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年级作文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中年级作文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2-06-15T02:00:14.828Z 来源:《中国教工》2022年第4期作者:张燕
[导读]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

而中
张燕
沧州市运河区南环小学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

而中年级的作文起步教学更难,学生刚刚迈进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加之中年级学生阅读量小,眼界不开阔,生活经历不丰富,造成作文兴趣不浓,水平也不高。

如何针对现状,通过多种途径提高中年级学生的作文水平呢?我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认为:只有切实地给予学生写作方法的指导,提高写作兴趣,适当科学的评价引领,才能循序渐进,让学生不断提高作文水平。

一、咬定“作文”不放松,立根原在“文本”中。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中低段的学生要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但是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写作往往无从下笔,不知道该写些什么。

鉴于这种实际,我认为在课堂中借助文本进行有效练笔是极为重要的,让作文根植于文本中,借助语文教材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技巧。

杜甫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可见读书与写作的关系之密切。

这也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是一个整体,二者不可或缺。

如果脱离文本单纯进行作文教学,作文教学只是空洞的说教,只能是“无源之水”,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而阅读教学是作文教学的支架,支撑起作文的语言、选材、构思、立意。

在教学中,可充分地利用教材文本积累语言形式,在品词析句的阅读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对词句内涵、情感的揣摩,使学生领悟作者在词句运用的精妙传神。

在教学段落篇章时,教师可借助对作者构段谋篇的揣摩,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条理,感悟精巧的文章布局,引导学生以课文为范例,把书读厚。

例如:在教学《第一朵杏花》时,抓住段落片段“春风吹绿了柳梢,吹醒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让学生反复品读、想象、体会,感受文字中所蕴含的勃勃生机和美好情感,继而续写仿写出“春风吹笑了桃花,吹跑了雪花,吹绿了大地……”这样优美的语段。

又如在《颐和园》一文中,不仅引导学生体会遣词用句的精妙,更在品读中感悟作者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然后将方法迁移到身边的校园、公园,这样的仿写,不仅降低了写作难度,更教给学生写作的技巧,事半而功倍。

学生李奕臻在学习《清平乐·村居》后仿写了《清平乐·过年》新年来到,/老少齐欢笑。

/春联福字墙上贴,/大红灯笼挂高高。

/鞭炮声声齐鸣,/拜年句句礼到,/年糕饺子元宵,/红红火火热闹。

可见,无论是《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后面的续编童话,《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后的仿写《假如……》……这样的随文指导,还是教材中每单元后的主题作文,只要教师以教材文本为根,指导作文教学,学生的一篇篇美文就会轻松快乐地跃然纸上。

二、问“文”哪得“真”如许,为有“实践”活水来。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涌,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

”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作文是生活的产物,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让作文教学基于儿童的生活,叙述他们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抒发属于他们的真情实感,需要老师耐心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认识生活,表达感受,努力寻求作文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是生活融入文中,用文字表现生活,引一泉“活水”入文中,引发“真表达”、“真交流”。

1.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灵光一闪,让巧妇有米可炊。

学生写作文,最怕的就是对着题目“无米下锅”,无话可说,改变这一现状的根本做法就是抓住生活中的“突发状况”,及时引导他们观察、想象、表达,逐步学会积累素材和恰当表达。

比如:一场突降的大雪后,就可以将今天的语文课临时改为作文课,孩子们看着外面的银装素裹,兴奋地回忆着来上学路上踩雪、赏雪、玩雪的情形,这样写出的作文,还会愁他无话可说吗?
生活中的小练笔,更具有灵活性、真实性的特点,《老师换了新发型》、《到底谁丢了十元钱?》、《班里的吊兰开花啦!》、《唉,怎么停电了!》……抓住学生生活中这些真切的体验和感受,以我手写我心,引发富有真情实感的表达。

2.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有心插柳柳成阴。

将作文与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相结合,以活动激发兴趣,活动中学会观察,在作文中练习表达。

去年杂技节时,一场精彩的杂技表演在南环校园拉开帷幕。

“这可是数载难逢的好机会呀!”窃喜中,在同学们高涨的热情中,先引导他们在观看活动时,学会观察,不仅看台上的演出,还要看观众的反应;不仅眼观六路,还可耳听八方;不只欣赏表演,还可描绘心情……让他们带着准备出发,实际上也是对观察方法的指导。

演出结束后,热闹的交流中,自有无尽的素材,真情的表达,再稍加条理的指导,自然会有篇篇情真意切的佳作诞生。

今年,结合“最美少年”评选活动,我在班级里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学系鞋带”、“水果拼盘”、“拿手小凉菜”、“洗刷刷”、“小蒜苗,快成长!”……在学生亲身实践中,不仅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锻炼了生活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系列的指导、操作、记录、写作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写观察作文,写真人真事的写实性记叙文的初步训练中,培养了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培养了学生想写、乐写、会写的情感及能力。

让作文和生活相结合,改变了原来的作文训练仅是从教材题目入手、从写作的方法、技巧入手。

写作就是学生按老师意思依葫芦画瓢,无话可说又不得不说,硬着头皮东拼西凑的“假、大、空”现象。

让写作成为一种生命的觉醒,一种心灵对生活的感悟,一种对自身情感、自身经验的珍惜。

让学生深入生活,观察自然,并用心感悟思索,笔端才会流淌出富有灵性和活力的欢歌,写作才会成为学生表达情感、认识世界的自觉需要,才会感受到写作的乐趣,这样妙笔生花自然不在话下。

三、但使“评价多元”在,不教“作文”度“难关”。

作文是学生真实情感的再现,也是个体内在的感受体验,这样的文章是充满活力的,文字是具有灵性的。

这样的一篇文章如果没有更多的人来欣赏,更多人来评价,就失去了文章特有的作用,对于完成文章的孩子来说,他写作的积极性就会在单一的评价中被逐渐的磨灭。

沧州市教科所的张东兴老师提出的“重在改善,意在发展”的评价观,提示我们作文评价的意义何在,即“评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改善教
师的教,改善学生的学,更使教师教得更好,学生进步更大。

”这也提醒我们:作文评价不单纯是为了给学生某次或某个阶段的习作给出一个终结性的结论,而是通过评价,激发学生再次写作的动力,促进学生作文能力、水平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

它是整个作文教学的一个中间环节或下一次作文的新起点,而不是一个终点。

在多元评价的实践探索中,我改变了以教师为主的评价方式,让学生自己、同伴、家长、教师共同参与到学生作文的评价中,做到评价主体多元化。

让学生自己首先成为作文的第一个读者,对于自己的作品给予纵向评价。

并且改变过去学生除了不得不向家长汇报考试成绩外,对平时的学习情况家长知之甚少的状况,每次的作文不再是过去那种天知地知老师知自己知,而是众所周知。

因此学生对每次作文都引起了重视,对作文的评价也尤为重视,对作文的关注度空前加大。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动地学习,主动地自我建构,积极地改进自己的不足,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

在评价形式上,也力求新颖多样,使学生在评价中激发能量,更好地改善作文,发展能力。

比如利用教室的墙壁,把全班同学的作文张贴出来,供同学们、其他任课教师前来阅读,甚至可以随时在某人的文后,给予评价或者简单评语。

再比如在作文后设计评价表,先让作者及家长在评价表上进行评价,然后在课堂上先由老师引导学生复习作文要求,明确评价作文的具体方法,再利用小组合作,互相发现优点,指出修改建议,多方面、多角度地互评作文。

最后交还作者手中,进行自我修改。

多元化的评价形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养成自我修改的良好习惯,也让学生学会欣赏别人,不断吸收借鉴同伴的好思路、好词句、好结构,及时修改自己的习作,在评价的过程中及时受益,共同进步。

根据“重在改善”的评价观,教师必须指引学生从多方面的评价中,对于写作能力、水平进行提升,也要从多元化的评价内容中提升教师作文“教”的能力。

评写作表达是否让读者明白你的写作意图,让别人觉得读得懂并且愿意读、喜欢读;评作文的突出优点和不足;结合年级要求,评本次作文的写作方法是否掌握;评作文的修改,是否在认真阅读教师、家长或同学的评语后,有明确改进的地方等;评学生是否体验到写作的乐趣,乐意写作,乐意将自己的作文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评价标准多元化。

对原来作文能力较弱的同学,评分尺度要略松一些,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等级评分标准。

另外,在教师的批改中,注意针对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标准进行评价,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相结合,评改的侧重点也不同。

对作文能力较弱的同学,注意充分肯定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更多地帮助他纠正错别字,把句子写通顺,调整文章的写作顺序,做到文从字顺。

对作文能力较好的同学,帮助他准确地用字用词,学会锤炼语言,鼓励有自己的表达方式和独特的体验。

对于小学中年级作文,我提倡的是“有效指导,多元评价”,巧妙借用文本这个例子,以实践生活为写作源泉,用好“评价”这把尺子,让作文不仅成为一种语文能力的训练,更成为学生表达情感的途径,不断提升作文兴趣与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