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的复制1课时教案-生物高一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NA的复制1课时教案-⽣物⾼⼀必修⼆第三章第三节⼈教版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
第三节 DNA的复制(必修⼆)
⼀、考纲要求
1.概述DNA分⼦的复制;
2.探讨DNA复制的⽣物学意义
3.培养学⽣⾃学能⼒,观察能⼒、分析理解能⼒
4.激发学⽣学科学、⽤科学、爱科学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DNA复制的条件、过程及特点。
教学难点:
DNA复制的过程,特别是半保留复制。
三、专家建议
本节课内容是⼈教版⾼中⽣物必修2第3章第三节。
这⼀课时,是遗传学的基本理论,在联系DNA结构的基础上,进⼀步阐明DNA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
学好这⼀课时,有利于学⽣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遗传规律等知识得理解和巩固,对于学⽣深刻认识遗传的本质⾮常重要。
本节内容⼜是学习后⾯第5章内容的基础,学好这⼀课时,有利于学⽣对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法
讲授法、探究法、讨论法
五、教学⽤具
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
(⼀)、引⼊新课
什么是DNA的复制?
DNA分⼦的复制是指以亲代DNA分⼦为模板合成⼦代DNA分⼦的过程.
DNA分⼦是如何复制的?
(⼆)、对DNA分⼦复制的推测
最早提出的DNA 复制模型有三种:
1、半保留复制:形成的分⼦⼀半是新的,⼀半是旧的;
2、全保留复制:新复制出的分⼦直接形成,完全没有旧的部分;
3、分散复制:新复制的分⼦中新旧都有,但分配是随机组合的;
沃森和克⾥克推测是半保留复制模型
如果要设计实验证明哪个观点是正确的,你认为最基本的思路是什么?
把复制的⼦链和原来的母链做上标记,然后观察它们在新DNA 中出现的情况。
探究DNA 分⼦复制⽅式
关键: 区分亲、⼦代DNA
实验⽅法: 同位素⽰踪法
实验材料: ⼤肠杆菌
将⼤肠杆菌放在NH4Cl 培养液培养⽣长
4、对DNA 复制⽅式的探究
假说-演绎法:【作出假设】
DNA 复制是⼀种半保留式的复制
每个⼦代DNA 均由1条母链和1条⼦链组成。
(三)、DNA 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演绎推理
问题1:如果DNA 是半保留复制,复制后得到的⼦⼀代DNA 和⼦⼆代DNA 的组成是怎样的? 问题2:如果要在实验中直观地区别、“标识”母链或⼦链,可以采取什么办法?
同位素(具放射性)标记的⽅法
问题3:如果⽤同位素(放射性)进⾏标记,⽤什么元素?
可⽤C 、H 、O 、N 、P 等元素
问题4:如果亲代DNA 是15N 的,放在14N 的环境中进⾏培养,则亲代、⼦⼀代、⼦⼆代DNA 分别含有哪种N 元素?
问题5: 要验证上述预测,就要分别观察亲代和⼦代的情况,但实验中,复制后的DNA 分⼦混合在⼀起的,不易分离。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通过离⼼使其发⽣分层(15N 质量⼤于14N)
问题6:如果对亲代、⼦⼀代、⼦⼆代的DNA 都分别进⾏离⼼,结果会怎样分布?
1958年,科学家以⼤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运⽤同位素⽰踪技术
想⼀想: 怎样把不同的DNA 分开呢?
密度梯度离⼼技术
3种预期结果实验结果分析结论:
实际实验结果:
DNA复制⽅式:
思维拓展
1) 复制n次后DNA个数: 2n(n=复制次数)
2) 含母链的DNA数量⽐例
⽆论DNA复制多少次,含有母链的DNA分⼦只有两条
例:将 15N标记的DNA分⼦放在 14N 的培养基上培养,经过3次复制,在所形成的⼦代 DNA 中,含15N 的DNA占总数的⽐例和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总数的⽐例各为()和()A.1/16 B.l/8 C.1/4 D.1/2
1、DNA分⼦复制发⽣在什么时间? 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次分裂的间期
总结:
(四)、DNA分⼦复制的过程
1.概念:是指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代DNA的过程
2.时间: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次分裂的间期(真核⽣物)
3.场所:细胞核(主要)
4. 过程:(1)解旋(2)合成互补⼦链(3)螺旋化
什么叫解旋?解旋的⽬的是什么?
在ATP供能、解旋酶的作⽤下,DNA分⼦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配对的碱基从氢键处断裂,双螺旋的两条链解开的过程。
⽬的:为复制提供准确的模板,解开的两条单链叫母链。
解旋酶的作⽤位点?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5、DNA分⼦复制时需要哪些条件?
①模板:亲代DNA的两条母链;②原料:4种脱氧核苷酸:
③能量:ATP; ④酶:DNA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6.DNA分⼦复制的特点: 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式
7.DNA准确复制的原因?
①DNA分⼦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
②碱基遵循互补配对原则,使复制准确⽆误。
DNA的复制是否⼀定准确⽆误?
8.DNA分⼦的复制实质(意义)?
DNA分⼦通过复制,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了⼦代,从⽽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保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性。
总结:
规律1:亲代DNA复制n代后,DNA分⼦数为2n,含亲代母链的DNA分⼦数为2,不含亲代母链的DNA分⼦数为2n-2
变通:亲代母链与⼦代DNA链数之⽐为:1/2n
含亲代母链的DNA分⼦数与⼦代DNA分⼦数之⽐为:2/ 2n
规律2:亲代DNA分⼦经 n 次复制,所需某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数=a (2 n-1)
规律3:碱基总数=失去H2O数+2
例如:⼀个DNA分⼦⽚段,经⽔分解消耗88个⽔分⼦,得到多少个脱氧核苷酸?90
七、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DNA的化学组成,DNA的⽴体结构和DNA的特性。
组成DNA的碱基共有A、T、G、C四种,构成DNA的基本单位也有4种。
每个DNA分⼦由⼆条多脱氧核苷酸长链反向平⾏盘旋成双螺旋结构,两条链上的碱基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G—C,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
DNA分⼦具有稳定性、多样性和特异性。
多样性产⽣的原因主要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4种脱氧核苷酸排列的特定顺序,包括特定的遗传信息。
每个DNA分⼦能够贮存⼤量的遗传信息。
⼋、板书设计
第3节 DNA分⼦的复制
⼀、对DNA分⼦复制的推测
⼆、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三、DNA分⼦复制的过程
1、概念:
2、场所:
3、时期:
4、条件:
5、过程:
6、特点:
7、准确复制原因
8、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