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农机农艺融合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艺学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第1期
阜阳市土地面积9775km 2,耕地面积58.5万hm 2,农业人口880万人,地处黄淮海平原—江淮平原,在我国南北气候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的交界处,地势平坦,四季分明,雨量适度,光照充足,适宜各类农作物和动植物生长繁育。

阜阳农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农艺技术的大力推广,离不开农业机械化的广泛应用。

近年来,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与农机研究工作者的具体实践工作中,已深刻认识到农机农艺紧密结合是实现农业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的根本保障,是实现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1阜阳市当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目前,阜阳市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还是以传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另外以土地流转中租赁经营模式、合作社带动模式、技术承包模式、示范园区模式等一批经营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经营机制优、带动效果好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也在渐渐突起,共同带动阜阳市农业的快速
发展。

近年来,特别是2012年以来,阜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坚持把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及规模经营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和关键环节,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强化宣传引导,加大扶持力度,为促进土地流转创造有利条件,不断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和有效运行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

据统计,截至2013年9月底,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3.53万hm 2,比2012年净增8万hm 2,增长52%;土地流转率由2012年的27%增长到42%,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5个百分点。

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发展规模种植,农村土地流转的速度在逐步加快,这也为
农业机械化发展奠定了有利的基础,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2阜阳市当前农艺尧农机化发展现状2.1农艺技术发展现状
阜阳的农技工作人员数年来一直致力于农业发展,以高产、优质、高效为目标,为阜阳农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2005年以来,阜阳市紧跟安徽省实施粮食生产三大行动步伐,按照“依靠科技、主攻单产、致富农民”的新思路,认真贯彻实施小麦高产攻关活动、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和玉米振兴计划,大大提高了粮食生产能力。

同时粮食生产三大行动也为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技术推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

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生产过程中,一
些高产栽培技术得以广泛应用与推广,如: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中耕作整地,深松、耕翻或旋耕,耕后耙地镇压,强化浇水造墒或镇压塌实土壤,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做到适期、适墒、适量播种,保证播种质量,强化播后镇压等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挖掘出高产小麦品种的增产潜力。

在水稻生产中,实现“五统一”,即统一品种、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统一田管、统一机收。

摸索出水稻节水健身栽培技术,即全生育期推行浅湿干间歇灌溉技术,需水临界期遇雨蓄水,一般返青期浅水,分蘖期前期浅水湿润交替;全田总苗数达到预期穗数80%时晒田,至拔节初期,以干为主,根据天气情况可分次搁田控苗。

既能节约水源,又能培育水稻壮苗,为水稻丰产打下基础。

为了挖掘玉米增产潜力,加快玉米生产发展,借助玉米振兴计划推广玉米“一增四改”技术。

即合理增加玉米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型品种、改套种为平播、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

这些农作物种植技术的推广,使得作物能够发挥出最大的增产优势。

2.2农机化发展状况
近年来,阜阳市农机局以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为主线,以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杠杆,以提高薄弱环节农机化作业水平为重点,以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加大政策支持,强化公共服务,推进技术创新,加强农机农艺融合,阜阳市农机化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从2004中央财政对农业机械装备项目和购机补贴的财政支持项目后,农民购机积极性增大,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有了较大的提高,农业机械化也得到了飞速发展。

2012年以来,阜阳市农机总动力达661.6万kW ,拥有各类拖拉机15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2.54万台,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5.75万台,联合收割机1.53万台,农业机械化基本上满足了农业生产需要。

2012年完成机耕作业面积99.4万hm 2,机播面积83.4万hm 2,机收面积80.87万hm 2。

主要农作物农田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其中小麦的耕种收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玉米机收率大大提高,达到42%,比2011年提高
13个百分点。

阜阳农业机械化的飞速发展也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条件。

3阜阳市农机农艺融合现状
近年来,阜阳市农业工作人员深刻认识到加强农机农艺融合的重要意义。

通过近几年来的农机推广实践,也深刻体会到农机农艺紧密结合是实现农业生产优质、高产、高效的根本保障,是实现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加强农机农艺融合,促进农机农艺协调发展,实现粮棉油糖
摘要简述了阜阳市农机、农艺发展现状,分析了农机农艺融合存的在问题,并提出加强农机农艺融合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机农艺;融合;现状;问题;对策;安徽阜阳中图分类号S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4)01-0102-02
阜阳市农机农艺融合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肖文娜
李庭奇
赵丽
(安徽省阜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阜阳236000)
作者简介肖文娜(1986-),女,安徽阜阳人,硕士,农艺师,从事农业技
术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2013-11-29
102
. All Rights Reserved.
等大宗农作物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养殖业、林果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协调推进。

目前,阜阳市农机农艺融合还处于初探阶段,农业发展到现在,都是农机一味地服从农艺要求,农艺稍作改变就需要新的农机同样进行改进,往往造成农机制造或使用上的困难。

此外,农艺师与农机设计者的沟通较少。

搞农艺的不懂农机设计和生产的复杂,搞农机的也不了解农艺发展需求的不断变化。

而农艺的不断进步,必然要求相应地革新生产工具;新的生产工具的出现,又使先进的农艺不断得到巩固、充实和完善,推动农业生产向前发展。

4农机农艺融合存在的问题
4.1农民群众认知程度低
阜阳现在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仍以传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受传统的农业耕种习惯影响,人们对农机农艺结合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精耕细作”的意识淡薄,“靠天收”的思想较严重。

4.2农艺技术与农机化技术融合度低
例如玉米等作物在种植过程中,行距设置繁多,栽培模式各异,影响玉米机械化作业,科学规范行距成为推动玉米收获环节农机农艺融合的关键。

现有的种植、收获技术模式是在传统的人工作业基础上发展和沿袭下来,有些不适合机械化作业。

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涉及到许多技术方面的问题,从育秧方式、品种选择和播种量的确定,插前秧苗生长期温度、湿度的控制及肥、水、药的管理,到机插秧龄的选择和机插后的大田秧苗管理等技术问题都与农艺有关。

农机推广技术人员对农机化技术比较熟悉,但真正能熟练掌握相关农艺知识的复合型技术人员较少。

在整个推广过程中,只要育秧环节中任何一项农艺技术掌握控制的不好,育出的秧苗就不能保证正常机插,最终影响到水稻种植的产量。

4.3农机与农艺不相适应
农业机械作业与农艺不适应,农机与农艺融合程度低,农机技术推广与农艺技术推广不协调,一直以来都是各搭各的台、各唱各的戏,懂农机技术的不懂农艺,懂农艺技术的不懂农机,造成2个方面技术格格不入。

5加强农机农艺融合的对策
5.1加强组织领导与协作
为更好地推进农机农艺融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机、农艺各部门可共同成立农机农艺融合协调小组和农机农艺融合专家小组,密切沟通协作,建立定期联系、沟通和会商制度,协调解决农机化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共同做好技术研究、技术配套和技术指导工作[1]。

5.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可利用广播、电视、现场会、培训班等方式宣传农机农艺融合的重要意义,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和种粮大户进行重点宣传,努力营造农机、农艺相结合的良好氛围,同时大力宣传农机农艺融合的先进典型,提高农民应用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的自觉性[2]。

5.3促进农机与农艺相互配合,加快新型农机的引进试验步伐
在农业生产上,农机部门可在遵循适应农艺要求原则的条件下引进推广“适用农机”,即推广对当地现有农艺适应性、机器可靠性和经济性均高的农机具。

农业技术部门可在作物各种植形式上按照当地定型的农机具性能、形式,规划农业种植布局[3]。

5.4开展培训,提高农民应用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的科学性
农机、农业等有关部门共同配合,开展农机农艺融合的技术宣传培训活动,特别是大力开展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技术、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设施农业技术等实用新型农机化技术和农艺技术,提高农民应用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的科学性[4]。

5.5建立农机农艺相结合示范基地
可以农机合作社为依托,建立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试验示范基地。

同时,积极培育农机农艺融合的典型,发挥好示范带动的作用,加强典型示范引导,提高农民应用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的自觉性[5]。

5.6认真总结,逐步推进
农机农艺结合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方向,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先易后难,逐步推进。

科技推广工作者可通过对项目制定、组织实施、技术指导的总结,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思路,制定中远期发展目标,以点带面渐次推进[6]。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首先要发展农业机械化,而发展农业机械化必须协调好农机与农艺的关系[7]。

农机和农艺是一个辩证统一体,农艺是农机的服务方向,农机是农艺的实现载体,两者只有高度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和种植技术的潜力,实现农业增产增效的目的[8-9]。

阜阳市属于黄淮海平原地区,耕地面积广阔平坦,有利于机械化操作。

自土地流转以来,规模种植也越来越大,迫切需要借助机械化力量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人力劳动。

在目前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大幅提高的背景下,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已经成为农业稳定增产、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农艺专家与农机专家必须携起手来,互相配合协作,共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现[10]。

6参考文献
[1]张培增.强化农机农艺结合推动现代农业发展[J].农业技术与装备, 2008(9):18-21.
[2]郝丽娟,赵月芝,郝燕云,等.推进农机农艺相结合的几点思考[J].农
村牧区机械化,2011(6):9.
[3]左淑珍,刘银栓,赵永启,等.基础理论指导下农机农艺相配套的研
究[J].农机化研究,2003(1):66-67.
[4]杨和荣.农机与农艺结合发展分析[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3(5):86-87.
[5]农业部.农业部关于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加快推进薄弱环节机械化发
展的意见[J].农村牧区机械化,2010(6):7-8.
[6]王岳东,欧彦波.浅谈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J].云南农业,2013(7): 49-51.
[7]朱君梅.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难点及应采取的措施[J].湖南农
机,2012,39(1):15-16.
[8]张东兴.农机农艺技术融合推动我国玉米机械化生产的发展[J].农业
技术与装备,2011(5):22-25.
[9]王德民.小麦秋种中农机农艺结合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天津农
业科学,2010(3):141-143.
[10]程国彦.促进农机农艺技术融合提升马铃薯产业发展[J].农村牧区
机械化,2012(5):13.
肖文娜等:阜阳市农机农艺融合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03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