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一、对高中阶段历史教学的几点建议
随着历史学科教育理论的深入研究,中学历史教材编撰的改革,特别是高考改革力的加大,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特别是在新课标教学的背景下,如何跟上这种形式,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课题。

为了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我认为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应着重抓好如下几个环节:
1.狠抓基础,正确处理实际与其他能力的关系。

历史是一门知识较强的科学。

教育学的优劣,首先取决于对历史知识的实际。

没有记忆就没有知识,而知识又是能力的载体。

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就谈不上有运用知识的能力,更谈不上通过设计新情境,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揭示其本质。

2.把握精髓。

列宁在《辩证法的要素》一文中把对立统一法则称之为辩证法的核心。

毛泽东在《矛盾论》一文中指出:“把握住这个核心,就把握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辨证法。

”由此说开去,在历史中也有一个教给学生们如何把握某些历史问题的核心和精髓问题,只要把握了这个金钥匙,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3.纵横联系。

历史是泛指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主要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纷纭多变、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之间彼此都不是孤立的,具有一定的某种必然的联系。

在教学中只有纵向贯通,横向联系,揭示出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外在关联,方能认识历史发展的本质及总趋势。

4.贯穿鲜明而深邃的主题。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中必须始终贯穿的鲜明而深邃的主题。

在教学活动中贯穿这一鲜明主题,不能仅满足于制作图表,史实讲述得形象生动,观看电影电视,参观历史史迹及风景胜地等这些具体活动培养的朴素的情感,而要把这种朴素的情感升华到理性高度,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样做,在历史教学中包含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就起点高,理论深刻,政治思想强,情感内涵浓烈。

我相信,通过以上种种努力,再加上教师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在历史教学中必将能取得更加优秀的成绩。

二、如何依托教材改革历史教学内容
近几年的高考历史试题越来越重视学科能力的考查,其落脚点大都在教材的理解深化方面。

实践使我们体会到,传统的“以本为本”式的教学早已过时,脱离教材搞“题海战术”也难以凑效,出路在于改革历史教学内容,以唯物史观为依据,对教材所述的历史知识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发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
力,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时代和社会的挑战,
1.理解归纳理性历史概念。

历史概念是对事物的抽象与概括,反映了人们对历史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特征的认识程度,是理解历史知识的起点,也是考查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

它分为史实概念和理性概念两大类,前者教材中一般有较详细的介绍,后者却大都没有系统的、完整的定义,而是寓于分散的历史知识的表述之中,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深层次理解和高度概括,促使其真正掌握要领。

2.追根求源,理解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

任何历史事件的产生的发展都是有其原因的,事物的原因反映着客观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

现行教材由于篇幅的限制和知识编排顺序等缘故,有的历史事件的原因分析得不够全面,如中国史的许多重大事件没有从国际大背景去分析,有的历史事件没有分析其原因,只是在事件发生的一些历史现象的表述中所隐含。

对于这些教材分析不透或根本没有分析的原因,也必须视为课堂的内容。

教师要在全面理解把握的基础上,善于使用“为什么”,把学生带入探究性的学习领域中。

原因的分析可依据具体的历史事件,首先确定是寻找根本原因与具体原因还是内因与外因。

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和外因是导致事件发生的决定因素,一般要看与该事件相关的根本矛盾。

历史事件的具体原因和外因,是影响事件发生的诸客观因素,一般可以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外交等方面去寻找。

其次再分析与该事件相关的历史内容。

3.透过历史现象,揭示历史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表现,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本质从整体上规定事物的性能和发展方向,现象从某一特定方面表现事物的本质。

现行教材,采用的是叙事为主的体裁,对众多的史实不可能面面俱到揭示本质,这就给历史教学内容的改革留下了十分广阔的天地。

历史现象是复杂多变的,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必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还历史的本来面目,不被表面现象和假象所迷惑。

4.强化史实理解,揭示内在联系及规律。

自从马克思和恩格斯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应用于历史研究,以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历史才成为科学。

我们的教材虽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编写的,但对大量史实的表述与评论,只是体现某一观点,且分散在各个不同章节中,缺乏系统完整的表述,许多问题使学生难以理解。

这就要求在教学中,特别是复习课上,把有关史实归类总结,然后揭示内在联系及其规律。

5.挖掘思想教育素材,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

思想教育是历史教学的三大基本任务之一。

教材中体现思想教育的素材很多,但大都是隐性的,靠教师去挖掘,并结合学生的实际选取恰当的时机实施。

目前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浅层次的说教式、硬性灌输、贴政治检签等简单做法,结果不仅难以改变学生的心理定势,反而会加剧他们已有的逆反心理。

因此对高中学生来说,思想教育要坚持理解知识、提高认识、培养情感的有机结合,达到潜移默化、以史为鉴、知书明理的目的。

当确定某一历史事件为思想教育的素材、拟定和实施思想教育时,应注意把对知识的准确理解作为载体,情感的培养为目标,提高认识水平和鉴别能力为二者的纽带和桥梁。

总之,教学内容的改革势在必行,途径很多。

但体现在每一节课上的确不容易,需要教师有超于教材几倍的水平。

这一方面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学习、深入钻研,另一方面靠在课堂上启发学生质疑、问题,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理论水平。

相信只要我们转变观念,不断探索,一定会使历史教学出现一番新的天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