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市张集实验学校2008-2009年度第二学期教研工作计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仪征市张集实验学校2008-2009年度第二学期
教研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我校教学教研工作要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紧紧围绕课程改革,以科研为先导,素质教育为核心,立足于学校实际,着眼于学校发展,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立足课堂开展教学研究,倡导教师个性化的教学研究,努力开创我校教学教研工作新局面。

现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工作措施:
一、加强理论学习,推动课程改革
教导及教研组长要做转变观念的表率,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研工作,拓宽教研工作的思路,丰富教研工作的内涵。

为丰富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学校鼓励教师加强自主学习。

一是读教科书,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知识的前后联系。

二是读教辅资料,教学用书是教师教学的指南,要精读,带着问题读。

三是读一本教育经典或一套教育业务杂志。

四是阅读网络信息,了解最新的信息。

不失时机地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学习与教学研究工作结合起来,在学习状态下工作,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提升。

二、强化教学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益
1、加强课程计划的管理。

按照“新课程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加大对艺体和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开设情况的检查力度,加强对理化生等学科实验教学的管理,防止随意删减实验或实验流于形式等,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加强教学常规的管理。

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加强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学生学业成绩检测与评定的过程性管理,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①抓个人备课,在减负增效上做文章。

提倡多种备课形式并存,重在增强教师备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创新意识。

个人备课要在传统的“三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基础上,顺应课改进展要求,适当加以改造和充实,把关注点置于洞察学情、聚焦任务、互动探究、配置作业(检测)和安排过程上,变“三备”为“五
备”[备学情、备任务、备学法、备作业(检测)、备过程]。

对部分工作认真、经验丰富、成绩突出的老教师、骨干教师可实行“备课免检”制度,同时要督促青年教师特别是教学经验欠丰富的教师认真备课,尤其要把“备学生、备学法、备作业(检测)”作为重要环节来抓,强化对教材的研究,克服备课中的形式主义和照抄照搬教参、教案的现象。

②重视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力量,推进并逐步规范“共性教案、个性化教学”研究,以促进教材研究和课堂教学研究的有机统一,提升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

坚持集体备课制,实行“个人主备—集体评议—执教研讨—评课研课—教师上课—反馈小结”六步循环模式,或实行主备人先行上课,在集体研讨、修正的基础上参备人后上课的办法。

集体备课要执行说课制度,以弥补对教材把握不准,教师水平不齐,难以形成群体优势的弊端。

③抓好作业布置与批改,做到“精、细、实”。

“精”指作业布置要适量,要有质量,禁止随意布置机械性、重复性甚至惩罚性作业,提倡布置活动性探究性作业;“实”指作业布置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细”指批改仔细,尽量全批全改,并有鼓励性、个性化的批语,教师通过批改区分共性和个性问题,以便进行反馈和补偿。

④抓阶段质量检测和补偿教学,在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

质量检测选题要慎重,命题要科学,组织要严密,避免随意剪拼;试卷分析要细致及时,要重视错因分析,重视暴露学生思维弱项和思维障碍;并侧重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补偿性教学。

3、进一步强化对教学质量的监控。

强化教学质量过程监控,主要是突出抓好期中、期末考试,认真做好质量分析,帮助教师及时了解教学现状,分析教情学情,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和管理策略,及时总结教学工作的经验教训。

三、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全面推进课程改革。

1、认真抓好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指导和管理,及时总结、提炼科学、先进、有效的工作经验和方法,宣传和推广先进的工作经验和做法。

2、抓好新课程通识和学科的研讨,努力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为全面深入实施新课程奠定基础。

3、创新教研制度,进一步加强校本教研工作。

①广泛开展校本教研,引导教师充分认识开展以校为本、以教为本、以学为本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使广大教师明确校本教研的特点、内容、基本形式、活动方式等,充分调动
和发挥广大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及时研究、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更好地完成课改任务。

②逐步完善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的方案、制度和措施,找准校本教研与课堂教学改革的结合点,重视专题化、课题化研究,增强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树立“问题即课题”的意识,善于把教育教学工作中有意义的实际问题转化成富有个性特色的校本研究课题,以点带面解决教学实际问题。

③探索建立开展校本教研的长效机制,重视校本教研的序列化研究,增强教研工作的系统性、综合性、长效性。

④重视总结经验,培育典型。

要深入教研组,深入课堂,注意发现和培育典型。

对好的思路,好的设想,好的苗子,要及时给予扶持、帮助和指导。

对思路上有创新、行动上有突破、教学质量显著提高的科组和个人,要重点培养,帮助他们认真总结经验和做法,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和推广,充分发挥典型的引路和辐射带动作用。

四、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1、加大教育和宣传力度,真正让“教不研则浅,研不教则空”走进教师心中,努力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和宽松的研教环境。

2、落实“以教改带动教研,以教研指导教学”的思路。

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转变教的方式为重点,大力加强教学研究,引导教师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实践,促进教学由预设走向生成,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偏重传授走向注重探究,由单一认知走向多维体验,由教师权威走向多维互动。

3、落实“探索领先,学导结合”的教学要求,引导教师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体验、实践,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终身发展能力。

4、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各教研组、各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并针对教学中的突出问题,确定研究课题,进行集中攻关,真正落实“教育科研一体化”的要求。

5、鼓励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彰显课堂教学的个性特色。

让他们放开手脚,积极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以促使他们尽快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尽快形成我校课堂教学各展所长、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四、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推动整体工作
1、重视能力教师的培养,积极提供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不断拓宽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和实际工作能力,更好地服务和指导学科教学。

2、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及名师培养对象的示范和领头羊作用。

3、积极开展教学示范活动,形成竞争态势,激发内部活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4、执行帮扶制度,加大对“年轻教师”教学教研工作的指导和扶持力度。

五、很抓毕业班工作,确保09年质量目标的实现
毕业班工作是本学期学校教学教研工作的重点工作。

学校将成立毕业班工作领导小组,理清思路和工作要点,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调动师生的积极性。

确定升学指标,形成指标压力,对取得突出成绩的老师进行表彰。

附:校内教研组安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