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智能税务管理系统建设动因及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智能税务管理系统建设动因及方向
摘要:本文从企业传统的税务管理模式下带来的税务合规问题面临诸多风险、税务内控缺乏有效手段、税务信息未能支持决策等痛点问题以及国家税制改革、数字征管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企业智能税务的发展的内外部动因,从税务合规、业财税一体化等价值层面和税务信息标准化、自动化、协同化和智能化等技术层面阐述智能税务管理的目标,列举了目前企业智能税务的主要应用场景及企业智能税务建设的思路及方向,为企业发展智能税务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智能税务;动因;管理目标;思路及方向;应用场景
一、引言
当今企业商业模式不断创新,税收政策日新月异,税收问题层出不穷,税务风险无处不在。
随着国家依法治税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信用体系的不断完善,近年来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主要的信息化技术在政府管理服务广泛应用,税务管理逐渐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运行,迫使企业不断加快税务管理智能化的进程。
企业税务智能化管理从涉税信息采集、税收申报缴纳、税负水平分析、税务风险预警等方面实现全过程标准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从而达到税务合规价值创造、实现业财税一体化的目标。
二、智能税务发展的内外部动因
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发展,税务法规和征管制度的不断深化改革,企业在税务合规上将面临越来越多的风险,同时国家运用数字化升级实现税务执法、征管、服务智能化的变革,使得企业税务管理智能化成为越来越急迫的需求。
(一)智能税务发展的内部动因
1.税务合规面临诸多风险
大企业通常跨行业、跨地区甚至跨国经营,业务范围大、經营分散、新的业态不断涌现;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庞大,核算体系复杂,企业各分支机构税务人员
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不同人对税务政策理解不一致或者对具体涉税业务理解偏差,导致政策的执行不统一;企业涉税活动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以及税企双方对这种不确定性的判断与认知差异导致税务风险事项经常出现。
2.税务内控缺乏有效手段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
事前,企业应科学制定并有效实施税务战略,将税收决策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日常管理、资本运作全过程。
事中,企业应加强经济合同审核,合同主体及权利义务关系的表达要清晰具体;规范发票开具及接收发票审核;正确进行会计处理;及时足额办理纳税申报。
事后,企业需积极配合税务机关征管及税务检查工作,努力做好沟通协调,避免税企争议,重点关注证据的理解及定性、税法的理解及适用。
大部分企业虽然依法纳税意识较强,纳税遵循度较高,但往往因为内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缺少有效的内控手段,税务处理以人工为主,缺乏税务大数据的支持,未能及时发现异常涉税指标数据,产生一定的税收风险。
3.税务信息未能支持决策
税务信息是企业重要的管理决策信息,但企业往往因缺乏技术手段,无法对庞杂税务信息,包括纳税统计数据、因税务政策与会计准则的差异而产生的税会差异、税务系统要求的各种经营数据等进行及时统计分析,从而不能给企业的经营决策及时提供有效数据。
(二)智能税务发展的外部动因
1.税制改革不断深入加快
税收与人们的生活、企业的经营息息相关,也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国家每年都在对税制做一定的改革,陆续出台各类税收优惠政策。
随着近年来税制改革的力度不断深化,改革频次不断加快、税务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新内容、精准把握政策,才能合规纳税并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规避税务风险。
2.税收征管从合作、合并到合成的突破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在税收征管方面推行了三次重大变革。
2015年出台《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推进了国税地税“合作”;2018年出台的《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实施了国税地税“合并”;而在2021年初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更是将制度流程、信息数据、责任体系等进行系统化的融合升级。
这一系列的征管体制改革,国家层面税收征管从合作、合并到合成的突破,对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3.税收治理数字化、智能化
在数字化浪潮下,税务机关通过建设智慧税务系统,使其数字征管能力不断跃升。
在国际税收领域,由OECD牵头BESD的法案、美国的FEDA法案,中国的CIS信息交换标准,纳税人在海外账户的金融信息,已经在所在国和我国的税务机关之间进行自动信息交换;而在国内,税务机关掌握的经济领域数据越来越真实、全面;税务机关金税系统不断迭代、新建数据分析中心、数字监控中心、增值税进销项数据监控系统、所得税汇算清缴系统、行业数据案例库、纳税评估指标体系等使税务机关的纳税风险评估识别和稽查能力大大提升。
三、智能税务管理的目标
企业智能化税务管理的目标可分为价值层面和技术层面两方面。
在价值层面上,强化企业纳税遵循度,让税务合规创造价值,实现业财税一体化;技术层面,则是将企业目前手工管理为主的税务管理模式转为全面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
(一)价值层面目标
1.税务合规创造价值
企业通过建立智能税务系统,可以快速掌握、准确理解国家税收政策,保证依法合规纳税的同时充分享受政策红利,统一规划企业集团内部税务管理流程,提高税务管理效率,提升税务风险识别能力,及时做出税务风险预警,降低企业
税收相关风险,从而合理优化税收负担,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2.实现业财税一体化
在业务上,因内外部环境不断变化,企业必须从内部构建起数字化管理平台才能应对更高频更复杂的业务需求,而财务处理也需要进行匹配,才能更合理配置企业资源,优化交易结构路径。
在税务上,政府智慧化税务治理的大力推广,让企业面临更高的合规性要求,企业必须建立一套能够将税务数据与业务流程及财务信息集成比对的体系。
近年来,在我国“政策引导”、“经济赋能”、“社会促进”、“技术推动”等多方影响下,财税管理从核算型向创造型进阶,财税管理与生产营销、管理决策的深度融合将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企业应以财税引领业务,不断强化业财税一体化融合趋势,通过财税一体化作为“入口”来打通企业的数字化管理全流程。
(二)技术层面目标
1.标准化、自动化
通过智能税务管理系统建设,基本实现从核算、计提、申报、缴纳全流程的标准化、自动化操作,打通企业的ERP系统和税务机关的外部申报系统链接通道。
智能税务管理不仅要管理涉税申报数据,更要承接前端的业务数据,基于精准的业务数据,依据现行的税务规定,将采集的企业业务数据进行抽取、清洗,建立统一的税务数据标准,最终转换为税务核算所需的数据,满足企业全税种管理、核算过程管理及纳税申报管理需要。
2.协同化
一方面,企业应将智能税务管理的各要素嵌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联通各个数据接口、设定取数规则,自动抓取涉税信息,将企业多个系统、应用程序中的生产、营销、财务和税务各方面数据整合起来,实现企业内部业财税的协同;另一方面,企业可通过执行统一的税收政策,统一的税
企数据的交互标准,与国家税务局的电子税务信息系统链接,来实现企业与税务监管部门的协同。
四、智能税务建设的思路及方向
(一)建设优化系统
企业通过改造核心业务系统,搭建完善的税务申报和风险监控的全税管理平台,可以快速对接各个业务系统,进行一体化管理。
企业传统的税务管理方式导致数据孤岛现象严重,税务人员大量时间用于数据收集、质量检查与比对,缺乏完整、持续的管理台账。
企业通过建设智能税务管理系统进行数字化转型,将管理台账线上化,针对不同业态、不同业务场景,自动生成过程管理台账,并能随公司业务发展、場景变化而不断更新,形成专业化、行业化、标准化、可配置化的线上税务管理台账体系;实现对涉税业务分门别类、精准连续的管理,提高企业纳税申报表数据填报的效率和准确性、合规性,进而提升企业税务管理水平,有效规避纳税风险。
(二)应用智能技术
企业应用充分利用各种智能化的手段,利用大数据的基础平台、分析应用平台,实现数据的积累和使用;针对产生重大税务风险的事项和业务流程进行重点的把控,对税务风险进行分析和识别,提出相应的策略,实现税务管理决策智能化的目标。
税务核算智能化能够消除手工作业和线下作业,从根本上解放一线税务人员的劳动力,降低基础操作风险。
借助自动化、标准化的税务核算流程,一线的税务会计即可完成日常的数据收集、计税及申报等基础工作,由高级税务经理负责更具价值的报表审核调整、税务分析筹划及税企沟通协调等工作,税务管理重心由手工计税申报转变为税务核算过程管理、合规风控,并可对涉税任务进行实时追踪与监管。
(三)完善统一规则
大量的智能技术应用的前提条件是将统一明确的规则嵌入到系统里面去,能够让机器模拟人的思考、达成智能技术应用的目标。
数据收集规则标准化,数据
来源清晰、可追溯联查。
企业税务管理系统的功能建设过程也就是相关业务规则完善统一并内化入系统的过程。
(四)转变管理模式
在税务管理迈向智能化的路上,大量的税务核算申报工作由机器人来操作完成,基层税务人员的生产力得以解放,可以促进税务管理流程变革。
企业通过搭建税务共享平台,可以让企业由单个部门的人工管理模式升级为税务数字化共享模式。
企业税务部门人员的税务工作重点由税务核算转向税务风险控制、税务战略决策,实现企业税务管理价值链的转型,重构税务价值体系。
(五)坚持策略导向
企业智能税务系统建设要跟企业总体战略相契合,应确保税务职能与企业的愿景和战略以及业务发展方向一致,这样才能有助于配合实现企业总体战略目标,从而获得相应的资源及资金的支持。
五、智能技术在智能税务管理系统的主要应用场景
企业建设智能税务管理系统,可以应用的智能技术主要包括财务机器人、大数据、AI、移动互联等数字技术、税务专家系统等。
(一)财务机器人
机器人RPA全称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 (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是
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建立的,依据预先设定的程序完成预期任务的第三方软件技术。
财务机器人就是利用一些用AI技术智能替代人工相关操作的
技术,将财务发生管理的各项业务,经过梳理,加入到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系统中,降低财务人员重复劳动的强度,提升工作效率。
1.税务开票自动化
增值税发票的自动开具,是很多企业在创新路上无法回避的痛点。
某些企业受限于税务机关开票软件,其在税务开票的环节上,始终摆脱不了人工输入效率
较低、出错频率较高、开票繁琐,以及反馈不及时等顽疾的困扰。
企业利用财务机器人可以自动完成发票数据录入填写、核对校验以及调用打印发票信息等操作,从而实现税务开票自动化。
2.纳税申报自动化
企业纳税申报的数据来源于财务信息系统、开票软件以及其他台账等不同系统或平台中,人工处理部分占比较高,数据处理和报表编制效率比较低下。
财务机器人能够实现根据纳税申报、税费缴纳等信息自动编制税务分录,自动从不同系统抓取纳税的申报信息,实现纳税申报自动化;财务机器人还可以实现一键纳税零申报,防止企业没有及时申报而产生的税务风险。
3.发票查重验真
通过引入OCR图像识别技术,让计算机会“看”。
当系统识别报账单据影像
含有增值税发票时,财务机器人可以自动提取发票信息,一方面自动与税务机关发票底账系统数据进行比对查验真伪,另一方面与系统提取过的数据进行比对查重,从根本上解决了电子发票重复报销和虚假发票报销问题,有助于规范经营业务、降低涉税风险。
4.发票电子归档
结合OCR技术,RPA财务机器人可将增值税纸质发票进行电子归档,按需对销项电子发票进行分类及汇总,建立电子发票档案及电子发票数据库。
登记完成后,针对每一张发票,企业都可以单独查询其电子扫描结果。
RPA机器人可
用很短的时间即能完成企业海量数据发票的自动归档,无需人工干预。
5.发票快递管理
RPA机器人帮助发票递送人员完成大量的快递面单信息处理,并且完成快递单号的登记工作。
对于每天对外寄出的大量发票,RPA也能够帮助业务部门及
时查询其递送状态,定时通知各個部门每张发票的寄送情况。
(二)大数据、AI、移动互联等数字技术
通过运用大数据、AI、移动互联等数字技术进行涉税数据挖掘与分析利用,企业可以及时发现税务风险、精确评估风险敞口、从而采取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
企业还可以运用智能税务系统,通过AI与大数据技术相结合,按照设定好的测算规则和运算逻辑,从税款所属期、现金流等不同的维度和口径,进行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主要税种税负预测以及与同行业对比分析工作。
(三)税务专家系统
专家系统是一个智能计算机程序系统,存储有大量的某个领域的专家水平知识和经验。
专家系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人类专家的知识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进行推理和判断,模拟人类专家的决策过程,以解决那些需要专家决定的复杂问题。
税务上应用场景可将税务政策和税务处理的规则嵌入到系统中去,让计算机进行判断分析,如计算增值税抵扣事项、所得税汇算清缴事项、税收综合优惠模型分析、税务风险评估等。
六、结束语
在企业面临复杂的商业环境和国家智慧税务管理挑战下,企业迫切需要改革财税管理架构体系,创新企业税务管理方法,规范税务遵从流程,提高企业税务管理水平。
企业应以“智能+”技术为基础,将线下手工流程改变为线上自动化、标准化流程,逐步建立以自动化为基础、以数据驱动为决策支撑的智能税务管理模式,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实现税务智能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