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 3.2土地资源教案2 (新版)湘教版.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中国的土地资源主备主核使用补充使用者课型新授课使用日期
教学目标:
1.运用图表数据,说明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

2.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类型及比重大小。

3.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区域差异。

4.了解我国在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教学重点: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区域差异。

教学难点: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区域差异。

教具准备:
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
教学过程:
【区域差异明显】
教学导入:
图片导入:利用多媒体投影展示内蒙古草原、大兴安岭森林、南方稻田的景观图片,
提问:这些图片分别反映的是哪种土地利用类型?(草地、林地、耕地),它们在空
间分布上有什么特点呢?
课堂活动:
1.探究我国耕地的分布
出示中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中国地形分布图、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中
国耕地分布图,探究下列问题:
(1)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季风区)
(2)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形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川盆地、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等)
(3)根据上述探究,归纳我国耕地的空间分布特点。

(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以及低缓丘陵地区)
(4)我国耕地分布在这些地区的自然原因是什么?(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属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好)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进行拓展探究:我国西北内陆和青藏高原地
2.探究我国林地的分布
出示中国地形分布图、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中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中国林地分布图,探究下列问题:
(1)据中国林地分布图,说出我国林地的主要分布地区。

(东北、西南和东南地区)(2)我国东北、西南林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东北林地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西南林地主要分布在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和喜马拉雅山南坡)
(3)我国东南林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东南丘陵、台湾省台湾山脉、海南省五指山等)
(4)我国东北、西南林地与东南林地有何显著不同?(东北、西南林地属天然林,东南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
(5)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非季风区)
(6)我国林地分布区共同的自然条件是什么?(降水较多的季风气候区,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
3.探究我国草地的分布
出示中国地形分布图、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中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中国草地分布图,探究下列问题:
(1)说出我国草地分布的主要地形区、主要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以及我国西部的高山地区;内蒙古、西藏、青海、新疆等)主要气候类型是什么?(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高原气候)
(2)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非季风区)
(3)说出我国草地的空间分布特点。

(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内陆地区,东部草地较少,而且分布零散)
(4)我国草地分布区共同的自然条件是什么?(降水较少,半干旱地区的高原或山地)
4.出示下表,学生自主完成表格内容,最后由教师点评、归纳。

土地类型
主要分布地区
季风区或非季风区干湿地区主要地形类型
耕地季风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平原、盆地、丘陵林地季风区湿润地区山地、丘陵
草地非季风区半干旱地区高原、山地区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西北内陆的耕作主要分布在灌溉水源充足的山麓地带和绿洲,青藏高原的耕地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热量较好的河谷地带),影响它们分布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水源,热量)
根据教学需要,教师可扼要介绍人工林和次生林:人工林与天然林相对,指经过人为的造林措施(如播种、栽植、扦插等)而形成和成长的森林。

次生林是指原有森林经采伐或经人力、自然力破坏后又自然恢复起来的森
5.引导学生完成P.70“活动”1、3。

过渡:我们探究了我国主要土地类型空间分布不平衡的特点,那么各地区土地资源
的质量(或土地生产力)有没有差别呢?下面,我们从热量、水分、光照等角度,来探
究我国土地资源质量的区域差异。

6.出示下表,学生自主完成表格内容,最后由教师点评、归纳。

地区自然条件主要土地类型土地生产力
东部季风区南方多丘陵、山地,气候湿热多雨,以水田为主
耕地和林地高北方
平原广阔,降水偏少,气温偏低,以旱地为

西北内陆光照充足,热量较丰富,但干旱少雨,水源
不足
草地和荒漠较低
青藏高原区光照充足,但高而寒冷草地和荒漠较低
【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教学导入:
图片导入:投影一些反映我国乱占耕地、滥伐森林、草地退化的图片,然后设问:这些图片说明了什么呢?我们该如何去做呢?
教学指导:这部分内容重在引导学生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教材中的“阅读”、图像和“活动”提供的案例,或联系本地区土地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成功的经验,引导学生从中感悟进而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教师讲解时,应注意表述的科学性,应把握好下列概念(不要求学生掌握):
草地生产力:包括初级生产力和次级生产力。

前者又包含净初级生产力和次级生产力。

净初级生产力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植物群落(包括地上和地下部分)以有机物质形式表现出来的数量。

总初级生产力为净初级生产力与呼吸消耗量之总和。

初级生产力可用生物生产力(如干物质和热能)或营养生产力(如蛋白质和消化能等)表示。

次级生产力一般以载畜力或畜产品生产力表示。

载畜力依据初级有效生产力和单位时间内家畜对饲用植物的需要量计算得出。

初级有效生产力不包括初级生产力中的地下部分、地上部分的枯死凋落物、利用后的残留部分以及不可食植物。

草地载畜量:草地承载家畜的数量。

可分为合理载畜量和现状载畜量。

合理载畜量是指,在既能保证家畜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又可维持草地良性生态循环的原则下,林。

次生林的类型和特点虽然不尽相同,但组成的主要树种大多是阳性、速生的或萌生及萌蘖能力强的树种,易被其他树种更替,所以群落很不稳定。

于一定利用时期内,一定面积的草地上能够饲养家畜的最大数量。

合理载畜量是衡量草
地生产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影响因素主要为品种、覆盖率、质量、利用方式等。

现状载
畜量是指一定面积的草地上所饲养家畜的实际数量。

当现状载畜量大于合理载畜量时,表示草地已超载;小于合理载畜量时,表示尚有潜力;等于合理载畜量时,表明草地利
用适度。

轮牧:全称“分区轮牧”或“划区轮牧”。

合理利用牧地的一种放牧方法。

将牧地
划分为若干区,驱畜群按区依序放牧,周而复始。

能充分利用牧地,防止过牧,保证牧
草有恢复生长的机会,使家畜在全放牧期内能获得品质优良的青绿饲料,且可减少寄生
虫病的危害。

课堂活动:
1.阅读课文,完成下表内容,教师点评、归纳。

土地类型存在问题相应措施土地国策
耕地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
资源不多,乱占耕地现象十分严
重,耕地面积日益减少
切实保护耕地,提高耕地生产力
水平;适当开垦荒地,提高土地
资源利用率,稳定耕地总量
十分珍
惜、合理
利用土地
和切实保
护耕地
林地管理与利用不尽合理,滥伐森林
问题严重
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林地资源,
加快国土绿化,执行林业方针
草地靠天养畜,超载放牧或弃牧毁草
开荒,草地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
现象,草地生产力大幅度下降
在牧区要确定合理的载畜量,或
划区轮牧,设法保持草地生产力
2.指导学生完成教材P.72“活动”(答案见附2)。

3.小结:国家立法,公民守法,搞好土地资源的开源与节流,加强土地资源的建
设与保护,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板书总结:
三、区域差异明显
1.空间分布不平衡
2.土地生产力(土地资源质量)区域差别大
四、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3.若课堂
时间允许,可开
展角色体验的
活动。

角色体验:
小组讨论,学生
任选一个角色
(如地方官员、
土地专家、环保
人士、农民、房
地产商等),从
角色的心理需
求提出建议,并
说明理由。

课后追记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因此,可以根据某些地理
要素的分布状况,分析其他地理要素的分布特征。

耕地多分布在降水较多、地形较为平
坦的地区,林地多分布在降水较多、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草地多分布在降水较少的山
地、高原地区。

可根据我国气候、地形特点,分析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