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期中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期中试卷
1.每年5月,我市大部分地区空气异常潮湿,家中墙壁“出汗”、地板湿漉漉的,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水这种物质发生了( )
A .熔化
B .液化
C .汽化
D .凝固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石灰石
B .天然水
C .洁净的空气 D.冰水混合物
3.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下面是小红同学对水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 ②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
③水通常以固、液、气三态存在; ④在实验室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⑤纯净的水是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颜色的液体;
⑥纯净的水洁净、透明、稳定,是一种溶液。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⑥
C .②③④⑤
D .②③④⑤⑥
4.做某实验需要量取80ml 的水,最好选用下列仪器中的( )
A. 50ml 的烧杯和滴管
B. 50ml 的量筒和滴管
C. 100ml 的烧杯和滴管
D. 100ml 的量筒和滴管
5.有关海洋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海洋水占地球上水体储量的71%
B .海洋水可以直接饮用
C .海洋水的含盐量在32%~41%之间
D .海洋水是地球上储量最多的水体
6.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

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的让馒头变熟
B .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
C .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D .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
7.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
的是( )
8. 配置1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
A .称量时药品和砝码放反了
B .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7.0g
C .量取溶剂时,俯视量筒读数
D .把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时有部分溅出
9.一杯60℃的硝酸钾溶液,第一次恒温蒸发10克水析出11克硝酸钾,则第二次继续恒温蒸发10克水析出的硝酸钾是( )
A.一定等于11克
B.一定大于11克
C.一定小于11克
D.可能是11克,也可能大于11克
10. 下列关于水的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 .水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
C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D .水是由水元素组成的 A.
液体的倾倒 B.
滴加液体 C.熄灭酒精灯 D.温度计读数
11.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我国的《环
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PM2.5的一级标准为24小时平均浓度不超过35微克/米3,二级标准为不超过75微克/米3.3月25日,温州等城市的检测结果如下表,则表中城市当日PM2.5达到一级标准的是()
A.温州、舟山 B.宁波、湖州 C.温州、湖州 D.宁波、舟山
12. 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关于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B.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C.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和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13.呼气是人体散失水分的途径之一,下列实例中,不能证明这一点的是()
A.向澄清的石灰水吹气,石灰水会变浑浊
B.冬天气温很低时,一边说话一边会冒出“白气”
C.口罩戴的时间长了会很潮湿
D.擦玻璃时,朝玻璃呵几下气,可以擦得干净些
14.取四朵用石蕊试剂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进行如下操作,能够观察到纸花变红的是()
A.喷石灰水 B.直接喷水 C.直接放入CO2中 D.喷水后放入CO2中
15. 为保护环境而提倡的“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下列各项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①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②农田秸秆焚烧处理③少开空调、少吹风扇④电脑始终处于开机状态⑤少看电视,多户外运动⑥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⑦用餐时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
A ①③⑤⑥
B ②④⑤⑦
C ①②③⑤⑦
D ①②③⑥
16.下列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操作,正确的是()
A.试管直立,把盛有药品的药匙向试管口倒入
B.试管倾斜,把盛有固体药品的药匙从试管口倒入
C.试管直立,把盛有固体药品的纸槽送入试管底部
D.试管横放,把盛有固体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部,再把试管直立起来
17. 小琪同学往右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温度升高、石蜡熔化、塑料片掉了下来.该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A.蔗糖 B.硝酸铵C.氯化钠 D.氢氧化钠
18.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氧气能和大多数金属、有机物反应,所以氧气是一种很不稳定的气体
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C.人呼出的气体中不含氧气,只有二氧化碳
D.课本上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若将红磷换成木炭实验会失败
19. 用氯化钠配制l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现有下列操作:①溶解;②称
取氯化钠;③过滤;④量取水;⑤计算;⑥蒸发结晶。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⑤②④① B.①②③④ C.①③⑤②④① D.①③⑥⑤②④①
20.科技人员向农民建议:在利用温室生产作物时,向温室中施放适量二气化碳,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这主要是因为()
A、二氧化碳可使害虫窒息而死,从而有效地防止植物病害虫
B、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施放二氧化碳可避免火灾
C、二氧化碳能跟水反应,施放二氧化碳可控制温室中的温度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作气体肥料,促进植物的生长。

21.臭氧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人和动物免爱紫外线的伤害,臭氧存在于大气的()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电离层
22. 当室内温度为20℃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中基本反映了温度计的读数随时间的变化是()
23.下列措施或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A. 油库着火用水扑灭
B.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用燃着的蜡烛做“灯火试验”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D.厨房煤气管道泄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24. 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A、氯化钙
B、氢氧化钠
C、食盐
D、硝酸铵
25. 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

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初冬季节,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B.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
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
D.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
27.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

将①②
两试管中的甲、乙饱和溶液(均有少量未溶解的
固体)放进盛有热水的烧杯里。

升高温度后,下
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两溶液的质量一定相等
B.①②两溶液均变为不饱和溶液
C.①溶液质量增加,②溶液质量减少 D.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②溶液28. 下列现象可用氧气的物理性质解释的是()
A.白磷在40℃时即可燃烧,烈日下白磷不经点燃就可燃烧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C.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最好用排水法而不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D.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9. 下列实验中都用到水,对水的主要作用解释错误的是()
30. 下列各图所示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对着干燥玻璃呼气木炭在O2中燃烧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CO2 A. B. C . D.
31. 生活处处有科学,留心观察皆学问。

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B.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露变成的
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
D.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
32.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主要因素()
A、温度
B、溶剂的量
C、搅拌
D、以上三项都是
33.1998年12月8号,在克拉玛依特大火灾中有288名中小学生葬身火海,灾难震惊全国.为此专家呼吁:每个人都应该懂得防火知识,学会如何逃生。

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势凶猛无法扑灭时, 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①沿楼梯迅速下楼②用湿毛巾堵住口鼻③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
④封闭房门⑤迅速转移到阳台,用绳索下坠⑥跳楼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
34. 在被“中央电视台”曝光的食品事件中一定涉及到有化学变化的是()
A.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假奶粉”B.用工业石蜡给瓜子上蜡“美容”
C.用硫磺燃烧后的气体熏蒸粉丝D.用酱色、水、盐等兑制成“假酱油”35.要除去密封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并且不混入其他气体,可燃物应选择使用 ( ) A.碳B.铁C.磷D.蜡烛
36.小明模拟大自然“雨”的形成做了如图实验,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的温水,稍后取一干燥的表面皿盖在瓶口,在表面皿中放置一些冰块,于是在瓶内出现朦胧的“白雾”,表面皿底部看到有小水滴,小水滴逐渐变大,最终下落到瓶内。

由此实验可知雨滴形成的过程和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蒸气上升,当遇冷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汽化
B.水蒸气下降,当遇热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液化
C.水蒸气上升,当遇冷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液化
D.水蒸气下降,当遇热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汽化
37.如右图所示,甲实验中烧杯内盛有水,试管内盛有乙
表中所列的一种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若对烧杯底部继续
加热,最终发现试管内的液体发生沸腾,则试管内盛的液体
是( )
A.水
B.酒精
C.煤油
D.水或酒精
38.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 ( )
39.右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
A.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
C. 该实验可说明N 2难溶于水
D. 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5
40.室温时,对100mL 氯化钠饱和溶液作如下操作,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 )
A.






B. 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C. 均为不饱和溶液
D. 溶剂质量相同
23.寒冬到了,小明家的房间里开一个电热器,慢慢的整个房间都会暖起来,这是因为电热器通电后,周围的空气受热体积 ,密度 ,热空气 。

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形成 的缘故。

B
24.燃烧需要三个基本条件: 、 ______ 和 。

灭火只要消除三个基本条件中的一个即可。

2008年5月12日,一列载有汽油的火车途径宝成铁路109隧道时起火。

消防官兵迅速将隧道两端封口,并不停地向隧道里注水,由于方法得当,终于成功灭火,请分析他们的灭火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 和 。

28.右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盛放在仪器A 中的物质是 ,该物质燃烧的现象是 。

(2)在实验中,钟罩内的水面发生的变化是 。

(3)在实验中,若仪器A 中的物质太少,测得的氧气体积百分比将
会 ;若钟罩的气密性不好,测得的氧气体积百分比将
会 。

(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
29.按下列图示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检验它的性质。

回答下列问题:
⑴若用装置B 检验二氧化碳,装置B 中的试液
是 ;
⑵若用装置C 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后生成碳
酸,装置C 中可盛放的试液是 ,
⑶写出B 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0. 下列混合物 ①黄河水 ②牛奶 ③消毒用酒精 ④碘酒 ⑤天然水中,属于悬浊液的是 ,属于浮浊液的是 ,属于溶液的是 。

31. 实验是科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如利用电解水实验可探究水的组成。

请根据电解水实
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 。

(2)在某次电解水的实验中加入了少量的NaOH 溶液,测得了分别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阳、
仔细分析以上实验数据,1~6分钟内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体积之比大于2:l ,可能的原因
是 ,从第7分钟开始,每分钟内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2:l ,可能的原因是 。

32.“纳米材料”特指粒径1︵100纳米(1纳米=10-9
米)的颗粒。

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应用几乎涉及现代工业的各个领域。

用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作催化剂,使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反应转化为两种气体,其中一种可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另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这两种气体是 和 写出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3.今年我县各学区都进行了部分学生化学实验操作竞赛,某学区竞赛题目之一是“配制70g20%的氯化钠溶液”。

该实验的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

D
C B A
(1)需要称取氯化钠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g。

(2)称量时A出现了右盘低的现象,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左边的平衡螺丝向左调②右边的平衡螺丝向右调
③右盘中减少砝码④左盘中增加食盐
如果量取水时,如果按照图B的方法读数,会使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3)C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所贴标签有不妥之处,请划掉不妥的地方,并在方框中写出你认为适合的内容____________。

(5)在某温度下,NaCl 的溶解度为36g,求:
①在此温度下200g水最多可溶解多少克NaCl?
②此温度下的50克水中,加入25克NaCl时,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精确
到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