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导学案
【导学案】《京剧趣谈》导学案
导学目标:
了解京剧的起源和发展,了解京剧的基本表演技巧。

导学重点:
了解京剧的起源和发展。

导学难点:
了解京剧的基本表演技巧。

导学内容:
一、导入:(10分钟)
1. 检查前置知识: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问答形式。

2. 通过示例:播放《京剧名段欣赏》,让学生感受京剧的魅力。

二、讲解:(20分钟)
1. 京剧的起源和发展:
a. 京剧为什么叫京剧?
b. 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京剧的基本表演技巧:
a. 面部表演技巧。

b. 舞台表演技巧。

c. 身段表演技巧。

三、练习:(20分钟)
1. 给学生分发相关练习册,让学生进行练习。

2. 选择1-2个学生进行表演,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点评。

四、总结与拓展:(10分钟)
1. 与学生一起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和要点。

2. 在总结的基础上,拓展更多关于京剧的知识和表演技巧。

五、作业:(5分钟)
1. 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自主完成。

2. 提醒学生复习和巩固今天所学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
版块一:京剧起源和发展。

版块二:京剧基本表演技巧。

版块三:面部表演技巧、舞台表演技巧、身段表演技巧。

七、导学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导学,学生了解了京剧的起源和发展,了解了京剧的基本表演技巧。

通过练习和表演,学生提高了对京剧的理解和感受,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总结和拓展,学生对京剧的认识更加深入,对表演技巧也有了更加全面的理解。

在作业中,学生将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加深对京剧的印象和理解。

八、导学详解:
1. 京剧的起源和发展:
a. 京剧为什么叫京剧?
京剧是因为它最早在北京地区流行起来,因此得名京剧。

b. 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京剧起源于清朝晚期,是在中国传统戏曲演艺形式的基础上
发展而来的。

它汇集了京剧、湘剧、豫剧、越剧和黄梅戏的特点,经过演员们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和艺术魅力。

京剧的发展里程碑有四大名伶: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

2. 京剧的基本表演技巧:
a. 面部表演技巧。

在京剧表演中,面部是非常重要的表演部位。

演员通过面部的表情和眼神的活动来传达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例如,用“鼓胀眼”来表达愤怒,用“殷红眉心入鬓梢”来表
达悲痛等。

b. 舞台表演技巧。

在舞台表演中,演员需要合理运用身体动作和舞台布景来展现角色的形象与人物关系。

例如,演员可以通过“小步轻行”来表现出娇柔妩媚的女性形象,通过“右行左步”
来表现男性的刚强和坚定等。

c. 身段表演技巧。

身段是指演员在表演时姿势和动作的安排。

京剧的身段注重形态的美感和舞蹈的表现力。

例如,演员在表演角色时需要运用扇子、长袖、长腰带等道具来展示动作的优雅和灵动。

九、导学练习:
1. 请将以下剧种与其地域对应:
a. 京剧
b. 湘剧
c. 豫剧
d. 越剧
e. 黄梅戏
按照顺序为:北京、湖南、河南、浙江、湖北。

2. 请举例说明面部表演技巧在京剧中的应用。

3. 请列举两个舞台表演技巧在京剧中的具体表现形式。

4. 请解释什么是京剧的身段表演技巧,并列举一个具体的例子。

十、导学总结与拓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京剧的起源和发展,了解了京剧的基本表演技巧。

京剧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精华,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迷倒了世人。

这些表演技巧不仅仅用在京剧中,也可以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提升我们的表演能力和艺术修养。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可以了解更多关于京剧的知识和技巧。

可以观看更多的京剧表演和舞台剧的演出,参加一些戏曲培训班,提升自己的表演技巧和舞台表现力。

同时,我们可以积极参与学校的话剧社团,锻炼自己的表演能力,并将戏曲文化传承下去。

十一、作业:
1. 阅读资料,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作文,介绍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 观看一部京剧表演或者戏曲电影,写一份观后感,表达对京剧的理解和感受。

3. 按照老师的指导,学习一段京剧唱词或者表演动作,并在下节课进行小组展示。

以上是《京剧趣谈》导学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京剧的起源、发展和表演技巧,通过学习京剧,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