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下16.6《分式的乘方运算》教学反思
8下16.4《分式的乘除》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在分式的乘除法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出示问题情境,采用类比的方法,让学生先回忆以前学过的分数的乘除法的运算,提示学生分式的乘除法法则与分数的乘除法法则类似.学生反应较好,能类比分数的乘除法则得出有关分式的乘除法则,会用语言描述分式的乘除法则,可以利用分式的乘除法则,解决分式的乘除法运算.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反应较好. 学生可以在认真阅读内容、分析、思考问题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分式乘除法的法则、运算步骤和算理等知识和方法的要点,从中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不足的地方是仍然有小部分学生在做计算题时忘记最后要约分,结果不是最简分式.做应用题最后要写出答案,细节的地方以后要多加注意.通过课堂练习反馈,学生在做分子分母是多项式的计算时,正确率不高,错误原因是因式分解不熟练.在今后的教学过程当中,要注重训练出现多项式的计算,熟练掌握因式分解,多做练习加以巩固.
我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较好地实现新旧知识的转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鼓励学生思考并完成问题,体会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八年级数学下册《分式》教学反思
八年级数学下册《分式》教学反思八班级数学下册《分式》教学反思1一.设计思路:设计思路建立在我校目标教学的前提下,由同学自主导学,然后再由教师考察和点拨,但是由于种种缘由,我最终确定给同学一个半开半闭的区间。
这节课的关键在前面的这步过渡,到底是给同学一个完全自由的空间还是说让同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去完成,我先后作了屡次试验和论证,认为“完全开放”符合设计思路,但是同学在有限的时间内难以完成教学任务,故我们最终确定和同学一起共同完成。
二.教学学问点:1.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把握范围分式方程的解法是关键,所以由两个习题过渡后,我复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然后引导同学尝试利用解一元一次方程方法的根底上一起探究探究解分式方程的解法。
我先作一示范,同学练习格式,接着消失有增根的练习题,依旧让同学解决,由于同学不会检验根的状况,所以,些时再详究增根产生的缘由,怎样检验增根等问题。
2.在利用类比法解分式方程这一过程中,分式方程通过方程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约去分母,就可以转化为整式方程来解,教学时应渗透种化归思想的教学。
3.本节课的难点是对分式方程可能产生增根的缘由,我为了让同学更深刻的理解就用了两个分式方程的解答过程进展比照,表达验根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充分表达同学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体系。
三.课堂效果:在这节公开课上,同学状态不错,全部的同学都能主动思索,踊跃答复以下问题,在课堂练习和最终的课堂小测里,同学的作答标准正确,而且对于增根产生的缘由及相关学问点的难题的突破同学把握的不错。
整节课下来,根本能够达成教学目标,但是作为年轻教师,我在一些详情的处理上仍旧需要改进。
个别教学语言不够标准,而且利用新学问的学习过程,对旧学问的复习仍旧不够,语速有点快,个别问题的引导可以更深层次,没有充分放手让同学突破难点,也是比拟圆满的地方,盼望听课的教师给我多提看法,我会珍惜的。
八班级数学下册《分式》教学反思2《分式的根本性质》是分式一章的重点,这一章教学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分式的学习,课本是通过算术中分数的根本性质,用类比的方法给出分式的根本性质,同学承受起来并不感到困难,但是要使同学到达透彻地理解,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分式运算教学反思
《分式的运算》教学反思来宾第六中学林琳经历了四周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分式的有关知识,并且获得了学习代数知识的常用方法,感受到代数学习的实际应用价值。
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一、知识结构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分式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
这些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式的四则运算、多项式的因式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与分数运算的类比巩固分式的运算。
这些内容为后续的函数学习等奠定基础。
分式的运算是本节的重点。
分式的运算是在掌握整式的四则运算的基础上学习的。
分式的运算是有理式恒等变形的重要内容之一。
分式由分子、分母两部分组成,因此,分式的运算与整式运算相比,运算的步骤多,符号变化复杂,方法较为灵活,需要的运算能力要求也较高。
这也是后续的数学学习所必备的,因此分式的运算又是本节的难点。
分式与分数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本节也采用类比的方法,通过学生熟知的运算法则而巩固分式的运算法则,这既符合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实际上,分式与分数只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采用类比的方法既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又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教学的特点1、强调用类比数学思想巩固运算法则。
类比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的某种属性相同或相似而作出的推论。
类比的基础是比较,对两个或两类对象进行比较时,发现它们的相似或相同点。
由于类比的目的在于用一个或一类对象的特点去发现另一个或另一类对象的特点,因此类比法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方法。
因为结论中具有前提中所没有的内容,因此有助于科学发现与发明。
类比法在解决某一问题时,还具有启发思路的作用,在数学中还可成为发现新命题的方法。
同样类比法也是引入新知识的好方法,它使学生对旧知识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对新知识也加深了理解。
2、渗透转化思想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数学中的转化思想也是本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方法。
例如,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要转化成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才能实现的。
这种把新问题转化为已经解决了的已知问题求解的方法不断地向学生灌输。
初中数学_《分式的乘法除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分式的乘除法教学设计课型:新授 教师姓名:教学目标: 1、理解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2、会进行简单的分式的乘除法运算教学重点:分式的乘除法运算教学难点:1、分式的乘除法法则的理解2、分子与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乘除法运算一、复习回顾1、化简:(1)bc a ac 22142- (2)aa a 2422+- 设计意图:当分子与分母是单项式的时候,可以直接进行约分化简;但当分子与分母是多项式的时候,就要先进行因式分解,然后再约去公因式化简,所以设计这一题考查学生对约分的定义的理解,约分一定要求在分子与分母是乘法的状态下才能进行。
2、计算:(1),10932⨯ (2)211075÷ 3、思考:(1)说出分数的乘除法的法则;分数乘以分数,用分子的积做积的分子,分母的积做积的分母;分数除以分数,把除数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与被除数相乘.(2)试一试计算:猜一猜:=⨯c d a b;=÷cd a b 你能总结分式乘除法的法则吗?与同伴交流。
c bd a c d b a ⨯⨯=⨯, db c a d c b a c d b a ⨯⨯=⨯=÷ 二、小组讨论与归纳通过类比分数的乘除法的法则,你能得到分式的乘除法的法则:两个分式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两个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式相乘.设计意图:通过分数的乘除法运算,帮助学生回顾分数的乘除法法则,让学生体会一下类比的数学思想,从而讨论归纳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三、例题学习,计算:例题1:(1)226283a y y a⋅ 例题2(1)x y xy 2262÷ 注意:计算结果一定要化为最简分式四、巩固练习,计算:化简:(1)2a b b a⋅ (2) )(x y y x x y -⋅÷ (3)xy xy 3232÷- (4))21()3(43x y x y x -⋅-÷ 5、先观察下面分式的分子与分母与第1到第4题有什么不同之处,然后做一做: aa a a 21222+•-+ 尝试之后老师提问:1、按法则来做分子乘以分子,分母乘以分母,你是先做乘法运算吗?2、分子与分母能进行约分吗?3、总结:当分子与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的乘除法运算应注意哪些细节?五、例题学习,计算:1、 bb a a b -+•-2239 2、41441222--÷+--a a a a a注意:当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是单项式时:(1)乘法运算步骤是,①用分子的积做积的分子,分母的积做积的分母;②约分(2)除法的运算步骤是,把除式中的分子与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其它与乘法运算步骤相同。
《分式的乘除法的应用》教学反思
分式的乘除的应用课后反思分式的乘除应用是指掌握了分式的乘除法则之后,通过利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它是对分式乘除法的进一步巩固与深化,它是在学习了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后进行的,通过学习分式的乘除法的应用,不仅可以巩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也是今后学习分式的运算及分式方程的重要基础。
在教学设计上,我首先引导学生复习回顾了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这部分内容在新知的学习中会用到,没有它们为知识基础,学习将无法顺利进行,第一环节就安排了复习引入,唤起学生对分式乘除法法则相关知识的回忆,为后续的学习做好准备。
然后以一道浅显易算的分式乘法引入,即是对分式乘法的巩固,也为后续当遇到分式的分子或分母是多项式的情况做好了铺垫。
在新课的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分析遇到分子或分母为多项式的情况,应该如何进行计算。
为了使计算简洁,也为了便于分式的约分,引导学生总结出需要先将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这样在学生意识到需要先进行因式分解后接下来的学习就睡到渠成,直接相应运算即可。
在课堂练习的设计中,我添加了三道关于分式的乘除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的题目,通过练习,培养了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活学活用,从学生练习的情况来看效果还不错。
在课堂小结部分,我把这节课的内容分成了两部分:知识与能力,从这两个方面来总结这节课的收获,学生反应不错。
一节课下来,效果还可以。
学生能积极的回答问题,课堂气氛相对较好。
但在这堂课的有限时间内中,给予学生思考、讨论和发表意见的时间还不够充分,这也是我平时教学中的困惑和矛盾,如何来协调的确值得探讨。
我想在验证、交流环节学生们参与率需要再提高,尤其是后进生普遍是无从下手,在交流时也不主动,很多学生还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状态。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如何使用好教材,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创意,怎样让学生更易、更好、更全面的掌握知识。
如何更好地把课改理念和我们学生实际相结合并加以实践,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思考。
分式乘方课后反思
分式乘方课后反思沈祥明今天,我上的这节公开课是《分式的乘方》,我校数学教科研小组组织了听评课。
结合我自己的想法及其评课小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对本节课的反思如下:一、本节课的亮点:1、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比较了解,能够从学生角度出发设计课堂导入及其教学环节。
2、展示、练习到位,充分暴露出了学生在计算分式乘方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进行了纠正。
这是应为在教学中,能够很快的引题,并快速的凸显出重难点,为后面的练习及纠错节省了时间。
3、学生对分式的乘方及其乘除运算掌握的较好,基本完成教学任务。
二、本节课的不足:1、在教学设计中,对三位教学目标把握不准,主要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两个目标不能够准确的把握,长时期以来,只能教会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但是学生的学习方法及各种能力得不到发展。
2、在教学设计中只思考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没有思考在教学中想什么办法、通过什么形式或手段去突破重难点。
3、课堂导入的太快。
4、练习题设计坡度过大,为体现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5、课堂小结流于形式,没有起到画龙点睛、总结提高的作用。
6、在整节课中,未体现分组——交流——合作——探究这种新的课程理念,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够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7、没有体现师生、生生的评价机制,限制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
三、在今后课堂教学中整改措施:1、认真分析教材的每一个环节,用心体会教材编排的用意,包括课后的每一道练习题及其安排顺序都要仔细推敲。
2、在备课的过程中结合新课标及教学参考准确定位每一节课的三维目标,重难点,并思考在课堂教学的实施方法、措施。
即目标是什么?重难点是什么?怎样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经历探究——交流——合作等方式达到目标,突破重点,理解难点。
3、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导入,让学生不由自主的、轻松愉快的进入新内容的学习。
4、精心设计每一道变式练习。
5、重视课堂小结及注意板书设计。
分式乘法教学反思
关于分式的乘法运算的教学反思努力结合现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练习计算是比较单调和枯燥的,为了避免单纯的机械计算,将计算学习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
创设学生喜欢的实际情境,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学生很容易结合整数乘法的意义,列出乘法算式。
这样处理,既有利于学生主动地把整数乘法的意义推广到分数中来,即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又可以启发学生用加法算出3/10×5的结果。
总之,在上数学课时尽量地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学会转变为会学,真正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
分式的乘法如:232934ac b b ac ∙,运算方法有两种: (1)c b abc c ab ac b b ac acb b ac 2232323663623942934==∙∙=∙ (2)232934ac b b ac ∙直接约分,整理得c b 26。
学生通过练习,体会,并进行计算错误率的比较后发现,第一种方法尽管计算步骤较多,但是算理清晰,思维完整、严密,最后进行约分、化简得结果,不容易出错。
第二种方法虽然步骤少,但拿到题后就直接约分,缺少观察与适当的分析,极易让学生养成拿起题就做,不思考、不分析,甚至轻视计算题的坏习惯,且分子、分母没有进行乘法运算就约分,没有进行一定的合并与归纳,较乱,且在最后极易出现漏乘个别数字和字母的错误,所以不建议采用。
分式乘法不是特别难上的课,主要就是要学生掌握方法,一种是先约分再乘,另一种是先成再约分。
在上课前我们就在办公室讨论教如何让学生不容易错。
基本上也取得一致的意见,在上课时,发现学生用的方法与我要讲的差不多,于是上课就依学生的思路下去,归纳出:如果分子分母全是单项式,就用先乘法后约分的方法;如果分子分母含有可分解因式的多项式,就先约分后相乘。
当然两种方法并不一定非得有固定的模式,你觉得哪种容易接受就选择哪种。
分式的乘除教学反思
分式的乘除教学反思分式的乘除教学反思一:今天上完分式的乘除法对本课教学进行了自我反思:学生在前几节课学习了分式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以及在上学期也已经学习因式分解,本节课的乘除法是分式基本性质的应用,在此基础上类比小学学过的分数的乘除法运算法则进行学习分式的乘除运算,学生不难接受。
只是需注意的是,分式乘除运算的结果要化为最简分式。
八年级学生有一定逻辑推理能力、代数式的运算的能力,主动探索知识的学风也初步形成,并且学生在七年级开始就都是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所以利用数学活动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针对本节课内容我设计一系列有梯度的问题,并采取小组合作形式,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热情比较高,课堂学习效果非常较好。
但数与式的差别也制约着学生的学习,特别是分子、分母为多项式的乘除法运算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类比的方法,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分数的乘除法的运算方法,提示学生分式的乘除法法则与分数的乘除法法则类似,要求他们用语言描述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学生反应较好,能基本上完整地讲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接下来的教学,我分两块进行。
在分式的乘法中,举了两个例题,分子、分母都是单项式,先分子乘以分子,分母乘以分母,然后上下约分,分子、分母都是多项式,先分子乘以分子,分母乘以分母,然后要分解因式,再上下约分。
分式的除法,也是遵循这样的框式。
在例题的讲解中,我讲得比较慢,务必讲清,讲透。
但在讲解过程中,也出现了些纰漏,之前细节没注意,约分时,一开始把约完的字母就把它擦掉了,虽然版式看上去很干净,但学生的作业本上不可能擦擦涂涂,在后面例题中我又修正了这种做法,干脆把字母保留,约在旁边,这样也很清楚明了。
在学生做习题时,我想平时都是老师来看,讲评,这次我何不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我就想让学生做小老师,小组成员做好题目,再让其他小组成员上去批改,如果错的,直接让他把正确的做在旁边并像老师一样的讲解,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使同一组题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借此也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
分式的乘除教学设计及反思
分式的乘除教学设计及反思引言:分式是中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涉及分数的乘法和除法。
掌握分式的乘除运算规则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针对分式的乘除教学,设计了一套教学方案,并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以期优化教学过程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教学目标1. 理解分式乘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则;2. 掌握分式乘法的计算方法;3. 理解分式除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则;4. 掌握分式除法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教学工具准备;2. 针对分式的乘除运算规则制定教学大纲。
三、教学过程及设计本节课主要围绕分式的乘法和除法进行教学,设计如下:1. 导入(5分钟)通过问题导入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例如:“小明买了1/4千克的苹果,小红买了2/3千克的苹果,他们一共买了多少千克的苹果?请利用分式的乘法进行计算。
”2. 分式乘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10分钟)通过PPT展示示例,引导学生理解分式乘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则。
讲解示例过程中,注重对概念的解释和分步骤演示的引导,确保学生理解分式乘法的运算过程。
3. 分式乘法的计算方法(20分钟)通过讲解和演示,结合练习题,让学生掌握分式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在理解的基础上,向学生提供一些运算技巧和注意事项,例如分子相乘、分母相乘、化简等。
4. 巩固练习(15分钟)提供一系列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巩固训练。
通过个体、小组合作或班级竞赛的形式进行练习,让学生主动参与并解答问题。
5. 分式除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10分钟)通过示例和类比,引导学生理解分式除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则。
逐步让学生体会到分式除法的特点和运算步骤。
6. 分式除法的计算方法(20分钟)通过讲解和演示,结合练习题,让学生掌握分式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在示例讲解中,可适当提供一些解题技巧和注意事项,例如倒数分数的计算等。
7. 反思和总结(10分钟)在教学结束前,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针对难点和疑惑进行解答,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分式乘除法》的教学反思
《分式乘除法》的教学反思《《分式乘除法》的教学反思》这是优秀的教学反思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分式乘除法》的教学反思这堂课是以学生探究为主的一堂新授课。
一、教材处理分式乘除法类比分数乘除法,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教法学法对于这堂课,我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教师讲、学生练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学生自学、主动探究的教学方式。
自学检测明确了法则,达到了预计的目标,分层训练完全超出了我的预计,效果非常好。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易错点都找得挺准。
整个教学过程从多角度对分式的乘除法进行了训练,避免了教师一种讲法部分学生不理解的尴尬,既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三、不足之处1. 对基础差的学生关注不够,他们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会很多,可是由于在课堂上需要面对的是大多数学生,另外在课堂上时间也是一个原因,如果是小班型授课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2. 对于错误的处理方法需要完善,在以后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发现错误、纠正错误。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合学教育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协作获得双赢。
2、《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对比》的教学反思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对比》的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对比”,对于三道例题的解决学生们显得驾轻就熟,接下来的对比分析一个人的力量显得有点薄弱,毕竟学生的差异性是存在,我们在尊重学生差异性的同时要让学生有最大的'发展,如果教师和学生一个人一个人的交流效率太低,怎么办呢?我想到了我的小组学习研究,如果让学生在小组中群策群力,集中解决问题,在这个环节上应该是比较好的策略。
于是,我把这个环节设计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找出三道题目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可以采取画表格的形式由一个学生展示,也可以让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一起展示。
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分式的乘除教案与反思
16.2 分式的运算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市实验学校陈思思1.分式的乘除【知识与技能】1.理解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会进行简单的分式的乘除法运算2.掌握分式乘方的有关运算【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分式的乘除法法则的过程,并结合具体情境说明其合理性【情感态度】通过师生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分式的乘除法法则【教学难点】熟练地运用法则进行计算,提高运算能力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计算,并说出分数的乘除法的法则:(1)42178⨯(2)2459÷【教学说明】复习小学学过的分数的乘除法运算,为学习分式乘除法的法则做准备.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探究1:分式的乘除法法则你能总结分式乘除法的法则吗?与同伴交流.【归纳结论】分式的乘除法的法则:两个分式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如果得到的不是最简分式,应通过约分进行化简.两个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式相乘.【教学说明】让学生观察运算,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并与分数的乘除法的法则类比,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分式的乘除法的法则.探究2:分式的乘方怎样进行分式的乘方呢?试计算:(1)3n m () (2)k n m()(k 是正整数) 解:(1)()()3······n n n n n n n m m m m m m m ===()______;仔细观察所得的结果,试总结出分式乘方的法则.【教学说明】通过类比分数的乘方运算方法,总结出分式的乘方运算法则.【归纳结论】把分式的分子、分母分别乘方,所得的幂作结果的分子、分母.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见教材P7例1、例2.2.计算:221222yxac--3()();()()3.计算:222a ba bab-÷(-)解:原式=()a bab a b+-4.计算:23231·344x yxyy x÷()()()解:原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分式教学反思
分式教学反思在教学中,分式是一个相对较难的概念,学生往往容易出现困惑和错误。
因此,本文将对分式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问题分析1. 学生对分式的理解不深刻: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分式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刻。
他们往往只是机械地运用公式进行计算,而缺乏对分式背后的概念和意义的理解。
2. 学生对分式的计算方法掌握不牢固:学生在进行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时,常常出现计算错误。
他们对分式的计算规则掌握不牢固,容易出现疏漏和混淆。
3. 缺乏实际应用的训练:学生往往只停留在纸上的计算,缺乏将分式运用到实际问题中的能力。
他们对分式的实际应用场景缺乏了解,无法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二、改进措施1.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分式的概念:在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对分式概念的讲解和解释。
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从直观上理解分式的含义和意义。
同时,通过与整数的对比,让学生明确分式与整数之间的关系。
2. 加强分式计算方法的训练:除了讲解分式的计算规则,我将增加大量的练习,让学生进行反复的计算训练。
通过大量的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分式的计算方法和技巧。
3. 提供实际应用的案例:为了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我将提供一些实际应用的案例。
例如,让学生计算购物时的折扣比例,或者计算食谱中的配料比例等。
通过实际应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式的应用技巧。
4. 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分式教学中,我将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解题,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思路和方法。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5. 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为了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我将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除了传统的测试和作业,我还将引入口头表达、小组展示等形式,让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三、预期效果通过以上的改进措施,我期望能够取得以下的效果:1. 学生对分式的理解更加深刻:学生能够从直观和概念层面上理解分式的含义和意义,不再仅仅停留在公式的运用上。
分式的乘除法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分式的乘除法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3.2 分式的乘除法教学设计教学⽬标(⼀)教学知识点1.分式乘除法的运算法则,2.会进⾏分式的乘除法的运算.(⼆)能⼒训练要求1.类⽐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法则.探索分式乘除法的运算法则.2.在分式乘除法运算过程中,体会因式分解在分式乘除法中的作⽤,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和语⾔表达能⼒.3.⽤分式的乘除法解决⽣活中的实际问题,提⾼“⽤数学”的意识.(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通过师⽣共同交流、探讨,使学⽣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认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获得成就感.2.培养学⽣的创新意识和应⽤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让学⽣掌握分式乘除法的法则及其应⽤.●教学难点分⼦、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的乘除法的运算.●教学⽅法引导、启发、探求●教学过程Ⅰ.创设情境,引⼊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式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发现它与分数的基本性质类似,那么分式的运算是否也和分数的运算类似呢?[⽣]观察上⾯运算,可知:两个分数相乘,把分⼦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两个分数相除,把除数的分⼦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数相乘.即×=;÷=×=.这⾥字母a,b,c,d都是整数,但a,c,d不为零.[师]如果让字母代表整式,那么就得到类似于分数的分式的乘除法.Ⅱ.讲授新课1.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师⽣共析]分式的乘除法法则与分数的乘除法法则类似:两个分式相乘,把分⼦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两个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式相乘.2.例题讲解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74页例1和76页例2体会法则在解题中的运⽤.并思考下列问题:1.分式的除法运算归根结底化成了什么运算?2.当分式的分⼦、分母是多项式时应怎么办?3.当运算结果不是最简分式时,应怎么办?[例1]计算:(1)·;(2)·.分析:(1)将算式对照乘除法运算法则,进⾏运算;(2)强调运算结果如不是最简分式时,⼀定要进⾏约分,使运算结果化为最简分式.解:(1)·===;(2)·==.[例2]计算:(1)3xy2÷;(2)÷分析:(1)将算式对照分式的除法运算法则,进⾏运算;(2)当分⼦、分母是多项式时,⼀般应先分解因式,并在运算过程中约分,可以使运算简化,避免⾛弯路.解:(1)3xy2÷=3xy2·==x 2;(2)÷=×===Ⅲ.随堂练习⾃学效果反馈(⼀)⾃学效果反馈(⼆)1、计算(1)(2)(3)(a 2-a )÷(4)÷ 2、计算正确吗?⾃学效果反馈(三)做⼀做 b b a a b -+?-2239aba b a a b a b a --?+-2224( 1 ) 2 a b b a ?1计算: ( 4 ) 22234 b 8a ba ÷( 3 )b a b a 3 2÷( 2 ) xy ab b a y x 89 272322?221a a =÷=b b a 12÷()3 123222+÷+--+x x x x x 22224n m n m n m ???? ??-÷⑴⑵通常购买同⼀品种的西⽠时,西⽠的质量越⼤,花费的钱越多。
《分式的乘法与除法》课后反思
《分式的乘法和除法》课后反思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达成度预设的目标:1.经历探索分式的乘除法运算法则的过程,通过与分式乘除法法则的类比,发展学生的联想能力与合情推理能力。
2.会进行简单分式的乘除运算,在计算过程中,能明确算理。
通过符号运算,增强学生的符号感。
3.在分式的除法转化为乘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转化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
学习难点:进行简单分式的乘除运算.学习重点:乘除法运算法则.达成的效果及理由:纵观整堂课的学生学习目标达成效果,学生能够掌握分式的乘除法法则以及会进行简单分式的乘除运算,由于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合作愉快,学习目标的达成很成功。
一 对于课堂的达成度,教师的预设问题还是很重要的。
下面是课堂实录的一部分:例题; (2)2222242222x y x y x xy y x xy -+÷+++ 师:①本题是几个分式在进行什么运算?生:三个分式师:②每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是什么代数式?生:有单项式也有多项式师:③在分式的分子、分母中的多项式是否可以分解因式? 生:可以。
师:本题是分子或分母为多项式的分式乘除法混合运算,运算过程从左至右依次进行,先把除法统一成乘法运算,再把分子、分母中的多项式分解因式,然后再进行约分。
师:(板书解题过程).〖评析〗在讲分式乘除法混合运算的时候,要与分数的乘除法混合运算进行类比,这样可以使学生们更容易掌握,并且要强调结果的简化 师:为了能使大家能较好的掌握分式乘除法混合运算,我们再补充一道例题。
2269324x x x x x +++÷--师: (先把除法统一成乘法运算)师:(分子、分母中的多项式分解因式)师:通过以上两个例题的练习,我们可以总结出分子或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乘除法的解题步骤。
分子或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乘除法的解题步骤是:①将原分式中含同一字母的各多项式按降幂(或升幂)排列;在乘除过程中遇到整式则视其为分母为1,分子为这个整式的分式;②把各分式中分子或分母里的多项式分解因式;③应用分式乘除法法则进行运算得到积的分式;④应用分式约分法则使积化成最简分式或整式.我们可以发现虽然这些问题都是教师事先预设的,但是效果相当好,可以说当时学生的积极性还是激发的十分明显的。
8下16 6《分式的乘方运算》教学反思
8下16 6《分式的乘方运算》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在分式的乘方运算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採用了类比的方法,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分数的乘方的运算方法,提示学生分式的乘除方法则与分数的乘方法法则类似,要求他们用语言描述分式的乘方法则.学生反应较好,能基本上完整地讲出分式的乘方法则.
接下来的教学,我是分两块分别进行.在分式的乘法中,举了两个例题,分子、分母都是单项式,先分子乘以分子,分母乘以分母,然后上下约分,分子、分母都是多项式,先分子乘以分子,分母乘以分母,然后要分解因式,再上下约分.分式的除法,也是遵循这样的框式.在例题的讲解中,我讲得比较慢,务必讲清,讲透.但在讲解过程中,也出现了些纰漏,之前细节没注意,约分时,一开始把约完的字母就把它擦掉了,虽然版式看上去很乾净,但学生的作业本上不可能擦擦涂涂,在后面例题中我又修正了这种做法,乾脆把字母保留,约在旁边,这样也很清楚明了.
在学生做习题时,这次我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我就想让学生做小老师,一批学生做好题目,再让一批学生上去批改,如果错的,直接让他把正确的做在旁边,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使同一组题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藉此也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
本节课存在的不足:学生主动性还不够强,教师对学生自学能力估计不足,捨不得放手,抑制部分学生的思维发展.。
分式乘除课后反思
分式乘除课后反思1. 引言分式乘除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运算方法,它在解决实际问题和简化表达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本次课后练习中,我学习了分式的乘法和除法,掌握了相关的运算规则和解题方法。
通过这些练习,我发现了自己在分式乘除这个方面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反思,希望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应用和提高。
2. 问题和困惑在分式乘除的练习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惑。
首先,我发现自己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特别是在涉及括号和多项式的情况下。
有时候我会忽略掉一些细节,导致最后答案与标准答案不一致。
另外,我发现自己在分式乘除的应用问题中,对如何转化为分式形式理解不够深刻,运用不够灵活。
3. 解决方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和困惑,我采取了一些措施。
首先,我加强了对分式乘除的运算规则和步骤的学习。
我仔细阅读了教材中有关部分的内容,通过多次反复练习和思考,逐渐掌握了分式乘除的要点。
其次,我在解题过程中更加注重细节,尤其是运算符号和括号的使用。
我通过反复检查计算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和中间结果,确保不会出现低级错误。
此外,我还积极参与和同学们的讨论,分享解题经验和策略,互相帮助和纠正。
4. 反思与收获通过对分式乘除进行练习和反思,我收获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我意识到在分式乘除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细节和步骤,不能忽略任何一个环节。
错误的计算和粗心大意都会导致最终答案的错误。
其次,我发现了自己在问题转化和建模方面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通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可以提高自己的分式应用能力。
从这次课后练习中,我学到了分式乘除的一些核心概念和解题技巧。
我明白了分式乘除的运算规则和要点,并通过练习掌握了相关的解题方法。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继续加强分式乘除的应用和拓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运算能力。
5. 总结通过本次练习和反思,我从中发现了自己在分式乘除方面的问题和困惑,也通过采取相关的措施和方法来解决和弥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反思
在分式的乘方运算这一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类比的方法,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分数的乘方的运算方法,提示学生分式的乘除方法则与分数的乘方法法则类似,要求他们用语言描述分式的乘方法则.学生反应较好,能基本上完整地讲出分式的乘方法则.接下来的教学,我是分两块分别进行.在分式的乘法中,举了两个例题,分子、分母都是单项式,先分子乘以分子,分母乘以分母,然后上下约分,分子、分母都是多项式,先分子乘以分子,分母乘以分母,然后要分解因式,再上下约分.分式的除法,也是遵循这样的框式.在例题的讲解中,我讲得比较慢,务必讲清,讲透.但在讲解过程中,也出现了些纰漏,之前细节没注意,约分时,一开始把约完的字母就把它擦掉了,虽然版式看上去很干净,但学生的作业本上不可能擦擦涂涂,在后面例题中我又修正了这种做法,干脆把字母保留,约在旁边,这样也很清楚明了.
在学生做习题时,这次我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我就想让学生做小老师,一批学生做好题目,再让一批学生上去批改,如果错的,直接让他把正确的做在旁边,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使同一组题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借此也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本节课存在的不足:学生主动性还不够强,教师对学生自学能力估计不足,舍不得放手,抑制部分学生的思维发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