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样教数学》读后感(精选5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这样教数学》读后感
《我这样教数学》读后感(精选5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 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 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这样教数学》读后感(精选5篇), 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这样教数学》读后感1
华应龙的《我这样教数学》吸引了我的眼球, 翻阅起来。

再结合自身在教学中的感受, 总感觉自己练习课不是那么会教, 因此一开始我就看了其中有关“多位数减法练习课”的教学实例。

想从华大师那里学到一些有关练习课教学的“功夫”。

在这篇文章里, 华大师首先写了课前慎思:练习课的质量取决于什么。

文中是这样说的:练习课的质量取决于在一定的题量的基础上, 关键看思维的含量, 看学生自主练习的积极性。

确实, 练习课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 在枯燥的数学练习中,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神奇和魅力。

在华大师的《多位数减法练习课》教学实录中, 在课开始就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小明将要参加一个夏令营活动, 他爸爸给他买了一个带密码的旅行箱。

他很高兴, 但过后他又想:万一我把密码忘了, 可怎么办哪?我设什么密码好呢?而后爸爸和儿子就玩起了设密码的游戏。

密码箱上需要设三个不同的数字, 开始设密码, 一步步引入新课的教学。

学生便饶有兴趣的设起密码, 通过想三个不同的数字, 再组成最大数, 最小数, 最大数减最小数;再用减出的得数的三个数字, 再组成最大数, 最小数, 再减——一步步深入教学, 学生不但学会了三位数减三位数, 还对这样的练习课不是显得那么枯燥, 而是兴致勃勃, 有一直想算下去的冲动。

看了这篇, 我深感佩服, 练习课能上的如此精彩, 甚至下课了, 学生都是恋恋不舍的离开教室。

也开始深思:为什么自己上练习课总是显得那么枯燥乏味呢?总是感觉是为着知识的教授而在教授呢?确实, 自己在以后的练习课教学中也要多注意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要激发起学生
的学习兴趣, 重要的是要创设一个比较好的情境, 能让学生如走迷宫一
样感兴趣的一步步走下去, 而不是干巴巴的走着小道, 通过情境中的设
疑让学生一步步深入, 从迷宫中走出, 这样学生也会在学习中获得成功
的喜悦, 对数学学习越发感兴趣。

《我这样教数学》读后感2
暑假里, 我读的是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的《我这样教数学》这本书。

该书详细地记录了华老师的12个精典的课例“角的度量”、“多位数减法练习课”、“中括号”、“长方体的认识”、“百分数的认识”……等把我们带入了数学的神秘神奇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世界里。

每个例子都配以课前慎思、课堂实录、课后反思及专家评析, 让人亲历专家的精品课是如何雕琢出来的。

书中既有华老师的教, 也有专家对他执教的课的评;既有他教学实践的反思, 也有他对人生的感悟。

读完后我的内心油然生起一股感慨与敬意之情。

一、精彩的课堂评价语言
我们平常的评价语言停留在“你真聪明”、“你真棒”等。

在12节课中, 华老师的精彩语言随处可见,下面我摘录一些与大家分享。

“呦, 真会动脑子, 虽然没学过, 有的人还真量对了, 有的人虽然不会, 但在动脑子, 我觉得也挺好的。

小伙子, 带你的量角器, 到投影这儿来, 把你的方法展示一下。


“还没学, 不会很正常, 但敢于尝试, 值得表扬。

我提议大家为这样敢于尝试的精神鼓掌!”
“我想刚才举手的人和笑的人跟她想的是一样的。

佩服!不过, 我觉得要感谢这位同学, 是他画的角提醒了我们。


“如果有一双数学的眼睛, 我们就能在量角器上看到若干大小不同的角。

那以怎么用量角器来量角呢?想一想”
“如果你是量角器的话, 你会对同学们说些什么呢?把你想说的话写出来, 好不好?”“有的问题华老师也不怎么清楚。


“那是怪华老师没有给大家更多的时间。

”……
二、别致的教学设计
在他的课堂上, 常常能看到“与众不同”的教学设计。

我印象最深的是
“角的度量”这节课。

如在教学《角的度量》这一课时, 华老师首先创设了一个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角的情境。

上课前华老师做了一个有心人: 一开始, 他认真地搜索了生活中的角, 但发现都不需要度量的, 因为大多数都是直角。

后来, 他发现衣柜里衣领的角千差万别, 进而发现牙刷也有非常讲究的角, 椅子靠背向后倾斜形成一定的角……经过反复搜寻、思考和讨论, 最后选取了“滑滑梯”这样既有趣又能引发学生学习需求的情境作为课题的引入。

而情境中三个不同倾斜度的滑梯, 既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又体现出角的大小的作用, 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角的大小是影响下滑速度(即刺激的程度)的重要因素。

虽然学生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 但现实中的滑梯几乎都是标准的、安全的, 学生没有思维上的对比和冲突, 就不会有意识的去思考下滑速度与角的大小之间存在本质联系。

“滑梯的角度多大才算合适?要解决这一问题, 就要度量角的大小了。

”通过教师的引导, 学生的学习愿望和需求, “像呼吸一样自然”地被激发了。

接下来教师创设了一连串的学习活动: 让学生自主探究, 认识量角器;在量角器上找角, 在纸制量角器上画角, 用量角器量角;然后通过应用情境: 谁放的风筝高?椅子的靠背多弯舒服?在哪个位置射门进球率高?……体会量角的作用。

正是在这样一种探究、质疑、推测的数学学习氛围中, 在教师有效的引导下, 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像呼吸一样自然”地被习得和掌握了。

有位专家评价道:“华应龙对数学操作活动别出心裁的设计与指导, 对学生思维的有层次的开发, 对探究体验数学的本质、方法和数学学习过程的把握, 对数学史料的灵活驾驭, 以及在教中巧妙渗透情感、价值观的做法, 带给我们许许多多的思考”。

是啊, 我们每位热爱教育的工作者都应该认真地思考。

而思考需要坚持, 坚持必定有收获。

正如华老师的体会是:要想从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里所说的第二境界突破到第三境界, 需要的就是坚持思考、坚持创新。

因为“创新思维就是要求我们必须对每个问题进行长时间的反复思考”, 当你坚持一段时间以后, 就会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第三境界了。

到了这样的境界, 你也会说出“我是这样教的”, 别人在听完你的课后, 也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我怎么没想到”的。

借用华老师的一段话结尾华:“世界上的事物总是意想不到地存着微妙的联系, 关键是发现那份联系是件不容易的事”、“只有当你深爱着这片大地, 真爱着生活、挚爱着数学, 你才会多情善感。

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才能看到更多的生活中的美丽, 才能看到感动我们的数学”、“我上出了一些专家认可的课, 有人说我‘勤奋’、‘刻苦’, 其实我自己不认为是‘勤奋’、‘刻苦’, 我是在享受幸福, 享受自己的全情投入, 享受数学对我的青睐有加, 享受生活对我的‘无微不至’”。

《我这样教数学》读后感3
暑假期间, 我读完了特级教师华应龙的一本专着--《我这样教数学》。

华老师在教学中展现了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

课堂上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探究实践活动, 由浅入深, 层层深入, 注重引导学生从个人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思考。

华老师教学结构清晰、语言简练, 自然朴实的教学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学中时时体现着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 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体验, 注重学生的自主探讨和活动设计,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更可贵的是教师在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中渗透数学研究的态度和精神, 在他的身上我能深切地感受到他对数学这门课程的热爱, 对教材的钻研, 对学生的关注, 时刻在为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而努力着。

从整本书的12节课中我看到了华老师取得成功的原因, 那就是勤奋。

用华老师自己的话说就是"我的年历上没有星期天, 没有节假日, 有的知识一天五六个小时的睡眠, 更深夜半, 烛泪将近, 常常是和衣而睡。

一觉醒来, 踏踏步, 暖暖身子, 继续看书……完全沉浸在教育教学的王国中。

"
华老师每一节课的设计, 从情境的引入、教具的选择, 到新知的传授方法、渗透怎样的数学思想, 都有谨慎的思考, 倾注了无限的精力……
或许我们无法做到华老师的那种境界, 但我们可以变得更勤奋些。

像华老师那样如同农民种地那样教书, 如同农民那样不误农时, 如同农民那样调整, 因地因物制宜, 如同农民那样耐心等待, 不做揠苗助长、贻笑大方的事, 要像农民那样不责怪庄稼, 而是反思自己……他更是一位"
智者"。

《一树一菩提, 一花一世界》, 他让我们顿悟:"道, 非常道, 明, 非常明! "同样的《那一声"谢谢"里》, 他总能分辨得出, 是否是《学生投师所好》!当《遭遇"节外生枝"》时, 作者的从容和淡定, 练达和智慧, 并非是一朝一夕所形成。

《教学有路曲为径》, 原来《老师们都没有注意到》, 《一节课, 一碗米》, 《篮球, 我的导师》, 又让我们感受一种人生的况味, 真是定能生慧。

他的智慧来自理论的引领, 书本的启迪, 实践的历练, 写作的顿悟, 反思的升华。

我最喜欢他《审题》一课的设计, 新颖, 数学思维含量极高。

最后华老师总结这节课, 他要告诉大家的是: 要认真审题, 还变成通俗易懂的儿歌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审题不误答题工, 匆匆动笔答题空;量量关系要读懂, 读完三遍再起动。

另外, 我还可以明显感受到: 华老师在课上尊重所有的同学, 包容其中所有的事。

尊重孩子们的劳动, 鼓励坚持己见的, 表扬及时改正的, 重要的是他很有耐心, 等得起, 让孩子的思考有暴露和转变的过程。

另外教学内容的安排很有层次: 基本题, 节奏快, 用时短, 而难度大的, 就节奏慢一些, 时间长一些。

所谓张弛有度。

还有就是关注学生的特点, 要对学生需要什么心中有数, 而且对自己的特长也要清楚, 好适时释放, 发挥其张力。

那种表面的热闹下传达的内在思维使得他的数学课显得很是丰满, 迷人!
如果说, 华老师精彩的课堂让你流连, 温暖的故事让你赞叹, 真实的感悟让你共鸣……或许, 只是因为--他为数学而来!
《我这样教数学》读后感4
暑期, 根据学校校本培训的要求, 每位教师读一本教育专著。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 我经常自满于自己十多年的教学经验, 很少去钻研教学理论知识, 课堂上或许还能自给, 但是在课外的教学研讨和学术交流中就明显差别人许多。

无论是学校要求还是教研活动带来的压力, 都促使我必须去读一点书, 无论收货多少比不读要好!
数学教师还是热衷于数学方面的先辈们积累的经验总结, 我选择了华应龙老师的《我这样教数学》。

在阅读的过程中, 我发现, 华老师非常注重“技能教学”, 这让我想
到了“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做数学的过程是一个探索模式与秩序的科学过程, 它是需要付出努力并花费时间的。

学生需要动手操作, “冒险”猜测, 提出和解释自己的观点和解法, 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或修正自己错误、不完善的观点。

这时的学生, 就不可能只是一个被动的观察者和模仿者, 而必须积极地思考其中所包含的各种数学观念。

以华应龙老师“角的度量”为例:
为了创设一个做数学的环境, 老师要在课堂上营造一种探究、质疑、推测的学习氛围。

在这一环境中, 学生被邀请来做数学, 问题由老师或学生自己提出,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努力地寻找解决的方法, 而知识和技能作为做数学的一个结果被自然而然地掌握。

华老师思考了“量角的本质是什么”——重合, 从而找到了一个邀请学生来做数学的切入口, 如果学生在量角器上清晰地找到角了, 进而能在纸制量角器上画角, 量角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在交流这些角中有没有不同的角的过程中, 学生很自然接触到了什么叫“中心点”、“0度刻度线”、“内外圈刻度”、1度的角、度数的写法等, 特别是对于内外圈刻度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有了理性的认识。

这就是华老师的智慧。

只管教不管学, 教学设计自然容易, 但难点如何攻破就不敢保证;只管学不管教, 教学活动自然轻松, 但学生的错误如何矫正同样也无法保证。

教和学是密切联系的, 教为学服务, 学为教的基础。

教促进学, 学促进教, 教学相长。

华老师在学生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中, 通过轻松、幽默的
对话, 渗透了有分量、有内容的教学;通过创设一个个情境, 提出了一
个个启发性的问题, 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导出来, 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 把学生错误的概念理解和操作行为暴露出来, 而教师在其中动态地
把握各个教学时机, 适时地介绍有关的事实性概念和操作步骤, 并充分
利用学生生成的资源促进学生建构起角的大小的概念和对量角器量角
的原理的理解。

这正是我们一直渴望追求的: 教学“无痕”, 精彩“有痕”。

这还不够, 在教学的末尾, 华老师又提出一系列感性又贴切的实际问题
情境, 如:哪个位置射门进球率最高, 谁放的风筝高, 椅子的靠背多弯才合适等, 学生的学习活动被推到了一个高潮, 学生在辛苦的探索、暂时
的错误之后, 终于品尝到了胜利的果实、幸福的味道。

不可否认的, 这样一本书对我的触动, 让我走入一个新的教学环境, 展现出一个新的学习天地。

我想, 我需要再将这本书细细的品尝, 学习华老
师那种高超的教学技巧, 在未来的某一天, 能将自己完全融入到数学教
学的快乐中去!
《我这样教数学》读后感5
”我的指导方法, 显得很笼统, 而华老师的指导方法很具体, 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于是, 我也把这样的读题方法介绍给了学生, 结合本班学生读题时经常有跳读的现象, 这是读0.7、0.8遍的现象, 以及遇到学生做错题时, 就问学生是否认真读题?
读了几遍, 用实例教育学生, 相信效果会比直说道理更有效。

另外, 波利亚说过: “对你所不理解的问题作出答复是愚蠢的, 为你所不希望的目标工作是悲哀的。

”这一句名言也很适合教育本班学生, 因为他们经常在老师提出问题后, 就看似轰轰烈烈地回答问题, 可是这其中却有一部分学生滥竽充数, 实际上他们说的话语该问题没关系, 而不能达到真正理解的效果, 所以把这句名言跟学生分享后, 不断提醒, 要对理解的问题作出答复才是聪明的。

通过这个事例逐渐达到改正“乱回答问题”的目标。

我觉得这三个标准很实在, 简单明了。

第一个标准“吸引学生”, 我很认同, 每次我们外出听课时, 凡是能吸引在座老师听得津津有味的课, 都会受到老师们和同学们的认可和喜欢。

所以, 在课堂上, 作为老师, 我们可以从学生眼神中可以判断这节课是否成功, 当学生的眼神能紧紧围绕你转的时候, 学生正听得入神, 当大部分同学的眼神是呆滞的, 那么作为老师要赶紧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有一次, 学校里的主任来巡堂, 当是我站在教室的后面, 学生都转过身面向我, 很有热情地回答我提出的问题, 她很惊讶, 还以为我在讲故事呢!其实, 我当是在讲一道“解决问题”的题目, 把这道题与生活联系起来, 让他们身临其境, 想象后再理解, 那么学生会对这些题感到很熟悉
的。

所以, 要调动学生的兴趣, 跟学生的眼神沟通、肢体语言的恰当应用和对知识的讲解方法是否到位都很重要。

也就是说, 一节好课的关键词可以总结为:老师的人格魅力、数学知识的魅力、数学思维方式的巧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