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怀若谷是什么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虚怀若谷是什么意思
虚怀若谷是什么意思
出自老子《道德经》,全局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虚怀若谷,方能容纳百川。
该句解释为:
1、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天天即是我,上善若水,不以争为争。
2、人道里谨慎、迂回的策略,不敢为天下先,后其身而身先,将欲取之,必先与之,以不争争。
谷:山谷。
胸怀像山谷一样深广。
胸襟宽大得像山谷一样。
形容非常谦虚,能容纳很多意见。
表示对人的敬意,只能对他人,不能对自己使用。
韬光养晦,虚怀若谷是什么意思?
韬光养晦是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出自《旧唐书·宣宗记》:“历太和会昌朝,愈事韬晦,群居游处,未尝有言。
”
韬光养晦的意思,韬光是隐藏自己的光芒,养晦是处在一个相对不显眼的位置。
它和低调的意思基本相同,这是一种优秀的策略。
韬光养晦还包括谦卑的意思,就是甘愿让对方处在重要的位置,让自己处在次要的位置。
易经谦卦说:谦卑是指人因为虚心所以能进入对方的心,被别人接纳。
而在沟通时彼此接纳是很重要的,因此谦卑作为一种品格也非常重要。
如果你不谦卑,就不能够被别人接纳。
不被别人接纳你就无法与别人沟通,无法与别人沟通你就什么事也别想做!如果人与人
之间能够相互谦卑、互相尊重,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很好,大家团结一致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因此,韬光养晦不只是一种生存策略,也是一种美德。
一个甘愿处于次要位置的人,一个谦卑的人,最后会赢得大家的尊重和爱戴,这样的人在领导位置上也能好好地服务他人。
而一个骄傲的人,一个锋芒毕露的人,常常因为无法接纳他人的意见,从而失去他人的支持,最终常常被降到卑贱的地步。
所以说,谦卑对一个人很重要。
虚怀若谷是指不自满,肯接受批评,并虚心向人请教。
有真才实学的人往往虚怀若谷,谦虚谨慎;而不学无术、一知半解的人,却常常骄傲自大,自以为是,好为人师。
谦虚是一种美德,是进取和成功的必要前提。
它是最高明的计谋术之一,是古人的智慧!
“虚怀若谷”、“谦恭自守”分别是什么意思?
虚怀若谷:读音是xū huái ruò gǔ,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胸怀像山谷那样深而且宽广,形容十分谦虚。
出自《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后来就用“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虚心,心胸开阔。
谦恭自守:恭敬谨慎,洁身自好。
虚怀若谷。
是什么意思。
虚:谦虚;谷:山谷。
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
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求采纳!!
高山仰止虚怀若谷是什么意思
高山仰止:形容对一个人的高尚品德很仰慕,只能像抬头看山一样仰望他。
虚怀若谷:谦虚的胸怀像山谷一样宽广。
形容非常谦虚,能容纳很多别人的意见。
综合起来的意思是:对一个有高尚品德的人,要用仰视来看,同时对待别人
的意见,要谦虚,能容纳它们。
“上善若水,虚怀若谷”是什么意思?
出自老子《道德经》:上善若水;虚怀若谷。
该句解释为:
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天天即是我,上善若水,不以争为争。
“虚怀若谷,心明如镜”是什么意思?
虚怀若谷:意指胸怀像山谷那样深而且宽广,形容十分谦虚。
后形容非常虚心,心胸开阔。
心如明镜:说明内心像镜子一样明了,比如内心的澄净和对世事洞察的能力。
什么叫上善若水,虚怀若谷。
在职场中有应该怎么做呢?
上善若水,虚怀若谷均出自老子《道德经》,在职场中也是很好的劝诫:
人要善良,要像水一样包容和帮助别人;人要虚心,心胸要像山谷一样宽阔。
自古以来,在事业上有大成就的人都具有上诉优点。
职场中的品德,会影响人的长远发展。
我们能从这八个字中得到以下建议:
1、要有水一样的善心,水无处不在,水滋润万物,水乃生命之源,无私奉献。
这样的境界和作为,自然就得到天地的护佑,得到人们的帮助。
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要像水一样,随遇而安,坦然面对任何事情;你就会心态平和。
你看水,走遍天下,无处不在,没有阻碍、没有烦恼,只有快乐的声音,为什么?上善若水啊。
3、像山谷一样谦虚,虚怀若谷。
山谷不言,但是人们总是乐意靠近他,离不开他。
做人能做到这一步,也就是高层次之人了。
什么是虚怀若谷?
?虚怀若谷是自信
??“虚怀若谷”,这句中国成语,往往用来称扬非常谦虚、“不耻下问”、“从谏如流”的伟大人物。
??其实,这种称扬,几乎都是“溢美之词”,吹捧过头;因为,虚怀若谷,最难以做到。
??人的自信自尊,常常使人过高地看重自己,看不起别人;尤其是“大人物”。
身居高位,很少有人说:全凭机遇好,才得以享此地位荣誉。
或者,即使口头谦虚,那心中的尾巴,却早已翘到天上去了。
而这类人常常自以为是、自以为了不起的理由,不外乎如下几种:天生有福,“天生我材”,才华出众,能干过人,奋斗得来。
你要告诉他“天外有天”,他一定斥责你“痴人说梦”!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他写诗,要先念给“老妪”也就是老婆婆听,老婆婆能听懂,他才定稿;这,可以算不耻下问、虚怀若谷?其实却并不然。
他知道自己文学修养高深,认为文雅、高雅的诗赋,老百姓看不懂;而他推行“新乐府”,希望
做到通俗易懂,这才借重“老妪”呢。
事实上他自视极高,根深蒂固。
传说,那次,担任杭州太守的白居易,去拜访著名的鸟窠道林禅师,请教“如何是佛法大意?” 鸟窠道林禅师回答他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白居易这时候可没有“虚怀若谷”地表示“承教”,而是不以为然,颇为失望地说:“这是三岁孩儿也知道的道理呀!” 鸟窠道林禅师再次点悟他:“三岁孩儿说得出,八十老翁做不到哇!”白居易这才行礼而退。
??所以,那古代禅师大德,要使用“当头棒喝”等手段,先破除来求参禅者的盲目自信,让他们“把杯子里的水倒空”,这才能装进禅意的“活水”,悟到“佛法大意”呀。
??就只把自己“杯子里的水倒空”,都那么不容易;要做到胸怀宽广,像山谷一样可以容纳各种意见,谈何容易哟。
??文人学士如此;那君临天下的统治者,需要选贤任能,帮助他治理天下,总是能够虚怀若谷、“从谏如流”的吧?
??讲到“从谏如流”,一般都会举唐太宗对待魏征直言谏诤的故事,作为例子,郑重其事地表扬唐太宗“虚怀若谷”。
其实,在这一点上,唐太宗是搭帮有个长孙皇后哇。
??传说那天唐太宗下朝回到后宫,还在气鼓鼓地自言自语:“我一定要杀了这个乡巴佬!”
??长孙皇后连忙迎上去,询问怎么回事。
??唐太宗咬牙切齿地说:“还不是魏征这个乡巴佬,又在朝堂上当面顶撞朕!”
??长孙皇后马上跪下,给唐太宗磕头,笑吟吟地连称:“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唐太宗问她,何喜之有?
??长孙皇后说:“只有明君,才能有直言谏诤的忠臣,也才能保住江山永固!”
??唐太宗这才幡然醒悟,扶起皇后说:“幸亏有皇后提醒,免去朕一次过失呀。
”
??英明的唐太宗尚且如此,其它君主,可几乎都是只容许“臣罪当诛兮,天王圣明”的啦。
??后来的中国历史上,还有马寅初先生“新人口论”,梁漱溟先生呼吁关注农村农民,彭德怀元帅“为人民鼓与呼”等等重大事件,涉及到敏感,我就不要再提了吧。
??好,举了这样经典例证,就算你说得对,那大人物难免自视过高,或者他们还找一些其它理由,反正就是听不进别人意见;一般人,总还是愿意“接受意见”的吧?
??我仍然只能说:不见得。
??知道“曲突徙薪”这个成语吗?
??王三家新建了烧柴火的灶,别人见了都恭维贺喜,刘七老看后却提意见:“你家的新灶容易出事,应该把那直烟囱改得拐个弯,再把灶屋里的柴火都搬开,就好。
”王三“唔唔”两声,当作没听见,背地里还埋怨刘七老,怪他:见不得人家好事,专门讲坏话,“晦气”。
最后结果呢,大家都知道,我就不说了。
??人的自信,就是认为自己正确,这才听不进不同意见。
??湖南花鼓戏有句台词:“哦呵,咯还不晓得哦!”正好代表谢绝别人的指教。
湘潭有俗语,“萝卜还要屎来窖?!”种萝卜,要施底肥(含有窖藏意思),若放大粪(屎),本来是最好;而这俗语,谐音意思是,“老子还要你来教!”把人比为“屎”,侮蔑极了。
:强巴谈人性 2006-6-26 09:26 回复此发言
--------------------------------------------------------------------------------
2 虚怀若谷是自信
??甚至,很多人的“自信”,不是深思熟虑,胸有成竹;而是:不知从哪儿冒出来一团,横亘在胸中,就再也接受不进其它东西;这样的一种“自信”。
??我有位老同学,还担任过高中语文教研组长、高三“把关”教师,不能说他是“懵懂”人吧;早几年,某次来我家闲聊,他说起美国是样样都好,中国是处处都孬。
我试图劝他“辩证地”看待问题,他仍然“美国至上”;我就奇怪了。
??第一,我知道,他家里没人和美国有什么甚深关系,他也没有去过美国,亲眼看到过美国式“天堂”;若有如此情况,他“哈美”(注①),我倒还能理解。
人家有“感性经验”,亲人有“利害关系”,他要观点“一边倒”,你可是没办法。
“士别三日”,先当弄清情况;我就此再问他,果然仍如我过去的了解,和美国没有什么关系。
??于是,第二,我就问他,向他“请教”一些有关美国历史、思想文化等方面,我认为真正关心美国的人、应该了解的问题;我以为这几年他勤奋读书,钻研美国很深呢。
谁知,他支支吾吾,颠三倒四;除了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以外,别说剿灭土著的印第安人,就是什么梭罗,什么潘恩,什么“驴”呀“象”的,他也答不出个所以然来。
??好了,我只好寻求第三,提出几本美国现当代著名小说、几部美国著名戏剧、电影,像约瑟夫•赫勒《第二十二条军规》、塞格林《麦田里的守望者》、西德尼•谢尔顿《天使的愤怒》,阿瑟•米勒剧本《严峻的考验》,电影《噩梦》等
等,“请教”他的读后感、观后感;认为,他作为中学语文教师,爱好文学,或者是看这些而受到的影响,像我看过《噩梦》以后那样?哪知道,这些他也多数没有读过、看过。
??我越来越大惑不解,问他:你凭什么如此推崇美国呢?我跟他说:我没有福气去美国观摩;但是,那年看过《噩梦》后,我反而开始佩服美国。
于是,我所能找到的、有关美国的资料,我都认真阅读过。
我知道美国很多东西好,很多比我们好;但是,美国也决不是“天堂”。
天下乌鸦一般黑,到处都有穷苦人;恃强凌弱为“天理”(注②),自由民主多虚文。
你对美国的了解比我少得多,为什么却一定要把它看作“天堂”呢?
??我的这位老同学,面对我这些直言侃侃,他毫无忸怩之态,也不谈任何理由,却仍然“气壮如牛”,反正就是坚持说“美国好”!
??朋友,对这样“自信”满满的人,你,能有什么办法呢?至于我,是哭笑不得。
??一些人的自信,就是这样;普通话叫做“执拗”,湘潭方言叫做“拗(音‘ngǎo’,声母为带鼻音的‘ng’)”
??他“胸有成竹”,还是茅草乱柴,反正是“拗成”一团,就是不接受别人的观点、不同的意见;可能是认为那样一来,就显得他“没有主见”、没有自信,甚至都没有“面子”了?像这样人,不同程度,我见过不少。
??因此,我写此文,就是要宣传:虚怀若谷,实事求是,是一种最高层次的自信。
??世界上的事物,纷繁复杂,宏阔精微;作为个人,很多领域甚至都不能进入门墙,即使有兴趣,也只能登高远眺,望
洋兴叹。
谁有天大本领,能够全都认识正确?不要说外物,就说自身吧,这个世界上,几个人能真正认识自己?
??世界上的道理,千头万绪,千差万别,却也各有千秋。
中国民间,从古以来就懂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周公制礼,维护男人,若是周婆制礼,可就应该维护女人了。
绝对真理,可望而不可即;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前进,都有可能望见它、接近它。
为什么就只作兴你那一套是真理,其它的就都是“异端邪说”呢?
??我们中华大家庭,五十六个兄弟民族;单只说汉族,就都有“十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的说法,各种方言不同。
上十个民族的人民信仰伊斯兰教,穆斯林不食猪肉,能不尊重他们的这一教规吗?藏族同胞信仰藏传佛教,那么多男子去当喇嘛,朝圣者全身趴地一步一拜,敢不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吗?云南纳西族,泸沽湖畔的摩梭人,历代传承男到女家“走婚”;若强迫他们实行我们似的、主要从父系血缘和财产继承考虑的、固定的“一夫一妻制”婚姻,有什么好处?强求同一,决不会“和谐”。
??应该宽容,必须宽容。
??虚怀若谷,就是既有自己的思想文化“底线”,同时又“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中国古代贤哲提倡“大人之学”,讲求“天、地、人”三才之道,认为“大人”能“参天地,补造化”,具有“民胞物与”宽广胸怀。
??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提出:“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无产阶级自己”。
??具有如此胸怀,怎么能不虚怀若谷呢!
??你要做“大人”;若是有人当面对你谈异见、提意见,请你不要不耐烦。
请你莫随便打断他们的话头。
请你不要立即驳斥他的“错误”。
请你不要轻易批评“这家伙是蠢货”,认为他讲的是“废话”,或者以为他是在“故意刁难”、“站在敌对立场”,等等。
你若产生了这类念头,请你压抑下去,切记不能将其化作表情形之于外,以免刺激他们,使他们心灰意冷,甚至真的对你转变为敌对立场。
??你真自信,能够虚怀若谷,就会尽量汲取异见、甚至反对意见中的有利部分,修正补充你自己。
就会求大同、存小异,以包容对方;甚至,你也可能在和他人的讨论辩难中转变观点,转而接受或大部接受对方提出的好建议、好办法。
??看世界,对待问题,有些时候,不妨调换立场、角度。
不要总认为只有自己原有的观点才对,要求大家都赞同你,“舆论一律”、“形成一致意见”。
而可以学英哲罗素,认识到“参差多态才是幸福之源”;更要体会南非大主教戴斯蒙•图图(D.Tutu)所说“delight in our differences”(为我们的差异而喜悦),我翻译为“很高兴我们不一样”。
??虚怀若谷,真自信!
??注:①、模仿网络“论坛”上小青年们的用词,意思指吹捧美国,做美国的哈巴狗。
??②、达尔文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而生物界恃强凌弱,不就是普遍现象吗。
?? 二○○六年一月二十二日
:强巴谈人性 2006-6-26 09:26 回复此发言
--------------------------------------------------------------------------------
3 回复:虚怀若谷是自信
想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名言: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经历了中世纪的漫漫长夜,人的意识的觉醒来之不易。
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本的原始积累者需要给自己的需要找一个理论根据。
时至今日,科技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精华和灵长把地球糟蹋得不成样子,环境的问题已发展到难以控制的全球性问题。
许多冷静的人开始重新审视所谓灵长的地位。
人类的自我膨胀是多么的可怕。
总感觉人是地球生物链上的一颗癌瘤,但愿还有治愈的可能。
呵呵。
自我的膨胀放到个人身上,正如先生所言;用我家乡话形容:一瓶不满半瓶子还咣当。
这种盲目自信建立的基础不正是自我意识在胸中满溢的外现?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参透其中的意思,活到老,学到老,未尝不是一件人生幸事。
谈到位置,就想起那个不雅的说法,大体是,猴子爬到高处,后部也就暴露无疑。
人,只有当别人说它是个东西的时候,他才是个东西。
有的领导,唉,说起来显得不厚道,心眼小,但是还得说,每到开会,他那形散神又散的即席讲话冗长、乏味、缺乏主题,令人头痛又倒胃口。
迫于国人对位置的默许,忍了。
领导如果知道自己吃几碗饭,就不至于把群众当傻瓜看,就知道自己在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
唉,不敢恭维!看到他老人家胡言乱语一通以后,志得意满的样子,又可气,又好笑,又从心里对他有怜悯之心。
原谅他吧。
要之,虚怀若谷,是人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他人和世界的正确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