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备课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备课的思考
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备课的思考
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效果很好。
在这其中,我校各年级语文教师的备课,发生了许多变化,突破了备课时的时空限制,真正做到资源共享,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我校的语文备课带来一股清新之风.。
备课作为教师和教研组的常规工作,对于提高课堂效率、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传统的语文备课,存在着诸多不足,我校从2006年开始,将电子白板、数字图书馆、视频会议平台、博客、同步课堂等引入学校的日常教学体系,我校的语文备课模式发生极大的改变。
一、网络环境下,语文备课走向精细化。
一般来说,一线教师的负担过重、工作量太大,缺乏足够的时间精力进行教研,同一备课组(教研组)的教师,整体水平差距不大,年青教师和中老年教师,多是一种“徒弟学师傅”的传统模式,在集体备课时,怕得罪同事的氛围很浓,集体备课往往流于形式,在基础归类、划分重点、突破难点等方面,多数还是照搬各种教学参考资料,在结合年级学生特点、发挥各教师优势等方面,还是显得有些空谈过多,最终导致以下几种局面:集体备课最终还是演变为个人备课;备课组能力突出一点的往往承担了“能者多劳”的角色;其他组员的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还是未能发挥。
总之,这样不关痛痒的集体备课,没能发挥应有作用。
但是网络环境下,备课的精细化成为可能:网络环境下,集中多所学校的人力资源,引入以外促内的机制,集思广益,发挥多所学校、同一语文教研组的成员智慧,在网络交互条件下,不管年龄,不管职称,校际语文备课保证了公平的话语权,大家就同一单元、同一备课主题,畅所欲言,真正做到既认识了本单元的知识个性,教学重、难点,又发挥了教师自身的专业特长。
与过去的的教师个人备课而言,网络下的校际备课,极大地节省了个人的时间,减轻了教学的负担,真正达成“做少是为了教多”的备课目的。
以人教版九年上册第五单元为例,本单元含《智取生辰纲》、《杨修之死》、《范进中举》、《香菱学诗》四篇文章,都取自名家名篇,如果教师个人备课,至少要备14节课,从收集资料、写成脚本、制作课件,必须耗费大量时间,但我们在备课时,每人负责还不到一课时,难度降低,工作量小。
大家在同步视频系统进行远程备
课,之后集体备课的课件、教学设计等挂在同步课堂上,真正做到资源共享。
避免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浪费。
教师备课的精细化,有了时间的保证,有了外在智慧的参考。
二、网络环境下,语文备课走向动态化。
农村中学因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一般显得规模小,布局分散,教学硬件跟不上,缺乏骨干教师的带动引领,学科教研组的力量相当薄弱。
城市的兄弟学校之间,教研组的力量、人员结构、专业特长、教学理念等不完全相同,因而网络环境下备课,必须动态化备课,已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选择。
在网络环境下的动态化备课,使参与方都能获得更多的即时生成资源。
这些资源是在相互的讨论、争辩中产生的,是事先无法预料的,是原来的备课组所没有涉及的,因而对于课堂的参考价值、对于教师个人的备课经验,都是相当重要和宝贵的。
我上课前,和原任课教师通过网络集体备课布封的《马》(人教版七年下册第六单元):我自己原先的教学目标有4方面:1.掌握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生字词;2.完成课后题一(即天然野生的马和人工驯养的马有什么特点);3.探究文中的一些难句;4.了解作者的哲学观点。
在和原任教师集体备课时,他认为他班上的学生在一节课之内无法完成这么多的目标,建议只取目标1、2。
在商量拓展环节时,原来想直接用课后题二,但考虑到农村中学的学生见过的动物种类多,但作文能力较差,原任教师建议不设限制,让学生口头表达。
后来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证明了他的看法是完全正确的,所以经过这次校际备课,对于“如何备学生”这一环节,我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备课动态化的过程中,一个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不再只有一个师傅,而是同时拥有几个导师、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小师傅,他可以从大家的发言中,捕捉到更多的教学教研信息,随时根据大家的指导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使自己的备课,不再是从理论到理论,而是拥有了更多的个案研究对象,有了更强的针对性,从而使自己的专业成长也充满动态感,具有更鲜活的生命力。
我在教2011届七年级时,同备课组的杨老师只有两年工作经历,她要上公开课《斑羚飞渡》,在备课时,我们的教师认为可以从时间顺序入手,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并从为何飞渡、怎样飞渡、飞渡启示等环节分析课文。
而网络下的语文同行则认为:最好能完成课后题。
而其中有的学校的教师又认为:本文还是应当从文意、文脉上把握事情经过,而且原文有些句子经不起推敲,可以把对原文的纠错当作一个切入点。
通过这些集体备课,杨老师结合本班学生实
际,选定了最符合个人才情的教学设计,最后的公开课也取得成功,受到好评。
杨老师也感叹道:这样的备课,比单纯的理论知识要管用,对于如何解读文本,自己受到很大的启发。
而且,新的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突出了“过程与方法”,这对于语文教学的过程化指导,的确具有非凡的意义。
在网络环境下的语文备课实践中,也在不经意间强调和实践了教师备课的过程化。
在老师个人备课的时候,所强化的可能是教学设计中的教学过程,注重的是“怎样上完这节课”,而在校际备课的过程中,注重的是“怎样上好这节课”,尽管一堂好课的标准各教研组不完全统一。
老师从搜集资料,到确定学习目标、到设计教学过程等,首先是经过了自己的独立运作,然后才交给任务分配后的单节课的备课者,再到拥有完整的教案、学案,再到运用到课堂、到课后的教学反思等,整个过程是动态的。
有一次我所在的教研组在实行校际备课时,对《风筝》(鲁迅,人教版八年上册)的“亲情说”主题产生了较大争论,有人认为单元提示的“亲情说”是完全对的,有人认为是用了象征、隐喻的手法,揭露社会的黑暗和国民不觉悟的悲哀。
我联系文章写作的时间,查阅到1924年6月周氏兄弟的反目成仇,8月的断交信;再联系到周氏兄弟的童年,到日本留学的经历等,我认为《风筝》的主题是“亲情说”同样站得稳脚:写环境、写家乡,那是亲情产生的土壤;写小弟瘦弱,是出自亲情下的怜惜;写“我”的虐杀,是出自“恨铁不成钢”的抱怨;写“风筝”是对曾经的亲情的无限眷顾。
后来在课堂上,学生对于“亲情说”也很好理解。
三、网络环境下,语文备课走向立体化。
众所周知,新课标在语文课堂目标的确定上,强调的是“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一堂课下来或一篇课文教完后,三维目标很难落到实处,成了大而泛的目标摆设。
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摸索之后,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我校通过集体备课,遂步摸索出课堂目标的细化处理方式,即课堂目标可以细化为:掌握知识方面、训练能力方面、培养习惯方面。
在实际的备课过程中,我们发现在知识、能力、习惯三方面的训练方式和落实情况上,各有所长。
农村学校或硬件设施较差的学校,往往在基础训练方面更加细化,更加扎实,相对应的缺点是因为网络设施欠理想,教师备课的容量小、信息量不足、必要的课外延伸不足,长期以来,往往容易导致学生的知
识面狭窄,语文素养形成慢,语文能力较差。
城市学校中硬件设施的突出者,信息化建设速度快,网络环境成熟,在此条件下,基础知识的教学往往趋于简单,学生上台写的机会不大,网络交流的机会多,教师备课的信息量大,手中资源丰富,但往往在教法上喜欢追求花俏,课外盲目的拓展显得太多。
在网络环境下的备课,各教研组往往能取长补短,在能力训练、习惯养成等方面相互协调、知识掌握突出重点。
因为有了这种长期的坚持与合作,使语文备课成了常规工作,提供的信息往往是集束式的,容量大,呈立体式发展。
在有了精心的备课的前提下,大家的语文课堂也呈现出立体化,课堂有了层次感,学生的学习也有了层次感,学生在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掌握重点、突破难点等方面,逐渐有了心得,语文课堂的立体化初现端倪。
另一方面,这种备课的立体化,也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的立体化。
在各教研组,教师的专业特长不尽相同,往往各有千秋,在网络环境下的备课,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立体化,非常有用。
在某一次备课时,兄弟学校的一位年近六十老教师解释“秕谷”:不饱满的谷粒。
秕谷只能用于谷,不能用于枣、豆、马铃薯等,秕谷体现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
此语一出,我们听者无不佩服!老教师当即又说:他备课时,凡有疑难字词,必查《说文解字》,甚至《辞海》等权威工具书,无一遗漏,这种严谨的治学之风,对年青教师而言,就是一笔莫大的财富!通过这次集体备课,我们教研组的老师,每人必备一本《说文解字》,在集体学习时,大家又加强了文字学、音韵学、文学鉴赏、文艺创作理论等知识的学习。
同备课组的两位走上讲台不到三年的教师,专业知识突飞猛进。
年青教师在“教学实践──产生疑惑──补充知识──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中,使自己的专业成长有了内在的驱动和外在的指导,自己的专业成长遂步形成了“自我造血功能”。
总之,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熟悉教材定教法,编写教案定时数”的线性模式,彻底走出了单枪匹马的静态的备课模式,使新时期的语文备课,走向了精细化、动态化、立体化,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开始了崭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