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含解析)

合集下载

【精品】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8.2 金属的化学性质(含解析)

【精品】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8.2 金属的化学性质(含解析)

专题8.2 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选择题1.【2018年广东省】利用盐酸和硝酸银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顺序,下列实验可以不需要进行的是A.铁+稀盐酸 B.铜+稀盐酸 C.银+稀盐酸 D.铜+硝酸银溶液【答案】C【解析】由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验证实验的设计思路为:根据三种金属与盐酸反应情况,可验证铁的活动性比铜、银强;然后利用金属铜和硝酸银的置换结果,验证铜的活动性比银强;对比四个实验,实验A证明金属铁能置换出酸中的氢;B证明金属铜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而实验D可以证明银的活动性小于铜,所以不做实验C也不影响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判断。

故选C。

2.【2018年四川省巴中市】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 X、Y、Z B.X、Z、Y C.Y、Z、X D.Z、Y、X【答案】B3.【2018年四川省成都市】探究锌、铜、镁的金属活动性时,下列现象、分析或结论正确的是A.盐酸的浓度可以不同 B.铜片表面有气泡C.镁片的试管表面发烫 D.活动性Cu>Zn>Mg【答案】C【解析】A、用盐酸与三种金属反应探究金属的活动性时,要求酸的浓度相同,故错误;B、铜的活动性比氢弱,故不能与酸反应,故错误;C、镁与稀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故试管表面发烫,正确;D、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为Mg >Zn> Cu,故错误。

故选C。

4.【2018年山西省】验证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试剂不能选用的是A.MgSO4溶液 B.KCl溶液 C.稀盐酸 D.ZnCl2溶液【答案】B5.【2018年山东省威海市】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其中正确的是A.将水通电一段时间后B.向氢氧化钾和碳酸钾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C.向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D.分别向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加入过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答案】D【解析】A.将水通电一段时间后,产生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是2:1,错误;B.向氢氧化钾和碳酸钾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所以开始不产生气体,当氢氧化钾完全反应后,再滴加稀盐酸才产生气体,错误;C.向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碱性减弱,但不会变成酸性,错误;D.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相等时间内,产生的氢气多,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与过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铁生成的氢气多,正确。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含解析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含解析

专题分类: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1.(2018枣庄)某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向盛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银混合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含有Zn2+和Fe2+,一定没有Ag+B.滤液中一定含有Zn2+,一定没有Fe2+和Ag+C.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锌和铁D.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可能含有锌解析: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一定含有铁,即硝酸银完全反应,滤液中不含有银离子,一定含有锌和硝酸银、硝酸亚铁反应生成的锌离子,不一定含有亚铁离子,这是因为如果硝酸亚铁完全反应时,则滤液中不含有亚铁离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滤液中一定含有Zn2+,一定没有银离子,可能含有亚铁离子,这是因为如果硝酸亚铁部分和锌反应时,则滤液中含有亚铁离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可能含有锌,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2.(2018巴中)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 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B)A.XYZ B.XZY C.YZX D.ZYX【解析】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说明X的金属活动性最强;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说明Z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Y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弱,即Z>Ag>Y;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X>Z>Y。

3.(2018自贡)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

【2018年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化学:专题19-金属的化学性质(含解析)

【2018年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化学:专题19-金属的化学性质(含解析)

2 0 1 8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19金属的化学性质1 . (2 0 1 8•江苏连云港)已知: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属Y和Z不能;将Y 、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 溶解并产生气泡,Z无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氧化物的化学式只能表示为XOB .Y能将X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C .Z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单质形式存在D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X>Y>Z【答案】D【解析】Al、Mg都能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4Al+3O2=2Al2O3和2Mg+O2=2MgO,X氧化物的化学式可能表示为XO或X2O3;根据“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属Y和Z不能”判断X比Y、Z活泼,Y不能将X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根据“将Y、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气泡,Z无变化”判断X、Y、Z的活泼性:X>Y>Z;Z在自然界中大多以单质形式存在。

故选D。

溶液反应的是()2 .(2018•北京)下列金属不能与CuSO4A.Ag B.Fe C.Zn D.Al【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Ag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不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故选项正确。

B、Fe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C、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D、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3 .(2018•重庆).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渐加入镁条,充分反应(忽略挥发)。

下列图象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分析】根据金属与酸的反应结合图象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渐加入镁条,则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加,到盐酸反应完,溶液的质量不再增加,①对;金属与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溶液的温度逐渐升高,当反应完,会恢复到原温度,②不对;气体的体积不会一直增大,③不对;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故氢元素的质量不变,④对;故选:C。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工艺流程2含解析【精品】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工艺流程2含解析【精品】

工艺流程1.(18安徽)废旧电路板中主要含有塑料、铜和锡(Sn)等,为实现对其中锡的绿色回收,某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Sn+SnCl2=2SnCl4(1)SnCl4中锡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锡的________(填“强”或“弱”),固体A中一定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

(3)写出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相比于直接焚烧废旧旧电路板回收金属,该工艺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回答一点即可)。

【答案】(1)+4(1分)(2)弱(1分) Cu(1分)(3)2SnCl2Sn+SnCl4分解反应(2分)(4)避免焚烧塑料产生污染,更加环保(1分)(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解析】(1)氯元素显-1价,根据正负化合价等于0,计算出SnCl4中锡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锡的弱,Cu不与SnCl2反应,固体A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铜;(3)根据流程图判断2SnCl2Sn+SnCl4分解反应;(4)避免焚烧塑料产生污染,更加环保或节能环保。

2.(18北京)炼铁的主要原料是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焦炭、空气等,转化过程如下:(1)②中,反应为CO2+C高温2CO,其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

(2)③中,CO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C或碳元素;(2)3CO+Fe2O32Fe+3CO2解析:(1)在CO2+C2CO中,反应物中C为单质碳,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0,反应后只有一种生成物,CO中的碳元素化合价为+2价,故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碳元素;(2)③中的反应为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还原氧化铁,其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

3、(18北京)为保护绿水青山,可将工业残留的钡渣(主要成分为碳酸钡(BaCO3))进行无害化处理,制取化工原料;硫酸钡(BaSO4)。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2我们身边的物质考点12金属和金属材料1金属活动性顺序1判断活动性无答案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2我们身边的物质考点12金属和金属材料1金属活动性顺序1判断活动性无答案

考点12 金属和金属材料(18滨州)16、把等质量的X、Y、Z、M四种金属分别加入到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中(反应关系如图甲),把金属M加入到足量的Y(NO3)2溶液中(反应关系如图乙)。

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X>Z>M>YB.Y>M>Z>XC. X>Z>Y >MD. Z>X>M>Y(18黄石)10.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先将三者分别加入到稀硫酸中,只有乙金属表面有气泡生成;再将甲加入到丙的盐溶液中,无明显变化。

据此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甲>乙>两B.甲>丙>乙C.乙>丙>甲D.丙>甲>乙(18岳阳)13.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只有丙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用甲制的容器不能盛放丁盐的水溶液,用乙制的容器却可以盛放丁盐的水溶液。

由此推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丙>乙>甲>丁B.甲>丁>乙>丙C.丁>甲>乙>丙D.甲>乙>丁>丙(18邵阳)8.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硫酸中,只有乙表面产生气泡,甲、丙都不反应;如果把甲投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甲表面有丙析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甲>乙>丙B.乙>丙>甲C.丙>乙>甲D.乙>甲>丙(18衡阳)17.现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Y和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和Z溶解并产生气体,Y无变化;如果把X放入Z的盐溶液中,过一会儿,在X的表面有Z析出。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A.X>Y>ZB.Y>Z>XC.X>Z>YD.Z>X>Y(18盐城)11. 分别把X、Y、Z三种金属加入稀盐酸中,只有Z表面无现象,Y加入X的硝酸盐溶液中,有X析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Y>X>ZB.X>Y>ZC.X>Z>YD.Z>Y>X(18巴中)28、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 没有变化。

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8.1金属材料、金属资源的利用、保护(含解析)

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8.1金属材料、金属资源的利用、保护(含解析)

专题8.1 金属材料、金属资源的利用、保护一、选择题1.【2018年江西省】常温下为液态的金属是A.汞 B.金 C.银 D.铝【答案】A【解析】常温下,铝、银、金等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但金属汞熔点最低,常温下为液态。

故选A。

2.【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通常状况下,颜色呈紫红色的金属是A.铁 B.银 C.铜 D.铝【答案】C3.【2018年四川省成都市】科学家发现一种新金属。

根据右表信息推测其用途错误的是A.用于焊接金属 B.制造航天飞机C.制外科手术刀 D.用于通讯设备【答案】A【解析】A、该金属的熔点高,不能作为焊接金属,错误;B、该金属的硬度大,耐腐蚀,密度小,熔点高,故可以制作飞机,正确;C、该金属硬度大,耐腐蚀,可以制外科手术刀,正确;D、该金属具有导电性,故可用于通讯设备,正确。

故选A。

4.【2018年山东省威海市】材料是时代进步的标志。

下列关于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A.塑料属于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 B.玻璃属于硅酸盐材料C.制造芯片的硅属于非金属材料 D.铝镁合金属于复合材料【答案】D【解析】A.塑料属于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正确;B.玻璃属于硅酸盐材料,正确;C.制造芯片的硅属于非金属材料,正确;D.铝镁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错误。

故选D。

5.【2018年山东省青岛市】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鸡蛋清遇浓硝酸变黄 B.将镁条放入稀硫酸中,有大量气泡产生C.黄铜片和铜片互相刻划,铜片上留下的痕迹比黄铜片上的浅D.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试液变红色【答案】C6.【2018年甘肃省平凉市】2017年春季,在张献忠沉银现场,考古安家发现了金币、银币、铜币和银锭,还有铁刀、铁矛等兵器,金币银币光亮如初,铁刀铁矛锈迹斑斑。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银铜铁都是重要的金属资源 B.金银的化学性质比铜铁更稳定C.自然界中,金、银、铜、铁主要以単质的形式存在D.可以用银、铁、硫酸铜溶液验证银、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答案】C【解析】A、金银铜铁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都是重要的金属资源,正确;B、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金、银排在铜、铁的后面,金、银的化学性质比铜、铁更稳定,正确;C、除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等)以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的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金属铁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新】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部分(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新】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部分(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2018中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部分专题一图标类试题01.(2018河北7)图3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①分别向等质量Mg和Cu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B.②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Z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C.③分别向等质量且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D.④分别向等质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定量的稀硫酸【答案C【解析】①Cu不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②足量的Zn与20%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多;③、④Mg比Zn活泼,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Mg产生氢气快,最后氢气质量相等。

故选C。

02.(2018呼和浩特)9.下列四个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氧化铜粉末中逐渐加入稀硫酸至过量B.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分别逐滴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C.在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D.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解析:A.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向一定量的氧化铜粉末中逐渐加入稀硫酸,水的质量由零慢慢增大,当反应完全后,继续加入稀硫酸,溶液中水的质量继续增大,只是增大的幅度变小,故正确;B.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缓慢地逐滴加入稀硫酸,开始产生的氢气一样多,但是最终金属镁生成的多,故正确;C.石灰水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由于水的质量减少,温度升高,有氢氧化钙析出,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少;当冷却至室温后,温度降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增加,但由于水的质量减少,比加入生石灰前的溶质溶质少,但是溶液仍为原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正确;D.在密闭的容器内,红磷燃烧放热,所以容器内的压强增大,所以反应的结束,温度降低,容器内的压强减小,因为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所以容器内的压强小于原来的压强,故错误。

故选:D。

1.(2018 济宁 8)分别向50g FeSO4和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Mg粉恰好完全反应。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考点8-金属的化学性质(含答案)-精校.doc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考点8-金属的化学性质(含答案)-精校.doc

考点8 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选择题(2018•辽宁葫芦岛)要验证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四个实验。

你认为其中不需要进行的是()A.将锌片放入稀硫酸中B.将铜片放入稀硫酸中C.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D.将锌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答案】D9.(2018·青海西宁)有甲、乙、内、丁四种颗粒大小相同的金属,分别投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中,乙、丙表面有气泡产生,且丙产生气泡较快,甲、丁无现象;再将甲投入丁的盐落液中,甲的表面有丁析出,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序为()A.甲>乙>丙>丁B.丙>乙>甲>丁 C.丙>乙>丁>甲D.丁>甲>乙>丙【答案】B6. (2018•湖南张家界)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如果把甲和乙分别放入稀硫酸中,甲溶解并产生氢气,乙不反应;如果把乙和丙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乙的表面有银析出,而丙没有变化,根据以上事实,则甲、乙、丙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 甲>乙>丙B. 乙>甲>丙C.乙>丙>甲D. 丙>乙>甲【答案】A7.(2018·四川遂宁)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甲和滤液乙。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是A.固体甲中一定含银,滤液乙中一定含硝酸锌B.若滤液乙无色,则滤液乙中只含一种溶质C.若向滤液乙中再加锌粉,有红色固体析出,则固体甲的组成有两种可能D.若向滤液乙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液乙中可能有3种溶质7.D14.(2018·湖南湘西)已知化学反应:X+YSO4═Y+XSO4,根据此反应信息判断正确的是()A.X的金属活动性比Y强B.Y的金属活动性比X强C.X一定是金属铁D.Y一定是金属铜【答案】A(2018·江苏扬州)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可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洗气B.测定溶液的pH时,需预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C.比较铁、铜的活动性强弱,可分别将这两种金属投入稀盐酸中观察现象D.若厨房天然气泄漏,应立即打开脱排油烟机进行排气【答案】C21.(2018·甘肃兰州)利用下列试剂之间的反应现象,能验证F e、Cu、Ag 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的是()A.Fe、 Cu、 AgNO3 溶液B.Fe、CuSO4 溶液、Ag.C.FeSO4 溶液、CuSO4 溶液、AgD.Fe、CuSO4 溶液、AgNO3 溶液21.B7. (2018·山东菏泽)现有X、Y、Z三种金属,将它们分别放入稀H2SO4中,只有X无氢气放出。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2 我们身边的物质 考点12 金属和金属材料 1 金属活动性顺序 3具体应用 物质成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2 我们身边的物质 考点12 金属和金属材料 1 金属活动性顺序 3具体应用 物质成

考点12 金属和金属材料(18遂宁)7.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甲和滤液乙。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是A.固体甲中一定含银,滤液乙中一定含硝酸锌B.若滤液乙无色,则滤液乙中只含一种溶质C.若向滤液乙中再加锌粉,有红色固体析出,则固体甲的组成有两种可能D.若向滤液乙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液乙中可能有3种溶质19.(2018广西省玉林市,题号19,分值2)在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溶液中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如果滤液显蓝色,则滤渣一定没有CuB.如果滤渣只含一种金属,滤液中的溶质可能含有三种C.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滤液中的溶质可能含有两种D.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一定含有Ag和Cu【答案】B【解析】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锌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铜大于银,所以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硝酸银反应完了以后,锌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

A.如果滤液显蓝色,说明滤液中有硝酸铜,说明锌的量不足,硝酸铜没有反应完,滤渣中可能有铜,所以A错误;B.如果滤渣中只含有一种金属,那么这种金属肯定是银,说明锌和硝酸银反应了,但不能确定硝酸银是否反应完,所以滤液中的溶质可能有硝酸银,硝酸锌,硝酸铜三种,所以B正确;C.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有锌,也就是说锌过量了,那么滤液中的溶质只有硝酸锌一种,所以C错误;D.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只能说明滤渣中没有锌,滤渣中可能有银或是银和铜,所以D错误。

【知识点】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盐反应;金属活动顺序表及其应用;过滤后滤渣和滤液的成分(18海南)13.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再滴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滤渣中可能含C u B.滤渣中只含FeC.滤液中不含CuSO4 D.滤液中不一定含F eSO4(18宜昌)16.取一定量的Mg放入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滤液。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含答案)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含答案)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金属活动性次序及其应用(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有 x、y、z 三种金属,假如把 x 和 y 分别放入稀硫酸中, y 溶解并产生氢气,而 x 不反响;假如把 x 和 z 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 x 表面有银析出,而z 没有变化.依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 x、y 和 z 的金属活动次序正确的选项是()A. y>x>zB. x>z>yC. z>y>x D. z>x>y2.某学生为了考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次序,设计了四种方案:①将 Zn、Cu 分别加入到 FeSO4溶液中,①将 Zn、Cu 分别加入到ZnSO4溶液中,①将 Zn 分别加入到 FeSO4、CuSO4溶液中,①将 Fe 分别加入到 ZnSO4、CuSO4溶液中。

此中正确的方案是()A. ①或①B. ①或①C. ①或① D. ①或①3.有 X、Y、Z 三种金属,只有 Y 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假如把 X 放入 Z 的化合物溶液中, X 表面有 Z 析出。

据此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次序为()A. Y 、X、ZB. Z、X 、YC. Y 、Z、XD. X、Z、Y4.以下物质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A.银B.锌C.铁D.铝5.有 X、Y、Z 三种金属,只有Y 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如果将三种金属分别加入稀盐酸中,只有X 表面产生氢气.据此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次序为()A. X 、Z、YB. Z、X 、YC. Y 、Z、XD. Y、X、Z6.现有 X、Y、Z 三种金属,把它们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只有Z 溶解并产生氢气;把X、Y 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只有X 表面有银析出。

则 X、Y、Z 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次序为( )A. Z>X>YB. Y>X>ZC. X>Y>ZD. Z>Y>X7.能证明 X .Y.Z 三种金属活动性是X>Y>Z 实验组合是()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①8.有等质量的镁和铁,前者放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中,后者放入质量分数为 10%的稀盐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2018年河南省中考化学同步测试试题:专项训练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2018年河南省中考化学同步测试试题:专项训练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项训练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限时:40分钟满分:3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1. (2017黄石)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先将三者分别加入到硫酸亚铁溶液中,只有甲可使溶液中析出铁单质,再将三者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只有乙不能使溶液中析出银单质,则三者的金属活动性从大到小的顺序是()A. 甲>乙>丙B. 乙>甲>丙C. 甲>丙>乙D. 无法判断2. (2017娄底)某同学为了探究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做了如下实验。

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 甲>乙>丙B. 乙>甲>丙C. 丙>甲>乙D. 丙>乙>甲3. 下列事实不能证明金属甲的金属活动性比金属乙强的是()A. 自然界中甲元素只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乙元素存在单质形式B. 甲能与盐酸反应生成H2而乙不能C. 甲能从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乙D. 化合物中甲元素显+2价而乙元素显+3价4. (2017广安)下列现象和事实,可用金属活动性作出合理解释的是()①相同几何外形的金属镁、铝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镁反应更剧烈,说明镁比铝的金属活动性强②用硫酸铜、石灰水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时,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③尽管金属的种类很多,但在自然界中,仅有少数金属(银、铂、金)以单质形式存在④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说明锌比铝的金属活动性强A. ①②③B. ①②C. ③④D. ①②③④5. (2017青海)金属R与AgNO3溶液发生反应:R+2AgNO3=== R(NO3)2+2A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R可能是铝B. 在金属活动顺序里,R一定排在氢前面C. Ag的金属活动性比R强D. 反应前后R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6. (2017无锡)在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粉。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若反应完成后Zn无剩余,溶液中若有CuCl2,则一定有FeCl2B. 若反应完成后Zn无剩余,溶液中若无CuCl2,则可能有FeCl2C. 若反应完成后Zn有剩余,则溶液中有ZnCl2,无CuCl2和FeCl2D. 若反应完成后Zn有剩余,则溶液中有ZnCl2,无CuCl2,可能有FeCl27. (2017天水)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Mg(NO3)2、Cu(NO3)2、AgNO3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放入稀盐酸溶液里,有气泡产生。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分类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含解析)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分类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含解析)

专题分类: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1.(2018枣庄)某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向盛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银混合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含有Zn2+和Fe2+,一定没有Ag+B.滤液中一定含有Zn2+,一定没有Fe2+和Ag+C.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锌和铁D.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可能含有锌解析: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一定含有铁,即硝酸银完全反应,滤液中不含有银离子,一定含有锌和硝酸银、硝酸亚铁反应生成的锌离子,不一定含有亚铁离子,这是因为如果硝酸亚铁完全反应时,则滤液中不含有亚铁离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滤液中一定含有Zn2+,一定没有银离子,可能含有亚铁离子,这是因为如果硝酸亚铁部分和锌反应时,则滤液中含有亚铁离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可能含有锌,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2.(2018 巴中)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 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B )A.X Y Z B.X Z Y C.Y Z X D.Z Y X【解析】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说明X的金属活动性最强;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说明Z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Y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弱,即Z>Ag>Y;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X>Z>Y。

3.(2018 自贡)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

2018年中考化学考点总动员系列考点20金属活动特性顺序含解析

2018年中考化学考点总动员系列考点20金属活动特性顺序含解析

考点20 金属活动特性顺序断,聚焦考点☆温习理解一、金属活动性顺序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验证得到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 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应用: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强。

(比较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强弱)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判断金属与酸能否发生置换反应)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K、Ca、Na除外)。

(判断金属跟盐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温馨提示】当两种或多种金属化合物在溶液中同时存在时,最不活泼的金属先从溶液中置换出来;铁与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的是+2价的铁的化合物。

名师点睛☆典例分类类型一、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例1】【2016年福建省福州市】以下实验能比较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A.测定两金属的密度 B.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C.将两种金属相互刻画 D.铜片、银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答案】B【点睛】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明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置越靠前,金属活动性越强.类型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例2】【2017年广西省桂林市】镍(Ni)和锰(Mn)都是重要金属,将Ni丝插入Mn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插入CuCl2溶液中,Ni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则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Cu、Mn、Ni B.Mn、Ni、Cu C.Ni、Mn、Cu D.Mn、Cu、Ni【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将镍丝插入Mn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锰比镍活泼;将插入CuCl2溶液中,镍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镍比铜活泼.则Mn、Ni、Cu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Mn>Ni>Cu.故选B.【点睛】金属活动性顺序是判断金属是否与酸是否反应的标准,只有氢前的金属才能与稀酸反应生成氢气,而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没有氢的界限,只有前和后的顺序,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类型三、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在设计方案中【例3】【2017年四川省巴中市】为验证Zn、Fe、Cu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方案一:Zn、Fe、HCl、Cu 方案二:Zn、FeSO4、Cu方案三:ZnSO4、Fe、CuSO4方案四:Zn、Fe、CuSO4(1)选出一种可行的方案,并对此方案作出评价______________。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考点9-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含答案),推荐文档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考点9-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含答案),推荐文档

考点9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选择题(2018 •江苏扬州)20、铜元素「有多种氧化物,如 CuO CuQ 称取14.4 g 仅含Cu O 两 种元素的固体样品、采用如下装置实验 (夹持装置省略)。

测得实验前后装置 B 增重4.4g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装置B 的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 H 2O 和COB. 实验开始前应先关闭 K 2,打开让CO 通一段时间C. 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 可以确定该固体为 CuzOD. 若缺少装置C ,则实验所得Cu O 个数比偏高 【答案】BC9. ( 2018 •吉林)下列实验设计能够实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答案】D(2018 •山东东营)4.化学与人类生活、 社会生产密切相关,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是指金刚石是天然物质中最硬的B. 0.9%的生理盐水:是指 100g 水中溶解了 0.9g 的氯化钠C. 百炼成钢:是指将生铁转化为钢,其主要原理是降低生铁的含碳量D. 古代的“五金”:是指金、银、铜、铁、铝 【答案】C6. ( 2018?江苏宿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铁制品在湖湿的空气中比在干燥的空气中易生锈B. 葡萄糖(C 6H 2Q )中C 、H 、O 元素的质量比为1: 2: 1C.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lD. 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答案】B(2018 •重庆B ) 11.小明笔记中有处错误你认为是图中的哪一处()扎验证质ftB.测定空吒中守也定律 何气畫虽C-探究铁钉 D. 蹒烛的条件探究燃烧谿之一:温度达到計火点Mtf2A.a 处 【答案】B(2018 •四川巴中)26.用“ W 型管进行微型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执 八、、C.b 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D.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答案】B9. (2018?湖南长沙)2018年5月我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航母下海, 为保证航母的使用寿命,下列防锈措施不可行的是()A.用抗锈蚀性能优异的合金制造航母零部件B.刷防锈漆C.船体表面镀一层黄金D.给某些部位涂油【答案】C二、填空题(2018 •广西桂林)26、( 6分)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的化合物种类繁多, 氧化铝的熔点(2050 C )高于铝的熔点(660C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分类: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1.(2018枣庄)某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向盛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银混合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含有Zn2+和Fe2+,一定没有Ag+B.滤液中一定含有Zn2+,一定没有Fe2+和Ag+C.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锌和铁D.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可能含有锌解析: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一定含有铁,即硝酸银完全反应,滤液中不含有银离子,一定含有锌和硝酸银、硝酸亚铁反应生成的锌离子,不一定含有亚铁离子,这是因为如果硝酸亚铁完全反应时,则滤液中不含有亚铁离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滤液中一定含有Zn2+,一定没有银离子,可能含有亚铁离子,这是因为如果硝酸亚铁部分和锌反应时,则滤液中含有亚铁离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可能含有锌,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2.(2018巴中)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B)A.XYZ B.XZY C.YZX D.ZYX【解析】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说明X的金属活动性最强;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说明Z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Y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弱,即Z>Ag>Y;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X>Z >Y。

3.(2018自贡)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A.金属活动性:乙>甲>丙B.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C.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 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解析】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与酸反应的速率越快,则金属活动性顺序乙>甲>丙,故选项A说法正确。

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故选项B说法正确。

化合价相同,产生的氢气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产生氢气质量越多,说明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小,则相对原子质量丙>乙>甲,故选项C说法错误。

生成氢气的质量来自于硫酸中氢元素的质量,生成氢气的质量越多,消耗的稀硫酸的质量越多,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故选项D说法正确。

4.(2018衡阳)现有Y、Y、Z三种金属,如果把X、Y和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和Z溶解并产生气体,Y无变化;如果把X放入Z的盐溶液中,过一会儿,在X的表面有Z析出。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C)A.X>Y>Z B.Y>Z>X C.X>Z>Y D.Z>X>Y【解析】把X、Y和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和Z溶解并产生气体,Y无变化,说明X和Z的金属活动性比Y 强;把X放入Z的盐溶液中,过一会儿,在X的表面有Z析出,说明X比Z的金属活动性强,故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X>Z>Y。

5.(2018衡阳)某不纯的铁5.6克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0.23克氢气,则铁中混有的物质可能是(C)A.锌B.碳C.铝D.银【解析】铁、锌、铝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Fe+H2SO4=FeSO4+H2↑,562Zn+H2SO4=ZnSO4+H2↑,6522Al+3H2SO4═Al2(SO4)3+3H2↑,546由铁和稀硫酸与反应可知,5.6g铁和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0.2g氢气,当混有锌时生成氢气质量小于0.2g,当混有铝时生成氢气质量大于0.2g,当混有碳、银时生成氢气质量小于0.2g,由于反应生成0.23g氢气,因此含有的物质可能是铝。

6.(2018广州)有X、Y、Z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Z表面有气泡产生,Y没有明显现象X放入ZCl n 溶液,没有明显现象。

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B)A.X>Y>ZB.Z>X>YC.X>Z>YD.Y>X>Z【解析】X、Z能与硫酸反应置换出氢气,Y不能,说明X、Z是氢前金属,Y是氢后金属,而X放入Z盐溶液中不能反应,说明Z金属性比X强,综上,金属活动性:Z>X>Y,故选B。

7.(2018连云港)已知: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属Y和Z不能;将Y、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气泡,Z无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X氧化物的化学式只能表示为XOB.Y能将X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C.Z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单质形式存在D.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X>Y>Z【解析】铝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Al2O3,该选项A说法不正确;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属Y和Z不能,说明X比Y和Z活泼,因此Y不能将X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该选项B 说法不正确;Z在自然界中可能以单质形式存在,也可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例如铜不能和稀盐酸反应,但是铜矿石中的铜以化合物形式存在,该选项C说法不正确;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属Y 和Z不能,说明X比Y、Z活泼,将Y、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气泡,Z无变化,说明Y比Z活泼,因此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X>Y>Z,该选项D说法正确。

8.(2018德州)金属锰与氯化亚铁溶液可发生如下反应:Mn+FeCl2═MnCl2+Fe,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锰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C.锰能置换出盐酸中的氢D.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都不变【解析】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A正确;锰能将铁置换出来,故锰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B正确;锰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铁在氢前,故锰在氢前,故锰能置换出盐酸中的氢,C正确;反应前后锰元素和铁元素的化合价都改变了,D错误。

9.(2018临沂)向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发现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A.Fe、Cu B.Cu、Ag C.Cu D.Ag【解析】向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时,铁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后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

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发现没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不含有铁,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的银。

10.(2018成都)探究锌、铜、镁的金属活动性时,下列现象、分析或结论正确的是(C)A.盐酸的浓度可以不同B.铜片表面有气泡C.镁片的试管表面发烫D.活动性Cu>Zn>Mg【解析】探究锌、铜、镁的金属活动性时,要注意变量的控制,注意要除探究要素不同之外,其它条件都应该是相同的,则盐酸的浓度必须相同,故选项A说法错误。

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与稀盐酸不反应,铜片表面无明显变化,故选项B说法错误。

金属与酸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镁片的试管表面发烫,故选项C说法正确。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活动性Mg>Zn>Cu,故选项D说法错误。

11.(2018荆州)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B)A.铁B.镁C.锌D.铜【解析】铁、镁、锌、铝四种金属中镁的位置最靠前,故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镁。

12.(2018岳阳)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只有丙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用甲制的容器不能盛放丁盐的水溶液,用乙制的容器却可以盛放丁盐的水溶液。

由此推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B)A.丙>乙>甲>丁B.甲>丁>乙>丙C.丁>甲>乙>丙D.甲>乙>丁>丙【解析】只有丙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说明丙最不活泼,用甲制的容器不能盛放丁盐的水溶液,说明甲比丁活泼,用乙制的容器却可以盛放丁盐的水溶液,说明丁比乙活泼,因此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甲>丁>乙>丙。

13.(2018娄底)化学趣味小组在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对金属R的活动性进行探究发现:将金属R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R+2HCl2=RCl2+H2↑),将R放入ZnSO4溶液中无任何变化。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A)A.R+MgSO4=RSO4+Mg B.R+CuSO4=RSO4+CuC.R+H2SO4=RSO4+H2↑D.2A1+3RSO4=Al2(SO4)3+3R【解析】将金属R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活动性R>H;由R+2HCl2=RCl2+H2↑可知,R在化合物中显+2价;将R放入ZnSO4溶液中无任何变化,说明金属活动性Zn>R。

由于金属活动性Mg>Zn>R,所以R不能与MgSO4反应,A错误;由于金属活动性R>H>Cu,所以R能与CuSO4反应,化学方程式R+CuSO4=RSO4+Cu,B正确;由于金属活动性R>H,所以R能与H2SO4反应,化学方程式R+H2SO4=RSO4+H2↑,C正确;由于金属活动性Al>Zn>R,所以Al能与RSO4反应,化学方程式2A1+3RSO4=Al2(SO4)3+3R,D正确。

14.(2018宜昌)取一定量的Mg放入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滤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固体中只有Ag时,滤液一定呈蓝色B.固体中有Cu和Ag时,滤液一定呈无色C.固体中一定有Ag,滤液中可能有AgNO3D.固体中可能有Cu,滤液中一定有Mg(NO3)2解析:A、固体中只有Ag时,说明镁只和硝酸银反应,没有和硝酸铜反应,滤液中含有硫酸铜,一定呈蓝色,故选项说法正确;B、固体中有Cu和Ag时,可能是镁置换了部分硫酸铜,滤液可能呈蓝色,故选项说法错误;C、镁优先与硝酸银反应,所以固体中一定有Ag,如果硝酸银过量,镁完全反应,滤液中可能有AgNO3,故选项说法正确;D、镁先和硝酸银反应,后和硝酸铜反应,所以固体中可能有Cu,镁和硝酸银、硝酸铜反应都会生成硝酸镁,所以滤液中一定有Mg(NO3)2,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5.(2018聊城)下列各组物质不能验证Mg、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B)A.稀盐酸B.MgSO4溶液FeCuC.MgFeSO4溶液Cu D.MgSO4溶液FeCu(NO3)2溶液【解析】Mg、Fe都能与稀盐酸反应,且镁的反应比铁剧烈,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能比较Mg、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A不符合题意;FeCu都不与MgSO4溶液,说明镁>铁、铜,但不能比较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大小,不能验证Mg、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故B符合题意;铜不能与FeSO4溶液反应,说明铁>铜,Mg 能与FeSO4溶液反应生,说明镁>铁,能验证Mg、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故C不符合题意;铁能与Cu (NO3)2溶液反应,说明铁>铜,Fe不能与MgSO4溶液反应,说明镁>铁,可以证Mg、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故D不符合题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