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出版社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大学出版社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
备课本
河南大学出版社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
全册教案
班级______
教师______
日期______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处理
教学目标:
1、对信息和信息技术有感性认识
2、认识常见的信息处理工具
教学内容:
1、发现身边的信息
2、信息传递、获取、存储等信息技术及常用工具
3、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要求
教学重点:信息技术的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
1、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含义
2、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是信息技术课程的第一课,对于从来没有学过计算机知识的学生来说,上课环境很陌生也很新奇,“信息”及“信息技术”等概念也比较抽象,因此教学中应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意从生活素材中进行导入,精心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首先从学生生活体验出发引入了信息的含义,然后分别介绍了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本应用。
总的来看,本课内容点很多,应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重点突出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特点:传递、接收、存储、处理信息。
如果在机房上此课,一定要先讲解上机的
基本守则。
这些规定学生无法全部理解,应在后续课程中不断强化或提醒。
“信息的接受和传递”与后面的“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常用的信息处理工具”密切关联,共同构成了完整系统的“信息技术介绍”模块。
教学方法和手段:
综合应用言语讲解和多媒体课件启发学生,通过听案例、说想法、看课件等活动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同时初步理解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数码照相机
所用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规范上课要求
师:不用说,同学们来到新的机房来学习新的课程,心情一定很激动、兴奋吧!在开始上课之前,老师要先给大家讲一讲上课的一些要求,我们该怎么上信息技术课呢?(展示并提醒学生上课应注意的一些方面,将上课要求打印出来贴在机房醒目的地方)
二、初步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
1.引入——我们生活在信息的海洋里
师:现在请大家观察,这些图片在说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展示教材光盘中的图片)学生活动:观看图片,讨论交流教师总结:
我们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大量的信息。
走在街上,你会看到五颜六色
的广告牌;翻开报纸,你会读到千奇百怪的新闻;走进课堂,老师会向我们传授很多很多的知识。
信息就是消息、情报、数据、信号中所包含的内容。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信息的海洋里,信息无处不在,信息无处不有。
2.了解信息技术
师:信息技术就是传递信息、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时所使用的技术(工具)的总称。
三、了解信息传递
1.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讲解信息传递的实例师:刚刚上课铃一响,大家就知道要上课了!人行道上的红灯一亮,我们就知道不能过马路了!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很多事物在传递着各种各样的信息。
大家能不能说说看,有哪些事物在给我们传递着信息呢?我们平时可以从哪获得新知识呢?(请举手的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奖励,并作小结)2.拓展了解信息传递技术的发展结合多媒体演示文稿向学生简单介绍信息传递技术的发展
四、了解信息获取和存储技术
1.引导学生了解信息存储的重要性
师:刚刚老师用电脑给同学们展示了一些图片,如果老师现在把电脑关了,这些图片我们还能再看一遍吗?(请学生回答,通过操作验证学生答案,引导学生思考)
2.了解信息获取和存储的技术手段师:就像我们的大脑一样,电脑也可以保存信息,而且还不会忘记信息。
如果你生日那天,邀请了很多朋友来参加你的生日庆祝会,那么有什么办法帮助你永远记住这样快乐的一天呢?(请举手的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奖励,并结合多媒体演示文稿小结)
3.体验多媒体信息的获取途径(出示数码相机,并结合多媒体演示文稿向学生介绍数码照相机。
)师:今天是新学期里这门课程的第一课,也让老师特别难忘。
所以老师要用照相机把同学们的表现拍下来!(拍摄同时讲解操作过程)请个别学生拍摄一些照片,在学生拍摄之前引导他们说出为什么要拍摄这些照片。
师:刚刚老师和同学们拍摄的照片都保存在这个数码相机里,除了用数码相机看这些照片,我们还可以把这些照片传送并且保存到电脑上
(演示从计算机上看照片的效果)
五、了解计算机的应用
1.制作明信片,引发学生学习计算机兴趣
师:电脑像人的大脑一样,不仅可以存储信息,而且还可以对信息进行计算,所以人们又把电脑叫做计算机。
借助计算机的帮助,我们可以把刚才拍下的照片做成明信片。
(选择一张学生最多的照片,
打开PowerPoint 插入照片并添加文字和声音)
2.拓展学习计算机的其他应用师:计算机是目前最重要的一种信息处理的工具,除了制作明信片、贺卡,它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的事情,大家想想看,计算机能帮助我们做些什么呢?(组织学生讨论)课堂小结:
师: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一些传递、获取和存储信息的方式,知道了计算机是最重要的一种信息处理工具,它已经在我们的身边,时刻为我们提供服务,帮助我们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
下节课就让我们认识网络,与计算机一起交朋友!
补充资料:通信技术的发展
古时候,人们修筑高高的烽火台,当发现敌人入侵时,便立即点燃烽火台上的柴草,利用冒火的烽烟,来传递敌情信息,召集军队前来援助。
后来,人们又发现了骑马传送信息的方法,在全国各地设置很多驿站,有专门的人接力传递信件,这样,可以骑着马把信息传送到很远的地方。
再以后,人们又发明了用旗语、灯光传递信息的方法。
现代,人们充分利用电话、电报、广播、电视、传真、通信卫星、电子计算机等选进技术传递信息。
无论在地球的哪个角落,都可以很快知道发生在世界各地的事情,并把本地的情况及时传送到世界的各个地方。
传递的信息又多、又快、又准。
第二节:信息处理与计算机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什么是信息;
2、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
3、知道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4、了解信息高速公路;教学重点与难点:信息的各种心态及其本质
含义。
教学方法:
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启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
2、电脑动画课件教学。
教学准备:
1、电教室内利用电脑播放自制的教学课件。
2、课前打开电脑。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什么是信息?你知道吗?(学生回答)
简单地说,信息就是指对人么有用的数据、消息。
(有用,即有价值。
信息具有价值)
2、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举例启发后,请学生自己举例)
只要我们留意一下周围世界,就会发现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十字路口的信号灯…… 教室里的板书,挂图…… 图书馆里的书报…… 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直播……大自然也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发出各种各样的信息…… [可用幻灯片展示以上图片]
二、新课教学
解释:
一、信息通常是指数据、消息中所含的意义。
科学角度研究的信息主要指:一是经过计算机技术处理的资料和数据,如文字、图形、影像、声音等;二是经过科学采集、存储、复制、
分类、检测、查找等处理后的信息产品的集合。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存在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
它必须借助某种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这些符号通常人们用数据来记录它。
二、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利用电脑动态展示以下三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1、信息的获取
人脑的大部分信息是通过视觉和感觉器观获得的;电脑中的信息主要是通过诸如键盘、鼠标、语音识别等电脑输入设备,扫描仪、传感器等电子感测装置来获取。
2、信息的传递
信息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发挥效益。
烽火狼烟、飞马传书、信鸽远飞—>报纸、电报、电话、广播—>微波、光缆、卫星、计算机网络
3、信息的处理
信息处理是指将信息缩小、放大、分类、编辑、分析、计算,加工成某种要求的数据形式,如绘制图形、打印报表等。
电子计算机是信息处理机。
三、信息社会
人类进入20世纪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当今信息同物质、能源一样重要,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资源之一,是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甚至人们把今天的社会称为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是以信息生产为中心,促进政治和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的社会。
”信息社会将会给每个人带来机遇和挑战。
四、信息高速公路
‘信息高速公路’是一个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基础,以光导纤维(也叫光缆)为干线,集电脑、电视、电话为一体,以各种图、文、声、像等信息为‘货物’,覆盖面广(遍布全球)的高速传输的信息网。
[利用电脑展示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 全课总结
1、什么是信息?
2、信息技术包括哪些重要的技术?
3、为什么有人称现代社会为信息社会呢?
4、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
[教后记]
教学章节:第三节
教学目标:迈入网络世界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因特网,了解网站地址,掌握IE浏览器的基本使用方法,能够利用IE浏览器浏览Web 页,文明上网和安全上网。
2、能力目标:
①通过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加强学生信息素养
的培养;
②通过参与,引导学生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同时,培养他们的
综合认识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探索,激发学生探求未知,认识新知的愿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积极独立思考及相互合作的意识。
教学方法:
本课在教法上采用“任务驱动”“探索式”教学法,即在“任务”、(浏览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的驱动及教师的指导下,先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式学习、操作,然后由教师讲授总结有关概念。
教学重点:
IE浏览器的使用
教学难点:超链接。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
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而上网成为我们获取大量信息的理想方式。
你上过网吗?上过网的同学请举手!你上网都做些什么呢?
生:查资料、看动画、听音乐等。
师:原来上网可以做这么多有意思的事情,真是太好了。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揭开网络神奇的面纱。
(出示课题——迈入网络世界)二、学习新知启动计算机
先打开外部设备电源,再打开主机电源
1、网上浏览(1)学习电脑网络和互联网:
(任务一)
师:导入,什么是电脑网络和互联网?它的用途是什么?请同学们看显示器观看互联网示意图,思考并看书完成老师给你的学习任务。
(出示任务一)
(2)学习网址:
(任务二)
师:因特网上的信息浩如烟海,怎么才能快捷地找到所需要的信息呢?办法之一就是通过网址浏览网站。
那么,什么是网址?IP地址和主机名有什么作用?请同学们看显示器,完成老师给你的第二个学习任务。
(出示任务二)
(3)在互联网上能干什么?:
(任务三)
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上网试试呢?
生:想。
那么怎么样上网?请同学们先自学上网步骤。
(出示任务三)。
根据这个步骤,自已试一试能不能登录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
生:操作、讨论。
师:巡视、辅导。
请生演示浏览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
师:浏览网页的两种方法:
1输入网址;
2通过超级链接。
(4)文明上网、遵纪守法:
(任务四)师:同学们,互联网丰富多彩,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学习资源和快乐的生活,但是,网上有精华也有糟粕。
面对花花绿绿的虚拟世界,我们小学生应该自觉抵御不良信息网站,文明上网、遵纪守法。
(出示任务四)。
出示《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3、练习
出示练习:学生操作,老师指导。
关闭计算机开始-关机-关闭计算机
课堂小结
谁来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
这节课我们每个同学都通过上网这种方式,获取了知识,获得了快乐,因特网就像一座宝藏,等待着我们去发掘。
第二章计算机的系统组成
教学章节:第一节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目标
: 1、知道二进制的概念;
2、理解采用二进制的原因;
3、了解计算机程序的概念;
4、了解机器语言程序与高级语言程序的特点;
5、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组成部分及其关系。
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观看视频,体验计算机采用二进制表示信息的事例,感受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本过程。
教学重点:二进制的概念和采用原因
教学难点:计算机硬件的组成部分及其关系。
教学理念:
采用图解、视频、游戏等方式,使抽象难懂的教学内容,进行直观的演示和简洁的归纳;通过层层设问,引入过渡到各教学环节,并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
教学资源:《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课件及《计算机二进制工作原理》视频。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冯诺依曼结构及工作原理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那么其中的硬件有哪五个组成部分?看书后回答:输入设备、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出设备。
引入设疑:那么,当我们在键盘敲一下“A”键,显示器马上显示一个“A”字母,计算机要完成这个分析、处理过程,大家想
象一下硬件这五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工作流程是怎样的呢?学生想象,并发表猜想。
设疑过渡到本节课新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计算机硬件五大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P24 2-1-1 图)使用课件,动画演示“计算机硬件的组成部分及其关系”,并讲解其工作流程。
(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解,并对照书本加深理解。
通过课件使知识简单直观化。
)呈现课件中的练习游戏:拖拉五个部件名到相应位置。
学生愉快地在各自的电脑中完成练习游戏。
通过游戏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
请有能力的同学尝试复述计算机硬件五个部件的工作流程。
个别同学尝试复述,其他同学补充完善。
通过复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二进制与计算机
对照图2-1-1,设疑
我们知道,当我们从图中最左边通过输入设备键盘输进一个“A”,那么在图中的最右边通过输出设备显示器则输出一个“A”,现在请大家再猜想一下,这个“A”在图中内部流程中,是始终以“A”的形式存在还是变成其它什么形式呢?学生讨论并猜想答案。
设疑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提示:请大家观看一段视频《计算机二进制工作原理》,答案就在其中,看完后请同学回答。
学生认真观看录像后回答:“A”在计算机内部是二进制代码流通。
设疑:我们知道我们日常生活用的是十进制,那么为什么电脑内部工
作要用二进制呢?请大家看书P22—23,看谁能最快找到答案。
阅读教材内容,找出问题答案。
培养学生看书自学的能力。
教师归纳:1、计算机只能识别二进制,即由0 和1 组成的编码。
2、采用二进制的原因:(1)容易表示;通过课件分析实例:采用二进制代码控制“中”字在电子屏中显示的原理。
(2)运算法则简单。
对比十进制的“九九乘法表”进行分析。
认真听老师讲解,并对照书本作标记,加深理解。
直观形象地讲解重难点。
(补充材料:程
序与计算机)
设问:大家认为是人聪明还是电脑聪明?展开讨论,答案不一。
引入过渡。
引导归纳:看范畴而定,在运算速度、记忆容量、工作强度等方面人的确不及电脑,但是毕竟电脑是人发明创造的。
设问:那么我们人是怎样让电脑为我们工作的呢?回答:让电脑运行相关软件。
反问:那么软件何来?回答:软件是人编写出来的程序。
课堂小结:1、计算机程序的概念:控制计算机工作的一系列命令。
2、常见的编程语言有:机器语言与高级语言。
3、通过程序段截图,让学生对比两种语言的特点,并指出其转换方法。
4、认真听老师讲解,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对照书本作标记,加深理解。
课堂作业:
让学生完成下面的填空题,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1)计算机内所有的信息都是以()进制形式表示的。
(2)二进制由()和()两个数字组成。
(3)计算机采用二进制的原因是:()、()。
(4)控制计算机工作的一系列命令称为()。
(5)计算机能直接识别和处理的语言是();但比较直观、易懂,便于人们使用的语言是()。
教学章节:第二节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功能及特点。
2、能够正确指认计算机硬件设备和区分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
教学重点: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组成及各部件的名称与实物的对应教学难点: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功能及特点
教学方法:讲解法、图片展示法、实物操作法、任务驱动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同学们,你们好!希望我们今天一起学习后大家能有所收获。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知道了微型计算机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的。
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下面就请大家和我一起去初步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二、新课讲授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师出示幻灯片展示)那么,什么是硬件呢?
明确:通常,人们把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电子的或机械的部件称为硬件,它是计算机进行工作的物质基础。
提问:你所知道的计算机硬件都有哪些呢?(鼓励回答后,幻灯片出示硬件图片)明确:人们习惯把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分为主机和外设两部分:(播放幻灯片并出示实物讲解)
(一)主机主机是微机最主要的部件,通常人们又把CPU、内存、主板看成主机最主要的部件。
1、中央处理器(CPU)
中央处理器简称CPU,主要包括两个部件:运算器和控制器。
运算器主要完成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而控制器不具有运算功能,它只是读取各种指令,并对指令进行分析,进行相应的控制。
CPU 可以进行分析、判断和计算,并控制计算机各部分协调工作。
CPU 好比人的大脑,它是计算机的运算和控制中心,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部件,计算机完成任何任务,都需要通过CPU 来实现。
CPU 的主要技术参数:
(1)字长
字长就是计算机能同时处理数据的长度。
字长是CPU 最重要的一个品质标志,字长越长,计算机的处理能力越强。
(2)CPU 主频
主频是CPU 内核运行的时钟频率,它表明计算机的工作速度。
频率
越高,CPU 运行速度就越快。
现在,主流CPU 还是Intel 和AMD 两家的天下:Intel 英特尔)(系列、AMD (超微)系列。
CPU 发展也已由286、386、486 到奔腾、PⅡ、PⅢ、PⅣ。
2、内存储器
内存储器是电脑的一个临时存储器,它只负责电脑数据的中转而不能永久保存,所有的数据都通过内存储器和CPU 进行交换的。
它的容量和处理速度直接决定了电脑数据传输的快慢。
它是电脑的核心部件,重要性仅次于CPU。
内存储器分为只读存储器ROM 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ROM 中的程序只能读出,不能被重新写入,断电后存储内容也不会丢失。
RAM 主要用于存储工作时的程序和数据,需要执行的程序或需要处理的数据都必须先装入RAM 才能工作,关机后RAM 中的存储内容将消失。
微机中的RAM 一般集成在一个长方形的小片上,称“内存条”,通常将它插在系统主板上。
内存的性能指标是存取速度,以纳秒表示,存取时间越短,工作速度越快。
3、主板(Main Board)也叫母板(Mother Board)或系统板,主板实际上是一块电路板,是整个电脑的基板,是计算机各部件的连接工具,成为CPU、内存、显卡和各种扩展卡的载体。
主板是否稳定关系着整个电脑是否稳定,主板的速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整机的速度。
(二)外设
外设可以分为三部分:外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