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人教生物一轮基础练习题(3)及答案-word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高考人教生物一轮基础练习题(3)及答案
一、选择题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有关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④中无叶绿体,一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③和④中均不含染色体,但均含核糖体
C.③中无线粒体,一定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D.①②细胞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答案:B解析:④为蓝藻,虽无叶绿体,但具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叶绿素和藻蓝素)和酶,故能进行光合作用;③中无线粒体,但许多细菌能进行有氧呼吸,如硝化细菌;①为植物细胞,②为动物细胞,其差异的根本原因是DNA分子的特异性。

2、[2019·湖北武汉武昌区调研]植物细胞在含有各种必需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研究人员对其中一种化合物用3H标记,经过一段时间后,将这些细胞固定,利用放射自显影技术并结合显微镜检查。

发现放射性集中分布于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分布,由此可以判断被标记的化合物最可能是() A.一种氨基酸B.一种核糖核苷酸
C.一种脱氧核苷酸D.一种五碳糖
答案:C解析: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分布,对培养基中某种化合物用3H标记后,放射性集中分布于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分布,说明被标记的物质最可能是合成DNA的原料,氨基酸是合成蛋白质的原料,A错误;核糖核苷酸是合成RNA的原料,若标记的是核糖核苷酸,则放射性应集中分布于细胞质,B错误;脱氧核苷酸是合成DNA的原料,C正确;五碳糖有脱氧核糖和核糖,分别是组成DNA和RNA的基本单位的一部分,D 错误。

3、将酵母菌细胞研磨成匀浆,离心后得上清液(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线粒
体),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曾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葡萄糖溶液,然后置于隔绝空气的条件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试管中最终产物为CO2和H2O
B.乙试管中不发生反应
C.甲、乙、丙试管中均有ATP产生
D.丙试管中无CO2产生
答案:B解析:甲试管中放入的是细胞质基质,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甲试管中的葡萄糖可以进行不彻底的氧化分解,生成酒精和CO2,A错误;乙试管中有线粒体,葡萄糖不能直接在线粒体中发生反应,B正确;由于乙试管中不发生反应,因此不产生ATP,C错误;丙试管中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丙试管中的葡萄糖只能进行不彻底的氧化分解,生成酒精和CO2,D错误。

4、[2019·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适应考]研究人员在相同且适宜温度条件下分别测定了两个作物品种S1、S2的光饱和点(光饱和点是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所需的最小光照强度)。

当增加环境中CO2浓度后,测得S1的光饱和点没有显著改变,S2的光饱和点显著提高。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S1的光饱和点不变,可能是原条件下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不足
B.S1的光饱和点不变,可能是原条件下CO2浓度未达到饱和
C.S2的光饱和点提高,可能是原条件下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未达到饱和
D.S2的光饱和点提高,可能是原条件下CO2浓度不足
答案:B解析:光饱和点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或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环境中CO2浓度后,测得S1的光饱和点没有显著改变,可能的原因是原条件下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不足,A正确;S1的光饱和点不变,可能是原条件下CO2浓度也已经达到饱和,B错误;增大二氧化碳浓度后,暗反应速率提
高,需要消耗更多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因此S2的光饱和点提高,可能是原条件下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未达到饱和,C正确;S2的光饱和点提高,可能是原条件下CO2浓度不足,还没有达到二氧化碳饱和点,D正确。

5、性染色体为XY(①)和YY(②)的精子产生的原因分别是()
A.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不分离,②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不分离
B.①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②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
C.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不分离,②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
D.①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②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不分离
答案:C解析:正常情况下,只考虑性染色体,精子有X和Y两种类型,是由性染色体为XY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

X和Y染色体是一对特殊的同源染色体,若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这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则产生性染色体为XY的精子;若分离则产生性染色体为X和Y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二者分别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两个性染色体为X和两个性染色体为Y的精子。

产生了性染色体为YY的精子是由于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Y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而进入同一个子细胞。

6、两只杂合子白羊为亲本,它们接连生下三只小羊都是白色的。

若它们再生一只小羊,其毛色()
A.一定是白色的B.一定是黑色的
C.是白色的可能性大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
答案:C解析:两只杂合子白羊交配产生的子代中,白羊的可能性为3/4,黑羊的可能性为1/4。

7、[2019·河南周口检测]番茄的花色和叶的宽窄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基因中某一对基因纯合时会使受精卵致死。

现用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窄叶∶白色宽叶=6∶2∶3∶1。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红色和窄叶
B.控制花色的基因具有隐性纯合致死效应
C.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D.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6
答案:B解析:根据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6∶2∶3∶1,得出子代中红色∶白色=2∶1,窄叶∶宽叶=3∶1,知红色、窄叶为显性性状,A 正确;由红色∶白色=2∶1可知,控制花色的显性基因纯合致死,B错误;据上述分析可知,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子代中只有白色窄叶和白色宽叶中有纯合子,且所占比例为2/12,即1/6,D正确。

8、[2019·河南南阳期中]如图为人类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Ⅱ5和Ⅲ11为男性患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病可能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若Ⅱ7不携带致病基因,则Ⅲ11的致病基因来自Ⅰ1
C.若Ⅱ7携带致病基因,则Ⅲ10为纯合子的概率为2/3
D.若Ⅱ3不携带致病基因,Ⅱ7携带致病基因,Ⅲ9和Ⅲ10婚配,后代患病的概率是1/18
答案:C解析:双亲正常,孩子患病,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为伴X隐性遗传病,A正确;若Ⅱ7不携带致病基因,则该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Ⅲ11的致病基因肯定来自Ⅱ6,Ⅱ6的致病基因来自Ⅰ1,则Ⅲ11的致病基因来自Ⅰ1,B正确;若Ⅱ7携带致病基因,则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
遗传病(相关基因用A 、a 表示),Ⅱ6和Ⅱ7的基因型为Aa ,则表现型正常的Ⅲ10为纯合子AA 的概率为1/3,为杂合子Aa 的概率为2/3,C 错误;若Ⅱ3不携带致病基因,Ⅱ7携带致病基因,则Ⅲ9的基因型为1/3Aa 、2/3AA ,Ⅲ10基因型为2/3Aa 、1/3AA ,二者婚配,后代患病概率为2/3×1/3×1/4=1/18,D 正确。

9、[2019·甘肃张掖一诊]将一个不含放射性同位素32P 标记的大肠杆菌(拟核DNA 呈环状,共含有m 个碱基,其中有a 个胸腺嘧啶)放在含有32P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检测到如图Ⅰ、Ⅱ两种类型的DNA(虚线表示含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结果预测与分析,正确的是( )
A .DNA 第二次复制产生的子代DNA 有Ⅰ、Ⅱ两种类型,比例为1∶3
B .DNA 复制后分配到两个子细胞时,其上的基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C .复制n 次需要胞嘧啶的数目是(2n -1)m -a 2
D .复制n 次形成的放射性脱氧核苷酸单链数为2n +1-2
答案:D 解析:由DNA 的半保留复制方式可知,DNA 第二次复制产生的子代DNA 有Ⅰ、Ⅱ两种类型,比例为1∶1,A 错误。

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其基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B 错误。

一个DNA 分子中有m 个碱基,a 个胸腺嘧啶,则胞嘧啶有(m /2-a )个,复制n 次需要胞嘧啶的数目是(m /2-a )·(2n -1),C 错误。

无论复制多少次,子代DNA 均只有两条链不含标记,故复制n 次形成的放射性脱氧核苷酸单链数为2n +1-2,D 正确。

10、[2019·四川广安、遂宁、内江、眉山四市二模]秋水仙素的结构与核酸中的碱基相似,其可渗入到基因中去;秋水仙素还能插入到DNA 的碱基对之间,导致DNA 不能与RNA 聚合酶结合。

据此推测,秋水仙素作用于细胞后不会引发的结果是( )
A .DNA 分子在复制时碱基对错误导致基因突变
B .转录受阻导致基因中的遗传信息不能流向RNA
C.DNA分子双螺旋结构局部解旋导致稳定性降低
D.转运RNA错误识别氨基酸导致蛋白质结构改变
答案:D解析:秋水仙素的结构与碱基相似,渗入到基因中的秋水仙素取代正常碱基配对可导致基因突变,A正确;插入到DNA碱基对之间的秋水仙素导致DNA不能与RNA聚合酶结合,使转录受阻,B正确;插入到DNA碱基对之间的秋水仙素,可能会使DNA分子双螺旋结构局部解旋,导致其稳定性降低,C 正确;秋水仙素作用于细胞后,不会导致转运RNA错误识别氨基酸,D错误。

11、[2019·吉林省吉林市质检]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所有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B.基因突变虽对多数个体不利,但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致的
C.母虎和雄狮交配产下了“狮虎兽”,说明了并不是所有物种间都存在生殖隔离现象
D.若一种群中BB个体占81%,Bb占18%,bb个体占1%,则在基因库中B的频率为90%
答案:D解析:地理隔离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A错误;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B错误;母虎和雄狮交配产生的狮虎兽是不育的,说明母虎和雄狮之间存在生殖隔离,C错误;如果种群中,BB=81%,Bb=18%,bb=1%,则b的基因频率是10%,B的基因频率是1-10%=90%,D正确。

二、非选择题
下图1中A表示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雌性动物的体细胞,B、C分别表示该动物处于不同分裂状态的细胞图像;图2为该动物部分组织切片的显微图像。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图2
(1)图1中的数字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它们分别是: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2)C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含有同源染色体________对。

(3)通常情况下,该动物的基因A和a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分裂过程中。

B图细胞最终分裂结束后,一般情况下,可以形成________种生殖细胞,其基因型是________。

(4)按分裂过程判断,图2中标号的先后顺序应该是________。

(5)若图示的动物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交配,则后代只出现一种显性性状的概率是________。

答案:(1)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2)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0 (3)②1AB或Ab或aB或ab(4)甲→丙→乙(5)1/2
解析:(1)(2)②过程同源染色体分离,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所以C为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分裂方式①是卵原细胞形成过程,故为有丝分裂。

(3)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

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只能形成一个卵细胞,因该个体基因型为AaBb,故卵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AB或Ab或aB或ab。

(4)图2中甲有四分体且排列在赤道板两侧,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乙为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两极,且没有同源染色体,故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丙无同源染色体,且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散乱分布于细胞中,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5)若图示的动物与基因型为Aabb个体交配,则后代只出现一种显性性状的概率是A_bb(3/4×1/2=3/8)+aaBb(1/4×1/2=1/8)=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