浓缩的笔墨,勾勒出一幅辽阔宏伟的图画。

诗人省去了若干词语,只选取了几个关键名词,但并不影响意义的完整表达,语言凝炼,意境开阔。

岳飞《满江红》中有一脍炙人口的千古佳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运用名词连缀,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这两句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寥寥数语,一个胸怀磊落、不患得失、不计名利、赴汤蹈火、万死不辞的高大形象便凸现在读者的面前,辞约而意丰,言近而旨远。

柳永的名篇《雨霖铃》中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诗人完全撇开了愁、怨、相思之类直达胸臆的字眼,也没有借助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段,而是选择了“杨柳岸”这个颇能惹人缱绻情思的场景,再把“晓风”、“残月”这两个色调上一清新、一凄惋形象剪接进去,造成鲜明强烈的对比和呼应,使人获得空间宽广、时间连绵的审美感受,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个朦胧、深远又带点神秘意味的艺术境界。

马致远的《天沙净•秋思》前三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叠用九个名词,写出九种典型事物,形象地展示了一幅野郊秋游图,这三句表面写景,实则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尤其是“枯、老、昏、小、古、瘦”等词的运用,有力地渲染出游子那种长期羁旅在外,不得与家人团聚的凄戚怅惆、郁闷悲苦的思想感情。

景由情生,情由景显,情和景熔铸成一个浑然天成的艺术整体,创造出萧瑟苍茫、深沉隽永的意境,给人留下强烈而深刻的印象。

难怪王国维赞曰:“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佳境。

”(《人间词话》)运用“列锦”,可以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1.凝炼美。

诗歌不同于散文、小说、散文、小说不允许成分缺少,否则就是病句。

而诗词有时故意让成分残缺,从而达到简洁凝陈的修辞效果。

陆游的《书愤》中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两句以高度浓缩的笔墨,勾勒出一幅辽阔宏伟的图画:在大雪飘飞的夜里,乘船抢渡瓜洲;在秋风瑟瑟的大散关,骑马挥刀与敌军厮杀。

从语法角度分析,诗人虽然省去了若干词语,只选取了几个关键名词,但并不影响意义的完整表达,语言凝陈,意境开阔。

2. 简远美。

所谓简远,是指选取那些具有概括性的事物,经过作家巧妙的艺术处理,使之凝聚丰富深广的思想内容和情感。

岳飞《满江红》中有一脍炙人口的千古佳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全部运用名词连缀,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这两句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字里行间饱含着复杂凝重的思想感情:既有对自己屡遭排挤、壮志难酬的感叹、又有对南宋王朝偏居—隅,不思北伐的愤懑,更有对中原失陷人民的深深的挚爱。

寥寥数语,一个胸怀磊落;不患得失、不计名利的高大形象便凸现在读者的面前,辞约而意丰,言近而旨远。

3. 含蓄美。

含蓄,就是不把意思直接完全说出来,而是委婉地道出,从而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

北宋柳永的名篇《雨霖铃》中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诗篇抒写的是恋人之间的离愁别恨。

作为一种隐秘、微妙、复杂的内在感情,若从正面去直接刻画,纵然字斟句酌,也难尽如人意,机灵的诗人深谙此道,他完全搬开了愁、怨、相思之类直抒胸臆的字眼,也没有借助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而是选择了“杨柳岸”这个颇能惹人缱绻情思的场景——所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再把“晓风”、“残月”这两个色调上—清新、一凄婉的形象剪接进去,造成鲜明强烈的对比,使人获得空间宽广、时间连绵的审美感受,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个朦胧、深远又带点神秘意味的艺术境界。

仔细品味,诗人诸多无法直言表达的情愫,全都寄寓在这些名词连成的画面中,使人可以“心领神会”,而且越咀嚼越觉得情致缠绵、余韵深长。

4. 意境美。

意境指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或自然景色)与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前三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叠用九个名词,写出九种典型事物,形象地展示了一幅野郊秋游图:几棵苍老的秃树兀立山野,枯败的藤蔓缠绕其身,黄昏归巢的乌鸦栖息于树上,淙淙的流水流经桥下,荒村茅舍逸然自适,古老荒凉的驿道上秋风阵阵,困顿疲乏、飘泊异乡的游子骑着马正踽踽独行。

这三句表面写景,实则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尤其是“枯、老、昏、小、古、瘦”等词的运用,有力地渲染出游子那种长期羁旅在外。

不得与家人团聚的凄戚怅惆,郁闷悲苦的思想感情。

景由情生,情由景显,情和景熔铸成一个浑然天成的艺术整体,创造出萧瑟苍茫、深沉隽永的意境,给人留下强烈而深刻的印象。

难怪王国维赞曰:“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佳境。

”(《人间词话》)
5. 空灵美。

空灵美是古典美学的—个重要范畴,古人论诗词,常强调空灵。

清代袁枚《随园诗话》引严东友论诗说:“凡诗之妙处;全在于空。

”这里的“空”就是空灵的意思,指诗词必须给读者留下大片想像的空间。

以激发读者进行审美再创作的热情。

名词串“珠”,虽然具有巨大的根据力和高度的包容量,但作者却不完全托出,这就给读者留下了虚空境地,让读者主动地凭借自己的审美经验去完善、补充。

上面提到的《天净沙"秋思》,题目叫《秋思》,句中却没肩—个“思”字,更没有游子的心理描写,然而“思”的主题却蕴含其中。

作者实写景物,虚写情思,这种虚笔描写就体现出一种空灵美,元人周德清“极妙,秋思之祖也”(《中原音韵》)的称赞,是很有道理的。

6. 雄壮美。

都是名词连缀,似乎给人的感觉是单薄的、清雅的,其实,它也可用来表现雄壮之美。

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诗人横空出笔,开篇就把西风、长空、雁叫、霜晨、月这五个形象连缀在—起,形成远近掩映、动静交错的战斗场面,使人真切地感受到环境气氛的严峻、险恶,以及红军浴血奋战的大无畏精神。

再如《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这与上句马踏霜晨、号咽西风相呼应,借助高天、谈云、飞雁几个形象,构成一个广阔、深邃而又明朗、活泼的境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