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地理中考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生物地理中考试题
一、生物部分(10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动物类群主要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腔肠动物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 B. 软体动物身体表面有外套膜。
- C. 环节动物身体分节,体表有角质层。
- D. 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 答案:C。
- 解析:环节动物身体分节,但体表没有角质层。
角质层是线形动物的特征,环节动物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等活动。
腔肠动物如水螅等,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软体动物如河蚌等身体柔软,身体表面有外套膜;节肢动物如蝗虫等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具有保护和防止水分散失等作用。
2. 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菌和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 B. 细菌和真菌都通过孢子繁殖。
- C. 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都属于分解者。
- D. 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 答案:D。
- 解析: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而真菌有单细胞的(如酵母菌),也有多细胞的(如蘑菇等)。
细菌通过分裂生殖,真菌通过孢子繁殖。
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大多属于分解者,但有些细菌如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
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3. 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都生活在水中。
- B. 苔藓植物有类似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
- C. 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种子裸露。
- D.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种子外都有果皮包被。
- 答案:A。
- 解析: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大多生活在水中。
苔藓植物有茎、叶的分化,但没有输导组织。
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靠孢子繁殖,没有种子。
裸子植物能产生种子,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能产生种子,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4. 下列关于基因、DNA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染色体由DNA和基因组成。
- B. 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DNA分子。
- C.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 D. DNA数目和基因数目一样多。
- 答案:C。
- 解析: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一条染色体上一般有一个DNA分子。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所以基因数目比DNA 数目多。
5. 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人的卷发和黑发。
- B. 兔的长毛和短毛。
- C. 豌豆的高茎和圆粒。
- D. 绵羊的白毛和山羊的黑毛。
- 答案:B。
- 解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人的卷发和黑发是两种不同性状;兔的长毛和短毛是同种生物(兔)同一性状(毛的长短)的不同表现形式;豌豆的高茎和圆粒是两种不同性状;绵羊和山羊是不同种生物,它们的白毛和黑毛不是相对性状。
(二)非选择题。
6.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 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条食物链。
- 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
- 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蛇和鹰之间的关系是____。
- 如果大量捕杀蛇,短时间内鹰的数量会____。
- 答案:5;草→鼠→蛇→鹰;捕食和竞争;增加。
- 解析:从生产者开始,沿着箭头数到最高级消费者,数出食物链的条数为5条,分别是: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
鹰。
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鼠→蛇→鹰。
鹰捕食蛇,同时鹰和蛇都捕食鼠,所以它们之间是捕食和竞争关系。
如果大量捕杀蛇,鹰的食物来源中蛇减少,鼠的数量会在短时间内增加,鹰会有更多的鼠可以捕食,所以鹰的数量会增加。
7. 人类的眼色是由眼球虹膜的色素决定的。
在丹麦,蓝眼睛的人相当多。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对一些家庭进行眼色遗传调查后,得到以下数据:
家庭数目父母性状子女性状。
蓝眼×蓝眼蓝眼。
蓝眼×褐眼蓝眼、褐眼。
褐眼×褐眼褐眼、蓝眼。
- 根据表中第____组数据可以推测褐眼是____性状。
- 如果显性基因用D表示,隐性基因用d表示,第2组家庭中褐眼子女的基因组成是____,蓝眼子女的基因组成是____。
- 答案:3;显性;Dd;dd。
- 解析:第3组中,父母都是褐眼,子女出现了蓝眼,说明褐眼是显性性状,蓝眼是隐性性状。
第2组家庭中,蓝眼父母的基因组成是dd,褐眼父母的基因组成是Dd,褐眼子女的基因组成是Dd,蓝眼子女的基因组成是dd。
8. 某同学制作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后,绘制了细胞结构简图(如下图)。
请据图回答问题:
- 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____。
- 该同学绘制的图中有一个明显的错误,请指出:____。
- 细胞结构中,[ ]____是控制中心,[ ]____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 答案:生理盐水;多画了细胞壁;[4]细胞核;[5]细胞膜。
- 解析: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没有细胞壁,图中多画了细胞壁。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9.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请根据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____和____。
-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
- 写出光合作用的表达式:____。
- 答案:二氧化碳;水;叶绿体;二氧化碳+水→(光能, 叶绿体)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 解析: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光合作用的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水→(光能, 叶绿体)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它表示了二氧化碳和水在光能和叶绿体的作用下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10. 生物的进化遵循着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的发展规律。
请根据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____。
- 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大致是:鱼类→____→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 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____是非常重要的证据。
- 答案:单细胞生物;两栖类;化石。
- 解析: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单细胞生物。
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大致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非常重要的证据,通过对不同地层中化石的研究,可以推断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二、地理部分(10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
- B. 地球是一个正球体,平均半径约4万千米。
- C. 地球是一个两极略鼓、赤道稍扁的不规则球体,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 D. 地球是一个规则球体,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 答案:A。
- 解析: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2.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的地形类型是()
- A. 高原。
- B. 山地。
- C. 平原。
- D. 丘陵。
- 答案:C。
- 解析: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山地和丘陵等海拔较高的地形。
3. 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
- B. 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
- C. 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气温越高。
- D. 北半球气温总是高于南半球气温。
- 答案:A。
- 解析: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
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北半球气温并不总是高于南半球气温,气温还受海陆分布、地形等多种因素影响。
4.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 A. 亚洲。
- B. 非洲。
- C. 北美洲。
- D. 南美洲。
- 答案:A。
- 解析: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
5. 下列气候类型中,降水集中在夏季的是()
- A. 热带雨林气候。
- B. 温带海洋性气候。
-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 D. 地中海气候。
- 答案:C。
- 解析: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湿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降水集中在夏季;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二)非选择题。
6. 读“世界海陆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 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洲名称:A____,B____。
- 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大洋名称:____,____。
- 图中C大洲与D大洲的分界线是____。
-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____。
- 答案:亚洲;欧洲;太平洋;大西洋;巴拿马运河;南极洲。
- 解析:A是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B是欧洲,与亚洲大陆部分相连。
是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是大西洋。
C北美洲和D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南极洲位于南极点周围,跨经度最广。
7. 读“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 该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
- 该地降水最多的月份是____月,最少的月份是____月。
- 该地气温最高的月份是____月,最低的月份是____月。
- 这种气候类型的特点是____。
- 答案:亚热带季风气候;6;12;7;1;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 解析: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可判断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从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看出,6月降水量最多,12月降水量
最少。
从气温曲线可以看出,7月气温最高,1月气温最低。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8. 读“中国地形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 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A____,B____。
- 我国地势的特点是____。
- C山脉是____,它是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之一。
-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区在发展____等方面有优势。
- 答案: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大兴安岭;林业、旅游业、采矿业。
- 解析:A是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B是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是大兴安岭,是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之一。
山区在发展林业(山区森林资源丰富)、旅游业(有许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采矿业(山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等方面有优势。
9. 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 黄河发源于____山脉,注入____海。
- 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是____,中、下游的分界点是____。
- 黄河中游流经____高原,该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 治理黄河的关键是____。
- 答案:巴颜喀拉;渤;河口;桃花峪;黄土;治沙。
- 解析: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注入渤海。
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是河口,中、下游的分界点是桃花峪。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
稀少,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通过植树造林、打坝淤地等措施减少泥沙入河量。
10. 读“中国铁路干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 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铁路干线名称:A____,B____。
- 连接北京和香港九龙的铁路干线是____。
- 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特点是____。
- 答案:京广线;陇海线;京九线;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 解析:A是京广线,是我国南北向的重要铁路干线;B是陇海线,是我国东西向的重要铁路干线。
连接北京和香港九龙的铁路干线是京九线。
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特点是东部密集,西部稀疏,这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人口密集,西部经济相对落后、人口较少等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