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教学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重庆市南岸区迎龙小学校杭井波
2015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但目前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工具性和人文性偏废的问题,《课标》里也没有明确规定到底人文性应该多一点还是工具性应该多一点,这让一线教师在处理这个问题上显得特别困难。
本文以实际的教学案例入手,试图寻求将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效结合的教学方法。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内涵
(一)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内容
1.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以教化学生为本,在当前它体现了我国素质教育的普遍要求,涵盖了思想性(政治思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化性(古今中外先进文化的丰富内涵)、审美性(对自然美与道德美的欣赏)、发展性(发展智力、情感、意志等心理能力)、创造性(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也就是全面提高人的素养。
2.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是一门基础的工具学科。
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
要使学生学会理解和自我表达语言,学会用语文进行交际,学会积累语言。
(二)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关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能力,还要让学生获得人文思想和精神的滋养,让学生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的成长。
只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我们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要想学生掌握字、词、句,并且真正理解一篇文章,就要让孩子们对文章的思想感情有所领悟,要和作者对话。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落实“知识与技能、过
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三维目标,就不能光是训练语言文字。
我们要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学习,来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重视语文人文性,轻视工具性的现象。
小学语文教学,不分年龄,都是千篇一律的一个模式:分析课文内容,培养学生道德情操,把语文课上成了思想课、内容分析课,只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写了什么、说了什么,而不注意引导学生品味课文是怎么写、怎么说的,作者运用怎样的语言、方法和形式来表达情感。
还有的老师过于注重语文的工具性,把语文课上成了写法课,课文内容不作适当地了解,不对孩子进行语文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没有让孩子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启迪。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偏废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本文将以两个实际案例予以说明。
(一)工具性和人文性不均衡的教学案例实例
案例1:人教版第五册《秋天的雨》教学片断
师:课文写秋天的雨,写得多美啊!比如: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生: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师: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把叶子比喻成扇子。
师:像这种句子你还能从课文里找到哪些?
生: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生: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生: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师: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
还有这种句子: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
和前面的这些句子一样吗?
生:不一样。
它把秋天的雨当成了人来写。
师:像这种写法我们叫什么?
生:叫拟人。
师:你还能找到这种句子吗?
生: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生: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
案例2:人教版第六册《检阅》教学片断
师:课文里写到“这个小伙子真棒”一名观众说。
为什么观众说“这个小伙子真棒”?
生:因为这个小伙子受伤了还来参加检阅。
生:因为这个小伙子拄着拐杖还来参加检阅。
师:如果你见到了这个小伙子,你准备怎样表扬他?
生:我会说:“你真棒,你拄着拐杖还来参加检阅”。
生:我会说:“你真是个好孩子,你看你走得和别人一样”。
师:为什么课文里另一名观众纠正说:“这些小伙子真棒”?
生:因为这些小伙子走得很整齐。
生:因为这些小伙子没有嫌弃博莱克,让他走在第一排。
生:因为这些小伙子帮助博莱克,让他渡过难关。
……
(二)工具性和人文性偏废的现状和原因分析
以上两个实际教学案例,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目前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过于注重工具性,忽视人文性。
案例1《秋天的雨》把秋天的景色写得这么美,而教师把教学的重心偏向工具性,把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分析得太多,忽视了文本的朗读和语段的解读,学生没能用心去体会秋天的美,人文性严重缺乏。
2.过于注重人文性,忽视工具性。
后一案例过多地强调了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人物情感的体会。
学生佩服博莱克勇敢的精神,很多孩子也要向他学习,这一点虽好,但学生字、词、句、段的训练与积累又从哪里得到?不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不揣摩作者怎样用语言表达思想内容,不从读学写来了解文章写法,不能有效地提高人文素养,而且会把课文上得千篇一律,无法让孩子得到进步。
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在于没有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而是将工具性和人文性分割开来。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相辅相成的。
语文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才能发挥语文育人的作用。
语文教学是干什么的?语文教学是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孩子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同时使孩子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做人。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策略与思考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过于强调人文性,就会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而忽视对孩子语文能力的训练和语言的运用;如果过于强调“工具性”,着重字、词、句、篇的训练,将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毫无美感,就会上成写法课,无法训练孩子的语言感受能力,更无法积累语言。
怎样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认为应该针对不同学段和不同文体的具体情况,对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所侧重,并且一节课也不可能做到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的体现。
(一)合理把握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平衡
1.把握不同学段之间的平衡
要真正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还必须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生活情况等多个方面考虑。
在不同的学段,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侧重不同。
小学一二年级是培养孩子学习习惯,打好扎实基础的关键时段,这个阶段要偏重于语文的字词训练,偏重于“工具性”。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训练的重点也会有所偏移,到了中高段,仍然以“工具性”为主,但要向“人文性”逐渐转移。
2.把握不同文体之间的平衡
小学一二年级语文课文文体特征不明显,从三年级开始,训练的重点从字词逐渐过渡到句的训练,逐渐渗透文体意识,针对不同文体,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侧重也不一样。
比如描写风景的记叙文、写事情的记叙文、诗歌等,更应侧重于“人文性”,而说明文等文体,更应侧重于“工具性”。
比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太阳》一文。
由于这是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文,主要介绍了太阳的特点,与动植物、自然现象、人类的关系等等,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太阳的知识,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这种课文的教学就应该采用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了解太阳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学习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并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想象能力以及主动质疑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时,侧重点就应该落脚于语文工具性这一层面。
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她是我的朋友》这一课时,课文讲了阮恒以为要把自己所有的血都输给朋友,但还是愿意这样做,表现了阮恒舍己为人,为了朋友甘愿牺牲自己的人文情怀。
在教学过程中,就应当带领学生朗读课文,从阮恒的神态、动作中体会人物心理想法,体会他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实现学生和人物对话。
这一类文体的教学,就应该侧重于人文性,对学生的人文熏陶上。
(二)实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转变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著名语文教学专家吴忠豪指出:要想使中国语文教学有实质性的推进和突破,就必须:在课程目标设置上,变“阅读核心”为“读写并重”并朝向“表达”;在教材编写上,变阅读本位的“阅读教材”为听说读写并重的“语文教材”;在教学时间分配上,变“阅读主导”为“表达主导”;在教学内容上,变“理解课文”为“读写结合”的教学实践活动。
下文以三年级下册第一课《燕子》为例,阐述对吴忠豪教授这段话的理解。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导航灯。
《燕子》这一课可教的内容很多:生字生词、朗读、文本思想、优美词句等等。
以前我备课时总是全面考虑,希望面面俱到,生怕漏掉一个知识点,结果弄得课时不够,学生厌烦,我也教得很累。
正如老百姓说的“贪多嚼不烂”。
反思我以往的教学,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很多是从教学生”读懂文章”的角度去确定,课堂教学围绕思想内容展开,是在“教课文”,忽视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而专家提倡从教这篇文章学生应获得什么语文能力的角度去确定。
所以在这一次备课时,我一改以往确定教学目标面面俱到的做法,只求一课一得,在翻阅教参和其他参考资料后,觉得这一课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前面已经学习了,而外形描写和动态描写更重要。
在多次熟读课文后,觉得这篇课文的动态描写更是让燕子活泼机灵这一特点突显。
最后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动态描写,初次尝试运用动态描写练习说话作为教学的重点。
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孩子学习表达方法并在实践活动中尝试运用。
确定了这样一个目标后,那怎样在课堂上落实这一目标?我把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作为例子,在引导孩子们有感情朗读这一段后,请孩子们说说燕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有的孩子说,我觉得燕子特别活泼机灵,你看,它一会在这儿,一会儿就飞到了那儿;有的孩子说,我觉得燕子很灵活,你看它在水上飞过,沾了一点水,也没掉到水里去。
我接着引导孩子们:作者把燕子活动的样子写得多生动啊!像这种描写就叫动态描写,它能更好地表现燕子动态特点,通常要用连续的几个动词来描写。
你能找出这几个动词吗?通过默读寻找,很多孩子都找出来了,在朗读中,也更能体会到动态描写的妙处。
我觉得让孩子练习用动词进行动态描写,肯定有很大难度,为了降低难度,我还增加了一个说话练习。
请你用这几个动词分别说几句话,看看是否说得恰当。
比如什么掠过什么地方?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我再出示一个练习,请孩子们用适当地动词进行补充填空。
结果很多孩子都能恰当地运用这些动词进行动态描写了。
这是一次大胆地尝试,我还想围绕着这一重点,在这一单元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
四、结论
综上所述,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来自于我们对工具和人文的正确解读与把握,来自于我们对目前语文课堂的反思与创新,来自于我们在语文课堂实践中真正地将其——融合。
语言基础知识教学不能孤立地机械地进行,只有充分利用语言环境进行教
学,才有可能使孩子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形成语言能力。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决不能削弱孩子的基本语文训练。
应在兼顾语文人文性的同时,扎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
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中,才能取得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