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初三化学上册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通市上册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内发生的某化学反应,测得t1和t2时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M N P Q
t1时的质量/g519317
t2时的质量/g233x51
A.x的值小于3 B.Q可能是单质
C.该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D.M与N的质量变化比为14:3
2.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
A.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
B.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
C.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
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
3.“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
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B.纺纱织布
C.烧制瓷器D.冶炼生铁
4.已知: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属Y和Z不能;将Y 、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气泡,Z无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氧化物的化学式只能表示为XO B.Y能将X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C.Z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单质形式存在 D.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X>Y>Z
5.“” “”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图表示化合物的是
A.B.
C.
D.
6.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
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D.水槽中液面下降
7.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基本的规律之一。
下列装置及实验(天平未画出)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B.
C.
D.
8.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存放气体的装置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②
B.实验室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③,气体从导管b进入
C.实验室干燥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④,气体从导管a进入
D.实验室收集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如图⑤临时存放
9.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能加快反应速率B.二氧化锰在任何化学反应中都是催化剂C.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D.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10.某元素R的化合价是奇数(不变化合价),已知其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其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则R的化合价为()
A.2()
55
m n
-
B.
2()
55
n m
-
C.2
55
m n
-
D.
2
55
n m
-
11.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钙离子:Ca+2B.2个氢原子:H2
C.氧化钠中氧元素化合价:Na2O D.3个氯分子:3Cl2
12.下列关于过滤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B.液面不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C.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D.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
13.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化学式为 CH2O),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甲为甲醛,其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B.物质乙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
C.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发生改变
D.该反应消耗物质甲和生成物质丁的质量比为 5﹕3
14.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粒子共能表示四种元素
B.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c、e
C.图中b粒子的化学符号为Mg2+
D.图中d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15.一种由甲醇为原料的薪型手机电池,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其反应原理为:2CH3OH+3X+4NaOH=2Na2CO3+6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A.CO B.O2C.CO2D.H2
16.下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关于该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10B.是一种阳离子
C.属于金属元素D.已形成相对稳定的结构
17.下列对化学用语中“2”所表示意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
A.Ca2+中的“2”表示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B.H2中的“2”表示两个氢离子
C.2Mg 中的“2”表示两个镁元素
D.2NH3 中的“2”表示 2 个氨分子
1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取少量固体B.塞紧橡皮塞
C.称量固体D.点
燃酒精灯
19.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雾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0.下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依据图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由5个原子构成
B.化学变化的后硅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和生成的丁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
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l:1
二、实验题(培优题较难)
21.如图甲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装置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用装置A来制取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若收集干燥的氧气,应选用收集装置_____(填字母)。
(2)小明同学在装置B中加入1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MnO2制取氧气。
①若用F装置收集O2,则O2应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
②实验中发现不能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小红同学提出可以从两个方面改进:
一是将制取装置B换为图中的装置_____(填字母)。
二是将过氧化氧溶液加水稀释,若把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化氢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
(3)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气体的下列性质必须考虑的是_____(填序号)。
①颜色
②密度
③溶解性
④可燃性
(4)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来做家庭小实验,其乐无穷!小美同学设计了乙图所示的装置(a、d为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湿润棉花,b,c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浸过的干燥棉花,垂直固定玻璃管的装置未画出)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①乙图中左边友生装置类似于图甲中的发生装置_____(填字母序号),实验室利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注射器内的夜体_____用稀硫酸(填“能”或“不能”)代替。
②该实验看到_____处的棉花先由紫色变_____色。
该实验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_____,化
学性质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2.根据如图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实验室制取少量二氧化碳时,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_,收集装置选用______;如需随时控制生产气体的量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_(填编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填编号);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E、F装置都可以用来收集氧气,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23.如同氧元素一样,碳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在生产生活实际中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请根据你掌握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重要档案或票据,一殷都要求运用碳素墨水笔书写,其理论依据是_____。
(2)焦炭是工业上高炉炼铁的重要原料之一,它们在高炉中发生了一系列化学反应,其中CO使氧化铁转化为铁,就是最重要的反应之一,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小章同学准备在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模拟工业炼铁。
其中:
①实验中产生的现象主要有:_____。
②装置图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其中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③某同学实验完成后,发现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增重4.4g,则该同学通入装置的CO气体质量肯定大于_____,其理由是_____。
24.用下图实验装置验证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的产物(固定装置省略、装置气密性良好)。
①A 处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②B 中固体由黑变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说明一氧化碳有_____性。
③有关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_____(选填编号)。
a. A 中消耗的碳粉的物质的量等于 B 中消耗的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
b. C 的作用是收集剩余的一氧化碳
c. 点燃 e 处,火焰呈淡蓝色
d. B 处玻璃管中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消耗的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
④上图实验装置设计还不能完全证明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的产物,请说明理由_____。
25.如下图所示,将三支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分别倒立在盛有水、澄清石灰水、浓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实验,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提示:图示中呈现的是实验过程中的试管内液面的高度,不是最终的现象)
(1)B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证明A中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的方法是________ 。
(3)是否可以通过上述实验中的最终现象,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其理由是
________。
26.市售某品牌饮料的罐体是A1—Fe合金,为测定其中Al的质量分数,某学习小组精确称取0.050 g合金样品,设计了如下装置并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Ⅰ、Al和NaOH溶液反应,放热并生成H2,反应中对应关系为2Al ~ 3H2,
Fe和NaOH溶液不反应;Ⅱ、实验条件下,H2的密度近似为0.090 g·L—1。
【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②装入药品和水,连接装置;③记录量气管中水面读数为5 mL;④打开分液漏斗活塞,逐滴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关闭活塞;⑤待温度降至室温时,记录量气管中水面读数为49 mL;⑥处理剩余药品,整理实验台。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1)完善实验步骤中的所缺部分;
(2)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量气管中加入水,使水准管和量气管中水面相平,关闭活塞,降低量气管,若两侧水面高度差_________(填“改变
..”或“不.变.”),则气密性良好;
(3)实验结束后,读取量气管中水面刻度之前,需进行的操作
..是_________;
(4)计算此A1—Fe合金样品中Al的质量分数(3分,精确到小数点后
.......3.位.);
_______;
【实验反思】:
(5)造成实验结果偏大的原因可能
..是_________。
A.实验过程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 B.没有冷却至室温就开始读数
C.装置漏气
27.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量取8mL稀硫酸,应选用________
(2)胶头滴管用过后应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烧瓶制取蒸馏水时,烧瓶的底部应垫放___________
(4)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的一段____________
(5)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备氧气用于性质实验。
欲调整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应调节图中A、
B、C哪个旋钮:______
28.某化学兴趣活动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中,进行了如下实验:
1甲乙丙丁
大理石m克,块状m克,块状m克,粉末状m克,粉末状盐酸(过量)w克,稀盐酸w克,浓盐酸w克,稀盐酸w克,浓盐酸
(1)若要研究盐酸浓度大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选择实验甲与实验______(选填实验编号)进行对照实验。
(2)若要研究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选择实验甲与实验___________(选填实验编号)进行对照实验。
(3)乙和丁相比较,产生气体的速率较快的是_________,完全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等”)。
(4)若要选择丁组药品制取二氧化碳,为了能得到较平稳的气流,应选择如图装置中的______(填“A”或“B”)。
由于浓盐酸具有强烈的挥发性,会导致收集到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气体,为了得到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可将产生的二氧化碳依次通过下列装置
_________。
(温馨提示: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②二氧化碳不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氯化氢可与之反应,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NaHCO+HCl=NaCl+H O+CO )
322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D
解析:D
【解析】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51+9+3+17)﹣(23+3+51)=3,故错误;
B、反应后MN的质量减小,是反应物,Q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因此反应属于化合反应,Q不可能是单质,故错误;
C、反应后MN的质量减小,是反应物,Q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因此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错误;
D、反应中,M、N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51﹣23)g:(9﹣3)g=14:3,故正确;故选D.
2.B
解析:B
【解析】
A、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的含量降低,故曲线①表示氧气含量的变化,故错误;
B、反应后有一氧化碳生成,故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反应,故正确;
C、蜡烛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故错误;
D、当氧气的浓度降低到一定的程度时蜡烛就熄灭,故错误。
故选B。
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粮食酿酒是将粮食发酵,该变化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的生成,是化学变化,错误;
B、纺纱织布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正确;
C、烧制陶瓷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燃烧,错误;
D、冶炼生铁是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错误。
故选B。
【点睛】
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根据变化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4.D
解析:D
【解析】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属Y和Z不能,说明金属x比金属Y和Z活泼;将Y 、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气泡,Z无变化,说明金属Y比Z 活泼。
A、X氧化物的化学式不一定只能表示为XO,故A错误;B、Y不能将X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故B错误;C、Z在自然界中不一定只能以单质形式存在,也可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故C错误;D、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X>Y>Z,故D正确。
点睛∶金属在自然界中通常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以单质形式存在,另一种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5.C
解析:C
【解析】
A、图A中的物质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纯净物,表示纯净物中的单质,错误;
B、图B中的物质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纯净物,表示纯净物中的单质,错误;
C、图C中的物质分子是由不同原子构成,表示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正确;
D、图D中的物质是由不同分子构成,表示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错误。
故选C。
6.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说明氧气支持燃烧,不能说明氧气的含量,故错误;
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说明反应放热,不能具体的说明氧气的含量,故错误;
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说明空气中氧气占总体积的1/5,正确;
D、水槽中液面下降只能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减少,不能具体的说明氧气的含量,故错
误。
故选C。
7.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所以质量守恒定律只研究化学变化质量问题。
A硝酸银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可以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实验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C镁的燃烧实验,涉及到气体,但是没有在密闭容器内进行,不能称量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
D实验生成氧气,逸出,不能称量生成氧气的质量。
故选A.
8.B
解析:B
【解析】
A. 装置②是固液常温反应制取气体的装置,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②,正确;
B.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都比空气的密度大,均可使用装置③,气体从导管a进入占据下方空间,空气则被赶到上方空间而从b排出,错误;
C.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干燥不与其反应的气体,装置④是洗气装置,导气管是长进短出,实验室干燥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④,气体从导管a进入,正确;
D.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对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集气瓶正放,实验室收集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如图⑤临时存放,正确。
故选B。
9.D
解析:D
【解析】
【分析】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
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详解】
A、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也可减慢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说法错误。
故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锰不能做所有反应的催化剂,其它物质也可以作催化剂,说法错误。
故不符合题意;
C、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无影响,使用催化剂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说法错误。
故不符合题意;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改变,说法正确。
故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掌握催化剂的特征(“一变二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R元素的化合价为x(奇数),相对原子质量为y;则其氧化物和氯化物的化学式分别是R2O x和RCl x,并且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和化学式的有关计算公式,可列出一下两个方
程式:2y+16x=m,y+35.5x=n.联立这两个方程,并解得
()
2n-m
x=
55
;
故选D
【点睛】
要想解答好该题,首先要设R元素的化合价为x,再结合氧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2价,书写出其氧化物和氯化物的化学式;然后再设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y,根据其氧化物和氯化物的化学式,结合题干给出的它们的相应的相对分子质量和试卷的前言给出的氧的相对原子质量(即16),列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计算出x的值即可。
11.D
解析:D
【解析】
A、钙离子:Ca2+,数字应在正负号前面,故A错误;
B、2个氢原子:2H,元素符号前面数字表示原子个数,故B错误;
C、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正负总价代数和为零原则,氧化
钠中氧元素化合价:-2
2
Na O,故C错误;D、3个氯分子:3Cl2,氯气属于双原子分子,分子前面数字表示分子个数,故D正确。
点睛∶化合物中化合价正负总价代数和为零,微粒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微粒个数,离子符号表示离子时应注意离子所带电荷数数字应放在正负号前面。
12.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即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漏斗内液体的液面低于滤纸边缘;烧杯嘴紧靠引流的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紧靠接受的烧杯。
故选B。
13.D
解析:D
【解析】
根据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化学方程为22
22CH O+O CO +H O 催化剂,据此分析。
【详解】
A 、甲醛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错误;
B 、乙为氧气,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故错误;
C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未发生改变,故错误;
D 、该反应消耗物质甲和生成物质丁的质量比为(301):(181)=5:3⨯⨯,故正确。
故选D 1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a 和e 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图中共表示4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 、c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为原子;e 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 、b 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镁离子;化学符号为Mg 2+,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图中d 粒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15.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原子种类不变。
【详解】
有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有2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4个钠原子,反应后有2个碳原子,4个钠原子,12个氧原子,12个氢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原子种类不变,则X 的化学式为O 2,故选B 。
16.D
解析:D
【解析】
【详解】
粒子的结构示意中,圆圈内的数字是核电荷数,也是质子数,此选项错误;B 、该粒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是阴离子,此选项错误;C 、核内质子数为8的粒子是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此选项错误;D 、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结果是相对稳定结构,此选项正确。
故
17.D
解析:D
【解析】
A、Ca2+中的“2”表示一个钙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错误;
B、H2中的“2”表示一个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错误;
C、2Mg中的“2”表示两个镁原子,错误;
D、2NH3中的“2”表示2个氨分子,正确。
故选D。
点睛:掌握化学符号中不同位置的数字表示的含义是解题关键。
18.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正确;
B、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错误;
C、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错误;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错误。
故选A。
19.A
解析:A
【解析】
试题分析: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故选A.
考点:物质的变化及其现象
20.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由图可知,甲的一个分子由5个原子构成;
B、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所以反应前后硅元素的化合价改变;
C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不变;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和生成的丁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
D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所以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2;故选C
二、实验题(培优题较难)
21.D a C 100g ②③ C 不能 d 红 密度比空气大
【解析】
【详解】
(1)实验室用装置A 制取氧气的化 解析:232 MnO 2KClO 2KCl+3O Δ↑ D a C 100g ②③ C
3222CaCO +2HCl=CaCl +H O+CO ↑ 不能 d 红 密度比空气大
2223H O+CO =H CO
【解析】
【详解】
(1)实验室用装置A 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3
2 MnO 2KClO 2KCl+3O Δ↑;收集气体
的装置为D 、E 、F ,而要收集干燥的氧气只能是D 。
(2) ①用F 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只能从a 口通入,利用气压使液体从b 口排出。
②C 装置将原来B 中的长颈漏斗替换成了分液漏斗,可以很好的控制反应物过氧化氢的流入,进而控制反应的进程。
溶液中溶质过氧化氢的质量为:50g×15%=7.5g ,当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5%时,溶液的总质量为7.5g÷5%=150g ,而原溶液的质量为50g ,所以需要加水150-50=100g 。
(3)收集气体时密度决定是用向上排空气法还是向下排空气法,而溶解性则决定是否能用水来收集气体,故选②③。
(4) ①乙图中左边的注射器和C 装置中的分液漏斗的性质是类似的;实验室可以使用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3222CaCO +2HCl=CaCl +H O+CO ↑;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物硫酸钙,会附在碳酸钙的表面,使反应无法正常进行,故注射器内的夜体不能用稀硫酸代替。
②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H 2CO 3,与石蕊试液反应变红,而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d 处变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H 2CO 3,与石蕊试液反应变红;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d 处会变红,这是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2223H O+CO =H CO ,所以二氧化碳遇到石蕊试液变红,这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2.长颈漏斗 试管 C E B CaCO3 +2HCl=CaCl2+H2O+CO2 ↑
D 通常情况下,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解析】
【
解析:长颈漏斗 试管 C E B CaCO 3 +2HCl=CaCl 2+H 2O+CO 2 ↑ D
4
24222KMnO 2K MnO +MnO +O Δ↑ 通常情况下,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图知①是长颈漏斗;②是试管;
(2)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常温下反应所以选用固液混合不加热装置,制取少量的选用试管不用锥形瓶,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可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分液漏斗能控制液体的滴加,所以能随时控制生产气体的量并节约药品,故发生装置最好选用C ;收集装置应选用E ;如需随时控制生成气体的量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B ;
(3)用加热高锰酸钾法制氧气的发生装置的特点属于固体加热型的D 装置;反应的方程式为:424222KMnO 2K MnO +MnO +O Δ ;用E 来收集氧气,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是:氧气密度比空气大;用F 来收集氧气,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是:氧气不易溶于水。
23.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能保存长久不褪色 Fe2O3+3CO 2Fe+3CO2 红色固体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检验产物二氧化碳
CO2+Ca (OH )2═CaCO3↓+H
解析: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能保存长久不褪色 Fe 2O 3+3CO 2Fe+3CO 2 红色固体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检验产物二氧化碳 CO 2+Ca (OH )2═CaCO 3↓+H 2O
2.8g 有一部分一氧化碳没有参加反应
【解析】
【详解】
(1)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这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能保存长久不褪色;
(2)仔细分析炼铁高炉中反应可知,碳首先生成二氧化碳放出大量的热量,可供还原铁矿石提供热量,然后和焦炭反应生成CO ,然后再还原还原铁矿石。
炼铁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为:Fe 2O 3+3CO 2Fe+3CO 2
(3)①实验中产生的现象主要有:红色固体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装置图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验产物二氧化碳;则化学方程式为:CO 2+Ca (OH )2═CaCO 3↓+H 2O ;
③某同学实验完成后,发现“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增重4.4g ”,根据Fe 2O 3+3CO
2Fe+3CO 2可知,并且一氧化碳反应前和反应后,都得通入一会儿,故一氧化碳要过量;则该同学通入装置的CO 气体质量大于2.8g ,原因是有一部分一氧化碳没有参加反应。
故答案为(1)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能保存长久不褪色;
(2)Fe 2O 3+3CO 2Fe+3CO 2。
(3)①红色固体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 检验产物二氧化碳,CO 2+Ca (OH )2═CaCO 3↓+H 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