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行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中国现代大学生绝大部分属于中国独生代,所以他们的消费行为有着中国独生代所特有的六大特征,也即是需求欲望高、执著个性和高档品牌、习惯透支、乐于接受新品、心理需求高、寻求刺激和体验。

其中尤以习惯透支最为明显。

大学生的消费价值观既倾向于西方,又在心理层面上不同于西方。

由此可以引申出中国现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四大特点:E世代消费、时尚消费、炫耀消费、攀比消费。

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E世代消费。

关键词:E世代时尚炫耀消费攀比消费
正文:
1.关于E世代消费
E世代是指成长于网络电子媒体时代的社会群体,是受数字媒体环境影响的全新一代,在中国大多是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一代,他们最大的特征是面对电子媒体从容和轻松的状态。

以下是大学生E世代消费的一些分类:
第一类型:孤寂努力型——低年级大学生
概述:该类型可以破译为低年级大学生,年龄介于19~21岁之间,平均每天上网2~3小时,男女比例相仿,性格偏内向。

渴望激情,然而却只能借助网络舒缓孤独,内心渴望成就,因此非常积极努力,自我丰富,以求个人提升。

性格方面:他们内心渴望开心、刺激,渴望得到别人认同。

然而客观条件无法满足内心渴望,他们只能靠网络寄托自己的孤寂,缓解苦闷的心态,他们对网络比较熟悉,但还处在大学低年级阶段,网络还没成为他们赖以生存、提升的工具。

由于渴望别人认同,他们热切采用自我丰富型的休闲活动,例如,上培训班、学英语、学计算机等等,因此这一类型的人是培训业的主要市场所在。

另外,他们不喜欢“与人沟通”类型的休闲活动,如逛街,还有“懒人平淡”型的如睡觉、看电视、听音乐。

日常生活消费方面:该类型追求潮流,向往西方的文化和生活形态;购物方面,追求展现个性的产品,以博得别人的认同;工作方面同样希望不断努力取得成就和别人的承认。

注意:该类型是“网络消遣产品”,如网络摄像头、“新潮产品”以及“培训业”的主要市场。

第二类型:开心刺激型——大学低年级以及低龄社会青年
概述:该类型可以破译为大学低年级学生以及刚步入社会的低龄青年,年龄在19~21岁之间,平均每天上网3~5个小时,男性占绝对优势,性格偏外向。

他们的特征是追求开心刺激高于一切,网络在他们成长过程中起了淡化传统道德,提供物色异性,发展恋情,甚至是发展一夜情的重要手段。

性格方面:在该类型的价值观中,开心刺激高于一切,他们不追求成就感,对传统价值观有一点点叛逆。

他们对网络熟悉,网络可能就是他们工作、获取信息的一个手段。

然后,日积月累中,网络带来的各种各样新奇百怪的思维和文化淡化了他们的传统道德,他们开始通过网络物色异性,发展激情,不要求责任,只求片刻的刺激。

休闲方面他们偏好动感激情的活动,例如,迪斯科、卡拉OK等夜生活,打麻将、打扑克,网络游戏等带有刺激感的活动。

日常生活消费方面:该类型追求个性的展示,追求潮流,向往西方的文化和生活形态;购物方面追求个性产品,以增加自己的吸引力,且多为随意冲动型购买者;工作休闲方面,他们是休闲至上,向往自由职业,例如艺术家、自由撰稿人、个体户等等。

注意:该类型是潮流、个性产品的重要市场,也是夜生活场所的常客。

2.关于时尚消费
时尚是人们暂时采纳的一套行为,因为这套行为被社会认为是适时的,合乎形势的。

现在在校园里领导时尚消费潮流的,基本是那些“富裕”的大学生。

不过这个“富裕”要打引号,因为有的并不是真的家境不错。

问题在于,为什么有的家长宁肯负债也要为子女负担这部分
非生活必需品的消费支出?为什么一些大学生会视这种消费为理所当然?问题出在我们的教育上面。

长期以来,不少家长给孩子灌输的是这样一种思想:好好学习,将来考一个好分数,然后上大学,出人头地,“做人上人”。

这其实只是强调教育为个人享受服务。

类似的问题还存在于我们的整个教育系统。

应试教育以分数论英雄,忽视或淡化了对学生的人格培养。

“距高考还有菖菖天”、“今天不下地狱,明日何上天堂”,诸如此类的警语屡见不鲜。

上大学就是“上天堂”,成绩优秀、考上大学即成功,有权享受父母给予的一切;相反,成绩不好、考不上大学,就意味着失败。

凡此种种都偏离了教育的正道!在这种背景下培养出来的孩子,能靠什么样的品德和意志来抵制高消费的诱惑呢?
3.关于炫耀消费
炫耀消费是指购买并突出显示奢侈品,以证明其支付昂贵商品能力的消费行为。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及相关监测机构的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每学期的人均消费支出高达4819元,意味着大学生人均年消费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8472.2元)。

某大学中文系一位老师说,很多学生在外为了“面子”一掷千金,而在家信中,则频频“告急”索款。

远在家乡的父母并不了解孩子奢侈的消费,只得节衣缩食,甚至借贷度日,以满足子女的物质要求。

很多父母以这种方式爱着孩子。

为了能让孩子上大学,让孩子过得更好,宁愿让自己“一切从简”,甚至过着更艰辛的生活。

“南大调查”分析显示,大学生作为一个身心尚不成熟的群体,以追求名牌为主的炫耀性消费,是大学生最直接实现“自我价值”的手段,这种心理驱使他们竭力来进行炫耀性消费以引起他人的注意,即以自己与他人的不同来表现或者突出自己的个性与社会价值。

“南大调查”中发现,多数大学生能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承受能力,能控制自己的消费,而不是盲目地陷入感性消费的误区。

但也有的学生消费时大手大脚,沉迷于盲目消费中,比如最近一些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不仅大大增加了自己和家庭的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大学生会在盲目的消费中迷失自己,以至影响到学业。

4.关于攀比消费
攀比消费的重要前提是消费者购买某项商品并非出于物质满足的需要,它的发生更多地理由于攀比而形成的心理落差。

根据调查显示,5项消费成为了大学日常必需的消费。

这5项消费是,食堂的饭费、手机费、上网费、恋爱消费、外出聚会费。

在沈阳市的几所高校中,记者也对不同年级的100多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发现除每月二三百元的吃饭费用外,大学生的日常消费主要集外出聚会、上网、谈恋爱等几大项上。

其中用于交友应酬的聚会消费平均每月在90元左右,手机消费在80元左右,用于恋爱的消费在100至500元之间。

除了这些平均下来的日常生活消费外,大学生的奢侈品消费也是一个重要支出。

对本学校的20个寝室,1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调查显示,大学生的手机普及率高达100%,而且手机的型号基本都是最新款式的。

1000元以下的只有11部,占11%;3000元以上的有30部,占30%;而其他的都是2000元至3000元之间的。

同手机一样普及的还有电脑,在大学寝室里,每个寝室都至少有一台电脑。

不过这些电脑用于学习的非常少,大多数学生都是在聊天或者玩游戏。

记者在某大学教学楼前,对同学携带MP3进行了调查,结果记者发现,从记者面前路过的50个大学生中,有29个人携带了MP3。

除了电子产品外,化妆品也是一个重要支出。

在得到某高校领导的同意后,记者走进某大学的5个女生寝室,记者看到名牌护肤品,洗面奶,香水等一系列化妆品已经成了很多大学生的必备品。

根据孙帆提供的调查数据,女生60%的生活费都用在了化妆品或者服装等与“美”有关的事情上。

5.关于中国现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一些看法
从以上的这些调查不难看出,中国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还是很让人担心的。

高消费就是大学生消费行为最显著的特点,而这种消费行为从另一角度看其实就是一种铺张浪费!勤俭节约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应是现代大学生所必有的品质,当你享受着大学的自由与骄傲时,请别忘了在家中辛苦了半辈子的父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