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工作总结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高达663万人,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人,创历史新高。

由此可见,近年来由于大学扩招和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递增,这样的状况使得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面临严峻挑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凸显出诸多思想问题,要改变这一状况,就要增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所要求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意义
社会的高速发展要求高校毕业生具备越来越全面、突出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于是社会上的用人标准水涨船高,大学生面临这样的就业压力自身思想观念也随之变化,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应运而生。

由原来的单纯的“导就业”转为陪伴式、挖掘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道德养成的“导人生”思想政治教育。

“90后”大学生中存在着一些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他们在职业需求和职业选择中也明显的体现着这些特质,而正是这些“90后”觉得重要的东西,消极的影响着他们人生最重要的选择。

因此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引导新一代大学生更好地选择职业,做好就业准备。

为了帮助大学生客观地自我认识与评价,树立科学的职业目标、择业观、价值观、人生观,深入了解国情,了解社会,正确认识就业形势、职场世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任重道远。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停留在帮助大学生调整就业心态,正视社会就业压力的机遇和挑战方面,更要培养学生学会将个人素质和社会需要作对比匹配,提高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就业
需要的健康心理素质。

二、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1.无法正确自我分析,缺乏对职场世界的客观认识,导致职业生涯盲目没有方向、目标。

中国现有的教育体制培养了一大批在成长过程中接受的知识教育多于素质教育的大学生,加之家庭、社会的过度保护,导致缺少实践经验,缺乏对自身全面、客观的认知,无法为自己在社会行业中准确定位,在就业的时候不知道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缺乏人生规划,从而造成当代大学生的不合理就业行为,就业中盲目自卑、盲目自大、盲目听从家长的安排。

2.盲目自信的就业期望,过分追求物质利益,一味强调自我实现,对社会发展和就业形势缺乏科学认识。

就业不仅是大学生职业选择的行为,同时也是人生进程中对行业价值、自我价值实现方式的一种选择。

部分大学生因为缺乏崇高的职业理想、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科学的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中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功利性。

他们更多地关注自我的价值利益,把物质利益作为衡量职业生涯成败的标准。

许多大学生还活在“天之骄子”的泡沫幻影中,对社会发展缺乏客观认识,对自我认知和就业的期望值较之现实状况着实偏高。

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物质需求的不断提高,导致大学毕业生普遍认为自身利益的实现是就业选择的首要依据,甚至出现了一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选择首先考虑的是工资、补贴、住房、福利待遇等职业的附属物,而不是职业本身与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的匹配程度,更是忽略了职业后续的发展前景。

3.社会诚信意识淡薄,道德问题频发,就业心理素质薄弱,情商、逆境商有待加强。

当代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某种程度的信用危机:就业推荐材料造假、面试过程编造谎言、签订就业协议后随意毁约、频繁跳槽。

现今社会竞争压力大,物欲横流,急功近利的思想越来越普遍存在,大学生往往以为就业的成功与否就等同于人生成败,面对就业时压力较大,容易产生烦躁、自卑等情绪,甚至出现自杀的悲剧。

4.综合素质不高,创新精神与竞争意识欠缺,艰苦奋斗精神的缺
乏,沟通与社交能力等职业素质较差。

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社会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而大部分大学生不清楚自身素质和社会要求、用人单位要求存在的差距,虽然在校期间学到了一些知识和能力,但是部分大学生整体素质无法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普遍体现为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弱、实践能力不强、缺乏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缺乏基本的表达、沟通、团队协作能力、社交等职业素质。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成功就业
1.做好就业形势与政策教育。

时刻关注、把握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总体走势,正确解读就业形势发展和就业政策变化,及时对学生宣传国家有关于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及贯彻落实情况,有关部门和省市制定的行业性、区域性就业政策及贯彻落实情况。

通过学校的各种宣传媒介,以及开展相关的知识竞赛、辩论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活动,分学科、专业、学历等不同情况全面准确地为学生分析就业形势,帮助学生准确地掌握当前就业形势,科学调整就业心态和就业期望值,并采取有效措施迎接各种就业的严峻挑战,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努力实现成功就业。

2.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针对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诚信缺失的现象,要加大力度建立诚信教育机制,帮助学生进行客观的自我认识和职业定位,发挥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的积极作用,加强毕业生的品德教育,突出诚信教育和责任感教育,促进大学生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

就业指导需要形成长期的过程,可以根据大学教育的各个阶段的不同特征和需求结合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设计就业指导课程,确保就业指导能有效的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循序渐进的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注重大学生情商和逆境商的提高。

大学生毕业前夕是问题的高发时期,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关注时期,关系到高校和学生个人的安定与稳定。

高校需要建立完善的心理服务机构和就业指导机制,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掌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心理状况的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地通过对大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情商养成、困难情境抗挫折能力加强提供咨询、引导等服务,指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就业挫折,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帮助他们消除心理上的不平衡,有效加强心理素质,更加适应新的发展起点,营造文明离校、文明就业的氛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