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基础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基础知识
第一章
1。
道德二字合用,始于战国时的荀子.
2。
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现象分为三类:道德意识现象、道德规范现象和道德活动现象。
3.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决定作用。
(判断)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规范调节方式。
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
道德规范并没有也不使用强制性手段为自己开辟道路。
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内化的规范称为良心。
4。
道德把握的主要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道德把握世界的主要手段是进行道德评价。
道德把握世界的目的是增强人的主体意识和选择能力。
5.道德的变化和社会经济关系变化的不同步性.(判断)道德意识的发展水平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6.道德的社会作用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主要表现为下述两种对立的观点:道德决定论和非道德主义(道德无用论)。
道德社会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判断)。
7.劳动是道德产生的根源。
社会分工是道德形成的关键。
(单选)
8。
维护氏族部落的共同利益是原始社会道德最突出的特征。
维护部落氏族内的自由平等,也是原始社会最重要的生活准则和道德规范.维护或反对奴隶对奴隶主的
人身依附和绝对屈从的对立和斗争,是奴隶制社会道德最基本的内容。
维护封建的宗法等级关系,是封建道德最基本的社会内容。
利己主义是资产阶级道德的核心;自由、平等、博爱是资产阶级的主要道德规范。
9.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进步的。
(判断)
10职业,就是人们由于特定的社会分工和生产内部的劳动分工而长期从事的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并以此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活动。
11。
职业道德,就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工作或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其特定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
12职业道德在调节范围方面,主要是用来约束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判断)在功能和效果方面,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成熟性。
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是职业道德形成的历史条件。
人们从事的各种职业活动,是各种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
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职业道德在深度上注重了人的价值。
13.职业道德的正式形成是在奴隶社会。
(单选)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础和核心,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所倡导的首要内容。
第二章
1.人类教育活动的出现是教师职业产生的社会基础。
原始社会教育活动的承担者主要是部落、氏族的一些首领,以及老人、能人和妇女,他们的从教活动是教师职业的萌芽.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是教师职业产生的历史前提。
孔丘在中国第一个办起了私学,孔子主张有教无类。
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私学是儒墨两大学派创立的.墨家私学以墨子为首。
1794年,法国第一个建立了巴黎师范学校,首开人类师范教育的先河。
3。
市场经济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竞争意识;开拓创新观念;增强平等观念。
4。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资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
5。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教师的根本职责就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
人们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是教师职业作风。
职业技能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应当具备的技术和能力.教师职业技能集中表现为教师教书育人的本领。
第三章
1。
教师职业劳动具有示范性(判断)。
教师职业具有复杂性。
教师职业劳动具有创造性。
教师职业劳动具有长周期性。
学生的“向师性"心理决定了教师职业劳动的示范性特点(单选)。
教师职业的本质属性是育人。
2。
教师的劳动与其他劳动有一个明显的不同,那就是教师本人既是劳动者,又是劳动手段。
(判断)
3。
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在于把潜在的劳动转化成现实的劳动力,即教师的劳动是劳动力的再生产,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4.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道德意识的自觉性;道德行为的示范性;影响结果的深远性。
所谓深刻,是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是心灵的撞击;所谓久远,是指教师道德不仅影响学生在校期间的精神风貌,还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判断)
第四章
1.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统摄教师职业道德全局和贯穿教师职业道德始终的准则,是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贯彻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指导和依据。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总纲,是教师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总方针.(单选)
2.人道主义原则居于较低层次,全面发展原则居于最高层次,教书育人原则居于承上启下的中间层次.人道主义泛指一切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地位,重视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和保障人的权利的道德思想体系,人道主义的发源地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
3。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内容: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
4.教育人道主义原则,是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应当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出发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协调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并以人道主义的言行影响、培养学生。
5.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社会开职责,是对教师这一称谓最简洁、最准确的解释,能否自觉地做到教书育人,是衡量教师道德水准高低的最重要标志。
(单选)
6.教书育人是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又要自
觉地用人类崇高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去塑造学生的灵魂,并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
来。
为了正确理解教书育人必须反对三种倾向:“分家论”,“自发论",“代替论”.(判断)
7。
我们教育方针的核心和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自身发展的最高目标,也社会发展所要最终达到的目标。
人的解放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起点。
集体是个人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单选)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
(判断)
第五章
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教师正确对待职业的行为规范是爱岗敬业.(单选)热爱教育工作,一要畏业;二要爱业;三要乐业;四要创业.教师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行为规范是热爱学生、教学相长。
2.师爱具有鲜明的自身特点:目的性、广泛性、科学性。
“罗森塔尔效应”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实质上是师爱效应。
3。
教学相长的具体要求:教师在师生关系和教育活动中的角色不是领导,不是权威,不是慈父,而应当是朋友、助手和导师.
4。
教师正确对待自身业务的基本规范是严谨治学、博学多才。
5。
教师的治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专业知识的研究;二是对教育规律、教育方法的研究.(判断)
第六章
1。
(概念是范畴,单选)
.(判断)
,
5.
(2
3(判断:在如下判
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对职业义务的自我意识。
7 ..(判断)教师的职业良心,
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
1)(2)
(3)
.(判断)
1
蚕”自比(3)以“人梯”、“红烛”自喻
俯不怍于人,
2
(3)创造与)
第七章
为.(判断)
2.道德行为的特征:(1)是道德行为主体自知的行为(2)是道德行为主体自身自觉的自我选择的行为(
3.(单选)
3.一切不涉及他人和社会利害关系的行为,也称之为“空白行为”或“中性行为”。
(判断)
4.道德容许性行为是指哪
,称之为善行则
过高,称之为恶行则过低(判断)在社会主义
.
.(单
6
教师进行行为选择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原则.
8
自由.
9
.教师道德信念在教师道德自我评价中的作用是根本性的,甚至可以说,没有内心信念,就没有道德评价。
(判断)
,并具有稳定性和一贯性倾向的个人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总体的根本属性.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