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复习课第一章机械运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次
出发站
开车时间
到达站
到站时间
里程/km
D581
西安
06:25
宝鸡
07:40
173
1723
西安
08:12
宝鸡
10:38
173
K5
西安
13:20
宝鸡
15:33
173
4.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3)本节课课堂提问较多,覆盖85%以上的学生,且层次分明。提问时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合理地设置难度不同的问题,使各层次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回答问题的过程,树立自信,激活思维,提高效率。
(2)会放(3)能准确读数
练习三:如何测出长方体的边长,请指出错误.(见PPT)
练习四:读数(05年陕西,2分)蝴蝶双翼长度为____________cm.
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3.时间的单位及时间的测量
单位:s min h
测量:秒表、手表
练习秒表的读数(见PPT)
知识点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08年陕西2分)正在建设中的西安地铁二号全长26.4㎞,设计最高速度80 km/h,平均速度35 km/h,若列车以平均速度运行全程,所需时间为min.
3.(07年陕西3分) 2007年4月18日“和谐号”动车组图3-7-2开始在西安与宝鸡之间运行,与传统列车比较,国产动车组运行速度高,最高速度可达250km/h,根据下面列车时刻表可知,从西安至宝鸡乘坐D581次动车组比乘坐1723次列车节省时间min;请计算D581次列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物理即生活,生活中有物理的理念;联系社会热点问题,关注社会发展。
教学
重难点
1.重点:长度测量、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
2.难点: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s-t、v-t图像的应用
考点

措施
通过例题剖析突破难点、通过提问、归纳、练习突出重点
熟记概念,在练习中理解概念、规律,提高能力
练习六:1.高速飞机俯冲飞行时,看到地面向他迎面扑来,所选的参照物是。
2.夏天的夜晚在室外乘凉时,常可看到月亮在云中穿行,所选的参照物是.
3.太阳东升西落,所选的参照物是。
4.敦煌曲子的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是()
二、作业布置:物体的运动习题训练
三、板书设计:(使用课件:是)




(1)整堂课教学能够准确地把握中考命题脉络,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到位,教学环节完整、合理。
(2)在教学中,采取从知识结构到课本、到各类中考试题;从解题方法、思路到应用练习、归纳整理,此环节的设计新颖。从课堂效果看,则更容易抓住学生心理,触发学生主动学习;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结构,充分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机械运动、参照物(阅读“八年级物理上册P121”)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阅读“八年级物理上册P122~P123”)
3.参照物的选择:参照物的选择原则上是任意的,但应以简化对运动的描述,便于研究运动规律为原则.(通常以地面为参照物)
练习五:地球同步卫星是在地球同步轨道上运行的。以地球为参照物,通信卫星都是静止还是运动的?
220、250、300……虽然列车速度飞快,但许多人除了耳朵偶尔发胀之外并没有什么不适感。在车厢里,人们在谈笑的同时还不忘用手机和照相机互相拍照留念。
1.列车开始行驶后车厢内液晶屏上的速度显示也在不断刷新,160、200、220、250、300……这时列车在做运动。2.已知行驶中途径的秦东隧道长为7686m,列车长为201.4m,通过隧道时的速度为349km/h,请你计算得出列车通过隧道的时间?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
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
直击热点:
2010年2月6日,连接我国中西部的第一条高速铁路西安至郑州高速铁路正式投入运营,两地列车直达最短时间由6个多小时缩短至2个小时以内。列车开始行驶后很快就驶上了郑西高铁专用轨道。此时,列车的速度在不断提升,车厢内液晶屏上的速度显示也在不断刷新,160、200、




环节
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和关注的学生
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阅读“八年级物理上册P106信息快递”
长度单位:km m dm cm mm μm nm
练习一:36nm=________m 0.6μm=_______mm=________=nm
23dm=________km=__________m 4320km=__________m
A.船和山B.山和船C.地面和山D.岸边和流水
知识点三:速度
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速度的大小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公式: V=s/t
4.单位: m/s km/h
阅读“八年级上册第114页图5-20、21、22”
(二)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1)v不变(2)直线运动
课题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课
第4周第2课时(总第9课时)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能力:(1)会对时间进行估测和选择适当的工具进行测量。会对长度进行正确测量和读数。会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2)知道机械运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能正确估测身边常见的物理量,具有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用数学图像处理、分析简单的物理现象和过程。
2、特点:在任意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阅读“八年级上册第117页活动5.7”
(三)变速直线运动
1、(1)v变化(2)直线运动
2、平均速度:粗略的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3、公式:v=s/t(s:总路程;t:总时间)
阅读“八年级上册第118页图5-31、第119页例题”
练习八:关于速度的运算
1.(09年陕西2分)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采用锂电池驱动的电动能源汽车已经投入生产.其设计最大速度为l20 km/h合m/s.
练习二:给下列估测量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中学生身高16.3_________ (2)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________
(3)新铅笔的长度约为0.175________
(4)地球半径约为6400________
2.刻度尺的使用:阅读“八年级物理上册P108方法”
(1)使用前要观察:量程、分度值、零刻线是否磨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