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生产线编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5 6.41 4.69 5.38 3.57 4.86
1
12.53
7.59 7.50 8.38 7.49 7.41 7.67
13.50 12.53
合 计
7
85.22 61.12 0
4
8
12
16
12/34
四、布局改善
生产布局改善简单的讲是通过分析决定设备及工序的位 置或保管场地等与生产相关的位置设计。
(每月稼动天数)× (日稼动时间) 生产节拍=
月度最高产量
×95% (有效率)
6/34
(例)
S7线04年1-11月生产计划数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TK-25 5,326 2,526 9,263
7,746 7,919 8,688
4,666 12,314
Ф25
3,685 1,687 15,689 21,029 27,341 23,969 27,298 21,454
布局改善的目的: ①提高工序能力:按工艺流程直线布局,消除逆行与交
叉;产品、工艺分层,防止物料混淆;最短时间内搬运,减 少停滞;
②消除搬运; ③提高空间使用率; ④减少作业劳动强度。
13/34
改善原则:
① 投料和完成由1人控制,为指导方针之一;
② 确定作业台、治具、设备的配置与摆放,尽量能够有效的 利用空间,实现有限的空间里进行多个工位的操作;
生产线平衡的意义:
1、提高作业员及设备治具的工作效率; 2、减少单件产品的工时消耗,提高人均产量; 3、消除堆积和等待的现象; 4、在平衡生产线的基础上实现单元生产,提高生产 应变能力; 5、通过平衡生产线可以综合应用到动作分析、布局 分析、时间分析等IE手法,提高全员综合素质。
27/34
生产线平衡的控制除调节各工位的作业时间之外还需要 规定物品放置位置。让她们有一个定势思维,养成将部品放 置在指定位置的习惯,从而达到生产线平衡的最终效果。
整、改装
Φ6
Φ6


仪器设备就绪




通电通气设备


安装、确认




工装治具布置


最终确认
仪器点检、品 质确认
责任人 胡娟 陈锦
蒋主任
姚主任 曾观生 姚主任 詹坚强 曾观生 梁贵艳
刘玩兰
16/34
六、现场布线
注意事项:
①整体与布局的全 面考虑(生产线准 确的放置位置)




17/34
注意事项:
天花灯
天花灯
(图六)
25/34
动作经济原则下的浪费动作
(1)两手空闲 (2)单手空闲 (3)作业动作停止 (4)动作太大 (5)左右手交换 (6)步行多
(7)转身角度大 (8)移动中变换“状态” (9)不明技巧 (10)伸背动作 (11)弯腰动作 (12)重复动作
26/34
八、生产线平衡控制
生产线平衡即是对生产的全部工序进行平均化,调整 作业负荷,以使各作业时间尽可能相近的技术手段与方法。
③ 作业流程做到清流、整流化、一体化;
④ 缩短过渡时间,缩短治具转换时间;
⑤ 供给材料要从作业台外供给,要保持生产线的部品、半成 品以及生产线外的材料摆放错落有致,使部品盘、部品箱合理摆 放,便于识别与操作,使人一目了然;
⑥ 规定工位间半成品的放置数量及位置。单元化生产过程中, 一个一个的向下传是基本;
2
轴承压入
1 9.13 8.16 7.94 9.38 8.51 8.62 8.62
3
贴防振胶
1 20.09 17.97 21.53 16.84 16.73 18.63 18.63
4
压电刷1
1 11.79 9.31 10.75 7.57 7.78 9.44 9.44
图例
15.36 10.07
8.62 18.63
24
21
10 合计 2 14 42 419 21 295
编成效率=
295(各工位的工数总和) ×100%
37(工位最高工数)×10(工位数)
=79.73%
9/34
三、工位重组(生产线平衡)
工位重组是生产线平衡改善的基本原则,它是对生产线 的全部工序进行平均化,调整作业负荷,以使作业时间尽可 能相近的一种方法。
N
F
利用物体重力使用滑板
(图二)
20/34
⑥身体的动作幅度越小越好,动作时间越短越好(图三)
手腕的作业区
肩的作业区
肘的作业区
肩的作 业区
肘的 作业区
手腕的 作业区
(图三)
21/34
⑦降低动作注意力; 1、测量时用固定规格及定位等手段,使测量工作减少脑
力判断过程; 2、胶筒或电批时用平衡器悬吊为佳; 3、在计量仪表、器具的显示位置处设备明显标识,使之
⑦ 考虑产品在生产线上各工位的操作及在流水线上的放置方 向以方便作业。
14/34
图例:
IN
安装板与外 壳熔接
准备流程
作业者移动 流程
OUT
打印/装盆
轴承压入 1
外壳
73,76 2 外壳B点胶/
与极齿组装
外观检查
3 四/转子外
观检查
60
外壳A压入 轴承
6
与极齿组装
119,46
外观检查2
23
引入转矩检
9.44 13.50 14.89
合 计
7
85.22 75.15 0
5
10
15
20
5/34
二、数据分析
①生产节拍
生产节拍=
稼动时间(S) 产量(P) ×95%(有效率)
(例) 11 H×3,600 S ×95% = 15.36 S
2,450 P
※ 定生产节拍:
根据现状调查出的月产量(半年、一年),取其月度 最高产量为基准。
(图四) 23/34
3、简化材料及工装治具的取放动作:要注意后工序是 客户的原则,按下工序的拿取方便来放置。对于一些细小的、 不便取放的零件采用合适的容器使之方便拿取;(图五)
4、物品的移动以水平移动为最佳;
简化工具取放
简化材料取放
(图五)
24/34
5、利用物品的重力进行工序间的传递与移动; 6、满足作业要求的照明(图六)
工数1 工数2 工数3 工数4 工数5 19.60 18.25 21.18 20.70 20.97 9.13 8.16 7.94 9.38 8.51 2.12 2.22 2.37 2.63 2.44
编成效率:87.07%
平均 人均 工数 工数
图例
15.36
20.14 10.07
8.62 10.98
2.36
4/34
(例)
A15线(2429PCR)工数测定表
产量:2,450 PCS
生产节拍:15.36S
编成效率:67.23%
序 号
工位名称
作业 人数
工数1
工数2
工数3
工数4
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5
平均 工数
人均 工数
1
基板与底板组 装、热熔接
2
19.60 18.25 21.18 20.70 20.97 20.14 10.07
调整线筒 10
拉断线头/
13 焊锡 18
14 线筒组合 15 调整线筒
11
端子粘接
12
绕线
17
绕线
16
端子粘接
666,41 51,81
5
32,07
15/34
410
五、生产线组建计划作成
(例)
OLS-06F革新生产线组建计划
7月16日 7月17日 7月18日 7月19日 7月20日
平面布线
生产线台面调
10.07 10.98
贴防振胶
20.09 17.97 21.53 16.84 16.73 18.63
3
1
14.04
14.04
压电刷1
11.79 9.31 10.75 7.57 7.78 9.44
4
压电刷2
外观检查
(显示器) 6
外观检查
(放大镜)
1 14.22 13.94 13.29 12.53 13.50 13.50 13.50
以计算出的生产节拍为基准,结合原生产线各工位的 作业工时来重新排列工位。
10/34
11/34
作出改善对策后,作成工位预定工数表,并算出其编成效率。
(例)
A15线(2419PCR)工数测定表
产量:2450 PCS
序 号
工位名称
作业 人数
1
基板与底板组 装、热熔接
2
轴承压入
2
1
打点
生产节拍:15.36S
1/34
生产线编成步骤
1、生产现状调查; 2、数据分析 ; 3、工位重组; 4、布局改善; 5、生产线组建计划作成;
6、现场布线; 7、作业分析、改善; 8、生产线平衡控制; 9、生产线编成总结。
2/34
一、生产现状调查
①生产机种的工艺流程; ②各工位实际操作人数,生产线总人数(间接、直接); ③日产量、月生产计划、生产稼动时间; ④占地面积; ⑤生产机种及各机种所使用材料名称和单价; ⑥各工位半成品堆积数量; ⑦各工位的工序加工不良率状况。 ⑧现状各工位的作业工数;
3/34
作业工数的测定方法
作业工数测定是对作业方法的优劣进行评价及设定标准 时间时,通过秒表对现有作业时间进行测量、分析的方法。
步骤: ①按照原生产线提供的工艺流程和各工位作业人数作成 工数测定表; ②选择测量对象; ③观察作业周期的全过程,将所有操作分解成操作点; ④工时测定,(例):拿部品 – 组装 – 放部品 –拿部 品。对每个工位反复进行5次测定; ⑤作成生产线整体的工数测定表,计算出各工位的平均 工数和人均工数,并用平衡图表示。
②作业台面高 度保持水平, 高度与作业员 的身高相适应, 保证作业点的 同一高度,作 业在同一水平 上。
③设备的放置 角度是否适合 作业员操作范 围
18/34
七、作业分析、改善
革新生产线组建完成后,对生产线各工位的操作动作进 行分析。所谓的动作分析是对生产活动中的全部作业内容进 行观测分析,发现并改善无效动作和浪费现象,从而通过动 作经济原则来寻求省力、省时、安全、经济的作业方法。
合计
9,011 4,213 24,952 28,775 35,260 32,657 31,964 33,768
一个月稼动日一般以25天来计算,取上表中月度最高产量 35260来计算出它的生产节拍:
25 D×21.5 H×3,600 S 生产节拍 =
35260 P
×95% = 52.13S
7/34
②编成效率 编成效率又叫生产线平衡率,它能直接反映出生产线平
5
压电刷2
外观检查 (显示器)
外观检查 6 (放大镜)
打点
1 14.22 13.94 13.29 12.53 13.50 13.50 13.50 4.25 6.41 4.69 5.38 3.57 4.86
1 7.59 7.50 8.38 7.49 7.41 7.67 14.89 2.12 2.22 2.37 2.63 2.44 2.36
22查/最终动 作检查
熔接检查/
21马达点胶干 燥
4 内径除异物
装垫圈/转 子除异物装 垫片
转子与外壳B 组合/装垫片 及点油
外观二/内 径除异物及
7 装垫圈 30,58
线筒插入外 壳A/极齿整 形/外壳A与
8 B组合
20压面/绝缘 检查/外壳 熔接
内阻检查/
48,68 定子外观检
9 线筒组合
查 19
最高工数×工位数
×100%
8/34
(例)
40
38
35
30

25

20

15

10
5
0
工程名 1
人员
1
作业时间 30
人均时间 30
35
37 34
30
29
30
25
2 3 4 5 6 7 89 2 1 3 1 1 1 11 70 37 102 30 29 30 25 24 35 37 34 30 29 30 25 24
1、肢体使用原则: ①双手同时使用,同时开始并同时结束动作; ②动作姿势稳定,身体尽可能减少较长时间的重心偏移
及起坐动作; ③作业台的高度要适当,便于作业员操作;
19/34
④双手同时进行时要左右对称反向进行;(图一) ⑤利用物体惯力; (图二)
同一方向动作 (辛苦)
对称方向动作 (轻松)
(图一)
G
衡的状态,能发现作业时间过长的工序中的浪费及隐藏的问 题。随之可进行时间分析:
1、将工位的作业要素进行划分,并进行作业时间的测 定,从中发现不合理操作,结合方法研究的技术与手段进行 作业改善。
2、对作业平衡上存在较大偏差的地方进行作业配置及 工装夹具上的再研讨,设计出更合理的治具。
各工位工数总和(工数平均后) 编成效率 =
单元式生产线 产品应放置在两个工位之间又便于两人取放的位置,并
对放置的数量做出规定,一般控制在5个以内。
传送带式生产线 要求:在一条流水线上的工位,放置部品的容器放置的
数量需一致;调整流水带速度使之与生产节拍一致。
28/34
1、已知流水线速度定单位部品间隔距离
步骤: ①计算生产节拍(=稼动时间÷生产数量×95%有效率) ②算出单位数量流过的时间(如:5P/盒×生产节拍) ③测流水线速度(参照物秒表法) ④定单位部品间隔距离
=单位数量流过的时间×流水线速度
29/34
(例1)定A15线流水线单位部品间距
更加容易辨认或以声、光等信号尽量减少识别的注意力等
2、工装夹具设计原则: 1、用夹具固定产品; 2、使用专用工具; 3、合并两种工装为一种; 4、提高工具设计便利性减少疲劳等。
22/34
3、作业配置原则: 1、材料工装的定点、定容、定量; 2、材料、工具放置在肘的工作范围内;(图四)
材料、工具放置在肘的工作范围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