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训练简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上训练简报
1.谁能给我写个海军在海上训练的广播稿
做海训的强者在海水之间,我们选择了坚强在烈日之下,我们选择了挺拔在困难面前,我们从没有低头既然参加了海训,就不要再退缩
我们始终相信,只要肯付出就会有收获
战友们,你们是新时代当之无愧的兵
敢于挑战极限,突破自我
海水再苦涩也要劈波斩浪
烈日再酷热也要鹰击长空是军人,就不要退缩
让我们永远做海训的强者
我们用实力证明自己永远做一名合格的兵
广播稿
沙滩上可爱的身影,似一支歌仿佛欢快跳跃的音符,似一首诗有着热情如火的旋律,沉重的步伐坚定的迈起烈日炎,携手同行为集体峥嵘。
不抛弃,不放弃,一路行军,一路歌,加油,兄弟们。
海训
烈日如火,骤雨频下,海水涩涩,将士练兵不歇。
海训场,战士操枪整装披挂向前,杀声震九天。
放眼处,海淘沉浮,万里海城皆疆土,卫国保家显本色。
宝岛未回不男儿。
军记誓言只为赢,海训场上急练兵。
广播稿
沙滩上你所爱的身影,似一支歌仿佛欢快跳跃的音符,似一首诗有着热情如火的旋律,沉重的步伐坚定的迈起烈日炎,携手同行为集体峥
嵘。
不抛弃,不放弃,一路行军,一路歌,加油,兄弟们。
提高部队作战本领。
为下一步部队能打仗,打胜仗的强军目标而奋斗。
2.海军陆战队如何进行海上适应性训练
在两栖作战空间内,影响作战行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地形地貌,以及潮汐、风、浪、流、涌等水文气象要素。
针对作战空间的环境特征,开展针对性训练,提高海军陆战队员环境适应能力,是提高其综合作战能力的重要途径。
美国海军陆战队在阿富汗战争期间,由于在山地地带执行任务时间相对较长,海上适应性训练时间相对减少,海军陆战队的海上适应能力因此而遭到了美国军界高层人士的质疑,甚至戏称海军陆战队为“第二陆军”。
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海军陆战队的主要作战空间是在海陆交界地域,以及海上适应性训练对海军陆战队作战能力形成的重要性。
前面所述抗晕船只是海上适应性训练最为基础的内容,除此之外,海军陆战队还要在海上进行各种技术操作,遂行作战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
海上适应性训练正是从满足海上遂行任务要求出发,组织与两栖作战能力紧密相关的环境适应性训练。
装载上船训练。
实施两栖作战,海军陆战队员首先必须装载上船。
装载上船训练主要是训练海军陆战队员掌握装载上船的有关知识,对舰船上生活有充足的准备,正确选择满足作战需求的装载方式。
装载上船有多种方法,根据不同的条件选择使用。
抵滩装载,即两栖舰艇直接抵近岸滩,海军陆战队人员和装备通过岸滩向舰艇内指定装
载位置移动,完成装载。
靠码头装载,即海军陆战队员通过舷梯、跳板装载上船,重型装备通过吊装上船。
靠码头装载安全性好,队员不需要涉水和踩踏岸滩泥沙,但受码头条件限制。
锚泊换乘装载,即两栖舰艇锚泊在指定区域,海军陆战队人员和装备通过其他小艇或直升机转运装载,两栖装甲车辆可自行浮渡装载,这种方式组织实施复杂,时间较长。
组织海军陆战队的装载训练时,要根据实战需要设置多种装载条件,分别组织抵滩装载、靠码头装载和浮渡装载训练,使之全面掌握各种不同的装载方法。
根据装载方式的不同,两栖作战装载分为战斗装载、混合装载和分类装载三种。
战斗装载,是将战斗建制分队和配属分队及所属装备、器材作为一个整体,装载在同一艘舰船上,以保证分队的战术完整性,是两栖作战的主要装载方法,大型两栖攻击舰一般可按战斗装载一个合成营的海军陆战队兵力。
混合装载是将分队所需的装备和物资混装在同一艘舰船上,既可保证同一建制单位的物资需求,又可避免在遭敌火力打击被毁的情况下,某一类物资全部受损。
分类装载是将同类型的武器装备、后勤物资等单独装载在同一艘舰船上,这种装载方能有效地利用舰船空间,增加装载数量,但一旦遭到敌火力打击,可能同时毁坏某一类型的全部物质。
舰艇生活适应性训练。
舰艇生活环境与陆地生活环境存在较大差异,空间小、噪声大、空气潮湿,海军陆战队员需要在舰艇上保持良好的
适应性,在特殊的环境里保持身体和心理健康,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和作战能力。
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海军陆战队中需要通过针对性的训练活动,增强舰艇适应能力。
训练主要通过随舰船在海上实际生活的方式组织实施。
在舰艇上生活有着严格的安全规定和行动规则,这是保证舰船和人员安全的基本要求。
因为舰船满载各类危险物品,包括油料、弹药等易燃易爆物品,本身是一个极具危险性的场所,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约束,很容易导致船毁人亡事故的发生。
这些规则包括:严禁在规定以外的地点吸烟和生火,以免引起爆炸或火灾;尽量减少无关人员的舱面活动,必须在舱面活动时,要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以免发生落水淹亡,或者因为需要组织人员搜救而影响整体作战行动;遵守舰艇行动规则,不干扰舰艇各岗位人员的正常操作,以免因干扰而发生操作失误,导致舰艇事故。
随舰船执行任务的海军陆战队员,必须学习掌握这些规则,并严格遵照执行。
海军陆战队员装载上船后,即与舰船融合为一个整体。
舰艇在输送海军陆战队实施两栖作战过程中,往往对抗激烈,航渡过程中,需要面对来自岸滩、空中、水面、水下的各种攻击危险。
海军陆战队员在搭载舰艇航渡中,除了需要做好冲击上(着)陆准备外,还需要与舰艇水兵一起,共同构建舰艇的防御体系,组织共同的防御作战,包括与舰艇一起协同防空、协同损害管制等,以协助输送舰艇安全地航渡到指定位置,完成兵力输送任务。
协同防御能力的形
成,需要在训练中将海军陆战队员与舰船编组成相对固定的组合,通过实际操作训练不断地提高。
海上战术运用训练。
海军陆战队海上战术运用训练,紧贴围绕可能的任务,紧密结合作战区域的地理环境,在近似实战的对抗环境中组织海上换乘是将海军陆战队员从排水量比较大的两栖舰艇分散装载到
排水量较小的两栖舰艇上,以顺利地将人员送上岸滩。
因为排水量比较大的登陆舰艇难以实现抵滩,需要人员在海上换乘。
组织换乘训练,要求准确掌握情况,科学制定换乘计划,将需要换乘人员和装备定人、定船、定位、定顺序,明确换乘的安全规定和行动要求,避免出现混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或迟延。
海军陆战队员在向岸滩发起冲击时,需要边运动边作战。
队员需要练习在海上机动中向岸上射击,克服无规则摇晃对射击的影响,提高射击。
3.中欧航天员海上救生训练圆满完成了吗
8月21日,16名中国航天员和2名欧洲航天员在山东烟台附近海域,圆满完成为期17天的海上救生训练任务。
这是我国航天员首次在真实海域开展救生训练,也是首次有外国航天员参与我国组织的大型训练任务。
这次海上救生训练,由中国航天员中心组织实施,交通运输部北海救助局提供训练保障,主要针对空间站载人飞行任务飞船应急返回降落海上,开展专项训练,旨在提高航天员海上自主出舱、生存和救援技能,磨练航天员意志品质,增强团队协作和实战能力。
海上救生训练设置理论培训、单项操作训练和综合训练3个部分。
18名航天员按照3人乘组模式编为6个乘组,欧洲航天员萨曼莎和马蒂亚斯与中国航天员共同完成训练。
经过周密设计、充分准备和精心组织,全体航天员圆满完成了海上自主出舱、海上生存、海上搜救船救援及海上直升机悬吊营救等科目,掌握了海上自主出舱的方法与流程,熟悉了海上生存环境和救援模式。
中国航天员中心副总设计师黄伟芬介绍说,通过训练,进一步验证了航天员海上救生训练方案、海上营救方式、航天员海上自主出舱方法与程序设计的合理可行性、训练方法的科学有效性,为空间站任务应急搜救奠定了基础。
航天英雄也需要刻苦的训练,才能在遇到危险时化险为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