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权下的自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教学目标
二、[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学生可以围绕文艺复兴运动 及宗教改革的性质进行预习。课堂上,教师应仔 细讲解:文艺复兴并非古典文明的简单重复,让 学生明确两者在性质上的根本差别。同时,也让 学生明确:宗教改革实质上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延 续。
三、教学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宗教改革,我们能够看清中世纪欧洲的 社会概况:教会的腐败与罪恶笼罩着欧洲社会。 然而,即使是像路德这样的宗教改革家实际上也 并非是贫苦民众的救世主,由此可以看出,宗教 改革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的社会运动。
探究思考:
1、文艺复兴运动是在怎样的历史背 景中产生的? 2、有人认为:“文艺复兴就是复兴 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你如何看待 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
世界伟人看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 正如恩格斯所说:“在人文主义的伟大思想光 辉和永恒艺术魅力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失 了。”因为文艺复兴期间人文主义者的启发, 欧洲随之而来的是商业革命,宗教改革,政治 革命,并且开创了一个理性的时代,世界也随 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三、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
品和马丁· 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 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三、教学目标
【省教学指导意见】
基本 要求
知道下列作者及其代表作品:薄伽丘与 《十日谈》、但丁与 《神曲》、彼特拉克、 达· 芬奇与《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莎 士比亚与《哈姆雷特》。认识文艺复兴与宗教改 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认同人文主义价值观的 精华,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敬请批评指正!
拉斐尔(14831520),文艺复兴意大利 “艺坛三杰”之一。从22 岁到25岁,他创作了大量 圣母像,从此声名大扬, 他没有达· 芬奇那样经验丰 富博学深思,也没有米开 朗琪罗的雄强伟健的英雄 气概。可是,他创造出最 合乎当时人们的口味、被 特称为一种“秀美”的风 格,不仅使当时人倾倒, 并且延续了400年之久, 成为后世古典主义者认为 不可企及的典范。
马丁〃路德(1483—1546)
为什么宗教改革会首先出现在德国呢?
宗教改革的背景:
日益腐朽的天主教会阻碍了资本主义的 发展,激化了社会矛盾。 文艺复兴运动宣扬人文主义,起到了思 想解放的作用。 德国经济分散、四分五裂遭受罗马天主 教教廷的剥削压迫最重。教皇出售“赎 罪券”激起愤慨。
观点上:各家教科书都认定人文主义的核心是人、 人性和人权
请你说一说文艺复兴时 期(14—17世纪)的代表人物 及其代表作。
文艺复兴主要代表及作品
阶 段 国家
初 期 三 杰 美 术 三 杰
代表及作品
但丁《神曲》 彼特拉克 薄伽丘《十日谈》 米开朗琪罗《大卫》 达· 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拉斐尔《西斯廷圣母》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马丁〃路德是德国宗教改革 的推动者,亦是基督教路德宗 (又称信义宗,Lutheran Church)的创立人。 他提出最有力的论点是“基 督教的最终权威是《圣经》而 非教皇”。 他是第一位将圣经翻译成德 语的人。加上活版印刷的推波 助澜,各地开始将《圣经》翻 译成当地语言,将《圣经》平 民化和普及化。
教学反思
1、教学中不断地设问引思,可以让学生加深对人 文主义的理解 2、设置情境、由浅入深、收集资料、课件总结、 可以做到清晰明了,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 3、如何避免罗列材料,让材料有重点的突出,仍 是我要钻研的问题之一 4、以人为本,仁者爱人是我们中国古人人道主义 的光辉思想,也应该是当今世界的人文主义浪潮, 如何有机结合而不是泛泛而谈也是我注意的问题。
必修三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课 神权下的自我
衢州三中 张志宇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神权下的自我》是必修三专题六的第二课,所述内 容为西方思想史上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人文精神在 14-17世纪的复兴发展。在本专题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上承智者运动,下启启蒙运动,是西方人文精神发展的重 要阶段。同时本课与必修二的专题五也有很大的内在联系。 从西方的整体历史发展看,本课与西方的资本主义萌芽的 产生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关系,对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有着重 要的影响。
米开朗琪罗《自画像》
米开朗琪罗,1475年3月 6日出生于佛罗伦萨,是意大 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雕塑家、 画家、建筑师和诗人。他的艺 术创作深受人文主义思想和萨 伏那罗拉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 以现实主义方法和浪漫主义的 幻想,表现当时市民阶层的爱 国主义和为个人而奋斗的精神 面貌,富于人性和人的情感, 在艺术上具有坚强的毅力和雄 伟的气魄。 代表作品有雕塑《大卫》 《摩西》和梵蒂冈西斯廷教堂 壁画《创世纪》、《末日审判》 等。
薄伽丘(1313— 1375),意大利作家。他出生 在巴黎,早年在那不勒斯经商, 后大部分时间住在佛罗伦萨。 他拥护共和政体。薄伽丘是个 多产作家,写过传奇、叙事诗、 史诗、短篇故事等。他的杰作 是短篇小说集《十日谈》,它 为欧洲近代短篇小说开了先河。
彼特拉克
1304年7月20日,彼特拉克出生在 阿雷佐。以后又多次搬迁,最后迁到法 国南部的阿维农。从少年时代起,彼特 拉克就非常喜爱文学、修辞,对古典作 家的作品尤为倾倒,他常常彻夜不眠, 在油灯下如痴如醉地阅读着。但是作律 师的父亲希望他放弃文学、诗歌,去做 一名法学家。从1316年起,他先后多次 被父亲送去学习法律。1326年,他的父 亲去世,彼特拉克得以放弃法学,自由 地发展自己的爱好。他回到阿维农,担 任了一个次要的教职。后成为享誉整个 欧洲的著名作家。他的创作很丰富,其 中《歌集》《阿非利加》《意大利颂》 等尤其著称于世。
五、学法与教法
教法:
利用课件、视频、图片等。 进行问题探究,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 理解力。 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提高学生分析解决 历史问题能力以及联系实际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利用一幅油画《雅典学派》
文艺复兴,愿意为“再生”)是
14世纪-17世纪欧洲从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 资本主义社会转变时期的反封建、反教会神权 的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代表欧洲近代资 本主义文明的最初发展阶段,是“人类从来没 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
小结 欧洲中世纪黑暗时代 (人成为神的附属品)
冲突
文艺复兴 意 人文主义 思想武器
延续和 发展
十四世 纪西欧 资本主 义萌芽
资产阶级出 现(维护自 身经济、政 治利益)
宗教改革 德
绿化校园、美化校园是我校六月 建设的中心主题。学校为给同学们创 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正 积极开展 “人文校园”的创建活动。 作为学校的一员,请你运用人文 主义的观点为我校“人文校园”的 建设出谋划策。
○材料表达绮思梦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表现形式
是从肯定人的欲望和歌颂自然的人性 ○冲破封建教条,追求爱情幸福的精神 开始的。
但丁
1265年5月,但丁诞生在意大利 佛罗伦萨一个小贵族家庭里。他幼年 丧母,大约在他18岁那年,父亲也去 世了。不过,但丁还是得到了良好的 教育。他曾积极地投身于佛罗伦萨的 政治活动,担任过公职。后来,他因 为反对教皇及其在佛罗伦萨的追随者, 被判没收全部家产,终生放逐,最后 客死他乡。《神曲》是一部比较特殊 的史诗,因为诗中叙述的是诗人自己 想像中的经历。全诗分《地狱》《炼 狱》和《天堂》三部,每部由33首 “歌”组成,加上全书的序曲,总共 有100首歌之多,计14000多行。
知道《九十五条论纲》的作者及其主要思想。 达· 芬奇及其代表作品教科书中没有提及,教学 中要予以补充。“古典文化的‘再生’”一目为 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发展要求 说明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掌握“文艺复兴三杰” 及其代表作,并着重理解 文艺复兴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而 并非是简单的复古运动,进而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应深入本质,而不应仅仅停留在表面上。
意 开 大 始 利
扩 展
英国
感受名著:
薄伽丘《十日谈》故事 : 郡主(绮思梦达)冲破封建门第观念,与仆人相 恋,事情败露后,父亲暴跳如雷,将仆人关入地牢, 痛骂女儿不顾身份,竟与下贱的奴仆相爱。绮思梦达 却宁死不屈,并愤然驳斥父亲:“我们人类的骨肉都 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 具备着同样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我们人类是天生一 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
文艺复兴全盛期的杰出代表
“美术三杰”
达· 芬奇《自画像》
达· 芬奇(1452—1519), 意大利文艺复新时期最负盛名的 艺术大师、科学家,知识渊博、 多才多艺。他生于佛罗伦萨郊区 的芬奇镇,卒于法国。恩格斯对 他的评价很高,赞扬他“不仅是 大画家,而且与是大数学家、力 学家和工程师”。 达· 芬奇与米开朗琪罗、拉斐 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尤以《最 后的晚餐》和《蒙娜· 丽莎》等 画驰名于世。
2、教材特点
教材内容丰富,理论性强,在讲解时需把握难度, 注意Βιβλιοθήκη 体线索的梳理,要化繁为简,使之易懂。
二、学情分析
针对高一学生: 学生在初中学习过与本专题相关的知识, 有一定学习兴趣和文学基础,好奇心较强, 优势 有比较强烈的学习欲望, 有一定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生基础薄弱,主动学习的能力较弱;学习 方法相对单调低效, 劣势 文艺复兴在时空方面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 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特点、历史作用、当 时的人文主义思想,缺乏深入的了解。
四、重点与难点 本课重点:
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人物及马丁· 路德的代 表作品及其内在涵义。
本课难点: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五、学法与教法
学法: 课前:课前学生通过收集材料阅读课文进 行自主学习。 课上:借助问题情境创设、感受名著等活 动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课后:结合现实问题进行追踪学习和研究 性学习。
宗教改革(德国)
导火 线
1517年,教皇在德国出售赎罪券
开始:
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1.人的灵魂得救靠自己的虔诚信仰; 2. 人人有权读《圣经》,直接和上帝沟通; 3、《圣经》代表着理性和思想自由。 创立路德教 扩展以后欧洲还出现了加尔文教等新教派
主张
结果 主要 影响
1、使西欧人从长久的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 2、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启蒙运动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3、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作为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也有 一个从初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
文艺复兴思想家笔下的人文主义者的形象: 角色扮演
中世纪神学 神性 神学束缚 来世/禁欲 蒙昧主义 VS 人文主义 VS 人性 VS 人权自由 VS 现世/幸福 VS 理性/经验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
肯定人、崇尚人性,要求把人从宗 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剧情再现:
《哈姆雷特》 是描写丹麦王 子哈姆雷特为 父复仇而遭毁 灭的故事。
“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品! 理想是多么高贵, 力量是多么无穷, 仪表和举止是多么端正, 多么出色。 论行动,多么像天使, 论了解,多么像天神! 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对人的赞美与薄伽丘对人性的肯 定有哪些不同? 薄伽丘集中于人性的本能方面,而莎士比亚 注重人性的高尚和尊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