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骑驴入剑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雨骑驴入剑门

作者:赵谨

来源:《汉字文化(教育科研卷)》2018年第09期

【提要】在中华文化中巴蜀文化是作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存在的,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巴蜀文化指四川省地域内,以当代中国文化总体为背景,以历史悠久的巴文化、蜀文化为主体,并包括省内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地域亚文化的总汇、它深居中国内陆腹地,是一种以盆地为主要地域特征的内地型文化。巴蜀地域文化对宋代部分作家的影响显而易见。

【关键词】巴蜀文化对宋代作家影响探究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这是陆游自四川安抚使王炎幕下改任成都府路安抚参议官,时年十月由南郑赴成都,途经剑门时所作的诗。此诗虽有自嘲之意,但在当时尤其是唐宋时期,骑驴和入蜀似乎已经成为一个人是否可以成为诗人的两个重要条件。且据传唐代诗人李白、杜甫、李贺、贾岛等都有骑驴吟诗的故事,而且唐人也认为诗歌造诣与居住蜀地有关,如韩愈《城南聊句》有“蜀雄李杜拔”之句。宋受唐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影响十分大,所以不免也将此视为条例。因此宋人亦认为杜甫、黄庭坚入蜀以后,诗歌才登峰造极。那么,蜀地究竟对宋朝诗人和宋朝文学有什么样的影响呢?巴蜀的地域文化以其独到之处影响了哪些诗人词人的创作?接下来,我将从几方面进行探究。

一、险峻的地理位置

首先,是属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早在唐代就有李白《蜀道难》。蜀地地势险峻,自古就被称为“蛮夷之地”,土地贫脊。是官员和诗人们经常被流放之地。汉魏时三国争霸,诸葛亮也因蜀地特殊的地势而成而败。所以蜀地这样一个似乎荒凉的“绝境”对诗人们的心境是有十分大的影响的。“巴山楚水凄凉地”这样的诗句便可窥见一斑。而正是因为这样的环境,造就了唐代诗人们或悲伤哀怨的情愫,或浪漫奇谲的想象。以陆游另一首诗为例,《关山月》这自诗作于宋孝宗淳照四年,当时陆游在成都范成大幕下任参议官。一方面他对战争悲愤,另一方面是居于蜀地报国无门的无奈,而这样的状态和心境,不可否认与巴蜀的地理环境间的关系。再有林景熙《题陆放翁诗巷后》:“轻裘骏马成都花,冰瓯雪碗建溪茶。”也从后人的眼中看见到巴蜀地理环境对陆放翁心境的影响。离蜀之后所作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和《示儿》这样的诗句与在蜀地时的经历和心境是分不开的。神奇的巴蜀地域造就了这样一位兼具雄奇奔放与沉郁悲凉的伟大爱国主义诗人。

二、蜀地浓厚的宗教文化

其次便是蜀地特有的宗教文化,尤其是佛教的影响,而受蜀地佛教影响最为显著的作家便是“苏黄”两位,即苏轼与黄庭坚。苏轼不是像其他诗人一样“细雨骑驴入剑门”,而是扎根生长于蜀地。作为眉州眉山人,他便不可避免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而寻究佛教文化在蜀地的发展

确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不可分割,但此地不再过多论述。谈及蜀地佛教文化对苏轼的影响,便不可不说到《定風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一蓑烟雨任平生”这首词十分能够代表体现苏轼当时豁然开朗的心镜,与那些后来入蜀的诗人不同,自幼长于蜀地的苏轼在面对后来的人生困境时内心多的是平和与淡静,是巴蜀文化中浓郁的峨眉大佛文化以及平日险峻地势和奇诡的自然环境赋予他的在离开蜀地之后的从容,内心的云淡风清。还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样的作品。无非是佛教出生死、超三乘、对生老病死的顿悟。在历经“乌台诗案”后,苏轼更是在已有的佛学思想基因下诚心归佛,以不变之性观有限之生命,由此获得无限的慰藉。而黄庭坚也是受佛教禅学滋养的一生。他与苏轼同为黄龙惠南的再传弟子。在《次韵王荆公题西太一宫壁二首》中:“真是真非安在,人间北看成南。”似已看透世俗人心杂乱,是非颠倒的事实。且他在《自题画像》中也有“似僧有发,似俗无尘,作梦中梦,见身外身。”这样的诗句。还有“照破生死之恨,则忧怒无处安脚”的和光同尘的境界。而这样的诗歌语言和他淡泊释然,不以迁谪为意的旷达胸襟达与他在蜀地时所受的佛教禅宗文化影响是分不开的,于是“蜀士慕从之游”。

巴蜀文化包罗万象,地理、历史、饮食各类,无不对文人迁客有着深刻影响。而最根本的,我认为还是蜀地奇特险峻浪漫丰富的地理环境所带来而忧患与淡定从容。然而无论是哪一种,都对当时宋代文学有着许多积极意义。远游何处不销魂?何处安放是吾身?正是这样一个独特的地域,独特的文化环境,才造就了那样一批杰出的诗人与伟人。

参考文献

林向2006《“巴蜀文化”辨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期。

钟维学2007《中晚唐文人巴蜀旅游研究》,四川师范大学。

肖敏2017《宋代巴蜀词研究》,南京师范大学。

胡昭曦2009《巴蜀文脉之传承发展——宋代双流蜀学名人概略》,《华文化论坛》第S2期。

(通信地址:637000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