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载着美育,绽开学生心灵之花——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美育在当前中职生教育中处于薄弱环节,但美育对中职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非常重要。

正如
别林斯基所说:“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

”而语文教学就是要用“美”来吸引学
生,“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试图从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方面,结合教学实践,对中职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进行探究,力求让语文教学载着美育,绽开学生心灵之花,为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发挥作用。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美育;渗透[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9)05-0134-02
让语文载着美育,绽开学生心灵之花
——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朱礼勇
(合肥市工程技术学校,安徽合肥238000)
别林斯基说:“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要求:“
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语文教学就是要用“美”来吸引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把美育贯穿在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陶冶学生美好的情操,“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那么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
一、
走进教材,感受美叶圣陶先生提出:
“文学作品可以使学生领会什么是美,花木山川的美、城市的美、道德品质的美、广大群众为伟大目标而斗争的美,都可以从文学作品中得到深切的体会”。

现行中职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可以说集各种美之大成,多是情文并茂的经典之作,作者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美的形象和意境。

有“乱石穿空,惊
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的意境美;有“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音乐美;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缠绵之美;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
古风流人物”的豪迈奔放之美,这些美无不震慑人心。

可以说,中职语文教材本身就是一块得天独厚的美育好材料。

因此,
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以教材文本为范例,深入细致地研究分析作品,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借助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作品的生动画面,帮助学生打开心灵的窗户,使他们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受到鼓舞、获得启迪。

如,我在教授《荷塘月色》时,就特地安排了一课时,主题叫“美之寻觅”。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仿
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让学生听着音乐,结合自己体验过的荷花清香,去感受文字的美感,闭上眼睛去想象这样一幅月下荷塘的画面———朦胧、幽雅、宁静,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文章表达的意境,并在这种优美的意境中体会到作者获得超脱的淡淡喜悦之情。

通过这样有效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本文的语言美、画面美、情感美,真正进行一次深刻的美感体验。

二、文化熏陶,鉴赏美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结晶,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
“止于至善”的崇高追求等优秀传统文化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立德树人”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宗旨,在教学中应该将这一宗旨作
为红线贯穿其中。

中职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筛选的,教材的选文无不语言优美、
意境悠远,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选编的课文有体现关爱他人的,有执着坚毅的,
有诚实守信的。

这些选文无不洋溢着自然美、人性美,无不充满着浓浓的亲情、
友情……当我们走进语文,捧起一部部经典著作,也就走进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要着眼于教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对话,让学生自觉接受文化的熏陶,鉴赏作品的美。

如,我在教授《士兵突击(节选)》时,文中人物善
134--
良、执着坚毅的宝贵品格,“不抛弃、不放弃”生死与共的战友情,都值得我们学习。

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我在导入新课后播放了本文的精彩视频,学生观看后感触很深,更容易理解“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

在这样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课文围绕怎样一件突发事件来进行的?面对突发事件,许三多和成才是怎么做的?在这一次竞争中,成才和许三多赢得了比赛,但我们作为观众,心里却沉甸甸的,当成才欢天喜地地跑去拥抱许三多时,许三多的眼里却是冷淡。

成才高兴的是什么?许三多为什么冷淡?)和人物形象(许三多:憨厚、善良、执着、倔强、知恩图报;成才:有点小聪明,时刻想着自我,自私,但他也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不抛弃,不放弃,只是他抛弃了友情;伍六一:一个钢铁般的兵,一个悲剧的兵,是个真汉子,是个好兵。

他有血性,他忠诚,他坚韧,最终,落下了残疾,但是他无悔!只可惜了,一个好兵)。

这样,学生在我的引导下挖掘了文章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髓,明白一个人有所成就最重要的因素不是聪明,而是责任、认真、执着和爱心,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同时也让学生感受现在学校所要求的文明习惯的养成其实就是在传承中国几千年的文明。

学生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提高了鉴赏美的能力。

三、牵手生活,创造美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语文教学的源头在生活,而中职生学习和生活的土壤是生活和社会。

所以生活才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社会才是中职生最终要立足的地方。

而开辟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能有效地扩大中职生的视野,拓展中职生的审美渠道和领域,激发中职生的审美热情,引导中职生走向更宽更广的生活,不断提高中职生的审美能力,满足中职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好地展示中职生的风采,真正体现审美教育的目的,落实中职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

为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开展美育理论知识讲座,丰富学生美育知识
大多数中职生对美育知识知之甚少。

什么是美,美是如何产生的,它的本质和特征是什么,美的内容和形态是什么,美感的本质、特征和心理因素是什么,美感的个性、共性和客观标准是什么等,这些知识对中职来说,是那么陌生。

通过讲座让中职生了解有关美育的知识,使他们更好地在生活中发现美、理解美,感悟美的真谛。

(二)开展校园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
通过开展演讲辩论活动,可以很好地锻炼中职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当学生说出一口流利标
准的普通话时,是一种美;当学生有理、有礼、有据地进行辩论时,也是一种美。

另外通过开展书法比赛,有效地促进中职生练好钢笔、毛笔和粉笔字。

当学生书写出一手好字时,也是一种美。

(三)阅读经典著作,拓宽学生的视野
陶行知先生说:“人生应该读几本垫底的书。

”读书能陶冶人的性情,开阔人的视野,增长人的知识,让人的精神世界变得丰盈。

然而陶先生所说的“几本垫底的书”,绝不是现在网络文化下的快餐作品,而是经典的、耐得住品读和咀嚼的书。

那么学生如何选择读物呢?(1)以教材节选的文章为重点,课外联读整部作品,如课内学习《雷雨》节选,课外通读全剧剧本;(2)以某一作品为基点,连读同一作家的其他作品,如课内学习鲁迅《拿来主义》,课外阅读鲁迅其他作品;(3)有计划地阅读名著,每学期至少一部名著,先国内后国外,先现代后古代。

实践证明,中职语文教学为美育开辟了用武之地,美育使中职语文教学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将美育渗透于中职语文教学中,不仅能陶冶和激发中职生的高尚情感、净化他们的心灵,而且能使他们进入高尚愉悦的精神境界,更好地塑造他们健全、完美的人格。

我们的时代需要美,我们的生活需要美,我们的心灵需要美,我们的教学更需要美。

因此,我们要陶冶美的心灵,酿造美的甘泉,播下美的种子,让语文教学载着美育的甘泉,去绽开学生美好的心灵之花,结出全面和谐发展的创造美之果。

参考文献:
[1]杨思寰,樊莘森,李范.美学教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2]孙文愿.美学基础新编[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3][美]H·帕克.美学原理[M].张今,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王瑞平.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的现状反思[J].甘肃教育,2001(10).
[5]钟以俊.论人格塑造与教育的审美化[J].教育导刊,2003(8-9).
[6]邱耀,刘厚周.建设优美校园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J].教育学术月刊,2004(11).
[7]邹荣.“融合式美育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J].教育学研究,2007(5).
[8]黄华.谈美育在职业素质教育中的促进作用[J].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8(4).
◎编辑薛直艳
13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