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1~5课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1~5课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第1 - 5课知识点。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 - 北京人。
1. 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 元谋人:
- 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 距今时间:约170万年。
- 地位: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元谋人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2. 北京人的发现。
- 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 距今时间:约70 - 20万年。
3. 北京人的特征。
- 体貌特征: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他们的身高平均为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
- 生产生活:
- 制作工具: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如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等。
- 社会组织: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
- 使用火: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火的使用,改善了生存条件,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1. 半坡居民的生活。
- 生活年代:距今约6000年。
- 生活地点: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
- 房屋类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这种房屋一半在地下,屋内有灶坑,供炊煮和取暖用。
- 生产生活:
- 农业:种植粟,饲养猪和狗等家畜。
- 手工业:制作彩陶,陶器上有许多刻画符号,可能是早期文字的雏形;会纺织、制衣。
2. 河姆渡居民的生活。
- 生活年代:距今约7000年。
- 生活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村,长江流域。
- 房屋类型:干栏式建筑。
这种房屋以木桩插于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屋,适合南方潮湿的气候,可通风防潮。
- 生产生活:
- 农业:种植水稻,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饲养猪、狗和水牛等家畜。
- 手工业:制作黑陶,如猪纹陶钵;会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骨哨。
第3课远古的传说。
1. 炎黄联盟。
- 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炎黄部落结成联盟。
- 涿鹿之战:炎黄部落联盟打败蚩尤部落。
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2.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 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 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黄帝时期,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3. 尧舜禹的禅让。
- 禅让制:即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尧年老时,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年老时,让位于禹。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1.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 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 “家天下”: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 夏朝的统治:
- 国家机构:夏朝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还制定了历法,称为“夏历”。
- 遗址:二里头遗址可能是夏朝的都城遗址。
2. 商汤灭夏。
- 商朝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都城亳(后多次迁都,盘庚迁殷后,商朝稳定下来)。
- 商朝的统治:
- 政治: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对外服地区通过方伯进行间接统治。
- 文化:甲骨文和金文(铭文)是商朝时期重要的文字形式。
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3. 武王伐纣。
- 西周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在牧野之战中打败商军,建立西周,都城镐京。
- 西周的分封制:
- 目的:为了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 内容: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诸侯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 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1.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 发展历程:
- 原始社会后期:出现了铜器,如距今约4000多年的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出土了铜镜。
- 商周时期:青铜铸造业高度发达,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制作工艺高超。
- 用途: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
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 代表作品: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四羊方尊等。
2. 甲骨文记事。
- 发现地点: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
- 内容: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 意义: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同时,甲骨文也为研究商朝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3.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 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
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如“日”“月”等字。
指事是用一种指示性符号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如“上”“下”等字。
会意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如“明”字。
形声最为进步,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新字,如“河”字。
假借是借用已有的字表示另外一个意思,如“自”本来是“鼻”的象形字,后来被借作“自己”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