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2019-2020学年中考地理考前模拟卷(2)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宜昌市2019-2020学年中考地理考前模拟卷(2)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地区,具有“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的地形特点是()
A.中南半岛B.马来群岛
C.印度半岛D.阿拉伯半岛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东南亚中南半岛上山脉、河流多由北向南延伸,形成了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故选A.
2.读轮廓示意图,关于下图四个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省是我国位置最偏南的省,曾母暗沙位于该省
B.②省是我国西南边疆省,主要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C.③省是我国的湖北省,简称鄂,行政中心是武汉市
D.④省是我国的黑龙江省,同俄罗斯和印度两国相邻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可知,图中①省是我国大陆位置最偏南的省-广东省,曾母暗沙位于海南省,故A错误。

②省是我国西南边疆省-云南省,主要的少数民族是傣族,故B错误。

③省是我国的湖北省,简称鄂,行政中心是武汉市,故C正确。

④省是我国的黑龙江省,同俄罗斯相邻,没有跟印度相邻,故D错误。

根据题意可知,故选C。

3.下列关于世界降水量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 )
A.赤道地区降水多B.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量多于东岸
C.两极地区地面潮湿,降水较少D.中纬度地带,内陆降水多于沿海地区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关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叙述,赤道地区气温高、气压低,降水丰富,故A正确。

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大于西岸,故B错误。

两极地区气温低、气压高,降水稀少,气候十分干燥,故C错误。

中纬度地区的内陆地区降水少于沿海地区,故D错误。

根据题意可知,故选A。

4.若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城市有广州、武汉、北京和哈尔滨,则②是( )
A.广州B.北京C.武汉D.哈尔滨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四城市按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广州、武汉、北京和哈尔滨,故④是广州,③是武汉,②是北京,①哈尔滨;B符合题意,选B。

5.读东北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地区之间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A.耕地B.林地C.草地D.建设用地
2.关于图中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土壤肥沃,农作物主要有冬小麦、大豆、青稞。

B.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山环水绕的格局十分明显
C.冷湿是本地区最明显的气候特征
D.矿产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3.东北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有
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②雨热同期,灌溉水源充足
③机械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
④热量光照充足,可以一年两熟
A.①②B.①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答案】1.A
2.A
3.A
【解析】
【分析】
1.图中①②③地区之间是我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其土地利用类型是耕地;故A符合题意,选A。

2.图中区域是我国东北地区,其土壤肥沃,农作物主要有春小麦、大豆;青稞一般种植在我国青藏地区,A描述错误,BCD描述正确,故A符合题意,选A。

3.题中③机械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是社会经济条件,不是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③错误;
④东北地区热量光照不充足,熟制是一年一熟,④错误,题中①②是东北地区发展商品粮基地的有利的自然条件;故A符合题意,选A。

6.新疆的喀什被誉为“中国的西大门”,其设立经济特区的优势是( )
A.我国陆上通往中亚的唯一通道B.土地资源丰富,海陆交通便利
C.科技力量雄厚,经济发达D.位于西北边陲,利于邻国经济贸易往来
【答案】D
【解析】
新疆的喀什被誉为“中国的西大门”,其设立经济特区的优势是这里位于祖国边疆,有许多的邻国,有利于邻国之间经济贸易往来,故选D。

7.“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诗中的“春风”是指什么?现在请你从地理角度判断“春风”应是()
A.冬季风B.夏季风C.海陆风D.西风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我国虽然气候类型多样,但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区域(指能受到夏季风影响的区域)最为辽阔.在我国季风区内,冬、夏风向有规律地更替着.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劲吹来自亚洲大陆内部的偏北风.正是这种冬夏相反的盛行风向变化,带来了明显的气候季节变化,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人用凝练的笔墨,描绘了西北苍凉壮阔的景色。

“凉州”系今甘肃武威市,“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市西。

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富含水汽的夏季风到达河西走廊后已属强弩之末,难以再向西北前行。

故选:B。

【点睛】
考查夏季风对我国的影响,要理解记忆。

8.“泾渭分明”是我国的一句成语,用来形容事情的好坏,就像古时是泾水和渭水一样清浊分明。

春秋以前,泾河要比渭河清,但战国以后,这两条河流就好象展开了竞赛,先是泾浊于渭,东汉以后,有是渭浊于泾,两条河越来越浊,至今都浊浪滚滚,泾渭不分了,其原因是
A.河水全无B.流域内植被覆盖好
C.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D.河水清澈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泾河与渭河是黄河中游的两条支流,泾河与渭河都流经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携带了大量的泥沙。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黄河的重要支流,分析解答即可。

9.下列国家中,与我国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的是
A.韩国、日本B.俄罗斯、越南
C.朝鲜、越南D.菲律宾、马来西亚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我国的陆上国界漫长,达2.2万多千米,有14个陆上邻国,其中与朝鲜、越南两个国家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朝鲜位于亚,越南位于东南亚。

韩国、朝鲜、菲律宾、马来西亚是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俄罗斯是我国的陆上邻国,故选C。

10.某中学同学得知, 目前全世界人口总数已超过70 亿, 为探究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她绘制了一幅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读图, 完成下列各题。
1.该图反映人口分布特征的指标是
A.人口数量B.人口密度
C.人口增长率D.人口年龄结构
2.从该同学所绘示意图中我们可以看出
A.亚洲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
B.澳大利亚东南部人口稀疏
C.欧洲西部人口增长率高
D.非洲北部人口增长率低
3.人口数量过多带来的影响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答案】1.B
2.A
3.C
【解析】
1.由图可知,图中反映的是世界人口的分布,反映的是人口密度,看不出人口数量、增长率和年龄结构,故选B。

2.从该同学所绘示意图可以看出,亚洲东部和南部的人口稠密;澳大利亚东南部的人口较稠密;不能看出人口的增长率特点,故选A。

3.人口数量过多会造成地球上资源的紧张,环境破坏会更严重,以上四幅图中,水井的变迁是表示水资源越来越少,不堪重负的地球表示人口压力大,求职不再难和托不住表示人口慢,劳动力减少和社会养老负担加重,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世界人口分布及问题,要知道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和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

11.寒潮是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我国的海南岛几乎不受寒潮影响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较高,冷空气难以到达B.纬度较低,远离冬季风源地
C.四面临海,受海洋影响较大D.森林覆盖率高,降低风速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于海南岛纬度较低,远离冬季风源地,我国的海南岛几乎不受寒潮影响,故答案选B。

12.近日,微信朋友圈被一则信息刷屏:“你在海南洗澡,我们在黑龙江裹棉袄”。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跨经度大B.我国跨纬度大C.我国地形复杂多样D.两省距海远近不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
我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在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对北半球来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低.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白昼短,得到太阳的光热少,气温低.所以我国黑龙江人穿着厚厚的棉袄,而海南的人们则洗海澡;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属于基础题。

13.珠江全流域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丰富。

西江为珠江最大支流。

红水河属于西江上游,全长659km,落差达254m。

西江中下游河段全长343km,落差仅24m。

红水河流域耕地面积、人口仅为西江中下游流域的一半多,而西江中下游流域的国内生产总值是红水河流域的5倍以上。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西江中下游河段相比,红水河水能资源更丰富,最主要的原因是
A.地势落差大B.水量丰富C.河段长D.无结冰期
2.西江中下游干流河段开发利用主要方向应包括
A.建设水电站B.航运和水源
C.锡矿、锰矿开采加工D.海水养殖
【答案】1.A
2.B
【解析】
【分析】
1.由图可以看出,与西江中下游河段相比,红水河主经流经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而中下游地区则地势平坦,水能资源缺乏,故选A。

2.由图可知,西江中下游流经地区地势平坦,支流众多,河流水位稳定,可以开发航运和利用水源,水能资源缺乏、不适合建设水电站,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珠江的水文特征。

14.农业发展布局要遵循__________原则.()
A.因人制宜B.因地制宜C.因时制宜D.因策制宜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农业发展上的优势和不足,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农业发展布局要遵循因人制宜的原则,故选B。

15.读四种民居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四种民居所在地,气候终年寒冷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图中四种民居所在地,位于我国黄土高原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1.A
2.C
【解析】
【分析】
1.图中①冰屋所在的地区气候终年寒冷,②所在地区气候湿热,③窑洞所在地区夏季气温高,④所以地区夏季气温高,降水多,A对,BCD错。

故选A。

2.图中①冰屋位于北冰洋沿岸,②民居位于我国西南地区,③窑洞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④民居位于我国南方地区,C对,ABD错。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16.图是某地气候统计图由图可知该地所处的半球位置和五带位置分别是
A.北半球、北温带B.南半球、南温带
C.北半球、热带D.南半球、南寒带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可知,从该地的气温曲线可知,该地的最低气温出现在7月,说明该地位于南半球,而且最低气温接近0℃,说明该地是位于南温带,不是南寒带,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气候判断的有关知识.
17.以下四位学生对家乡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家住在山区,这里地形崎岖,适宜种植业的发展
B.我的家乡在内蒙古高原,这里土壤肥沃,是重要的青稞产区
C.我家在华北平原,这里热量条件好,甘蔗是这里主要的糖料作物
D.我的家乡在新疆,这里的绿洲农业发达,瓜果特别甜
【答案】D
【解析】
【分析】
我国各地区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别很大,对农业分布的影响也很大,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生产力高,集中了全国90%左右的耕地和林地,其中,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较少,
以旱地为主;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西北内陆光照充足,热量较为丰富,但干旱少雨,水源不足,以草地和荒漠为主,畜牧业发达,青藏高原区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土地生产力较低,以畜牧业为主。

【详解】
山区地形崎岖,适宜林业的发展,种植业适宜在地形平坦的地区发展,故A错误。

内蒙古高原草场广阔,是我国重要的牧区,畜牧业发达,青藏高原是青稞的产区,故B错误。

华北平原地势平坦,热量条件好,小麦、棉花是这里的主要作物,甘蔗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故C错误。

新疆气候干旱,缺少灌溉水源,不利于种植业发展,但在灌溉水源充足的绿洲地带农业发达,瓜果特别甜。

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农业的分布和农作物的分布,牢记即可。

18.某市2007—2017年部分土地利用面积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则该市10年间最有可能()
A.围湖造田,耕地面积持续增加
B.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
C.城市扩张,建设用地不断增加
D.填湖造陆,水域面积急剧减少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读图可知,耕地面积持续下降,而不是持续增加。

A错误。

林地面积是先增加后减少,而不是持续增加,B错误。

建设用地持续增加,耕地面积持续下降,说明城市化过程中占用大量的耕地使得耕地面积不断的减少,C正确。

水域面积没有急剧减少,而是几乎保持不变,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城市土地利用面积的变化。

19.我国资源中相当于世界人均1/4的是
A.人均土地占有量B.人均耕地占有量
C.人均水资源量D.人均森林占有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如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土地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河流年径流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森林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林木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1/5。

故根据题意选C。

【点睛】
该题考查我国的自然资源的特征,记住即可。

20.从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描述可推断当地的土地利用类型为( )
A.耕地B.林地
C.草地D.建筑用地
【答案】A
【解析】
【详解】
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描述可推断当地的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

21.放寒假的时候,小明去了哈尔滨滑雪,小刘则去了海南岛的三亚领略海岛风情,下面是他们拍摄的两幅照片,你认为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的影响B.海陆位置C.纬度位置D.地势的影响
【答案】C
【解析】
【详解】
我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

在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对北半球来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低。

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白昼短,得到太阳的光热少。

所以,我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冬季低温可达﹣30~﹣40℃,滴水成冰,大地白雪皑皑;而海南岛三亚冬季平均气温在20℃左右,气候暖热,到处绿树成阴,所以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不同,C对,ABD错。

故选:C。

22.邹城气象局发布2017年12月14日的天气预报,邹城市14目的天气和气温状况如下围天气符号所示。

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如图,判断邹城市14日的天气状况是
A.小雨B.雷阵雨C.冰雹D.雨夹雪
2.邹城市14日的气温日较差是
A.2℃B.5℃C.3℃D.7℃
3.在14日,下列活动中,适合学生去做的是
A.田野放风筝B.结伴去登山C.到室外写生D.校园赏雪景
【答案】1.D
2.C
3.D
【解析】
【分析】
1.图中可知,邹城市14日的天气是雨夹雪,气温在2-5℃之间,故D符合题意,选D。

2.气温日较差: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邹城市14日的天气是雨夹雪,最低气温是2℃,最高气温是5℃,邹城市14日的气温日较差是5℃-2℃=3℃;故C符合题意,选C。

3.图中可知,邹城市14日的天气是雨夹雪,气温在2-5℃之间,这天天气不适合放风筝,登山和野外写生,适合学生去做的是校园赏雪景;故D符合题意,选D。

23.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许多人不在居住城市工作,每天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这种现象被称为“同城效应”。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左图所示区域最大的核心城市是
A.杭州B.上海C.苏州D.南京
2.右图这种生活方式主要依赖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长江水运B.航空运输
C.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D.海洋运输
【答案】1.B
2.C
【解析】
1.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上海是其核心,南京、杭州分别是其北翼、南翼的中心城市,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故本题选B。

2.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的鱼米之乡,位于长江的入海处,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心,长江三角洲的交通极其便利,有铁路、公路、航空、河运、海运,实现“同城效应”这种生活方式是依赖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24.下面四幅图中,最能反映亚洲地势特点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间高,四周低,图中最能反映这种分布的是A图,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亚洲的地势特点。

25.下列亚洲河流中,注入北冰洋的是()
A.恒河B.鄂毕河C.长江D.湄公河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以上四条亚洲河流中,恒河自西北向东南注入印度洋,鄂毕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长江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湄公河自北向南注入太平洋,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50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26.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B区域与D区
域的分界线是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

图Ⅱ所示气候分布在___(填字母)区,其特点是_____。

A区域的糖料作物是______,C、D两区域农业以______为主图中①是____山脉,D区域的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

图Ⅲ沪昆高铁穿过的省区中,有两个简称的有____个。

【答案】(1)400
(2)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
(3)B;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
(4)甘蔗;畜牧业
(5)昆仑山;干旱
(6)3
【解析】
【详解】
(1)B区域是北方地区,D区域是西北地区,两地区的分界线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图Ⅰ中的甲工业基地发展的自然条件是丰富的煤炭和铁矿资源。

(3)图Ⅱ所示气候是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B表示的北方地区,其特点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4)图中A区域是北方地区,这里的糖料作物是甜菜;C、D两区域主要位于非季风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5)图中①是东西走向的昆仑山,D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

(6)图Ⅲ沪昆高铁穿过的省区中,有两个简称的是云南省和贵州省两省区。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区域有关知识,属于中等难度题目。

27.读中国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问题.
(1)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图中③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地区,该区域的自然特征是__.
(2)四个区域内,降水最丰富的是__;夏季气温最低的是__.(填序号即可)
(3)图中①②两地区的分界线是__一线,该界限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答案】西北干旱②④秦岭﹣淮河
【解析】
【分析】
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把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
【详解】
读图可知:
(1)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图中③为我国的西北地区,该区域由于深居内陆,距海较远,降水稀少,其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
(2)四个区域内,②区域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降水最丰富;④区域位于我国的青藏地区,由于这里海拔高,气温低,该区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区域.
(3)图中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①北方地区和②南方地区的分界线,该界线南北地理差异。

28.读珠江三角洲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③是_____________特别行政区,与之相邻的经济特区是①_____________。

(2)图中④是_____________特别行政区,与之相邻的经济特区是②_____________。

(3)城市⑤_______别称“羊城”,是______省的省会,是珠江三角洲区域中心城市。

(4)珠江三角洲地区濒临的海域⑥是______。

(5)可直达北京的铁路干线B是______
(6)珠江三角洲是中国的“南大门”,与______(亚洲分区)隔海相望。

利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及国家政策扶持条件,发展了______型经济。

【答案】香港深圳澳门珠海广州广东南海京九线东南亚外向【解析】
【分析】
珠江三角洲与港澳的联系十分密切,其合作形式以“前店后厂”为基本模式,港澳地区为珠江三角洲提供丰富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控制产品质量,进行市场推广,扮演“店”的角色,而珠江三角洲地区为港澳提供土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进行产品制造,扮演“厂”的角色。

【详解】
(1)由图可知,图中③是位于珠江口东侧的香港特别行政区,①是位于香港北侧的深圳经济特区。

(2)图中④是位于珠江口西侧的澳门特别行政区,②是澳门北侧的珠海经济特区。

(3)⑤是广东省的省会-广州,别称有“羊城”、“花城”称号,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中心城市。

(4)珠江三角洲地区濒临的海域是⑥表示的南海,是我国四大海域中纬度最低、面积最大的海域。

(5)图中B铁路干线是连接北京与香港九龙的京九铁路。

(6)珠江三角洲是中国的“南大门”,与东南亚隔海相望,利用这一优势,大力引进外资,珠江三角洲发展了外向型经济。

29.极地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特征。

阅读图表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两极地区图
资料二两极地区气候资料表
判断图中表示南极地区的是________(甲
图、乙图),说出你区分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所依据的信息。

除图中信息之外,说出两条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地理环境的其他不同之处。

阅读两极地区气候资料表可知:南北极地区共同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其重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

与北极地区相比,南极地区气温、降水量;由此推测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气候特点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

南极洲是地球上降水最少的大洲,又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说明其原因。

各国科学家相继到南极进行有规模的实地考察,建立了多个科学考察站。

科学工作者生活在南极地区,需要大量能源资源,从国内带入运费较高,如果能就地解决能源问题,最适宜开发利用的清洁能源是________,科考人员在南极地区生活,要克服的恶劣自然环境条件有________、等。

【答案】(1)乙图甲、乙两图的海陆分布状况、陆地轮廓特征、代表动物、地球自转方向等(任意一条均可)
(2)海陆不同,南极地区为大陆、北极地区为北冰洋;极昼极夜出现时间不同;季节不同(相反);相邻(临)的大洲、大洋不同等(任意两点表述清晰即可得满分)
(3)全年寒冷干燥纬度(高)更低更少(风速小)海陆因素
(4)南极洲气温低,蒸发极其微弱,降水多以冰雪形式储存下来
(5)风能气候严寒长夜漫漫(烈风)等(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
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北极地区是一片浩瀚的冰封海洋,周围是众多的岛屿以及北美洲和亚洲北部的沿海地区。

无论南极洲还是北冰洋,都是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