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7怎么都快乐说课稿【精选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7怎么都快乐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7怎么都快乐说课稿第1篇】
一、说教材
《怎么都快乐》一课贴近儿童生活,充满了童趣,语言生动有趣,其学习活动也有针对性。
通过这些学习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独自一个人有快乐,与别人相处很快乐,帮助别人更是一种快乐;玩耍是快乐,学习也是快乐,初步知道应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本课共安排2个课时,本节课是第一课时。
二、说学情
一年级学生只有七、八岁,但通过一年来的学习,学生已经能认读生字七百多个,会写字近二百个;学生的朗读水平有了一定提高,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有序地观察画面,能够利用插图来理解课文。
本节课要求学生掌握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快乐的含义,培养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娱乐中的快乐、帮助别人的快乐、学习中的快乐,对快乐的认识由浅入深,培养积极乐观、高尚的人生态度
四、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
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情境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开始,师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现在老师也想跟同学们一起做一个游戏,你们愿意吗?然后师生进行互动,一起做游戏。
这个环节我有意地设置了一种情境,目的是调动学生快乐的情绪,使学生初步感受游戏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并由此导入课题,为学生进一步理解快乐的含义奠定基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初读课文阶段,我通过让学生反复读词、读课文,使学生认读了生字,掌握了生字的字音,同时指导学生读准课文里每一个字的字音,为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做准备。
1.指导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2.通过让学生读词卡,巩固加深对生字的认识,其中重点指导学生对“静悄悄”“独自”的理解。
教师提问:静悄悄是什么意思?谁能用它说一句话?独自是什么意思?这样不但使学生理解了重点词的意思,还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教师再次出示词卡,以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再读词语,加深了学生对字词的记忆,为初读课文打好基础。
4.在初读课文阶段,教师先让学生练读课文,再指名读课文,师生共
同纠正读错的字音,为学生进一步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含义奠定基础。
(三)熟读课文,理解含义。
在这一阶段,我首先让学生仔细地读课文,找出表示动作的词,然后让学生边读词边做动作,这使得枯燥的文字变得有趣起来,学生在做动作中感受到了游戏的快乐。
其间,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仔细体会“跳绳”、“老鹰捉小鸡”的玩法,这就把理解词义与观察画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画面的学习习惯。
接着多媒体课件播放学生做游戏时的场面,学生看到了自己的身影,快乐的火花再次被点燃,课堂气氛进入了一个高潮。
这时教师适时地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采用拍手读、带动作读等多种方式去读课文,使得学生在读课文中体会到了快乐。
(四)联系生活课外拓展。
在学生展示了读书的快乐之后,教师出示了一首小诗《小金鱼》,并由此进行拓展:“除了玩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还有什么也能带给我们快乐?”学生在回答中懂得生活中处处充满快乐,只要我们用心去寻找,我们就会天天生活在快乐中,从而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树立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人生观。
(5)教学总结。
本节课,我采用了读读、说说、看看、做做等多种教学手段,并借助多媒体的展示,激发学生快乐的情绪,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快乐的情绪贯穿始终,使得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了快乐的含义,受到了情感的教育,从而达到了教学目的。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7怎么都快乐说课稿第2篇】
一、理论依据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从语用角度明确提出,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二、教材分析
《怎么都快乐》是2016年教育部审定的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文部分第七课的内容。
本单元围绕“伙伴”这一主题编排了《小公鸡和小鸭子》《树和喜鹊》《怎么都快乐》三篇课文。
《怎么都快乐》是本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篇课文语言生动有趣,结构简单,生字词大多是以“动词+名词”的形式出现,十分易于学生朗读和识字。
本课需要认识13个字,会写7个字,接下来对会写的字进行分析。
字音
“玩、很、当、许、行”五个汉字的音节为两拼音节,“讲”这个字的音节是三拼音节,“音”字的音节为整体认读音节;“行”和“当”是多音字,虽然本课没有出现其他字音,但是在以后的学习中孩子们也会遇到。
比如在第七单元“和大人一起读”这个栏目中,《孙悟空打妖怪》一文中提到的,“分不清,上了当”一句中就要读作“dàng”这个音节。
记忆汉字
可以运用形声字的方法学习“许、讲”,运用图解的方法学习“玩”和“很”,数笔画的方法学习“当”,利用加一加的方法学习“音”,运用象形字的方法学习“行”。
书写指导
需要注意左右结构的“玩、很、讲、行、许”要写得左窄右宽,
上下结构的“音”是上宽下窄,在书写“当”字时要注意“先中间后两边”的书写规则。
本课需要学生积累动宾词语,如:跳绳、踢足球、讲故事等,这些都是典型的动宾词组,有的是由两个字组成,有的是由三个字组成的。
积累这些动宾词组前,让学生初步了解词语特点,即:加点字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后面跟着的是表示名称的词,此时初步接触这样结构的词语,为二课时进一步理解词语意思,结合生活实际积累动宾词组做好准备。
本单元训练的重点是联系生活,理解词语,意在培养学生结合上下文
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运用词语。
三、学情分析
从孩子现状来看,进入一年级第二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知道课前要预习新知识,能够运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数一数”等方法认识生字。
部分学生可以运用图解方法学习一字带多字、一字组多词。
在书写方面,大部分学生知道在书写前一定要观察书中字帖,看看汉字的间架结构。
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他们由“观察汉字”转化为“书写汉字”的过程有些困难。
特别是在书写这一组合体字时,同样是上下结构的字,但“音”字书写时要注意上宽下窄,“当”字上下宽窄基本相同。
这些细微的区别,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这样学生可以做到正确书写,合理占格。
鉴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需要教师指导。
在积累词语时,学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和关注汉字部首表意的特点选择恰当动词,例如打排球、踢足球等。
但是由于学生第一次在书面语言中接触到动宾词组,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词语构成的特点,做到有效积累。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情的分析,教师将教学目标确定为:1.结合词语、日常生活认识文中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得”的字音。
2.运用识字方法认识7个会写汉字,并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3.学习联系上下文初步了解词语意思,结合生活实际积累“跳绳、踢足球”等词语。
4.正确朗读诗歌,初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快乐。
教学重点:
1.结合词语、日常生活认识文中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得”的字音。
2.运用识字方法认识7个会写汉字,并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3.学习联系上下文初步了解词语意思,结合生活实际积累“跳绳、踢足球”等词语。
教学难点:
1.正确朗读诗歌,初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快乐。
以下是本课的教学流程,我简要说明
四、教学流程
(二)初读课文认识汉字
读:读中理解
(四)独立识贴正确书写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努力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帮助学生了解、积累词语。
(一)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识字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涨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就会给学生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就会成为负担。
依据低年级学生认知特点,上课伊始,教师和学生们一起做“小手拍
拍”的游戏,巧妙导入新课,学生一齐诵读儿歌:小手小手拍一拍,自己拍手有意思;小手小手对对拍,两人拍手做朋友。
几人一起拍拍手,绕绕脖子点点头,大家一起拍拍手,快乐游戏乐悠悠!学生一人拍手、同桌拍拍手、四人小组合作拍着手。
儿歌的每句话与课文各个小节的内容遥相呼应,教师这样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体会一个人玩、两个人玩儿、多个人玩儿时不同的快乐。
这样做既帮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进入上课状态,又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体会快乐的滋味。
在识字环节结束后,教师设计转盘游戏、汉字扑克牌等游戏环节,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生字,而且让学生获得快乐的体验,这也与课题《怎么都快乐》相照应。
(二)运用形式多样的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
“联系生活,理解词语”是本课的训练重点。
学生受认识水平和生活经历制约,理解词语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因此,设计时,教师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年龄特点以及教材的特点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
层次一:在独立识字活动中,积累学习经验
识字是儿童从运用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基本环节,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是各科基础知识的起点。
古人早就有这样精辟的论述:人生聪明识字始。
郭沫若也曾经说:识字是一切探求的第一步。
专家们的论证也说明:识字能促进语言、思维的协调发展,足见识字的重要性。
可是学汉字是一件枯燥的事,怎样让它变得生动、有趣呢?
识字活动,要根据儿童心理规律,依照汉字本身的规律,让儿童用自己用感兴趣的方法识字,教师结合学生的所说内容恰当点拨指导。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7怎么都快乐说课稿第3篇】
一、说教材:
《怎么都快乐》是本册书的第七篇文章,本单元围绕“伙伴”这个主题,编排了《小公鸡和小鸭子》《树和喜鹊》《怎么都快乐》三篇课文,其中前两篇是童话,后一篇是儿童诗,这些课文都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伙伴之间的情谊,互相帮助,快乐合作,友好共处,把生活中常见的伙伴之间的相处,通过生动的故事情境和朗朗上口的诗歌语言加以展现,道理不再直接告诉我们,而是在朗读和感受中细细体味。
本课语言生动有趣,结构简单,重复句式较多,语言浅显易懂,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充满童真童趣,情感乐观积极。
这首儿童诗十分易于学生朗读和识字。
因此在教学中要创设情境,采用多种方式的朗读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到快乐的含义:独处是一种快乐,与他人相处也是一种快乐,学会为别人付出更是一种快乐;游戏快乐,学习也快乐。
文中的词语搭配极为丰富,“折纸船、踢毽子、听音乐、下象棋、打排球、讲故事”等,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良好素材。
因此,在熟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了解这样的词组,积累动词。
《新课程标准》对一年级阅读的要求是:语文教学要将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
所以本节课的目标我拟定为:
二、说教学目标:
1、多种形式巩固生字和词语,会写“讲、许”2个生字。
2、积累“跳绳、讲故事”等这类词语,引导学生建立初步建立归类的意识。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联系生活实际,读出诗歌的情趣,在反复朗读中感受诗歌的节奏,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快乐。
三、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本课的重难点定为:
重点:
1、会写“讲、许”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积累“跳绳、讲故事”等这类词语。
难点:
在反复朗读中感受诗歌的节奏,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快乐。
四、说教法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教材本身特点以及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我运用了,情境教学法、品读感悟法、快乐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对文本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教师引导学生以情感为纽带,通过自读自悟,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
五、说学法
教法和学法是相辅相成的,有怎样的教法就有怎样的学法。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
教学本课时,我指导学生用“听、说、读、写、比较、朗读、想象情境,直观理解”等学习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是一件快乐的事,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说教学流程:
一、字词教学奠基础,好习惯逐步养成。
于漪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教学已始,我就用快乐的歌曲《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导入,让孩子在开心快乐的氛围中开始学习,这种设计方法,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还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复习生字时,我采用了“字卡变变变”的游戏,让识字变得多样化,为课堂营造了一种和谐、宽松、愉快的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师生平等对话的氛围。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的学习特点,积极营造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让孩子在观察中,实践中去学习字词。
“讲、许”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属于左窄右宽,横要穿插在提里面。
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养成一个好的书写习惯,比什么都重要。
写字前我强调读写姿势,并要求孩子书写时做到:一看、二描、三写、四比较,以便孩子养成一个好的书写习惯。
二、朗读教学激情感,读中去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对一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根据这一要求,在学文时,我减少无效的讲解,增强
有效的朗读。
我重视指导朗读,通过朗读培养语感。
如,在学习“独自、更有劲”等词语时,我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一个人玩也是一种乐趣。
在学习第一、二小节时,我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地读文,然后思考:?“一个人可以玩什么游戏?用横线画出来读一读。
”折船、折马、踢毽子、跳绳、搭积木、看书、画画、听音乐”并作出相应的动作,告诉孩子,像这样含有动作的短语叫动词短语。
本文配有精美的图画,教学中我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提示学生除了借助拼音识字,还可以借助图画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阅读信心,让学生认识到:借助拼音能阅读,没有拼音也能阅读,学过的字能读,没学过的字也能想办法多,这样使得学生不再惧怕生字这个“拦路虎”,不再一味依赖拼音这个“拐杖”,可以及早点燃阅读兴趣,扩大阅读视野。
本课也是第二课时,孩子对课文已经有了初步的经验,所以在学习诗歌第三、四小节时,我只给个别字注音,逐渐激发学生阅读的信心。
三、想象文本,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茹贝尔说:“想象是灵魂的眼睛。
”在学习第一、二小节,我引导学生,让学生自主发现省略号的用法特点,透过省略号你知道还有什么游戏?一年级孩子的想象力极其丰富,根据这一特点,我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并通过个性化的朗读,把自己想到的读出来。
运用灵动的童心去体验,既发展了语言,又升华了情感,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培养语感。
部编教材倡导大量阅读,加强课内外沟通。
教材每个单元都编写了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儿歌,提倡无压力亲子共读,是衔接幼小、口语向书面语过渡的重要桥梁。
根据部编教材编写的这一意图,我推荐孩子在课外读任溶溶的《大大大和小小小历险记》《我成了隐身人》《没头脑和不高兴》等书目,并把《没头脑和不高兴》中的精彩片段读给孩子,激起孩子的读书兴趣。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及本科的教学内容,在板书时,我采用了小人图简笔画,在孩子们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年级学生的起始阅读,重在培养兴趣,所以本节课的作业设计为:给爸爸妈妈读《怎么都快乐》这首儿童诗。
让孩子在亲子阅读中,感受父母的爱,在阅读中有所发现,在发现中热爱阅读,从而爱上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