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安徽地方戏曲庐剧的艺术特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艺
浅谈安徽地方戏曲庐剧的艺术特色
文/郑星
摘要:庐剧是安徽地方戏曲,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西、中、东路三个流派,各具特色且相互联系。

本文从庐剧的起源时间、庐剧的流派分布以及庐剧的艺术特色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探究庐剧自身的艺术特点。

关键词:安徽地方戏曲;庐剧;流派;唱腔
一、戏曲的起源
古代的戏曲起源于祭祀活动。

戏曲与戏剧,是两个既相互区别又有关联的概念。

我们常将二者合二为一。

简单来说,戏剧的范畴包含戏曲。

戏剧是综合的艺术,演员扮演角色,当众表演故事,是一门综合艺术。

而地地方戏曲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下百姓精神和物质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安徽地方戏曲之庐剧的起源及流派
庐剧,原为“倒七戏”,又称“道祭戏”、“道七戏”、“稻祭戏”,在大别山民歌和江淮之间的歌舞的基础上,吸取端公戏、梅子戏、门歌而形成。

庐剧诞生于“门歌”,“门歌”即站在人家大门口唱的歌,目的是乞讨,所以门歌又被人叫为“叫花子歌”。

庐剧的创作题材是人民日常的劳动生活,表演者则是由一定技艺的艺人进行表演。

庐剧的形成也是长久以来,大别山区和江淮之间人民生产生活以及社会文化的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

它集中体现了人民的思想价值与审美品位。

之后,因合肥为明清两代庐州府治,1955年改称为“庐剧”。

关于庐剧具体的产生时间,笔者在文献阅读中发现,大部分文章对于产生时间的阐述都较为模糊。

地方传统民间戏曲是一个不断改变、更新的过程,庐剧最初的产生时间以及最终成形时间,在文献中体现的没有其他戏曲的时间脉络清晰。

关于庐剧的起源时间,在《我国庐剧研究的回顾与反思中》一文中,吴梦瑶认为在根据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主持编撰的《中国戏曲志•安徽卷》在巢县发现的清同治七年(1868 年)巢县知县陈炳所立《正堂陈示》牌文中关于庐剧的记载:进行推测,认为庐剧自有史以来已有一百二十多年的历史,以及在《安徽庐剧的考察与研究》一文中提到:有石碑为证,在安徽巢湖市炯场河镇发现一块清代同治七年的石碑,为当时巢县知县陈炳所颁禁约。

碑文曰“近倒七戏名日,淫词丑态,最易摇荡人心,关系风化不浅。

嗣后,如有再演此戏者,绅董与地保亦宜享案本县捉拿,定将此写戏、点戏与班首人等一并枷杖。

”另外在皖西霍山县石子河乡涂氏宗谱修订于清嘉庆十八年—公元年卷十也有文字记载,家戒二十则第九条规则“妇女不准入庙烧香,诵佛念经,听小戏。

”此“小戏”即倒七戏。

由此可见,在当时倒七戏被认为是一种并不高雅的戏曲,并且不适合女性听赏。

根据文献叙述,庐剧大约有一百二十多年的历史,大约成形于清代。

民族音乐学家伍国栋在其《民族音乐学概论》中谈到:“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音乐都毫不例外地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空间之中,并有其悠久的社会发展经历和同时代其他民族群体共处的相互联系”。

庐剧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西、中、东路三个流派,各具特色有相互联系。

西路以霍山、六安为中心;中路以合肥、巢县为中心,包括现今合肥市的肥东、肥西、定远、全椒、舒城、巢湖、庐江、含山、和县东路以芜湖、当涂、南陵沿江一线为中心。

庐剧的发源地其中一个就是西路,即霍山、六安一带,较为流行的中心地带在中路,即合肥、巢县为中心,包括现今合肥市的肥东、肥西、定远、全椒和县东路以芜湖、当涂、南陵沿江一线为中心。

再者则是东路,东路是庐剧流派分布范围的延伸和扩张。

三、庐剧的内容及艺术特色
庐剧在内容方面,庐剧在选材以及情节的设计上,都倾向于民俗化、本土化,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如在庐剧的传统剧目《借罗衣》,就体现了本土特色。

剧目的大致内容是一位农村妇人二嫂子用借来的罗衣炫耀。

之后被戳穿大家知道了真相。

说明了二嫂子虚荣的性格。

在剧中,二嫂子有一段独唱,通过唱词可以看出借罗衣的目的和原因:“太阳尚未出东山,二嫂一夜未睡安。

年年到了四月四,丫头都把娘家还。

别人家的姑娘我亲眼见,头带是银花,身穿是绸缎,打扮的霞光亮,实在真好看。

今天我把娘家去,没有新衣不体面。

昨晚想了大半夜,干妈罗衣有一件,要在大姐面前露露脸”。

这些情节的设计就与皖中地区的当地民俗非常相似。

当地每年的农历四月四,是出嫁姑娘回娘家的日子。

剧中二嫂子也是当地一些农村妇女的形象的集中体现,二嫂子的心里想在回家探亲时打扮的体面些,但家境贫寒只好问人借用罗衣的这些心理活动,也是反映当地农村妇女的心理状态。

剧中描写的形象生动。

在二嫂子以鸡腿为诺,来借用罗衣的这一处,也充分反映了当时当地农村的贫穷。

庐剧在艺术特色方面,大致有三种演唱与表演形式。

主调:庐剧唱腔有主调和花腔两部分。

主调顾名思义是在唱腔中较为重要的曲调,是能够集中表现戏剧强烈冲突以及人物的主要思想的曲调。

曲调在叙事性和抒情性上都有所包含。

花腔小调:花腔小调的结束往往由虚字衬入。

并且是四句反复演唱。

节奏灵活,视情节而定,轻快、急促、激昂等。

庐剧的花腔调是“三小戏”的固定曲调,多从民间歌舞中演变而来。

重唱:庐剧的表演体制区别于传统戏曲。

传统戏曲要求唱念做打,而庐剧是最注重“唱”。

但是对于表演,没有像重视唱一样重视。

除此之外,在庐剧中,有一种特殊的演出形式:“三正两找”。

三正两找含义是三出正戏和两出生活小戏。

三出正戏和两出生活小戏,如《教子》、《借罗衣》等。

参考文献:
[1]郭兴红.安徽庐剧的考察与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2]何峰.庐剧的地方特色及审美价值初探[J].合肥学院学报,2011.
[3]王佳佳.庐剧与皖中地区民俗文化[D].安徽大学,2006.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
1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