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铝板带箔轧毕业论文.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铝板带箔轧毕业论文
第一章车间设计总论(铝)
中国铝板带箔轧制始建于1932年上海华铝钢精厂的投产,1932年到1960年是中国轧制厂建设起步阶段,上世纪70年代末以后是中国轧制工业的快速发展阶段,2005年中国铝轧制工业迎来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高潮,其中西南铝板带有限公司的“1+4”热连轧项目在2005年6月正式投产具有中国铝板带工业发展史上里程碑的意义,从此结束了没有现代化热连轧线的历史。但综观我国铝板带行业的发展过程与现状,尤其是进入市场经济近十多年来的快速发展期间,在国力有限的情况下,由于对市场需求趋势的认识了解不够,没有及时制定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规划,致使后期出现盲目生产现象,以致于主要产品为低端产品,在一些高精度铝板带产品方面研发能力弱,生产技术水平不高,如铝制罐料、高档ps版基、磁盘基片、汽车车身用铝板、镜面铝带等产品尚不具备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能力。因此,高精度铝板带材在我国还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1.1 车间设计的一般概念
1.1.1车间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目的是为了建设一个年产十万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生产车间。设计的任务就是对建设的企业做出技术与经济的详细规划,确定出企业的生产经济状况,技术经济指标及施工的组织方法等。具体任务如下:
(1) 技术任务
1)确定产品品种、规格、质量标准及年产量。
2)确定产品的生产方案及工艺过程,选取主要设备并确定其必要的数量。
3)选择与计算辅助设备。
4)计算完成年计划产量所需的原料,材料及动力消耗。
5)提出动力、运输、照明、采暖、通风、供水、排水等各项设计要求。
6)计算车间所需面积,车间内主要设备与辅助设备的布置。
7)确定厂房形式和主要尺寸,画出车间平面布置图,提出安全环保等措施。
(2) 组织任务
研究车间的生产劳动组织,确定职工人数及编制,制定劳动定额等。
(3) 经济任务
计算及制订基本建设投资额,生产预算,计划单位产品成本和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1.1.2车间设计的依据
在进行车间设计之前,应从技术经济部分取得设计任务,而设计任务书是有关部门根据国家计划经过充分讨论订出指定的,其基本内容有:1)车间的生产规模,生产品种。
2)车间的生产方案。
3)建厂地址,厂区范围和资源情况,水文地质、原材料、燃料、动力,供水以及供电等供应情况,还有运输情况等。
4)要求达到的经济效益和技术水平。
5)投资以及劳动定员的控制数字。
6)环保情况。
以设计任务书为主要依据来进行车间设计。
1.2车间设计的指导思想
1.2.1我国铝板带材的发展现状
(1)产品结构趋势
加工材的产品结构逐渐向建筑、交通运输及包装所需的型材、薄板和铝箔发展。1999~2000年我国铝加工材的产品结构及其产量的变化见下表1-1。板带材产量见表1-2。
表1-1 1990~2000年我国铝加工材的产品结构及其产量单位/万吨
表1-2 2000-2005年中国铝板带产量单位/万吨
(2) 消耗结构趋势
我国铝板带消耗方面的变化不单纯是数量的增加,更重要是表现在消费结构的变迁。多年来,我国的铝板带产品主要用于制作铝器皿及满足一般的机械制造业。目前,易拉罐用铝特薄板消费将成为我国最大的铝板带消费领域,包装用铝箔及电子电容铝箔也逐渐成市场主流,传统铝板材消费大户的铝制品行业将退居第二位,主要用于汽车板、高级PS版基、防盗盖料、幕墙板以及复合装饰板、预拉伸板、汽车水箱散热器等。
高精铝板带材也主要用于建筑,汽车、电子、轻工、印刷及包装等行业,随
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铝板带材的消费市场也将像西方发达国家一样逐步发展到包装,建筑,电子和运输为主的几大领域中。
(3) 主要消耗品种依赖进口
我国是一个铝板带净进口国,1994~2001年我国铝板带进口量见表1-3。同时与国外一些国家在铝板带材轧制方面的比较。如表1-4所示。
表1-3 1994~2001年我国铝板带进出口量单位/万吨
由表1-3可见,我国板带材的进口量逐年大幅度上升,其中主要为罐料。
表1-4 2005年中国、美国、日本板带轧制的比较
据统计2005年我国铝板带材产量约222万吨,同比增长7.2%;铝箔总产量约为62.5万吨,同比增长22.5%。同时2005年中国共进口铝板带47.8万吨,同比增长8.4%;出口17万吨,同比增长108.6%;进口铝箔6万吨,同比下降6.3%;出口铝箔12万吨,同比增长138.1%。从以上数据不难预测中国铝轧制材在以后几年仍具有良好的市场。
1.2.2要求
要求生产出技术水平高(品种多、质量好、稳定性强、精度要求高)的产品,设计出投资少、利润高、成品率高、环保简洁及节能等要求的车间。
1.3车间概况
本设计题为年产十万吨铝及铝合金带材生产车间设计。本车间可以加工各种牌号的铝及铝合金,可同时供应H18、O、F、T4、T6等各种状态产品,车间引进了国内先进的2800可逆热粗轧机一台,2800可逆热精轧机一台,2800可逆冷轧机一台,2000可逆冷轧机一台,推进式加热炉两台,箱式退火炉五台和气垫式退火炉一台,锯铣机列,蚀洗线,1830横纵剪机列,精整机列以及淬火时效炉等设备。车间的综合成品率达81.7%,总共生产面积32822平方米,在册人数595人,年销售收入331000万元,利润总额为14925.66万元,投资回收期需要6年半。
1.4厂址的选择
一般来讲,大中型铝板带加工厂有两种厂址选择方案,一是靠近原材料(电解铝)厂,二是靠近消费市场。
把加工厂建在靠近消费市场的地方,有利于开拓市场和提高服务质量,但对大中型板带加工厂,其用户会遍及全国各地,因此把工厂建在某个消费相对集中的地区,必然会存在原料和成品的运输问题。而厂址靠近原材料厂,其经济利益是显而易见的。一些不利因素可以通过加强管理,在热点地区建立消售中心等方式弥补。其优点主要有:
1)可以尽可能地利用电解铝液;不需要长途运输铝锭,可节省运输成本200元/吨左右。
2)可得到一个较低的运行成本,仅电费就可节省150~450元/吨。
3)避免了冶炼厂成品和铝加工的库存。
4)可减少电解铝厂和板带加工厂双方的铝锭供销人员和费用。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选择第一种方案,即在原料厂附近建厂,我国主要产铝大省有山东、河南、贵州、山西、青海、广西。但是如果将这些产铝大省优劣加以比较的话,河南铝工业发展的前景是显而易见的。据国内有关专家介绍,山西、河南的铝土矿铝硅比低,采用烧结法生产、联合法生产工艺,但能耗大、成本高。中国加入WTO以后,很难与国外,特别是与澳大利亚的铝工业相抗衡。青海运距遥远,需每年运进、运出百万吨物料,运价昂贵,增高成本。而河南是全国的铁路和公路交通的枢纽。贵州省具有丰富的铝土矿,但是埋藏较深开采成本高。相比之下,河南发展铝工业优势十分明显,全国可供拜尔法工艺生产的铝土矿资源8亿吨,其中一半以上在河南。河南还有丰富的水电资源。黄河小浪底电站做为其能源后盾。以上不难看出,从铝业的发展规律来看,依托河南的铝资源优势和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以及强大的消费市场。在河南建厂是比较符合要求的。最近几年湖南铝业发展速度很快,并加强了与澳大利亚的合作关系,正准备新建投资项目,利用这股热潮以及其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可以考虑在湖南建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