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处理好多种关系,如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知识掌握与思想品德培养、知识掌握与能力提高、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等。

在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中,直接经验是指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的感性认识,而间接经验是指他人的认识成果或已知的真理,主要指理性知识或书本知识。

学生需要掌握间接经验,因为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系统的知识,而研究间接知识是学生缩短自己认识水平和人类现有认识成果距离的一条最有效的捷径。

然而,研究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因为学生要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要能深刻理解和运用它,必须要有一定的直接经验作为基础。

在教学中,要把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结合起来,使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提高学生的研究质量。

学生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可以减少认识过程中的盲日性,节省时间和精力,有
效避免人类认识历史过程的偶然性,从而提高了认识效率;同时,学生也需要有一定的直接经验作为基础,才能深刻理解和运用书本知识。

因此,在教学中,要处理好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知识掌握与思想品德培养、知识掌握与能力提高、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等关系,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提高研究效果。

在教学中,需要注重传授和研究书本知识,并适当组织学生的实践活动,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可以通过练、实验、实、独立观察、调查、访问、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等方式,结合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教师在领导学生掌握间接经验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按照教科书的系统,循序渐进地从已知到未知,日积月累地打好基础,让学生掌握间接经验的特点。

教师传授间接经验的方法可以是整理已知、探索未知、形成技能技巧、运用已知进行推理分析、得出结论、验证与深化理解新知、预教材、分析并理解教材等多种形式。

掌握知识和培养思想品德是相互关联的,两者共同存在于教学过程中。

掌握知识的过程和培养思想品德的过程是相互渗透的,而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则离不开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

任课教师应该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思想品德,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态度、研究惯和意志品格,使学生养成文明行为惯。

掌握知识和培养思想品德也存在差异性。

掌握知识需要依据知识本身的系统性和学生的思维发展程度,让学生由浅到深、由简到繁、由表及里地掌握知识。

而培养思想品德则需要解决学生对客观事物的态度问题,从而形成自己的态度。

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不能离开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

培养思想品德是一个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互相转化的过程,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基本因素。

这个过程需要协调和平衡,因为思想品德具有反复属性。

同时,道德行为需要进行训练,包括激发道德动机、掌握道德行为方式、养成道德行为惯和培养道德意志。

掌握知识和培养思想品德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侧面,但它们的发展不是完全同步的。

我们过去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
视思想品德教育,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

因为对于个人和社会来说,“德育不好是危险品”,而“有才缺德”对社会和人类十分不利。

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是密切相关的,因为掌握知识是提高能力的基础,而能力发展又是掌握知识的重要前提。

但是,知识和能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彼此不能划等号。

知识是对客观事物及规律的概括,而能力是心理过程的个别特点,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个性特征的综合。

知识和能力的掌握和发展不一定同步,它们之间存在差别。

知识和能力之间的转化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而不是自发地进行。

研究知识并不一定能自然而然地发展能力,或者拥有能力就能自然地掌握知识。

知识和能力之间的转化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而有些研究活动对能力发展的影响起促进作用,有些则可能起阻碍或抑制作用。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个人的发展都有影响。

智力因素包括认知能力、智商等,而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意志、人格
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个人的发展。

因此,我们不应该只注重智力因素的发展,也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智力因素包括记忆力、观察力、思维能力、注意力、想象力等认识能力,而非智力因素则指除此之外的心理因素,如兴趣、情绪、情感、意志和性格等。

以前的教学只注重学生的智力因素,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

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是统一的,两者缺一不可。

智力因素是认识活动的操作系统,而非智力因素是认识活动的动力系统。

操作系统主要负责对知识技能的加工和处理,而动力系统则表现为对待研究的态度,对研究过程起着始动、定向、维持、调节的作用。

研究活动需要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两者互相制约,缺一不可。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互相制约中得到形成和发展。

智力因素活动是非智力因素活动的基础,非智力因素也是经过智力因素活动的过程培养而成的。

而非智力因素也会制约智力因素的发展,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发展起着调节和推动的
积极作用,而不良的非智力因素则会对智力的发展产生干扰和消极作用。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对所教内容是已知者,应当按照社会的要求培养和教育人。

教师的知识、品格、修养以及工作精神、教师主导作用的性质和程度直接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思想方向和活动过程,决定着教学的质量高低。

因此,教学任务的制定、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和教学活动的组织都需要由教师来确定。

教师在研究过程中扮演主导角色,这是有其深刻的根据的。

虽然教师无法代表学生的所有外在环境和教育,但他们是外部环境和教育的综合体,像聚光镜一样将外部环境和教育对学生的要求集中起来,对学生产生影响。

学生的研究动机、研究行动、研究方式方法,以及研究获得的知识思想和能力等,必须在一定条件下接受、吸收来自外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而教育的影响主要来自于老师。

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样不容忽视。

教师的主导作用终究是学生研究过程的外因,要使这些外部条件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技能、品格,最终决定因素还在于学生的内在素质。

学生是研究
活动的主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只有以学生的主动研究为基础,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因此,教师要确立“学生研究要靠自己主动研究,他人不能包办代替”的观念。

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是研究时的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它包括知、情、意、行等多种心理成份,主要表现为浓厚的认知兴趣、高涨的研究热情、坚强的研究意志和积极的思维活动,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就在于这些积极因素的参与研究。

另外,很多操作性的练、思考,都需要学生的实践,学生没有积极的研究态度,这些环节都是不能完成的。

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学到知识、获得能力、发展智力,学生的“学”是核心,只有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得以体现,教育质量的提高才有可能。

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不可偏废。

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才会产生积极有效的教学活动。

“以学生为主体”不同于“以学生中心”,因为它是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条件的;“以教师为主导”也与“以教师为中心”有别,因为它是以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的。

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研究的主
动性、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也就越强。

反之,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配合,则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必然落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