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河北省财政收入增长的因素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经济论坛1999.8
一、河北省1986~1997年财政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及变动趋势分析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河北省财政收入有了较快增长。
1986~1997年间,财政收入从51.2亿元增加到304.5亿元,增加了253.3亿元,增长494%,年均增幅为17.5%。
同期,河北省国内生产总值从436.6亿元增加到3950亿元,增加3513.4亿元,增长805.7%,年均增幅为21.4%,高于同期财政收入增幅约3.87个百分点。
这意味着河北省1986~1997年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落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
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下降,将直接制约着河北省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二、河北省财政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相关关系的定量分析
我们根据有关资料,对河北省1986 1997年的财政收入(Y)与国内生产总值(X)两列数据作回归分析计算,得到回归方程为:Y =17.961+0.0709X R=0.9976,R 2=0.9952。
相关系数R 为0.9976,说明近十几年来我省财政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间呈高度相关的关系。
测定系数R 2=0.9952,说明国内生产总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程度达到99.52%,即影响财政收入的其他因素不足1%。
弹性系数0.0709,说明河北省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1亿元的产值,其财政收入便可增加0.0709亿元,比全国平均每增加1亿元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0889亿元财政收入的平均水平低0.018亿元。
我们再对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及财政收入增长情况进行回归分析。
用X 表示河北省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用Y 表示财政收入增长率,得财政收入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回归方程为:Y=0.0447+0.6117X,R=0.5415,R2=0.2932。
相关系数R 为0.5415,表明河北省财政收入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之间的相关程度为中度相关。
测定系数为0.2932,说明影响财政收入增长的因素中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影响只占到29.32%,其他因素占到70%以上。
弹性系数0.6117,说明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只增长0.6117个百分点。
即十几年来河北省财政收入增幅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幅。
上述分析从总量说明我省财政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高度相关,但是增量分析表明,财政收
入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不是十分密切,有时甚至是微弱相关,是哪些因素影响着财政收入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同步增长呢?
三、影响河北省财政收入增长的因素1 产业结构的变动及不同产业税负水平影响财政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同步增长。
由于当前不同产业增加值中含税量不同,产业结构的变动必然带来税收收入的变动。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产业构成发生了极大变化,表现为第一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下降,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上升。
1996年与1985年相比,三大产业构成由30.4:46.4:23.2变为20.3:48.2:31.5。
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下降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上升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上升8.2个百分点。
这种结构的变动本身有利于财政收入增长的实现。
但是由于三大产业增值额中各自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含税量不同,影响了税收收入的结构和数量,出现了税收收入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差距。
据测算,第一产业含税量大约为1.3%,第二产业税负水平约为11%左右,税负水平在1994年税改前后基本保持不变,第三产业税负水平约为6%左右,且税制改革以来有所下降,税负水平总体较低。
第一产业税负水平低是因为在我省的农业产值中存在相当一部分的无税产值。
如农用生产资料、自产自用产品产值。
据统计,其无税产值约占河北省国内生产总值的10%,按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450亿元计算,10%的产值能提供3%的税收收入,财政收入将增加10亿元,占1996年财政收入的4%。
无税产值加大了国内生产总值的基数,却不能带来任何收入。
第二产业由于经济效益较差,其提供的财政收入增长缓慢。
第三产业税负水平的下降直接导致了我省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落后于经济的增长速度。
从长远来看,第一产业大量无税产值的存在及低税政策,使其对财政收入的贡献不可能有较大提高;第二产业的现状制约了其提供税收收入的大幅增长。
因此,提高第三产业的税负水平以期增加财政收入成了一条现实的途径。
2 所有制结构变动影响了我省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
近年来,河北省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表现为国有经济所占比重快速下降,非国有经济成分所占比重快速上扬。
1988年到1996年,全部工业总产值中,国有经济所占比重
由58.6%下降为26.7%;非国有经济比重由41.4%上升为73.3%。
而从财政收入的所有制构成来看,1996年国有经济实现利税占总收入的54.4%。
据对我省十年来不同所有制经济所提供的税收及所实现的工业产值进行回归分析可知:国有经济每百元工业产值为政府提供14.36元的税收收入;其他经济成分每百元工业产值为政府提供税收收入只有6.011元。
这说明现实的财政收入主要依靠国有经济提供,非国有经济税收负担水平偏低。
财政收入的来源结构改变滞后于所有制经济成分结构的改变。
因此,加强对非国有经济的税收征管是今后增加财政收入的关键。
3 现行税收政策、税收制度影响财政收入的增长。
主要有: 税收优惠政策和措施的影响。
我国的税收优惠涉及面广,范围大,形式上多以减税、免税为主。
减税、免税一方面直接造成税收的减少,另一方面造成许多低税产值的存在,两者都不利于财政收入的增长。
如旨在吸引外资的以所得税优惠为主要内容的税收政策,给财政收入带来很大损失。
现行的税制以流转税为主,而流转税适用的是比例税率,从理论上限制了商品流转税收的增长幅度不可能超过经济增长的幅度。
即是说,除个别年份外,商品流转税收入弹性值小于1。
这样的税制结构肯定会影响财政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同步增长。
现行的收入分配格局下,国家税收对居民个人的应征税款流失多。
1996年,河北省个人所得税收入为7.26亿元,占应征额的30%,税款流失在70%以上。
按此计算,减少税收为17亿元,接近当年我省财政收入的7%。
4 企业经济效益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近年来,企业经济效益普遍较差,主体税收收入增长缓慢。
一般来说,企业经济效益好,所得税收多,反之,税收少。
经济效益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以利润为税基的所得税的征收。
河北省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表明,到1995年末,全省乡级以上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达66.9%,亏损企业亏损总额为42亿元,亏损额相当于实现利税的19.5%。
1996年,工业增加值为1463亿元,增长16.9%,而当年工业总产出为5400亿元,
增长
22.5%,这说明工业生产中间投入增长速度快,经济效益下降,经济效益降低影响了我省所得税收入,也是导致流转税征收困难,企业欠税严重的根源。
最后,名目繁多的行政性收费,屡禁不止的 三乱 现象,肢解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税收的征管水平、征管手段低下制约了税收的行政效率;国内生产总值统计上的误差存在等等从不同方面制约了河北省财政收入的规模以及财政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同步增长。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主持人:刘明
E
C ON OM IC T RIBUN E
省情研究
影响河北省财政收入增长的因素分析
张运书王建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