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悲剧公开课优秀教案(优秀8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伟大的悲剧公开课优秀教案〔优秀8篇〕
伟大的悲剧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快速默读课文,理解内容,体会感情。

2、品味关键语句,感受英雄的高尚品质。

3、激起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表达的颂扬之情
2、品味关键语句,感受英雄们的高尚品质。

课前准备:
教师利用图书馆或网络查阅有关南极探险的资料,制作课件让学生对南极有进一步的了解。

学生提前预习生字词并熟读课文,掌握大体内容。

学生也可以查阅资料拓宽学习空间。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
第四单元主要的话题是“探险〞,今天我们要探险的第一站是南极。

南极,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学生自由答复〕
极地、寒冷、终年的冰雪、冰山、暴风雪……因为人类无法在那儿生存所以又很神秘〔我们先来看几幅南极的图片以及对它的气候介绍〕正因为它的美丽、神秘,所以吸引着许多的探险者去征服它
〔介绍人类去南极探险的情况〕
人类历史上最早到达南极点的两只科考队伍是——挪威人阿蒙森率领的队伍和英国人斯科特率领的队伍,为了纪念他们设立在南纬90度的科学实验站取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

那么当时是怎样的情况,为什么两支队伍会一前一后的来到南极呢?〔看图片了解背景〕
一、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2、六分钟快速默读课文〔读完四人交流〕
3、概括文章大意
明确:斯科特一行五人满怀希望来到南极点却悲哀的发现阿蒙森已经提前到达了,所以他们只好垂头丧气的踏上归途,结果因为恶劣的天气,最后一个个悲哀的死去。

〔第一个是埃文斯——突然精神失常,在一天夜里死去;第二个是奥茨——为了不拖累同伴英雄一样的走向死亡;最后三个人爬进各自的睡袋等待死亡的到来。


4、谈谈读后的最大感受
5、思考:①为什么茨威格不给胜利者阿蒙森立传,却选择失败者悲壮的一幕?
②茨威格在这篇传记中表现出了什么感情?
明确:①失败者他们的悲剧经历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斯科特他们在失败的过程中更加表现出了他们高尚的灵魂。

鲁迅曾说过“悲剧是把人类最美好的愿望消灭给人看〞所以悲剧会给人精神上的震撼与启迪。

教师点拨:茨威格这位伟大的作家,他没有看到成功者的风光而是关注了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的精神启迪,给斯科特立传意义更大。

②对英雄的无比的崇敬和赞美。

二、研读赏析
文章的感人之处在于一些重点的片断和细节,学生朗读课文重点片断,深入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1、把给你震撼最大、印象最深的地方找出来,说一说是什么震撼了你?〔先读一读,四人交流,全班交流〕
2、总结一下从他们身上表达出来的那些崇高的优秀的品质
明确:诚信,表达出他高尚的人格
坚毅、超人的勇气、英雄气概
勇于探索的精神、对事业的执著〔为了事业献身〕
团结协作、集体主义精神
无私的爱〔对祖国、对朋友、同伴、亲人……,怀着热烈的爱而没有丝毫的恨离开了世界〕
3、能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谈一谈《伟大的悲剧》,“伟大〞指什么?“悲剧〞指什么?
明确:伟大:指斯科特一行人的高贵的品质、高尚的人格
悲剧:他们在归途中全部遇难
他们在比赛中失败了,而且要为胜利者作证
三、拓展延伸
斯科特他们为什么要去探险呢?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明确:认识自然、探索人类未知世界〔为科学做出奉献〕、挑战人类自我、实现人生价值
小结:人人都要找到一种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方式,而斯科特选择的是这样一个伟大的事业,这样一个悲壮的结局。

想一想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些什么?联系实际讨论。

希望这些英雄的事迹可以真正震撼大家的心灵,洗涤我们的灵魂。

你有自己心目中所敬佩的英雄吗?谈一谈他的事迹。

四布置作业
查阅有关斯科特南极探险的资料,写一篇读书笔记
课后记:
对于这篇文章的教授我主要抓住的是对文章细节内容的品读,通过学生的品读来感受斯科特等五人的高尚人格,体味他们的悲剧色彩,使学生的心灵也受到洗涤和震荡。

我想本节课的教授还应该重点再突出一些,在研读赏析的时候抓住斯科特等人的诚信、集体主义精神以及自我牺牲的精神来进行联系实际的深入思考。

因为现代的学生比拟自私,团结的意识比拟差,在集体中更不愿意进行一点自我牺牲,而且受到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常常失掉诚信这一做人的根本原那么。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这些思想观念的渗透是很重要的,它可以使学生树
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是表达语文人文色彩的重要方面。

伟大的悲剧公开课优秀教案篇二
1、快速默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2、品味意味深长的语句。

3、学会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4、培养学生敢于面对挫折、征服大自然的坚强意志。

5、激起探索未知世界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为所热爱的事业而献身的精神。

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6、关注自然,关注人类。

体会作者表达的颂扬之情,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茨威格为何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书写这悲壮的一幕。

快速默读,重点朗读,品味文中的细节;自主、合作、探究。

二课时
一、放视频录像导入:千百年来,南极这个亘古长眠的世界一面向世人展示自己冰肌玉骨、绝世无双的美丽,一面以其层层冰嶂、酷冷奇寒的肃杀之气,凛然回绝了人类无数次好奇的拜访。

近百年来无数探险者在南极留下他们的足迹,他们为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自己奉献。

有的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珍贵生命。

英国人斯科特就是值得我们缅怀的一位探险家。

南极点科学实验站的名称“阿蒙森---斯科特站〞就是最好的见证。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根据斯科特当年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电影胶卷、书信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想象,饱含感情地描述了他们的这次失败之旅。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这些英雄再次体验这悲壮之
旅吧。

二、作者简介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

出生于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

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

后去西欧,北非,印度。

美洲有游历。

在法国结识罗曼?罗兰、罗丹等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其间从事反战活动,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

1928年,结识高尔基。

1938年,流亡英国,参加英国国籍。

他的主要成就表达在传记文学和小说方面。

作品有《三位大师》等。

三、整体感知文本
1、跳读课文思考:请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提示学生: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方面来概括〕〔这时可以给学生出示斯科特等人的行走路线图〕。

学生讨论明确:本文讲述了1912年斯科特一行5人,在从南极点返回的途中不幸遇难的事件。

2、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你读完文章后的感受或心情。

比方:震撼、钦佩、崇敬等。

3、关于“悲剧〞的理解
师:所有队员全部遇难,怪不得作者称这次探险为“悲剧〞,那么这次探险只是因为这样的结局被称为悲剧吗?本文的悲剧之所以悲,表达在斯科特探险队之行的哪几个方面?〔让学生默读课文,并和同桌谈论这个问题〕生如果不能找出其他的悲剧因素,老师稍作启发: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消灭给人看。

〞生命自然是最有价值的,除了生命,还有什么是有价值的呢?
生找文中各种悲剧因素,老师和学生一起阅读交流、提醒注意细节。

〔适时引导假设只死一个人是不是悲剧;假设没人死但是失败而归是不是悲剧;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世人们对他们的离去表现出什么样的情感?)从而引导学生说出:失败之悲、作证之悲、死亡之悲、世人之悲。

师:同学们把悲剧之悲挖掘得很好,概括起来就有四悲:〔展示〕失败之
悲、作证之悲、死亡之悲、世人之悲。

这里的悲,你们认为是悲哀还是悲壮?〔悲壮〕师:对,因为虽然他们上演了一幕悲剧,但作者也认为他们是伟大的。

4、关于“伟大〞的理解
师:同学们对“悲剧“的解读可以说很深刻了,那么作者为什么称这样的悲剧为“伟大的悲剧〞呢?你认为哪些地方表达了“伟大〞呢?
学生讨论后明确:
历尽艰辛到达极点,等待他们的却是占领者阿蒙森留下的国旗和信件,并要失败者对他完成的`业绩作证,而斯科特居然接受了这项任务。

〔公正无私、诚信,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
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死神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仍坚持科学观察,并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勇于探索和顽强进取的精神〕奥茨越来越走不动,为了不拖累同伴,选择了自我牺牲,单独走向暴风雪迎接死亡〔强烈的自我献身精神和以集体为重的高尚人格〕
三个“疲惫、羸弱〞之人爬进各自的睡袋,等待死亡的到来,却不哀叹自己遭遇的种种困难。

〔献身事业〕
斯科特海军上校极其冷静地将日记记录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直到他的手指完全冻僵,笔从手中滑下来为止。

〔热爱事业、执着、拼搏的精神〕师总结:同学们分析得很好,伟大的精神实质在于勇于探索、勇于牺牲、团结友爱和挑战自由,这也昭示了斯科特一行人探险的真正意义: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四、课堂小结
我们应该记住英雄们的名字,让他们成为我们心里的一个路标,一盏明灯,引导我们也能够为人类伟大的事业奉献自己的智慧甚至是生命!
这里,我想再引用美国前总统里根为悼念“挑战者〞号航天飞机遇难而发表的电视讲话里的一段话,来表达我们对英雄们的敬仰和哀悼: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
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我们所能尽力做到的就是记住他们的名字!
茨威格《伟大的悲剧》,在我们的心里雕刻并矗立起了五位英雄的形象,他们的名字是:斯科特威尔逊奥茨埃文斯鲍尔斯〔投影显示〕
师:请大家一起来读,让这些英雄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吧!
生:〔齐〕斯科特,威尔逊,奥茨,埃文斯,鲍尔斯!
播放歌曲《真心英雄》
每个人都不免要经历失败的煎熬和痛苦,但无论什么情况下,请记住这句话:人可以失败,但不可以被打倒。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小组内互相复述最令你感动的情节。

2、读了这篇文章,或许你对英雄对成败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

在你的心中,到底谁是真正的英雄;在生活中,我们怎样看待成败?请以《真心英雄》为题写下你的认识和感受。

21伟大的悲剧
斯科特、鲍尔斯、威尔逊、埃文斯、奥茨
1、勇于探险、为事业献身的精神
2、诚信、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
3、坚毅、执着
4、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5、无私的爱
伟大的悲剧教案篇三
喜欢旅游吗?你喜欢探险吗?为什么?
1、莽撞与理智的区别;
2、关爱自身,才干关爱他人;
3、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英雄;
4、冒险和探险的区别;
5、一切探险都有可能遭遇厄运等。

一、对话导入〔3分〕
1、知道南极吗?〔气温、风速、冰层等〕假设你到南极会感觉如何?
1910年6月1日,英国人斯科特带着探险队离开英国,前往南极。

1911年11月,他们在埃尔斯角和近登陆,准备征服南极点。

今天,我们就跟随茨威格的文笔,随斯科特他们一起踏上南极探险的旅程。

出示课题。

2、学习的目标:
〔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⑴学习速读,能用复述、概括等方法梳理故事的情节;
⑵学习依据具体情节理解文章的方法,并体会悲剧和伟大的内涵;
⑶从斯科特身上感受人的精神魅力,完善自身的人格。

二、整体感知〔8分〕
1、速读课文,抓住重要信息,概括复述故事情节:
〔抓住人、地、事件、细节要素来概括复述〕
2、背景介绍引出问题:
斯科特被英国人称为20世纪初探险时代的伟大英雄。

1910年6月1日,当他带着探险队向南极点发起冲刺时,挪威人罗阿尔德?阿蒙森也率领着另外一支探险队向南极点进发。

两支队伍展开了剧烈角逐,都想争取“国家荣誉〞。

结果阿蒙森队于1911年12月14日捷足先登,而斯科特队那么于1912年1月18日才抵达,比阿蒙森队晚了一个多月〔34天〕。

倒霉的是,在返程途中,斯科特队却全军覆没,长眠于皑皑冰雪之中。

作者依据拯救出来的书信、文件、胶片等,展开丰富的想象,生动细致的描绘了斯科特一行的经历和心情。

写作中作者倾注了全部情感,无法压抑的赞叹之情在传记中直截表达出来。

请浏览课文,看哪些语句表达了作者的直接情感?〔最后一段〕
3、齐读结尾议论段,品析韵味:
〔并过度到下环节〕
三、研读赏析〔24分〕
1、〔关于“悲剧〞的理解〕作者高度评价“这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你认为悲剧指何而言?请选读课文的相关段落,谈谈你对“悲剧〞的理解。

〔8分〕
师评价引导准备:
⑴所有队员全部遇难,怪不得作者称这次探险为“悲剧〞,那么这次探险只是因为这样的结局被称为悲剧吗?
⑵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消灭给人看。


⑶生命自然是最有价值的,除了生命,还有什么是有价值的呢?
⑷假设只死一个人是不是悲剧、假设没人死但是失败而归是不是悲剧?〕
生找文中各种悲剧因素,老师和同学一起阅读交流、提醒注意细节。

师结:概括我们所说的内容,这次探险中包括了:死亡悲剧、失望悲剧、见证者悲剧……等。

2、〔关于“伟大〞的理解〕同学们对“悲剧“的解读可以说很深刻了,那么作者为什么称这样的悲剧为“伟大的悲剧〞呢?你认为什么表达了“伟大〞呢?〔在于他们的精神!〕〔2分〕
3、在斯科特和他队员身上表达了什么精神?请找出表示伟大的描写语段,读一读,并分析表达了什么精神。

〔国王跪拜的是一种精神,是诚信勇敢的绅士风度〕〔14分〕
方法:抓重点句段分析。

教师引导对话的准备:
①读到这个细节,你最感动什么?
②读了这段文字,你最想说什么?
③你欣赏哪个词,你最想说的是什么?面对这样的悲剧,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总结明确:这些细节饱含的情感是:或悲壮分别之情,或赞美敬重之情,或眷恋神往之情……读后感受是:或感动于威尔逊博士的执著,或震撼于奥茨
笑对死神的勇气,或为斯科特直面死亡而无法排解忆和亲人的悲哀而感伤,或对英雄的敬意,对死者的缅怀,或感动于他们勇于探索、勇于献身的精神、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正是这样一些精神,是人类永恒的动力、精神的源泉!
板书:〔诚信;坚毅、执着;团队精神;博爱等〕
4、同学门的分析很透彻,那么,我们用一句话来概括自身对“悲〞与“伟大〞的理解。

请用“悲在──,而──伟大〞表述:
〔如:悲在为胜利者作证,而老实守信的绅士风度伟大。

悲在生命的消灭,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伟大。

悲在失去朋友亲人,而无私的爱伟大。

〕5、解说辩证关系:
〔弹性〕
悲剧和伟大看起来矛盾的两个极端就是这样有机统一在一起的。

生活中还有:
⑴胜利与失败,悲剧与伟大;
⑵平凡与伟大;
⑶奉献与索取;
⑷倒霉与幸运;
⑸苦难与幸福等也一样是辨证的统一。

四、拓展延伸,研读深层主题〔7分〕
斯科特队是悲壮的,他不只是英国的英雄,更是全世界的英雄!他的失败,后人有不同的分析:有人说,是南极寒冷天气提前到来,使他们在严寒中苦苦拼搏了两个多月,最终供应缺乏,体力不支;有人说,阿蒙森凭丰富的实践经验制定方案,选20条膘肥体壮的能接受极寒的北极的爱斯基摩狗做交通工具,而斯科特凭推理设想,主要选择了事实上无法接受南极寒冷的西伯利亚的矮种马。

在文章中,作者避开这些科学问题不谈,也不给胜利者立说,在实际的世界里,我们的记忆中只容得下胜利者,但作者打破世俗,偏偏用饱含感情的文笔,描绘斯科特失败的经历。

为什么给失败者做传?请浏览课文,说说你的理解,好么?
〔生依据课文分析、老师参与〕
总结:同学们对课文的深刻理解,茨威格一定认为大家是知己了。

是啊,他不选胜利者来赞美,却满怀深情礼赞这些失败的英雄,正是要赞美他们的精神。

另外老师还读出了茨威格关注的不是事业的胜利与否,而是关注引起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的力量。

关注人物的心灵,这正是伟大的价值取向。

科学探险,是人类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实现生命价值的第一步。

比方登月;比方哥伦布航海;比方“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刺杀秦王失败的荆轲;一腔热情乘氢气球横渡海峡葬身大海的罗泽尔;一叶轻舟,漂流长江而翻船身亡的尧茂书……神舟五号,飞跃黄河,挑战者号航天飞机……
〔注意区分“想与想要之别〞和认识世界与征服世界的不同。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五、总结,谈本节课的收获〔弹性〕
气温:南极年平均气温摄氏—36度〔七大洲之中最冷〕。

南极冬季外围气温摄氏—15至—35度,内陆气温那么低至摄氏—40至—70度,1983年7月21日在〔寒极〕〔Poleofcold,俄罗斯的Vostok研究站和近〕更录得摄氏—89.2度的地球上天然最低温纪录。

夏季南极半岛的温度可升至摄氏15度,内陆那么仍维持在平均摄氏—25度。

雨/雪量:年平均少于5厘米〔七大洲之中最干〕,故南极可说是一个冰封的沙漠。

其中,南极半岛和外围的雨/雪量明显较内陆多。

水/冰量:南极冰层平均厚度约2.300米,共约2.600万亿吨的冰占全球冰量的九成,或全球淡水量的75%。

风速:南极年平均时速80公里和沿岸最高达时速320公里的风速,令它成为全球最大风的地方。

在南极一些地方,平均每三天便会刮起飓风级的风暴。

《伟大的悲剧》优秀教案篇四
1.快速默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2.品味意味深长的语句。

3.学会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4.培养学生敢于面对挫折、征服大自然的坚强意志。

5.激起探索未知世界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为所热爱的事业而献身的精神。

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6.关注自然,关注人类。

体会作者表达的颂扬之情,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茨威格为何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书写这悲壮的一幕。

快速默读,重点朗读,品味文中的细节;自主、合作、探究。

二课时
一、放视频录像导入:千百年来,南极这个亘古长眠的世界一面向世人展示自己冰肌玉骨、绝世无双的美丽,一面以其层层冰嶂、酷冷奇寒的肃杀之气,凛然回绝了人类无数次好奇的拜访。

近百年来无数探险者在南极留下他们的足迹,他们为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自己奉献。

有的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珍贵生命。

英国人斯科特就是值得我们缅怀的一位探险家。

南极点科学实验站的名称“阿蒙森---斯科特站〞就是最好的见证。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根据斯科特当年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电影胶卷、书信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想象,饱含感情地描述了他们的这次失败之旅。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这些英雄再次体验这悲壮之旅吧。

二、作者简介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

出生于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

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

后去西欧,北非,印度。


洲有游历。

在法国结识罗曼?罗兰、罗丹等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其间从事反战活动,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

1928年,结识高尔基。

1938年,流亡英国,参加英国国籍。

他的主要成就表达在传记文学和小说方面。

作品有《三位大师》等。

三、整体感知文本
1、跳读课文思考:请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提示学生: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方面来概括〕〔这时可以给学生出示斯科特等人的行走路线图〕。

学生讨论明确:本文讲述了1912年斯科特一行5人,在从南极点返回的途中不幸遇难的事件。

2、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你读完文章后的感受或心情。

比方:震撼、钦佩、崇敬等。

3、关于“悲剧〞的理解
师:所有队员全部遇难,怪不得作者称这次探险为“悲剧〞,那么这次探险只是因为这样的结局被称为悲剧吗?本文的悲剧之所以悲,表达在斯科特探险队之行的哪几个方面?〔让学生默读课文,并和同桌谈论这个问题〕生如果不能找出其他的悲剧因素,老师稍作启发: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消灭给人看。

〞生命自然是最有价值的,除了生命,还有什么是有价值的呢?
生找文中各种悲剧因素,老师和学生一起阅读交流、提醒注意细节。

〔适时引导假设只死一个人是不是悲剧;假设没人死但是失败而归是不是悲剧;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世人们对他们的离去表现出什么样的情感?)从而引导学生说出:失败之悲、作证之悲、死亡之悲、世人之悲。

师:同学们把悲剧之悲挖掘得很好,概括起来就有四悲:〔展示〕失败之悲、作证之悲、死亡之悲、世人之悲。

这里的悲,你们认为是悲哀还是悲壮?〔悲壮〕师:对,因为虽然他们上演了一幕悲剧,但作者也认为他们是伟大的。

4、关于“伟大〞的理解
师:同学们对“悲剧“的解读可以说很深刻了,那么作者为什么称这样的悲剧为“伟大的悲剧〞呢?你认为哪些地方表达了“伟大〞呢?
学生讨论后明确:
历尽艰辛到达极点,等待他们的却是占领者阿蒙森留下的国旗和信件,并要失败者对他完成的业绩作证,而斯科特居然接受了这项任务。

〔公正无私、诚信,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
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死神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仍坚持科学观察,并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勇于探索和顽强进取的精神〕奥茨越来越走不动,为了不拖累同伴,选择了自我牺牲,单独走向暴风雪迎接死亡〔强烈的自我献身精神和以集体为重的高尚人格〕
三个“疲惫、羸弱〞之人爬进各自的睡袋,等待死亡的到来,却不哀叹自己遭遇的种种困难。

〔献身事业〕
斯科特海军上校极其冷静地将日记记录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直到他的手指完全冻僵,笔从手中滑下来为止。

〔热爱事业、执着、拼搏的精神〕师总结:同学们分析得很好,伟大的精神实质在于勇于探索、勇于牺牲、团结友爱和挑战自由,这也昭示了斯科特一行人探险的真正意义: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四、课堂小结
我们应该记住英雄们的名字,让他们成为我们心里的一个路标,一盏明灯,引导我们也能够为人类伟大的事业奉献自己的智慧甚至是生命!
这里,我想再引用美国前总统里根为悼念“挑战者〞号航天飞机遇难而发表的电视讲话里的一段话,来表达我们对英雄们的敬仰和哀悼: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我们所能尽力做到的就是记住他们的名字!
茨威格《伟大的悲剧》,在我们的心里雕刻并矗立起了五位英雄的形象,他们的名字是:斯科特威尔逊奥茨埃文斯鲍尔斯〔投影显示〕
师:请大家一起来读,让这些英雄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