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青海道”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地理第四辑丝路“青海道”考
王育氏
;近年来,在丝绸之路东段路线的探讨上
*
大都侧重于由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迸入新疆境内的干道。

自1956年青海西宁出土76枚波斯银币
*经考古学家夏鼐鉴定为萨珊朝
卑路斯〈457—483年)银币以来①,以西宁为

中心的青海道辅线収开始为人们所重视。


♦--东由秦陇,南自西蜀,进入青海河淳地区后寰或折向西北,跨越祁连山隘口,与河西干道相连接;或沿柴达木盆地西进,跨越阿尿金山进入新疆境内厂与昆仑山北麓的南道相通。

本 文试对这条路线的形成及其变迁,作一些粗烙的探索。

青海道的肇始,国内学者说法不一。

有谓
早在汉武帝建元二年至元朔三年(前139-126年)间,我国古代最早的探险家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时,即开此道②。

汉时河西地区的民族地理分布,大致以南山(即祁连山)为 界,以北的河西走廊为匈奴右部休屠、昆邪诸王所据,以南则为羌人所居。

张骞出陇西后,在进入河西走廊东部时事为匈奴所得負被羁留十余载亨后伺机透出匈奴完成出使枉务后,返国时,为了不致再蹈前辙,乃“还,并南山,欲从羌中归”,不料“复为匈奴所得,;留岁余,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矍邑父俱亡归汉J论者或以其归国时即走青海羌中道•殊
①夏鼐:畫青海西宁出土的波斯萨珊朝银币I裁疋考
古学报>1958年工期好j#』
②鲜肖威:询肃境内的丝绸之路“号:養釁嘉
*
学报■1980年2期。

“「:h;

不知^欲”祗是他主观上的意愿,他在行经匈
奴控制地区•尚未及进入羌中地前,已“复为匈奴所得蔦不能因此而得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已开辟青海道的推论。

、另一种说法,认为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骡骑将军霍去病入河西时所开。

《汉书•霍去病传》载塞“元狩二年春,为票骑将军,将万骑出陇西,……逾乌毬,讨遨濮,涉狐奴,历五王国,……转战六日,过焉耆山千有余里,合短兵,屢皋兰下■杀折兰王,新卢侯王,……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收休屠祭天金人S据应劭注「皋兰^陇西白石县塞外河名S郦道元依此推断{袍罕(今临夏)西南漓水(今大夏濟)所径的石门口肆疑即皋兰山门也”①。

汉代白石、袍罕均为西羌部落所居地。

主张霍去病经祁连山南羌中道入河
♦♦♦
西者,即以此为据,认为马霍去病出陇西至袍罕■则走乐都.扁都口至焉支山是无疑的寸②.
♦•■
考应劭与班同虽然都是东汉人,但他对皋兰的注释不Q定正确o稍晚于应劭的苏林
注郎纠正其说:谓皋兰脅匈奴中山关名也J其
・.
后颜师古注也指出「"皋兰.山名也.非河名$言苦战于拿兰山下而多杀虔也―如应说失误八那広郦道元浴用其论点而作的推

断,更不足凭信“又《必书》折兰■卢侯的“侯污《史记》作“胡J则应为匈奴王孑所以霍去病并没有深入到羌中地区。

《读史方舆纪要》云M “皋兰山,州■(兰州)南五里,州之主山也,山下地势平旷,可屯百万兵「《汉书》,霍去病为骤骑将军,击匈奴,屯兵皋兰山下,即此”③j其说应是正确的Q
霍去病出师路线,当为出陇西后,逾乌養(当即乌逆水,今庄浪河人讨遨濮(匈奴部落名),涉狐奴(谷水,今石羊河人西至焉耆山(今甘肃山丹县东南大黄山)而还。

其行程均在祁连山以北,基本上与后来的丝路阀西干道相同。

又有人提出此道开于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人根据是《史记•大宛列传》是年“筑令居以西”塞的记载。

认为“令居塞是通向[青海的塞防J“令居塞的建设,是汉军民首次大规模的进入羌地J“是开通羌中道的第一步”④。

关于令居塞的兴建,《汉书•张骞传》有与《史记》相同的记载,臣瓒云严令居,县名也,属金城,筑塞西至酒泉也J明确指出令居塞西至酒泉,并非通向青海。

另据《汉书•西域传》;“张骞始开西域之迹,其后骤骑将军击破匈奴若地,降浑邪、休屠王,遂空其地,始筑令居以面;初置酒泉郡吧匈奴右部浑邪、休•
屠诸王另f据地为祁连山北的河西走廊,令居县在走廊东端今甘肃永登县境,在其地筑塞并西至酒泉,自在河西无疑。

「《后汉书••西羌传》记载羌人与匈奴通,合兵丟攻令居等地,于是“汉遣将军李息、郎
中令徐自为将兵十万人击平之,.始置护羌校尉,持节统领焉。

羌乃去淳中,依西海、盐池左右,汉遂因山为塞。

滴西地空,稍徒人以实-』「
之蔦此处所说的“因山为塞J据陈梦家在《汉:武边塞考略》一文中考订;乃指走廊北面的.♦
龙首山•⑤提出令居塞是通向青海的塞防者,却认为“因山为塞”的走向“很可能沿今大通河(汉浩畳水〉流域,或与淳水之间向青海湖延展”,并名之为“羌中西塞”而与河西四郡塞防“北塞”并称。

⑥实出于臆断。

按由武威郡(今民勤东北)至张掖郡(今张掖西北〉段边塞,因沼龙首山麓所筑■位置
①<水经•河水注性■I
②吴仍让:电两关以东的“纟纟绸之路载城兰州大
学学报1980年4期。

③鱼读史方舆纪要*卷60<皋兰山潜条。

④⑥初师宾:抵经銘芜中道开辟小议•,载■西北师
院学报才382年2期。

⑤陈梦家:弋汉简缀述211,
—146—
谢北,又有網匕塞”之称°荀悦《汉纪》即有“又
武威、张掖皆当北塞,之说°“西塞”是河西塞防的总称,并非通向青海的塞防,则元鼎六年因筑令居塞而开通青海道的说法,难以成立。

“筑令居以西”,主要为了隔断羌、胡,保障河西诸郡与通道的安全。

及至武帝末,因征讨匈奴战事不利,胡、羌间重欲联合/后元元年(前88年尸先零豪封煎等通使匈奴,匈奴使人至小月氏章传告诸羌曰(羌人为汉事苦,张掖、酒泉本我地,地肥美,可共击居之汁神爵元年(前61年)春“羌侯狼何果遣使至匈奴藉兵•欲击鄱善、敦煌以绝汉道勺①°于是,汉将赵充国出兵金城,沿淳水向羌部内地挺进,“夜引兵上至落都(今青海乐都)”,“西至西部都尉府(今青海海晏屮,先出击位于河&潼间的先零羌,再进至青海湖及其以西的罕、开羌地。

与充国将兵自淳水西上的同时,辛武贤奏请"分兵并出张掖、酒泉,合击罕、开在鲜汞上者”②。

按兵出张掖,当越过今民乐县东南的祁连山隘口“扁都口笃近年扁都口有汉代
I•

城堡遗址及墓葬的发现,证明其地是汉代交通的要冲。

・宣帝作军事部署时严诏破羌军武贤将■••
兵六千一百人■敦煌太守快将二千人,长水校
尉富昌、酒泉侯奉世将蜡(羌人月氏兵四千
I
人扌亡虏万二千人,赍三十日食,以七月二十二日击罕羌•入鲜水(今青海湖〉北句廉上,去酒泉八百里…去将军(按指赵充国〉可千二百里,将军其引兵便道西并进,虽不相及,使虏闻东方北方兵并来「分散其心意,离其党与/③据《流沙坠简》所发现的一封制诏记载,时敦煌太守二千人系交由酒泉太守辛武贤统连山隘口的河西部队,是从东一北两路并发,进入青海羌中腹地的。

赵充国对羌用兵胜利的第二年即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儿沿淳水设置破羌、安夷二县。

前者位于今民和西,后者则在今乐都西。

其后,又置临羌县于今涅源东南•从此,西汉政府开始了对徨中地区的经营.
由上可见,丝路青梅道的开辟,当始于宣帝神爵元年(前61年)赵充国迸兵羌中之时。

:及至元帝时(前48—33年>.當乡姐等七种羌:寇陇西,遣右将军冯奉世击破降之”。

此后“数十年'四夷宾服■边塞无事。

至王莽辅政,欲耀威德,以怀远为名,乃令译讽旨诸羌,使共献西海之地負初开以为郡农筑五县,边海亭燧相望焉肖④。

从“四夷宾服,边塞无事粋到肚设郡筑县,边海亭燧相望S史籍虽无通商往来的具体记载,但经由羌中的青海道b当已畅通无阻。

祗是两汉时期,丝路一直以河西干道为主,这一辅道未为当代史家所重视而已.
•:、宀C「,.:
东晋南北朝时期,青海道曾长期取代河西干道的地位,担负起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任务。

.
东晋时,丝路干道所经的河西走廊地区P 先后出现了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及西凉等割据政权,各霸一方,战乱频仍,交通为之梗阻。

隆安三年(399年)春,东晋高僧法显西行求法,即取道都于今青海乐都的南凉(397— 4珂年人西北行越扁都口以达张掖。

《法显传》J初发迹长安p度陇,至乾归
领,则两郡兵当俱出酒泉,逆呼蚕水(今北大河)而上,出祁连山隘口,进入罕■开羌地/去
酒泉八百里”亦与实际行程相符“可见沿崔水西进的赵充国大军,与自酒泉南下越过祁①②③老汉书•赵充国传和
④羔后汉书•西羌传叫
—147—
国,夏坐°夏坐讫,前行至傅檀国•度养楼山,至张掖锁J陇祟指陇山。

乾归国,即西秦国,都
苑川。

据《水经*河水注》J苑川水夕……有东西二苑城,相去七十里。

西城即乞伏所都也/苑川水即今榆中县东宛川,则其故城应在今榆中县城西距兰州不远处。

傅檀国,即南凉国。

据足立喜六考订此时都今青海乐都,①夏鼐认为都今青海西宁市②,是错的。

因法显至南凉时,为隆安三年七月底以前③・当时国王为秃发乌孤④,不是秃发利鹿孤。

此年八月乌孤坠马伤胁而死,始传位给利鹿孤,迁都今青海西宁市。

“养楼山汀当郎《水经•河水注》长宁水支流养女川⑤所经之养女山为今大逋河南之达坂山。

度过养楼山至张掖镇的通路,是西北出扁都口P进入河西走廊的永固营再经今民乐县至张掖⑧o
国内外学者对法显取道青海进入河西走廊,常抑忽视。

如法人沙碗在《中国之旅行家》一文中谓迭显自长安西行,经今兰州市、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地,至罗布泊。

其实法
显并不取道武威。

贺昌群《古代西域交通与
■丁 ■
法显印度巡礼》一书《法显西行路线图》也重
复了沙碗的错误…「—
-法显之后一南朝刘宋初僧人昙无竭{法勇人于永初元年(420年)西行求法,"初至河南国,仍出海西郡,进入流泱,到高昌郡。

经历龟兹.沙勒诸国,登葱岭,度雪山•…J⑦.按河南国郎西秦国,亦即法显所经之乾归国6乞伏乾归及其子炽磐都曾自称河南王,因建都于黄河之南得名。

海西郡,夏鼐疑为西海郡之误,因而作出“昙无竭所走的略线,由靖远经兰州至青海这一段,是和法显的大致相同爲只是“由西宁如何去到高昌郡已是无法详考了”的结论⑧。

冯承钧以为“考其行程,与法显等大同小异,似从吐谷浑境逾山至张掖,然后进至敦煌,出玉门,径赴高昌护⑨。

看法虽不完全相同,但对昙无竭取道青海则是…玫的。

黄烈《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与内地的关
系》一文⑩,亦持青海说。

张星熄认为河南国即元魏,因其在黄河南岸,故名。

晋代海西郡(按’应为西海郡)在今嘉塔关外,高昌郡在今吐鲁番附近诸地。

沙.勒即疏勒之讹音,今咯什碣尔。

⑪考东晋十六国时期,前凉、后凉、:西凉、北凉等河西割据政权,在张掖郡北相沿均有西海郡的设置"刘
宋初》北魏尚未完成对北方的统一录以金城
t
(今兰州?为根据地的西秦,已于41弊灭南
凉,占有武威地。

张掖、酒泉、敦煌则为北凉及西凉所据,他们为反魏•与南朝的关系均较♦・■
为友好。

昙无竭由刘宋前来西秦,既不道经今靖远,当由兰州谶河径去武威,自无绕道青海的必要,张说较为近理。

但他把“河南国扶
①足立喜六:卓法显传考证>,均37年商务印书谊译
本页80“
②⑧夏卿:<青海西宁出土的波斯萨珊朝银币”载
<考古牟报*1958年1期。

®法显夏坐诰始前行至傅檀国.曜南海畫归传#载法显夏坐始于四月十六日,据岷大唐西域记叮中国」槽人夏坐时间为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F则法
•显夏坐当至七月十五日。

摇載法显传■后文由敦
煌至即善国行十七目#计一千五百里,今自乾归至乐都不疝五百里左右,是七月底以前,法显完全可玖到达傭檀国的Q
此时南凉国王为秃发乌孤
*而不悬傅檀°"法显

*称傅檀国者,胡震亨卓跋■云:■岂后来追忆之
误耶广又据朮载记f儔植在402年即位前,即总
揽军国大权,可能当时凉人牙知有傭檀而不知国
王,岑仲勉在議佛游夭竺记第和》中说■“乃从俗记
载,未可料也匕
⑤童水经注•河水注
⑥足立喜六:噸法显传考证
*。

I♦
⑦释慧皎:•高僧传加初集卷3心
⑨冯承钧:韋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论著汇斡•高昌事
⑩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卓魏晋隋唐史论樂#第一辑°
⑪張星艰:<中西交通史料汇编力第六册.
一148

:■.
解释为”元魏J则显然是错误的。

北魏太武帝太延年间(435—439年)征服
河西地区时,据《魏书•吐谷浑传〉片原居于甘
肃洸河.大夏河流域的吐谷浑王“慕利延惧,
遂率其部人西遁沙漠爲退至沙州(今青海同
德县)以西,后在北魏军追击下J慕利延走白
♦■♦
T I
兰•后复遣征西将军高凉王那等讨之于白
兰,慕利延遂入于例国蔦尸白兰尊一地据松田
1F J
1
寿男考证,为今柴达木盆地南的布尔汗布达
山为白兰山,白兰则在布尔汗布达山以北的
柴达木河流域①.位于柴达木河畔的都兰县
(察汗乌苏)。

史称为“吐谷浑城爲意即为其
牙帐所在,慕利延在北魏军追击下由此入于
圍。

这是历史上沿柴达木盆地南缘西进,逾
阿尔金山进入今新疆塔里木盆地的最早记
♦♦♦
♦.
刘宋元徽三年(4?5年人高僧法献又继昙
无竭之后/发踵金陵,西游巴蜀,路出河南.
■■
道经芮芮,既到于圍护②。

法献所路出的河南,
・••■p
已非昙无竭时的西秦,而是受南朝宋文帝封
为河南王的拾寅(453-481年)统治下的吐谷
浑,其南曇龙涸城(今四川松潘”正当由益州
入境的孔道P“芮芮”亦修幷蠕崎弓,即柔褊与
頁朝友好,据《南齐书:芮酋偉》,“芮芮常由
河南道而抵益州人南充益州刺史刘峻在齐武
帝永明九年至十=年间(491—493年”曾遣
江景玄出使丁零(即高车治•也是通过吐谷浑
KJ B—■I H■■■・...卜
到郵善、于圓的梁时仍有河南国“与益州
.•■.
邻,常通商贾,民慕其利,多往从之?④的记载,
可见法献由巴蜀进入吐谷浑夏即经今青海以
通西域的交通,在南朝时期一直是通畅的。

:•.d
北魏征服河西后,其地经常处于北方劲
敌柔然威胁之下,《宋书》有柔然“常南击索虏,
世为仇讎,故朝廷每羁糜之J又“西域诸国焉
耆、都善、龟兹、姑墨东道诸国,并役属之撷⑤的
记载。

因而河西干道的交通,迄未能恢复。


吐谷浑与北魏的关系却较为密切特北魏孝明
帝神龟元年(518年人僧人宋云,由洛阳赴西
域求经•即因河西干道梗阻,而采取青海道“
据宋云《行记》,宋云等“初发京师.西行
四十日,至赤岭,即国之西疆也,皇魏关防,
正在于此”。

继“发赤岭,西行二十三日,渡流
:沙,至吐谷浑国”。

又“从吐谷浑西行三千五百
里,至都善城”⑥。

然后沿丝路南道且末、于凰
等地,出葱岭以西。

赤岭即今青海日月山。


谷浑城,.当在今青海湖西南的都兰(察汗乌
苏〉。

流浊则是由赤岭西南行,前往吐谷浑城
时所经过柴达木盆地东南方的沙磧。

都善城
当宋云经过时,正是吐谷浑汗国的一个屯戍,
在岑新疆若羌县,与丝路南道接。

北周时,突厥代柔然而兴,在木杆可汗
(553-572年〉统治下,突厥经常寇犯北周边
境,河西走廊的凉州(今武威〉、甘州(今张掖〉
和瓜州{今敦煌),处于突厥的威胁之下,丝路
主道继续受阻。

此时,有撻陀罗国(今巴基斯
L
坦自沙瓦和拉瓦尔品第地区)人阖那崛多•为
游方弘法,前来我国。

仍取道青海。

卿续高僧
传》园载,阖那崛多经迦臂施国(今巴基斯坦
北部奇特拉尔”逾大雲山.(今阿富汗东北境
兴都库什山),历厌怛国(在兴都库仆山北麓人
渴罗槃陀(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及于園(今新
疆和田〉等地/又达吐谷浑国,便至都州,……
周明帝武成(元〉年(559年)初届长安,止草堂
「寺荒⑦。

按部州〉北魏孝昌二年(526年)置,治
■今青海乐都。

说明阖那嵋多由巴基斯坦前来
①”松田潯男:■吐谷浑遣使考载咲西北史地"981
年2期。

②释慧皎:戦高僧传R初集卷14.

老南齐书•武帝纪f
④卓梁书•诸夷传•河南性
⑤住宋书•索虏传备
⑥杨衝之:老洛阳伽兰记>卷5°
⑦释道宣:戦高僧传*2集卷2。

一149—
我国时,乃经由今新疆境内的丝路南道东行,逾阿尔金山,进入青海柴达木盆地而达乐都,然后东赴长安。


东晋南北朝分裂割据局面结束,河西地区复置于隋唐王朝强有力的统治之卞,丝路,又恢复以河西干道为主的局面。

但在隋及初唐时期,青海道仍继续是丝路的辅道。

隋炀帝大业五年C609年y岀巡河西;即经由青海河淳地区。

据《资治通鉴》记载「出临津关,渡河,至西平,然后入长宁谷,越星岭,渡浩晝川,至张掖。

回程取道大斗拔谷。

临津关故址在今甘肃临夏县大河家附近。

西平郡治在今青海乐都县。

长宁谷朗今西宁北北川河谷。

大斗拔谷郎今扁都口,炀帝此次出巡所走道路与东晋法显行程基本相同.
「同年■炀帝讨吐谷浑,吐谷浑王伏允南遁:山谷间;自西平临羌城(今漳源县)以西■且末I今新疆且末〉以东歹祁连山以南■雪山(积石.山〉以北,皆为隋有「置郡县镇戍。

可见丝路青海道由西宁经扁都口至张掖线J或由西宁经柴迖木至若羌线”均'处于隋王朝的控制之下。

直至隋末大乱J伏允复其故地,揍寇河右,郡县不能御焉於①。

青海道始被阻断。

唐贞观九年(635年片太宗诏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骨,率那与伏允作战°“靖破天•柱部落于赤海•收杂畜二十万。

(李)大亮俘

名王二十,杂畜五万,次且末之西。

伏允走图伦磧.将讦于<薛〉万均督锐骑追亡数百里,又破之J②赤海疑郎今青海柴达木盆地西北的格孜湖•图伦磧在今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缘,且末至和田之北。

于関在今新疆和田南。

根据李靖出击伏允的路线来看,其行程与青海道由今西宁经柴达木至若羌线同。

又据《元和郡县志》记载.兰州西北行四百里亨可抵鄱州,溯涅水西上至都城(今青海西宁市),再沿北川河北上,可抵浩疑水(今大通河)北岸的威戎军(今青海门源县片再西北,行越祁连山隘口大斗拔谷,有大道可通甘州(张掖妙,又由巴蜀故桃关(今四川灌县西北)
轧沿岷江河谷北行,经茂州(今四川茂汶县人翼1州(今较场顼)、松州(今四川松潘),越过西九曲,可经青海贵德县西的武宁、金天、积石等军,由廓州(否青海尖扎县北)通往都州(今青
海乐都人④可见唐代由兰州经西宁或由巴蜀经乐都北土扁都口至张掖的路线也是当时的重要通道。

天宝十四载(755年人发生安史之乱J比蕃乘陇右.河西唐军东调之机簟进寇河、洩地
区打至代宗宝应元年(762年人河西、陇右之•地全没于吐蕃。

其时,“伊西北庭节度使李元忠、四镇节度留后郭昕数遣使奉表,皆不至。

贞元二年(786年)元忠等所遣假道回鹘,乃 得至长安”⑤。

可见丝路交通河西干道及青海辅道均告阻断。

北宋初,据有银(今陕西米脂西北)、绥 (今绥德》、夏(今内蒙古乌审旗南白城子)、宥 C今内蒙古鄂托克旗东南城川古城〉等州的党项族,芷在崛起。

其时,河西走廊尚处于甘州回鹘统治之下,据《宋史》记载严乾德四年<966年〉知西凉府折逋葛支上言暑’有回鹘二百余人、汉僧六十余人自朔方路来,为部落劫略。

僧云欲往天竺取经,并送达甘州讫S诏褒答之”⑥。

这批来自朔方的旅行者,途中可能即遭到党项的劫略「从去印度汉僧须护送至张
①厳隋书•吐谷浑传入
®卓新唐书•吐谷浑传%
③电元和郡县志
*卷的陇右道上R
④老元和郡县志》卷32剑南道口
⑤崛新唐书-凹鹘待S
®球宋史-吐蕃传f
一150一
族慶骄,闭于関诸国朝贡道,击夺般次」诏边
将问罪。

已而董毡遣使奉贡入谢,上慰纳 焉”④・可见北宋与吐蕃统治者,都重视维持
青海道丝路的畅通乜
终北宋之世,丝路的河西干道虽被西夏 遮断,但经由河違地区通向西域的青海道,却
做,说明其时丝路河西干道仍不甚通畅。

\ 真宗、仁宗时期,党项赵德明和赵元昊先
; 后向两用兵.攻占回鹘统治下的凉州(今武
威八廿州(今张掖人瓜州(今安西东南人沙
州(今敦煌)和肃州(今酒泉)。

仁宗宝元元年E , - (1038年),元昊正式称帝,建立西夏。

其领土
蔭 已“东尽黄河,西界玉门碍攘萧关(今宁夏同:工取而代之,•并长期保持畅通。

位于天山南北
: 心县南),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倚贺兰山以
. ♦
为固”①o 北宋政府采取知延州事范仲淹“清 :
野固守”的政策,沿边修筑城寨,驻兵防守。


向河西的丝路干道为之阻断•「
h 1 J - 4
此时'青海地区的吐蕃,势力又重新得到
■ •・ . ■
发展,称雄于都州〈今乐都》的嘴厮啰,与占 有河西走廊的夏元昊相仇讎,每有争战「为 了共同对付西夏,.宋与吐蕃修好。

仁宗明道
初授喈厮啰宁远大将军、爱州团练使。

氏. 坚决抗夏,拒之于浩聲河(今大通河)之北,
确保了河淳地区的安全。

他又实行鼓励贸易.
通两的政策。

于是东、西之间商旅往还多取 道那州。

史载,“厮喙居鄱州,西有临谷城(今 西宇市〉遇青海,高昌诸国商人皆趋都州贸
卖,以故富强”②・:说明西域高島诸国在河西
干道被阻断的:情况下,.均取道青海前来都州
贸易0 1
•匸
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片熙河路都总管 、经略安抚使兼鬼熙州王韶,开拓熙河之役胜
的于團与西州回鹘P 和势力远及中亚锡尔、阿
姆两河之间的黑汗王朝,即由此道与北朱进 行着经耕文化的交流。

甚至欧洲的拂秣国(东 罗马帝国)亦“东自西大食及于臥回纥、青
唐,乃抵中即⑤“青唐”郎指青海西宁市,当 时西方大食等国的使者和商队,往来于这条 道路上,络绎不绝。

历史上青海道作为丝路的辅线,虽不及
河西走廊干道重要,但在东晋南北朝及北宋 时期,却取代后者而成为丝路的主线。

这是因 为东晋时河西走廊先后为一些地方政权所割
据,南北朝时先后处于柔然、突厥的威胁之 下,北宋时又为西夏所据。

丝路干道为之梗
阻。

而青海地区,却处于相对稳定的局面,得
以代替河西干道而成为丝路的主线「隋唐前 期,重新确立了对河西地区的有效统治以后,利,收复河(今甘肃临夏东北人洗(今甘肃临
岷(今甘肃岷皋》三州后,也采取了鼓励通商的政策•在通远军(•今甘肃陇西人熙州(今甘肃临沁设置市易司,招置商贾演以公
帑,使往来贸易,取其息以充军用。

据熙宁七 年(1074年)王韶奏書“通远军自置市易司以 青海道复退居辅线欄唐安史之乱以垢,吐蕃
入居青海,进占河西、陇右,丝路一时阻断。


至北宋■与西夏元昊对抗的吐蕃喘厮啰鼻复采 取奖励通商的政策,经由青海的丝路,再次上 升为东西交通的干道。

丝路自唐安史之乱一度中断后,丝绸作
来,收本息钱五十七万余缗"③,促进了陇右
场部州之间的贸易往来。

吐蕃嘴厮啰死,地分0第三子董毡嗣,最 强,独有河北之地。

史载其“河州、武胜军诸
①吴广成:電西夏书事*卷血。

②④ <宋史•吐蕃传也
③ 亶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50熙宁七年二月庚辰家3
⑤*宋史•拂袜国传壮
—151
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