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品德小故事]道德小故事100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品德小故事]道德小故事100字北宋时期的程颢、程颐都是闻名的哲学家、训练家,他们又是同胞兄弟,因同是理学奠基人,被人们称为“二程”。
“二程”的母亲侯氏,一共生过六个男孩子,只剩下程颢、程颐二人,其他都夭折了。
侯氏自然特别疼爱兄弟俩,把一切盼望都寄予在他哥俩身上。
但是她深深懂得“慈母败子”的道理,从不娇惯溺爱。
程颢、程颐兄弟二人只相差1岁,在他们蹒跚学步的时候,经常摔倒在地,乳母要上前扶报,侯氏劝阻说:“不要管他们,让他们自己站起来。
”然后,又对孩子说:“你们走路时,慢一点就不会摔跟头了,你们试试看。
”吃饭的时候,孩子爱挑吃挑喝,乳母就想由着他们的性子来,特地给他们爱吃的饭菜,侯氏制止道:“对小孩子不能惯,你惯什么毛病就会有什么毛病。
小时候养成挑吃挑喝的毛病,长大后怎么办?”
在母亲的严格训练培育下,“二程“从小就养成了很好的习惯。
司马光教子节俭
司马光系北宋大臣、史学家,他的一生不仅自己生活非常俭朴,更把俭朴作为教子成才的重要内容。
他非常留意训练孩子力戒浪费,谨身节用。
他常说:“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但却“不敢服垢弊以矫俗于名”。
他训练儿子说,食丰而生奢,阔盛而生侈。
为了使儿子熟悉崇尚俭朴的重要,他以家书的体裁写了一篇论俭约的文章。
在文章中他剧烈反对生活奢糜,极力提倡节俭朴实,并明确指出:古人以俭约为美德,今人以俭约而遭讥笑,实在是要不得的。
他告诫儿子:“侈则多欲。
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
”
司马光还不断告诫孩子说:读书要仔细,工作要踏实,
生活要俭朴,具备这些道德品质,才能修身、齐家,乃至治国、平天下。
在他的训练下,儿子司马康从小就懂得俭朴的重要性,并以俭朴自律。
他历任校书郎、著作郎兼任侍讲,也以博古通今,为人廉洁和生活俭朴而称誊于后世。
四、成吉思汗母亲教子团结
成吉思汗是古代蒙古首领、军事家和政治家。
他父亲也是一个部落的首领,在一次部落纷争中被人杀害了。
成吉思汗的母亲只好带着几个年幼的孩子,流浪在芒芒草原上,忍饥挨饿,备受煎熬。
她把美妙的盼望寄予在儿子成吉思汗身上。
成吉思汗的母亲诃额仑夫人为了训练年幼的几个孩子,常常讲自己母亲训练孩子们要团结的故事。
她说:“记得有一天,你们的外婆阿兰阿豁看到五个儿子不团结,便拿出五支箭,让五个儿子分别去折,他们很简单就折断了。
后来,她又拿了五支箭,捆成一束,让他们折,
结果谁也折不断。
这时,外婆就对她五个儿子说:“要知道最好的摔跤手,敌不过人多;最好的马,也经不起百条鞭子抽打。
只有团结起来,握成一个拳头,才有力气,才能战胜敌人!”
在母亲的训练下,成吉思汗健壮成长,后来成了“一代天骄”。
五、鲁迅母亲的启蒙训练
鲁迅的母亲鲁瑞,生长在浙江省绍兴乡下一个叫安头桥的农村。
她心地和善,待人和气,是一位坚毅、开朗的妇女。
她爱读书,能看报,记性也好,记得农村中很多带有田野香气的童谣、谜语和故事。
只要一有空,她便绘声绘色地讲给儿子听:“正月灯,二月鹞,三月上船看姣姣;四月麦出换鸡毛,五月车水戴凉帽;六月种田睡午觉,七月小鬼打虎跳;八月钱塘看大潮,九月重阳去登高;……”母亲一个个生动、淳朴、风趣的民歌和民谣,使童年的鲁
迅得到莫大的精神享受,也开启了他童稚的心灵和才智。
鲁迅10岁的时候,父亲不幸病故,家境更加困难了。
鲁迅要离家外出求学,母亲很赞成和支持儿子的主见,她觉得,儿子是一个很有主见和有意志的孩子,离开家她是放心的,外出求学能使儿子更顽强、发奋。
母亲的性格、品德,给以鲁迅以深刻的影响,母亲的热切期望激励他奋斗了一生。
18世纪英国的一位有钱的绅士,一天深夜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小男孩儿挡住了。
“先生,请您买一包火柴吧”,小男孩儿说道。
“我不买”。
绅士回答说。
说着绅士躲开男孩儿连续走,“先生,请您买一包吧,我今日还什么东西也没有吃呢”小男孩儿追上来说。
绅士看到躲不开男孩儿,便说:“可是我没有零钱呀”,“先生,你先拿上火柴,我去给你换零钱”。
说完男孩儿拿着绅士给的一个英镑快步跑走了,绅士等了很久,男孩儿仍旧
没有回来,绅士无奈地回家了。
其次天,绅士正在自己的办公室工作,仆人说来了一个男孩儿要求面见绅士。
于是男孩儿被叫了进来,这个男孩儿比卖火柴的男孩儿矮了一些,穿的更破烂。
“先生,对不起了,我的哥哥让我给您把零钱送来了”“你的哥哥呢?”绅士道。
“我的哥哥在换完零钱回来找你的路上被马车撞成重伤了,在家躺着呢”,绅士深深地被小男孩儿的诚信所感动。
“走!我们去看你的哥哥!”去了男孩儿的家一看,家里只要两个男孩的继母在招呼受到重伤的男孩儿。
一见绅士,男孩赶忙说:“对不起,我没有给您按时把零钱送回去,失信了!”绅士却被男孩的诚信深深打动了。
当他了解到两个男孩儿的亲父母都双亡时,毅然打算把他们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担当起来。
明代学士解缙的故事
解缙巧对讽权贵
明朝翰林高校士解缙堪称诗词名家,他自幼聪慧好学,7岁能诗善文,且生性刚直。
一次,告老还乡的李尚书不信解缙有此高才,他宴请几个权臣显贵作诗,派人叫解缙前来应对,想有意当众讽刺他一番。
解缙来到李府,只见大门紧闭。
家人说仆人叮嘱要他从小门进入,他站在大门口硬是不走小门。
李尚书闻情走来大声说:“小子无才嫌地狭”;解缙即答:“大鹏展翅恨天低。
”尚书听了大吃一惊:呵,这小子口气倒不小,忙命人打开中门相迎。
刚入席,一权贵便想借题称赞他母亲在家做豆腐,父亲挑上街叫卖的贫寒身世,对他说:“听说才子能出口成对,今日请你以你父母职业为题如何?”解缙听了,明知是讽刺自己,不慌不忙地吟道:”户挑日月上街卖;手把乾坤日夜磨。
“众人听了,无不拍案叫绝。
那权贵却鱼骨梗喉似的上下担心。
另一显贵见解缙身穿绿袄,便也出一上联讥讽他:“井里哈蟆穿绿袄”;解缙见那人身穿红袄,灵机一动说出下联:“锅中螃蟹着红袍”。
那显贵听了暗想:这小子好厉害,我把他比作活哈蟆,他却把我比作死螃蟹。
但又无理发泄,只好自认倒霉。
酒过三巡,尚书欲压服解缙,用手往天上一指,自命得意地说:“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
下?”解缙听罢,用脚在地上一顿,说:“地作瑟琶路作弦,哪个能弹!”口气比他还高。
尚书奈何不得,啼笑皆非。
这时,解缙举杯祝酒说:“难得今日群才雅集,我愿题赠一联助兴”。
尚书听罢,忙叫人拿来文房四宝,解缙挥毫舞墨,然后掷笔大笑而去。
众人走过来一看,瞠目结舌地半天说不出话来,原来这是一副借物寓讽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郭沫若母
亲教子做人
郭沫若的母亲叫杜邀贞,四川乐山人。
她教孩子既教学问,又教做人。
郭沫若3岁的时候,母亲就教他背诵了好多首唐诗,其中一首是:“淡淡长江水,悠悠远客情,落花泪与恨,到地亦无声。
”
由于过度劳累,养分又不能保证,杜邀贞的身体非常衰弱,每到秋天,“晕病”就犯了。
当时,郭家人口多,收入少,没钱请医生给母亲治病。
当时传奇“芭蕉花”能治晕病。
有一次,郭沫若和二哥出去玩,在迁到四川的福建人的会馆里,他们发觉了一簇芭蕉,其中有一株刚好开着一朵大黄花,兄弟二人便摘了一朵,带回来给母亲治病。
母亲问明白花的来历,从病床上坐了起来,特别生气地说:“你们俩都给我跪下!”并叹息说:“你们竟敢偷人家花园里的花,为娘倒不如病死的好!”说罢,母亲难过地哭
了。
这种刻骨铭心的训练,郭沫若终生不忘。
七、居里夫人的家教艺术
居里夫人原籍波兰,后为法国的物理学家、化学家,一生科研工作非常繁忙,然而她很擅长抓紧时间对子女进行早期训练,并能把握孩子智力进展的年龄优势。
譬如,居里夫人在女儿不到1岁时,就让她开头所谓的“幼儿智力体操”训练,让她广泛接触生人,到动物园看动物,让她与猫玩;让她到公园去看绿草、蓝天、白云,看颜色绚丽的各种植物和人群;让她到水中拍水,使她感受大自然的美景。
孩子大点后,居里夫人又开头了一种带艺术颜色的“智力体操”,教孩子唱儿歌和讲童话。
再大些,就开头智力训练和手工制作,如数的训练,字画的识别,弹琴、作画、泥塑,让她自己在庭园种植植物、栽花、种菜等,并抽出时间与她们漫步,在漫步时给她讲很多关于植物和动物的趣事,如种子是怎样在花里长
成的、小老鼠和鼹鼠是怎样打洞的、哪里能找到兔子窝等等。
她的训练都力求从实物开头,且每天更新,以提高孩子爱好。
她还教孩子骑车、烹调等。
全方位幼儿早期“智力体操”训练,不仅使孩子增长了智力,同时也培育了孩子的各种力量,增加了孩子的自信念,锤炼了性格。
八、歌德父母教子有方
歌德是个独生子,生于德国美茵河畔的法兰克福,父母很疼爱他,对他的训练也非常专心。
父亲常常拉着小歌德到公园游玩,或者到田野里漫步。
这些时候,父亲总要教他唱些通俗易懂的歌谣,父亲的用意是想在玩中向儿子灌输一些学问。
母亲的训练艺术更不亚于父亲。
在歌德刚刚两岁的时候,妈妈每天像上课一样给儿子讲故事,先从讲小故事开头,并且形成习惯。
然后给儿子讲一些“长篇”故事。
妈妈讲故事的方式也和一般人不同,她是用一种教学形式来“实施”的。
每当她讲故事的时候,
她的“故事教学”不是一个劲的“满堂灌”,而采纳像中国章回小说形式一样,每次讲到肯定阶段,或是讲到重要转折关头时,就突然停止,宣称“休息”,然后让歌德自己去联想下面的情节进展,甚至让他推想故事的结
局。
小歌德总是为此作出各种猜想,有时还跑到奶奶跟前仔细商议。
其次天,当母亲连续讲故事之前,小歌德说出自己设想的情节。
他的母亲经常会兴奋地叫起来。
父母精彩的家庭训练,使歌德在文学、音乐、绘画多方面受到了良好的熏陶。
歌德8岁时便能精通四国语言,成年后写下了很多名著——如《浮士德》,始终流传于世。
九、马克思教女之道
马克思不仅是宏大的革命家、思想家、理论家,也是一位特别慈爱的父亲。
他训练子女的方法不是一味说教,而是将正确的思想寓于生动的故事之中,通过故事启发训练孩子。
在女儿爱琳娜很小的时候,马克思就给她读完了荷
马的全部作品以及莎士比亚的很多剧作。
有一次,爱琳娜被马利亚特的航海故事所感动,尽管当时她还不懂船长是怎么回事,但却被故事里的船长的事迹深深感动。
她说,我也要去做一名“船长”。
她问父亲,自己是否也可以“扮一个男孩子”,并“偷偷逃走了去租一艘军舰”。
父亲告知她说,这当然是完全可以的,不过在方案还没有完全成熟之前,不应当把这件事告知任何人。
对于女儿提出的问题,马克思和燕妮总是赐予详细又透彻易懂的解答。
孩子提问题,有时提的不是时候,有时讲的过于固执,但谁也没有观察马克思愤怒过,他总是那么温柔、有急躁。
虽然,有时他正在忙于其他事情,但只要孩子跑来跑去向他提问题,他都急躁解答,他从来不让孩子感觉到她打搅了父亲。
十、“科学顽童”的科幻童年
理查德·费曼曾对原子弹的进展做出过重要贡献,获得
过诺贝尔物理奖。
他被人们赞誉为“科学顽童”、“新物理学之父”。
他还有一个令人艳羡的科幻童年。
他经常在父亲的膝盖上听父亲读《大英百科全书》里的章节。
有一天,父亲带回一堆小瓷片,就是那种装浴室用的各种颜色的玩艺儿。
父亲把它叠垒起来,弄成像多米诺骨牌似的,然后让坐在婴儿椅上的小费曼去推动一边,结果,它们全倒了。
父亲又让他变出简单点的花样:两白一蓝、两白一蓝……。
他母亲在一旁忍不住说:“唉,你让小家伙任凭玩不就是了?他爱在哪儿加个蓝,就让他加好了。
”父亲却说:“这不行。
我正教他什么是序列,并告知他这多么好玩。
”有一天,小费曼在玩马车玩具,并在车斗里放一个小球。
当他拉动的时候,看到了小球的运动方式。
他问道,“爸,当我拉动马车的时候,小球往后滚;而马车停住时,小球往前滚,这是为什么?”
爸爸赞许地说,“你观看得很认真,这是自然界的一个小
神秘,等你长大去读书就会明白的。
”父亲就是这样用很多实例来激发孩子对科学的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