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初中物理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1、杠杆平衡条件
2、滑轮及滑轮组的应用
3、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计算
【教学重点】杠杆平衡条件、滑轮及滑轮组的应用、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计算
【教学难点】
【实验器材】多媒体材料
【教学方法】讨论、归纳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媒体
知识点分析:
(一)杠杆
1.定义
(1)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2.动滑轮
(1)定义:轴可以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2)原理: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动滑轮省一半力。
3.滑轮组
(1)定义:由几个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叫滑轮组。
(2)原理:即利用了动滑轮省一半力又利用了定滑轮改变动力的方向。
(三)功
1.功的初步概念: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作用下通过了一段距离,这个力就对该物体做了功。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例如:镊子、钓杆。
(3)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例如:天平。
省力杠杆省力,但费距离,费力杠杆费力,但省距离。
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省距离。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是不存在的。
(二)滑轮
1.定滑轮
(1)定义: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2)原理: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公式:
四、典型例题
例1如图所示,为使杠杆平衡,在B点所用的力分别为 、 、 ,其中最小的力是()
A.沿竖直方向的 B.垂直于OB的
C.沿水平方向的
D.因为作用点相同,作用力一样大
例2一根均匀扁担长1.4m,前后两端各挂300N和200N的重物,若扁担自重不计,为使扁担平衡,
2.功的计算:功=力×距离W=F×S
3.功的单位:焦耳,J 1J=1N·m
4.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四)功率
1.概念: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叫做功率。
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
2.计算:公式功率=
3.单位:瓦特W,1W=1J/s
(五)机械效率
问:(1)人的肩头应距前端多远?
端各加100N的重物,人的肩距前端多远?
例3如图所示,物体A重100N,A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为30N,不计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若用该滑轮组使A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则拉力F为多少?
例4等臂的杠杆的两端各悬挂一个质量相等的实心铜球和铁球,杠杆平衡,如图所示,若将两球同时浸没在水中,杠杆是否仍平衡?
例5用不等臂天平秤某物体的质量,先放入右盘中秤得质量为m1,再放入左盘中称得质量为m2,则该物体质量m等于()
A. B.m1+m2
C. D.
(2)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3)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4)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5)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6)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2.杠杆的平衡条件
,也可写成
杠杆平衡:杠杆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
3.杠杆的种类
(1)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例如:起子、扳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