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0初三一模语文试卷汇编之议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2020初三一模语文试卷汇编之议论文
20-1 静安
(一)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18分)
关于生活(有删改)
①毕生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爱尔兰革命家毛德曾说:“我生活,别人仅仅是生存而已。
”此话虽极自负,却也能引发我们的思考:究竟怎样才算是在“生活”?
②不畏惧生存之苦,而以美的创造为乐是真正会生活之人的共同之处,庸碌之辈却只会过日子。
前者可谓超越了生存,后者则为生存所局限,叶芝认为:美是由三类人造就的。
贵族造就了美的风度,因为他们在世间的地位使他们超乎生存的恐惧之上;农民造就了美的故事和信仰,因为他们无可丧失,关注“儒愿学堂”获取更多专业语文资料,故无所畏惧;艺术家则造就了其余的一切,因为他们天生就充满无畏的精神。
叶芝的分类未必为一般人所认同,但他讲的道理无疑是真实的。
或问,声色犬马,种种娱乐,算不算超越生存。
答曰:否。
这些只是消费,而非创造。
唯有智力创造和道德修养这样的高级游戏才是超越生存之本能,才使人之所以为人。
③坚持自己超越生存之上的高尚追求,这样的人是在真正地生活。
有钱如葛朗台、阿巴贡之流,一生主要的精力都消耗在了攫取财富之上,蝇营狗苟,患得患失,是为守财奴。
可见,能否超越生存,真正地生活,与贫富程度无关。
对一种正当的事业或爱好执著到了近乎痴迷的程度,不仅可能超越生存,甚至可能不惜一切,伟大的阿基米德在罗马士兵刀加颈项的关头,仍从容请求他们允许他画完几何图形。
④考学、求职时,人人都想从事自己爱好的专业,但不是人人都能如愿以偿的。
更可悲的是,有的人压根儿就没有什么高尚的爱好,这说明他们对生活几无兴趣,他们只是被动地生存,就像鱼群、鸟群或羊群中的一只,追逐着群体的流动。
所以,应主动去探索自己爱好什么,并努力使之与学业、职业重合一致,这样的人才能感受到生活的幸福。
⑤丰子恺先生如此解释其师李叔同的出家修佛:他把人生比作三层楼。
底层是物质,二层是精神,三层是灵魂。
李叔同弃底层而至二层再至三层,实现了真正的超越。
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楼下的人是难以想象楼上的人所亲见的风光的。
14.究竟怎样才算是在“生活”?作者的观点是:(6分)
(1)
(2)
(3)
15.以下这段文字放入文中哪一段最合适?为什么?(5分)
贫穷如颜回者,“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颜回身居茅屋陋巷,生活清贫,但他人穷志不穷,安于其乐。
正所谓“君子忧道不忧贫”是也。
16.请从语言表现力的角度,分析第⑥段的作用。
(4分)
17.以下对选文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中毛德的话引出了中心论点。
B.第②段中引用叶芝的观点是为了强调“无畏”的意义。
C.第③段中阿基米德的论据是对上文论述的深化。
D.第④段中“鱼群、鸟群或羊群”的比喻形象论述了群体对个体的影响。
(一)议论文(18分)
14.(1)不畏惧生存之苦,而以美的创造为乐。
(2)要坚持自己超越生存之上的高尚追求.(3)应主动去探索自己爱好什么,并努力使之与学业、职业重合一致。
(每点2分,共6分)
15.第③段(1分)。
这段文字写颜回安贫乐道,可与第③段中葛朗台、阿巴贡等人虽富有却沦为守财奴的事实论据形成对比(2分),突出地论证了能否超越生存,真正地生活,与贫富程度无关(1分)。
同时也具体论证了该段的观点“要坚持自己超越生存之上的高尚追求,这样才能不为生存环境所影响。
”(1分)16.第⑥段引用《登鹳雀楼》(王之涣)的诗句/将人生比喻为楼层(1分),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每个人都应(超越物质层面的生存,)追求精神乃至灵魂层面的/真正的生活(2分)。
令读者回味/深思(1分)。
17.C(3分)
20-1 虹口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17题(19分)
什么样的诗才是好诗
叶嘉莹
①英国有一位学者叫理查兹,举行了一场测验,让学生区别好诗和坏诗。
由于学生对名诗人往往盲目崇拜,所以理查兹在测验时,隐去了作者的姓名。
结果很多人把好诗当作了坏诗,把坏诗当作了好诗。
②那么,怎样判断一首诗的好坏呢?这就需要认清什么才是一首诗歌的重要质素。
③以中国诗歌为例,我个人认为中国诗歌最重要的质素,就是那份让人兴发感动的力量。
④《毛诗·大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首先我们心中要有一种感发,然后用语言把它表达出来。
这是诗歌孕育的开始,也是好诗的第一质素。
杜甫《曲江》诗说:“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他看到一片花飞,就感到春光不完整了,等到狂风把万点繁红都吹落,当然更使人忧伤。
这是他看到花飞花落引起的感动。
⑤我们也来做做理查兹的测试。
我们将另一句诗与杜诗做一对比。
晚唐诗人有诗云:“鱼跃练川抛玉尺,莺穿丝柳织金梭”,再来看杜的这句“群鸡正乱叫”,也许不少人会认为前一句是好诗。
你看,一条鱼跳出来横过像白绸一样的水面,这个形象就如同一根玉尺抛在白绸子上;黄莺穿过像丝线一样的柳条,就像在许多条丝线中穿织,写得多形象。
而“群鸡正乱叫”,大家一定说不好。
⑥评价诗的好坏,是不以外表是否美丽为标准的,诗歌所要传达的是一种兴发感动的作用。
晚唐诗人的那句诗,外表很美,但只有文字和技巧,没有内心的感动。
“群鸡正乱叫”是杜甫的句子,是他经历了“安史之乱”,经历了不知家人生死存亡的长期隔绝和分离,回到自己家中写成的。
它不美丽,却是一份深厚的亲切热烈的感情。
所以,景物是大家所共见的,可你只是将外界的景物写下来,不见得是好诗。
只有同时将心中感动的情意也传达出来,才是好诗。
⑦一首诗就是一个完整的生命,每一个字,每一个句子都要在这完整的生命中有某一种作用才对。
不是你选择几个漂亮的字就成了好诗,而是要看你选择的字对于传达你的感动是否适当。
也就是说,写诗不是要找美的字,而是要找合适的字。
⑧杜甫在一些诗中用了许多“丑”字,他说“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又说“亲故伤老丑”,然而这是好诗,因为他所经历的是那样一种艰难困苦的生活,只有这些朴拙、丑陋的字才能适当地表现那种生活。
⑨最后,感发的生命是人们常会有的,然而它却有深浅、厚薄、大小、正邪等种种不同,每一种感情都是不一样的。
晏几道的词:“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这情景未尝不美丽,()将晏几道的词与杜甫的诗一比较,就会发现,虽然晏几道的词非常清丽,非常美好,但他那感发的生命,却缺少像社甫的诗那份深厚、博大的力量。
13.填入第⑨段括号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是()。
(1分)
A.不仅
B.因此
C.但是
D.并且
14.根据文章内容,概述好诗的标准。
(6分)
第一要。
第二要能适当地传达心中的感动。
第三要。
15.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人们都认为晚唐诗人“鱼跃练川抛玉尺,莺穿丝柳织金梭”是好诗。
B.杜甫的诗句“群鸡正乱叫”不美丽,却有一份深厚、热烈的情感。
C.写好诗不仅要选择漂亮的字词,还要选择能适当传达你感动的字词。
D.只有经历过艰难困苦的生活,诗人写诗才会选择朴拙、丑陋的字词。
16.分析第④段划线句的作用。
(3分)
17.文章第⑤与第⑥段能否互换?为什么?(6分)
一、议论文(19分)
13. C(1分)
14. 要有让人兴发感动的力量(3分);要看所传达的这一感发生命的深浅、厚薄、大小、正邪。
(3分)(共6分)
15. B (3分)
16. 用杜甫的事例阐释了(论证了/说明了)好诗的第一质素是心中要有一种感发。
(3分)
17.不能(1分),第⑤段通过两首诗的对比,分析了人们对好诗可能产生的误判(2分),第⑥段对这种误判进行分析,并提出评价好诗的标准(2分),第⑥段是在第⑤段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阐释(1分)(共6分)
20-1 浦东新区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18分)
功名与功德
①“功名”一词最早见于《吕氏春秋》,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功业和名声”。
纵观古今,人们对待功名的态度各有不同。
②孔子不反对追求功名,讲“见利思义”“富而可求也……吾亦为之”,但他尤其看重精神的“功名”,认为“仁义”比功名更重要。
庄子对功名持超然的态度:“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他还认为追求功名会给人们带来危害,功名使得人们相互倾轧,使人丧失自由。
③科举时代,世人热衷功名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功名意识深入千家万户。
人人能诵“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便是明证。
面对世人追逐的功名,当代国学大师熊十力的见解:“所谓功名富贵者,世人以之为乐,志学者不以为乐也。
”世人因热衷功名、追逐功名,苦便随之而来;志学者因只求神清思澈,心地干净,便不以为乐,也不以为苦。
④追求功名无可厚非,但是,我们不应该被功名束缚,更不能急功近利,甚至见利忘义。
北大教授钱理群先生讲过一个小故事:一学生来旁听,思维迅捷,课后常与他磋磨学问,更兼意趣相投。
某日,这个学生踌躇着开口请求一封推荐信,关注“儒愿学堂”获取更多专业语文资料他爽快应允,这学生便获得一份足够分量的“敲门砖”。
然而,推荐信一出他便再无踪迹,先前的所作所为成了功利的假象。
⑤这位学生想获取功名固然无错,只是功利思想太强。
像这种获取功名的做法,为仁德之士所不齿,而且这种人也很难有大作为。
功利如同厚厚的灰尘遮蔽着我们的眼睛,常常让我们忽略了追求功名的真正意义。
⑥追求功名时,我们还要积累功德,否则,即便拥有了功名也可能失去。
“功是善行,德是善心。
”功是一种力量,德是一种修养。
从本质上讲,功德是利他的,是修养升华而成的一种帮助别人的智慧。
对待功名、功德的态度,可以映照出一个人的品格和胸襟。
焦裕禄心中只有“民利”,鞠躬尽瘁为兰考,从不考虑个人名利:钱学森坚决不同意为他自己立碑塑像,世人赞他“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他们这种“名利于我如浮云”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对那些整天沉醉于功名富贵的人来说,不啻为一服清醒剂。
⑦,面对功名,我们要坚守本心,思想上保持一份清醒,行动上恪守一份理智。
在追求功名时不断积累功德,形成正确的功名观。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大任。
(选文有删改)14.在第⑦段空白处填上合适的词语。
(2分)
15.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
A.追求功名危害性极大,应保持心地干净。
B.追求功名为世人所认同,但应取之有道。
C.功德是追求功名的修养,重在克己利他。
D.积累功德,有助于我们正确树立功名观。
16.梳理文章思路,完成填空。
(8 分)
文章从解说“功名”起笔,先阐述了①,然后议论了②,接着进一步阐明了③,最后归结出了④(中心论点)。
17.你是否赞同第⑥段画线句的说法?请用举例论证或引用论证的方法阐述理由。
(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18分)
14.(2分)因此(由此可见,综上所述等)
15.(3分)A
16.(8分)①人们对待功名的态度各有不同②我们应正确对待功名(我们不应该被功名束缚,更不能急功近利,甚至见利忘义)③追求功名时我们要积累功德④我们要形成正确的功名观(我们要坚守本心,不断积累功德,形成正确的功名观)
17.(5分)说明:表明态度,1分,正确运用论证方法,2分:紧扣观点表述通顺,2分。
【示例】(1)同意。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心中所想的从来不是什么功名,而是如何成功培育杂交水稻,让“全中国人不再挨饿”,“造福全人类”,这足以反映他的品格和胸襟。
(2)同意。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充分体现了诸葛亮在功名面前始终保持“神清思澈,心地干净”,他一心辅助刘备父子,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展现了令人称颂的品格和胸襟。
20-1 长宁(金山)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8题(18分)
真正有思想的人,必然是内心强大的人
①一个有思想的人,不会在乎旁人的误解,也不会在乎世俗的偏见。
因为他的内心就是一个完美的世界,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多半是真正有思想的人;而真正有思想的人,必然是内心强大的人。
②有思想的人,不会因不同意见而焦虑。
他有一种特别的开放意识与开放心态,对于任何不同
的声音
..,他能认真听取缜密思考,同时又对自己相信的东西始终保持一份警惕。
因此,他不会拒绝
不同的声音
..就焦虑不安,甚至改变自己的想法,他会用逻辑、常识、直..,也不会一听到不同的声音
觉、经验及科学的方法再检验一次。
③有思想的人,通常是不合群的,却能以自己的方式,引导社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他们往往被贴上“标新立异”“唯恐天下不乱”的标签,甚至被称为“神经病”。
或许他们并不会有任何反抗社会的行为,而是选择保持沉默,而沉默往往导致他们逐渐被边缘化。
④但是,事实已经证明,很多在昨天看起来还危险的思想,在令天却变成了常识。
在历史长河中,所谓有“偏执”思想的人,往往是这个社会的清醒者,是现实问题的第一反思者。
哥白尼用毕生的精力去进行天文研完,以惊人的天才和勇气揭开了宇宙的秘密,把“地心说”送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奠定了近代天文学的基础。
伽利略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是为维护真理而献身的不屈不挠的战士,恩格斯称他是“不管有何障碍,都能不顾一切而打破旧说,创立新说的巨人之一”。
⑤有思想的人,崇尚独立的人格与尊严,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也有这样一个群体,背负着来自民众的误解与毁谤,默默地承受着社会的压力,却持之以恒,始终朝着他们的理想而奋斗。
梁启超竭尽一生努力唤醒国民;鲁迅弃医从文,用孤独的声音“呐喊”:张志新即使被割喉,也要“像小草一样”凄厉地“歌唱”……正是这种独立的人格与尊严,才使得他们如此特立独行。
他们以自己深刻的洞察力与判断力,对社会提出一种屈原式的“弱者“的绝
唱。
他们“拯救”了很多人的思想与认知,他们因此注定被当时的社会离弃,因为每个人观察事物的高度、深度和广度不尽相同,而能够达到最优的,水远只是极少数人。
⑥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我最后的祝福,要留给那些知道我并不完美,却依然爱的人”,这句话是献给他自己,也是献给同类,正是这样一群“神经病”,承担着社会良心的功能,才使得这个世界不至于完全崩塌,他们付出了所有的年华与生命,在生命的年轮上或许只有“荣誉”二字能够对他们的孤独予以安慰,对他们的价值予以承认。
15.第②段加点词“声音”在文中的意思是(2分)
16.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作者是从
(1);(2);(3)“有思想的人,崇尚独立的人格与尊严。
”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6分)
17.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文章哪一段合适?请说明理由。
(6分)
弗朗西斯·福山这位新保守主义的代表者,在发表《历史的终结》之后成为众矢之的;在发表《政治秩序的起源》之后,他又被视为“野心极大的哲学家”,面对社会舆论的种种非议,福山为了保持独立,选择刻意远离喧嚣的社交。
18.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4分)
A.内心强大的人,必然是真正有思想的人;而真正有思想的人,多半是内心强大的人。
B.哥白尼和伽利略的伟大,在于他们对人们原有错误的认识破旧立新。
C.真正有思想的人,他们观察事物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很少有人能达到。
D.对于那些承担着社会良心的思想家,我们要承认他们的价值。
15.意见(观点、看法)
16.真正有思想的人,必然是内心强大的人(1)有思想的人,不会因不同意见而焦虑。
(2)有思想的人,通常是不合群的,却能以自己的方式,引导社会朝正确的方向前进。
17.第⑤段,这段文字讲了福山面对社会舆论,远离社交,保持独立,与该段观点“有思想的人,崇尚独立的任何与尊严”相一致。
同时,与第⑤段中国思想家的事例,从中外两方面的具体事例加以论证,使论证更全面。
18.A
20-1 普陀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2-16题(18分)
苦功夫才是真捷径
①前不久,采访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在赛场见识了什么叫“神乎其技”——参加决赛的年轻人一个个屏气凝神,完成着一个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可细细琢磨,比赛的内容()突破性的新技术,()各自领域里最基本的操作能力,如用普通车床进行车削,用手锯进行切割,对线路板进行有效的接线处理……
②实操技术领域尤其讲究从基本功开始,许多学徒做基本工序一做就是几年,这个过程既锻炼了基本功,也磨炼了心性。
但凡能在各自领域里实现技术革新的,无不是把基本功练到了极致;而在一项项技术改造中,最先适应变化的,也是基本功最扎实的。
③什么是基本功?画家李可染先生说得通透:“基本功是从艺术修炼的全过程中,抽出最根本、最困难、最关键性的规律部分,只有这些最根本的规律被掌握被攻破了,以后在创作上遇到具体问题也就容易解决
了。
”艺术创作如此,推及各个行业也大概不差,基本功的核心内容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掌握了它,才可以谈登堂入室、谈推陈出新。
就好比书法中的横竖点撇捺,虽不是完整的汉字,却是架构的基本素材,要想运笔自如、挥洒淋漓、自成一体,只能从笔画练起。
④然而,在一些“捷径”的诱惑下,有些年轻人偏离了下笨功夫、练基本功的正途。
其实,那些所谓捷径通往的注定不是成功的彼岸,反而可能是泥潭和陷阱,即使暂时有了获益,却未能完成真正的革新,还可能形成路径依赖。
⑤年轻人要有长远眼光,喜欢写作就要坚持深度思考、字斟句酌,喜欢表演就要坚持艺术学习、锤炼演技,喜欢设计就要殚精竭虑、锐意创新,如此才能慢慢积累优势,到达别人到不了的高度和境界。
根深者叶茂,源远者流长。
那些稳扎稳打的年轻人,终将靠实力取胜,走在阳光大道上。
锚定根本不放松,不东张西望,才算是扣好了职业生涯的第一粒扣子。
⑥练基本功是一场下苦功的修行。
大国工匠高凤林为了练出稳、准、匀的焊接手法,喝水时端着盛满水的缸子练稳定性,休息时举着铁块练耐力,还冒着高温观察铁水的流动规律,手臂烫伤、腰板僵硬更是常有的事。
如果吃不了苦,忍不住艰辛,功力就无法修炼到位。
⑦练基本功还要学会放慢脚步,耐住性子。
年轻人容易有急于求成的心理,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正如世间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在各个行业领域也不可能有一蹴而就的捷径可走。
跳水界有个说法叫“十年磨一秒”,运动员入水那一秒的姿态决定了成绩,但为了这一秒,要用十几年的时间来重复练习转体、抱膝、反身等基本动作。
其实各个行业都有这“一秒”的荣光,它会酬报所有的努力,但无不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训练、领悟和改进。
⑧风华正茂的年轻人理应有更远的愿景和更大的抱负,稳扎稳打、聚沙成塔,以此成就更好的自己。
12.在第①段括号中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1分)
13.第②段画线句论述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关系。
(4分)
14.结合上下文,在第③段空格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2分)
15.从全文的论述来看,基本功的重要性在于:(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把练基本功比作“一场下苦功的修行”,需要做到:(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
16.如果下面材料作为论据,放在第⑥段还是第⑦段恰当?请说明理由。
(3分)
国旗护卫队的展旗手杨博每年在模拟旗杆下练习几千次基本动作,手上血泡长了又破、破了又长,越是大风大雨,越是强迫自己加强训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不是而是
13.基本功革新
14.在传承中沉淀下来的、带有一些规律的内容
15.是推陈出新的前提(2)好基本功才能积累优势,达到高度和境界
(3)吃得了苦,忍得住艰辛(4)学会放慢脚步,耐住性子
16.第⑥段这一论据写了旗手刻苦训练基本功,从细节中都突出“苦”练,与第⑥段论述的观点一致:练基本功要能吃苦,忍住艰辛。
而第⑦段论练基本功要学会放慢脚步,耐住性子,更强调从时间长度选择论据
20-1 松江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17题(18分)
母语是教育的起点
周国平
①尼采曾经指出:母语是“真正的教育由之开始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对象”,良好的母语训练是“一切后续教育工作”的“自然的、丰产的土壤”;教师应当使学生从少年代时代起就严肃地对待母语,“对语言感到敬畏”,最好还“对语言产生高贵的热情”。
我完全赞同他的见解。
②教育是心智成长的过程,而母语是心智成长重要的环境之一。
母语就好比文化母乳,我们在母语的滋养下学会了思考、表达和交流。
__________后续教育有不同领域和学科之分,______一切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地读、想和写,而这种正确性正是通过良好的母语训练打下基础的。
认真对待语言,力求准确地使用每一个词,这不仅是为了避免他人的误解,更是对待心智生活的严肃态度。
不能想象,一个对写给别人看的文字极其马虎的人,自己思考时会非常认真。
相反,凡是呕心沥血于精神劳动的人,因为珍惜劳动
成果,在传达时对文字往往都近乎怀有一种洁癖
..。
③如果说文化是一种教养,那么,母语就是教养的基本功,教养上的缺陷必定会在语言上体现出来。
一个语言粗鄙的人,我们会立刻断定他没文化;一个语言华而不实的人,我们也可以立刻断定他伪文化。
语言上的良好作风来自于平时最一丝不苟的训练。
不用说写公开发表的文章,哪怕只是给自己看的日记,都讲究用词、语法的正确和文风的端正,不肯留下一个不修边幅的句子。
如此持之以恒,良好的文字习惯就化作本能了,而这便是文字上的教养。
④媒体、网络语言有时缺乏这种文字上的教养。
一百多年前,尼采埋怨德国青少年不是从德语经典作家、而是从媒体那里学习母语,使得他们“尚未成型的心灵被印上了新闻审美趣味的野蛮标记”。
如果尼采生活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真不知他会做何感想。
我本人认为,网络语文的繁荣极大地拓宽了写作普及的范围和发表自由的空间,这诚然是好事,但也因此更应该警惕尼采所说的“新闻审美趣味”的蔓延。
网络语文往往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写就的文章,因此可能导致两个后果,一是内容上的浅薄,缺乏酝酿和积累,成为即兴发泄和时尚狂欢的娱乐场;二是语言上的粗率,容易滋生马虎对待母语的习气,成为错别字和语病的重灾区。
⑤所以,我提倡,各民族都拥有优秀母语写作的传统,这个传统存在于本民族的经典作品之中,它们理应成为母语学习的范本,而不该是网络语文。
(摘自《中国教育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