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黄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地黄
药材名称:
生地黄
拼音名称:
SHENGDIHUANG
别名:
地髓、原生地、干生地、苄、芑、牛奶子、婆婆奶、狗奶子、山烟、山白菜、酒壶花、甜酒棵、蜜罐棵
科属:
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

产地:
它原产于中国北京、天津、河南、河北、辽宁、山东、浙江、江苏、安徽、山西、陕西、内蒙古、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均有分布,主产地河南、辽宁、河北、山东、浙江。

性味:
[性味、归经]甘、苦,寒。

归心、肝、肾经。

功效: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中成药:
共有47种中成药使用生地黄:金莲清热颗粒(无糖型)双清口服液龟胶养阴颗粒抗衰老片宁神补心片润燥止痒胶囊抗病毒口服液金莲清热颗粒糖脉康颗粒小儿宝泰康颗粒等。

应用:
1、热入营血,舌绛烦渴,斑疹吐衄。

本品常用于治疗温热病热入营血,壮热烦渴,神昏舌绛者,常与玄参、连翘、丹参等同用;若治血热吐衄,常与大黄同用;治疗血热便血、尿血,常与地榆同用;治疗血热崩漏或产后下血不止,常与益母草同用。

2、阴虚内热,骨蒸劳热。

本品甘寒养阴,苦寒泄热,入肾经而滋阴降火,养阴津泄伏火。

治疗阴虚发热,骨蒸潮热,常与知母、地骨皮同用;若配伍青蒿、鳖甲、知母等,可治温病后期,余热未尽,阴津已伤,邪伏阴分证。

3、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治疗热病津伤,烦渴多饮,常与麦冬、沙参、玉竹同用;治疗阴虚内热之消渴病,常与黄芪、山茱萸同用;治温病津伤、肠燥便秘,常与玄参、麦东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

鲜品用量加倍,或以鲜品捣汁入药。

注意事项:
脾虚湿滞、阳虚便溏者不宜使用。

采收加工:
秋季采挖,一般10〜11月间,采挖根茎,除去芦头、茎叶、须根,洗净泥土。

炮制工艺:
1、干地黄:用水稍泡,洗净泥砂杂质,捞出焖润,切片晒干或烘干。

2、生地黄炭:取洗净的干地黄,置煅锅内装八成满,上面覆盖一锅,两锅接缝处用黄泥封固,上压重物,用文武火缎至贴在盖锅底上的白纸显焦黄色为度,挡住火门,待凉后,取出;或将干地黄置锅内直接炒炭亦可。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梓醇、二氢梓醇、单密力特甘、乙酰梓醇、桃叶珊瑚甘、密力特甘、地黄甘、去羟栀子甘、筋骨草甘、辛酸、苯甲酸、苯乙酸、葡萄糖、蔗糖、果糖及铁、锌、锰、铭等微量元素以及B■谷甾醇。

鲜地黄中含有20多种氨基酸,其中以精氨酸含量最高;干地黄中有15种氨基酸,其中丙氨酸含量最高。

2、药理作用:本品有降压、镇静、抗炎、抗过敏作用。

其流浸膏有强心、利尿作用;其乙醇提取物有缩短凝血时间的作用;以其为主药的六味地黄丸有降血压、改善肾功能、抗肿瘤作用;地黄有对抗连续服用地塞米松后血浆皮质酮下降,并能防止肾上腺皮质激素萎缩的作用,具有促进机体淋巴母细胞的转化,增T淋巴细胞数量的作用,并能增强网状皮内细胞的吞噬作用,特别对免疫功能低下者作用明显。

临床应用:
1、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生地30份,大黄15份,黄连9份,生黄芪15份,生甘草6份,研末,过20目筛后混合制成四黄粉,分包备用。

用时取四黄粉30G,加水200ML,煮沸2分钟过滤,去渣凉服。

每天2次分服。

重症加倍。

5天为1疗程。

治疗100例,止血成功者90例。

(《中医杂志》1983, 12:59)
2、治疗便秘。

玄参、麦冬各50G,生地50〜100G,水煎25〜30分钟,每剂分2次服,连服3日为1疗程。

治疗50例,显效(3日内恢复正常)41例, 有效(3〜6日内恢复正常)9例。

(《中医药信息》1987, 1:26)
3、治疗湿疹、神经性皮炎、等麻疹等皮肤病。

生地90G切碎,加水1000ML,煎煮1小时,过滤得药液300ML, 1次或2次服完。

儿童用成人量的1/3〜1/6。

采用间隙服药法,即每次连续服药3天,共服4次,第1次服药后停药3天,第2次停药7天,第3次停药14天,总计36天(12个服药日)为1疗程。

1疗程后停药1个月可开始第2疗程。

治疗37例(1例加用抗生素),痊愈28例,显著进步3例,进步5例,无效1例。

其中以对湿疹的疗效比较明显。

(《天津医药杂志震》1966, 8 (3):209)
4、治疗红斑狼疮性肢痛。

生地120G,黄芩60G,苦参30G,水煎服。

治疗20例,全部临床治愈。

10天内治愈者13例,11〜30天治愈者5例,1〜3个月治愈者2例。

(《山东中医杂志》1981, 2:93)
5、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

生地黄60G,黄酒500ML,为1日量。

将生地黄放锅中,先加黄酒375ML,再加冷水125ML,用文火煮开,水开后去掉锅盖任其挥发,煎至药液剩100ML左右,倒在杯里,然后将剩下的125ML黄酒加冷水
250ML,倒入锅中,用上法煎取药液100ML,两次药液混合,放红糖少许调味,早晚2次分服。

治疗48例,全部有效。

用药时间最短1天,最长3天,平均2天。

(《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 11 (3):176)
食疗食谱:
1、生地黄粥
[材料]鲜生地、陈仓米各适量。

[做法]将鲜生地捣烂,取汁150毫升,兑入陈仓米煮成的粥内,搅拌和匀,
即可食用。

[养生提示]本方来源于《食医心鉴》,具有养阴清火的功效,适宜阴虚火旺患者服用。

2、麦地粥
[材料]粳米100克、麦门冬40克、生地黄50克、姜20克
[做法]先将麦门冬、生地黄分别取汁,然后取粳米及生姜(切片),以常法煮粥,加入麦冬汁和生地汁搅匀,略煮成稀粥。

[养生提示]本粥具有安胎、,降逆、止呕的功效,常用于妊娠恶阻、呕吐不下食的准妈妈们服用。

3、生地黄鸡
[材料]乌鸡1只,生地黄250克,饴糖150克。

[做法]将鸡除去内脏,洗净,再将生地黄切成细丝与饴糖和匀,放入鸡腹中缝固,上屉蒸熟,不加五味调料,单食其肉。

[养生提示]本药膳功能健胃益精髓,止盗汗。

适宜于因肾精亏虚而引起的腰背疼痛、不能久立、乏力少气、身重盗汗、食少等症。

4、三汁饮
[材料]麦门冬10克,生地黄15克,藕200克。

[做法]先将麦门冬、生地黄切碎,加10倍量水煎煮,过滤取汁。

藕切碎,煮汁,两汁混合。

[养生提示]本方具有生津润燥之功效。

凡因津液伤燥而引起的咽干、食物难咽、反胃呕逆等症,饮此汁有一定疗效。

5、归地炖羊肉
[材料]羊肉500克,当归15克,生地15克,于姜15克,酱油25克,葱10 克,姜3克,蒜3克,植物油600克(耗油50克),精盐、味精、料酒适量。

[做法]当归、生地、于姜均切片,每种挑出外形完整美观的切片各5克,直接加入,剩余部分同煮提取混合浓缩汁25克。

把羊肉切成长4.5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块。

把锅置于旺火上,加入植物油,烧至油见烟时,把切好的羊肉块放入,约煸5—6分钟,肉变金黄色时捞出。

把砂锅放在微火上,加入煸好的羊肉块,加清水没过肉,再放进调料及当归等混合浓缩汁,一直煨到肉烂(一般约2小时左右)。

在肉烂前30分钟,把当归等三种切片放在砂锅内共煨,煨好后再把当归等三种切片挑出。

将肉倒入汤盘内,然后把三种切片整齐码放在盘边,作为点缀。

[养生提示]本药膳功能益气补血,温中补虚。

适宜于病后、产后体虚、贫血、肾虚的患者食用。

6、地黄枣仁粥
[材料]生地黄30克,酸枣仁30克,白米50克。

[做法]先煮地黄、枣仁取汁,用汁煮米做粥。

食时可加糖少许。

[养生提示]本药膳功能滋阴清热,养血安神。

凡因虚劳体弱而致骨蒸烦热、羸瘦乏力、失眠多梦者可辅食此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