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中考物理力学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及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中考物理力学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及解析
一、力学
1.下列事例中,不能够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
A.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人就能前进
B.将铅球从手中抛出,铅球由静止变为运动
C.跳高时用力向下蹬地,人能够向上跳起
D.火箭升空时需向下喷出燃气
【答案】B
【解析】
【详解】
A.手和脚向后划水,同时水也会给手和脚一个向前的力,使人前进,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故A不符合题意;
B.将铅球从手里抛出去,铅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不能够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符合题意;
C.人跳高时,要向下方蹬地,同时地面也会给人向上的力,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C不符合题意;
D.火箭向下喷出燃气,火箭对燃气有一个向下的推力,同时燃气对火箭有一个向上的推力,从而使火箭升空,可以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块用细线通过定滑轮与沙桶相连,当沙桶与沙的总质量为m时,物块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忽略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mg
B. 物块的重力与它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 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继续向沙桶中加入沙子,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增大
【答案】A
【解析】【解答】A、沙桶与沙的总重力为,使用定滑轮不能改变力的大小(忽略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则物块受到的拉力大小为mg;因为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mg,A符合题意;
B、物块的重力与它对桌面的压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B不符合题意;
C、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支持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C不符合题意;
D、继续向沙桶中加入沙子,由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变,所以物块受到的
滑动摩擦力不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二力平衡时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阅兵仪式中,检阅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车和人的总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 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以行驶的检阅车为参照物,路边站立的土兵是运动的
D. 检阅车匀速行驶牵引力大于车受到的阻力
【答案】 C
【解析】【解答】A.车和人的总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A不符合题意;B.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相互作用力,B不符合题意;
C.以行驶的检阅车为参照物,路边站立的土兵是运动的,C符合题意;
D.检阅车匀速行驶牵引力等于车受到的阻力,D符合题意。

【分析】A、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B、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的两个力,
在同一条直线上,两个力是相等的,而且方向是相反的;C、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D、物体处于平衡态时受到的力是平衡
力。

故答案为:C
4.下图为“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在弹簧测力计拉力作用下,重6N的物体2s内匀速上升0.1m,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示(不计绳重与摩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2.4N
B. 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05ms
C. 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功率为0.12W
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83.3%
【答案】 C
【解析】【解答】A.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2.4N,A不符合题意;
B.物体上升的速度为:v= =0.05ms,B不符合题意;
C.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功率为P=Fv=2.4N×2×0.05m /s=0.24W,C符合题意;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η=
=83.3%,D不符合题意。

【分析】A、根据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分度值读出拉力;B、根据v= 求解;C、根据P=Fv求
解;D、根据η= 求解。

故答案为:C。

5.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弹力作用
B. 只有受弹簧作用的物体才受到弹力作用
C. 只有相互接触并发生形变的物体间才存在弹力作用
D. 弹簧的弹力总是跟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答案】 C
【解析】【解答】A、相互接触的物体如果不发生弹性形变,物体间不存在弹力作用,故A 不符合题意;
B、只要两物体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两物体间就会产生弹力作用,弹力的产生并不只局限于弹簧,故B不符合题意;
C、根据产生弹力的条件可知,要产生弹力,物体间相互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故C符合题意;
D、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跟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物体受力且发生弹性形变,在恢复原状时,对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就是弹力。

6.两个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们同时浸没到水中,发现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减小值相同.由此可以判断()
A. 两物体受的浮力一定相同
B. 两个物体一定是等重的
C. 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是相同的
D. 两个物体一定处在液体中相同深度【答案】 A
【解析】【解答】∵物体都浸没在水中,∴F浮=G-F′,即两物体受到的浮力相同,A项正确;
因为只知道物体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据F浮=G-F′所以不能确定物体受重力.浸没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大小关系,B.C项错;
浸没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所处的深度无关,D项错.
故选A.
分析物体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减少的示数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减小的示数相同
说明受到的浮力相同.
7.在学习物体受力分析时,小东对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受力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3是物体受到的重力
B. F4是物体受到的重力,并且等于F1
C. F2是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
D. F1和F3是一对相互作用力,F1=F3【答案】D
【解析】【解答】分析4个力的如图所示:
可见F3不是重力,故A错误;F4虽然是重力但和F1不相等,而是大于F1,故B错误;物体是静止的,不存在滑动摩擦力。

F2是静摩擦力,故C错误;F1和F3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直线、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是相互作用力,故D答案正确。

【分析】本题学生要明确力的三要素,并能进行受力分析,能准确画出力的示意图。

8.如图所示,各用5N的水平拉力沿相反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弹簧测力计的自重不计)()
A. 10N
B. 5N
C. 0N
D. 10N或0N
【答案】B
【解析】【解答】解:用两个方向相反的力向两端拉弹簧测力计,与只拉一端效果是相同的。

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拉一端时,另一端也必须有力的作用,因此,弹簧测力计不可能显示两边的拉力之和,而只会显示一个力的大小,即5N。

故答案为:B。

【分析】弹簧测力计上显示的是挂钩上力的大小,与挂环上力的大小以及弹簧测力受到的合力大小无关。

9.下列哪个单位不是SI制基本单位
A.牛顿 B.秒 C.米 D.千克
【答案】A
【解析】在国际单位制中共有七个基本量: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和发光强度。

物理学各个领域中的其他的量,都可以由这七个基本量通过乘、除、微分或积分等数学运算导出。

故A符合题意。

选A。

10.如图所示,下列图中能说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A.A 和 B B.A 和 C C.A 和 D D.B 和 D
【答案】C
【解析】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A图中人用力将足球踢出,足球由静止变为运动,体现了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符合题意;B图中跳板在人的压力下变弯,体现了力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不符合题意;C图中运动员用力拉弓,体现了力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不符合题意;D图中磁铁将小球吸引过来,说明小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体现了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符合题意,故选C。

11.在①划船②举重③游泳④篮球这些体育项目中,应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理的有()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③和④ D.①和③
【答案】D
【解析】①划船时,船桨对水施加了力,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对桨和船也施加了力,使船前进。

②举重时,人对杠铃施加了力,使杠铃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③游泳时,人向后划水,对水施加了一个向后的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给人一个向前的作用力,使人前进。

④投篮球时,力改变了蓝球的运动状态。

综上分析,应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理的有①③,故D正确为答案。

12.要想学好物理,学会估算很重要。

下列对身边的物理量估测的数据,符合实际的是A.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8dm B.一名中学生的体重约为150N
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m/s D.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约为37℃
【答案】C
【解析】
【详解】
一只手掌的宽度约为10cm,物理课本大约是26cm,故A错误;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50kg,体重大约是G=mg=50kg×10N/kg=500N,故B错误;人步行的速度大约1m/s,故C 正确;人体正常体温是37℃,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约为25℃,故D错误,故选C。

13.关于下列各图中测量工具的示数,读数正确的是
A.物体的长度为5.23cm B.物体A的重力是4.3N
C.金属块的体积是1003
cm D.所测时间为5min37.5s
【答案】D
【解析】
【分析】
①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
②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明确其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指针所在刻线相垂直.
③使用量筒测量固体体积时,固体的体积等于固体放入量筒中前后两次液体体积之差.
④使用停表测量时间时,小圈刻度单位为min大圈刻度单位为s,读数时还要看小圈的指针是否过半,如果过半大圈的读数应该读大于30s的读数.
【详解】
A. 物体左侧与3.00cm对齐,右侧与5.23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5.23cm−3.00cm=2.23c m.此选项错误;
B. 弹簧测力计上1N之间有5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2N,即此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此时指针指在“4.6”处,所以物重为4.6N.此选项错误;
C. 物体与液体的总体积为100cm3,物体的体积小于100cm3.此选项错误;
D.小圈指针在5与6之间,读5min,而且指针过半,大圈读37.5s,所以停表的读数应为
5min37.5s.
故选D.
14.杂技演员站在楼梯上处于静止状态,人没与墙面接触,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如图。

则人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B
【解析】【解答】杂技演员站在楼梯上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所受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所以支持力的方向竖直向上,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画力的示意图的一般步骤为:一画简图二定点,三画线,四画尖,五把力的符号标尖边.
15.一物体在地球上的重力为20N,该物体可能是()
A.一只蚂蚁B.一头猪C.一只大象D.一只鸡
【答案】D
【解析】
根据G=mg,可得,2kg可能是一只鸡,一只蚂蚁的质量太小,一头猪和一只大象的质量均太大.故选D.
16.下列估计的数据与实际最接近的是()
A.课桌的高度约为800cm B.中学生100m跑的平均速度约为15m/s C.一位中学生的质量为50kg D.物理课本的重力约为500N
【答案】C
【解析】
【详解】
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大于10m/s,一般中学生百米速度在7m/s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故C符合实际;
D.物理课本的质量在300g=0.3kg左右,受到的重力是
==⨯,
G mg
0.3kg10N/kg=3N
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C。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力的大小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B.物体质量的大小跟它所受的重力成正比,其比值是定值
C.提高物体稳定程度的方法之一是降低物体的重心
D.物体的质量和所受的重力都不受地理位置的影响
【答案】C
【解析】
A、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故A错误;
B、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与所受重力大小无关,故B错误
C. 提高物体稳定程度的方法之一是降低物体的重心,正确;
D、质量与位置无关,重力与位置有关,所以一个物体在不同地方,质量不变但重力要变,此选项错误;
故选C
18.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所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量范围
B.使用前轻轻拉动挂钩来回运动几下
C.使用前应校零
D.使用时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拉着
【答案】D
【解析】
A、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由弹簧的弹性限度决定的,超过这一限度弹簧的伸长与拉力不再成正比,所以是正确的;
B、使用前轻轻拉动挂钩是为了防止弹簧、挂钩等与外壳产生摩擦或卡壳,这样会影响正常的测量,所以是正确的;
C、使用前应调整指针,使其指在刻度盘的零刻度线上,这样才能保证测量的正确性,所以是正确的;
D、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要竖直拉,测其它力时,则要求拉力方向与弹簧伸长的方向一致,也是为了尽量避免弹簧与外壳的摩擦,所以是错误的.
故选D.
19.下列结果中,不是由弹力产生的是
A.撑竿跳高运动员跳起并跃过横杆
B.手中的石块释放后自由下落
C.玩具手枪用弹簧将“子弹”射出去
D.“蹦极”运动中落到低处的人被绳拉起
【答案】B
【解析】
因为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而A、C、D均是由于弹力产生的效果,而B是由于重力产生的.故选B.
20.图中甲、乙、丙、丁四根弹簧完全相同,甲、乙左端固定在墙上,图中所示的力F 均为水平方向,大小相等,丙、丁所受的力均在一条直线上,四根弹簧在力的作用下均处于静止状态,其长度分别是L甲、L乙、L丙、L丁.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L甲<L丙L乙>L丁
B.L甲= L丙L乙= L丁
C.L甲<L丙L乙= L丁
D.L甲= L丙L乙>L丁
【答案】B
【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图甲和丙的力都会使弹簧伸长,图乙和图丁的力都会使弹簧压缩;在图甲中,力F通过弹簧传递给墙,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对弹簧施加的力等于F,方向水平向左,所以图甲和图丙的作用力情况相同,效果相同,故它们伸长的长度相同,所以L甲=L丙;在图乙中,力F通过弹簧传递给墙,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对弹簧施加的力等于F,方向水平向右,所以图乙和图丁的作用力情况相同,效果相同,故它们缩短的长度相同.所以L乙=L丁.
故选B.
21.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图是表示足球在空中飞行的受力图,正确的是(G表示重力,F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
A.B.C.D.
【答案】B
【解析】
因不计空气阻力,所以空中飞行的足球只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根据四个选项可判断出只有B符合题意.故选B.
22.下列有关运动和力的关系中,正确说法是
A.子弹从枪膛射出后能继续前进是因为子弹受到惯性
B.小张沿水平方向用力推课桌没推动,是因为他的推力小于课桌受到的摩擦力
C.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茶杯的重力和桌面对茶杯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乒乓球运动员用球拍击球,球拍的作用力只能够使球改变运动状态
【答案】C
【解析】
A、子弹从枪膛射出后能继续前进是因为子弹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A错误,
B、桌子没动,即为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所以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是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这两个力是相等的,而不是推力小于摩擦力.故B错误.
C、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茶杯的重力和桌面对茶杯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
D、乒乓球运动员用球拍击球,球拍的作用力不仅能够使球改变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球的形状.故D错误.故选C.
23.已知被测物体的重力略超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图中的方法中无法完成测量的是A.B.
C.D.
【答案】D
【解析】
【详解】
A.两个相同弹簧测力计共同提着一个物体,由力的合成和力的平衡可知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之和等于物体的重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的重力的一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会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不符合题意;
B .动滑轮的重力远远小于物体的重力,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约等于物体重力的一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会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不符合题意;
C .杠杆的质量忽略不计,由图可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 1l 1=F 2l 2可知动力小于阻力,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于物体的重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会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不符合题意;
D .下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的重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超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上面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的重力和下面测力计的重力之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超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符合题意。

24.小芳和晓莉购买了同类的弹力球,小芳说:“我的球的弹力比你的好”.晓莉回答说:“我希望你能证实你的说法”.请你给小芳出注意,她该怎样办?
A .让两只球离地不同的高处,自由落下,比较两只球的反弹的高度
B .把两只球向墙掷去,比较两只球的反弹时离墙的距离
C .把两只球向地面掷去,比较两只球的反弹的高度
D .让两只球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比较两只球的反弹的高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
要比较两球弹性的好坏,采用自由下落的方式,比较弹起的高度,应使用控制变量法,即让两只球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比较两只球的反弹的高度,弹起的高度大,则弹性好; 而向墙掷去,向地面掷去,此两种方法不能控制力的大小,不能比较出正确的结果,故D 正确,ABC 错误.
25.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 .一个鸡蛋的重力大约为5N
B .一名初中学生的体积大约为50dm 3
C .教室内的大气压约为1×104 Pa
D .人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大约为1.5×103Pa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根据生活经验知道,10个鸡蛋的质量约是500g ,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 ,一个鸡蛋的重力在0.5N 左右,故A 错误;
B .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在1.0×103 kg/m 3 左右,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 左右,体积大约是:
3333
0.05m 50dm 1.010kg 50/m kg m
V ρ===⨯= , 故B 符合实际;
C .教室内的大气压接近标准大气压,在1×105 Pa 左右,故C 不符合实际;
D .中学生的重力大约为500N ,两只脚的面积在0.05m 2 左右,中学生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是:
42500N 10Pa 0.05m
F p S =
== , 故D 不符合实际。

26.下列情况中不属于...
弹性形变的是 A .手轻压钢条,使钢条变弯一些
B .把橡皮泥捏成各种不同的形状
C .手轻拉弹簧,弹簧伸长些
D .运动员拉开弓,准备射箭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手轻压钢条,使钢条变弯一些,松手后,钢条可以恢复,属于弹性形变,故A 不符合题意;
B .把橡皮泥捏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橡皮泥不能恢复,不属于弹性形变,故B 符合题意;
C .手轻拉弹簧,弹簧伸长些,松手后,弹簧能够恢复原状,属于弹性形变,故C 不符合题意;
D .运动员拉弓,弓发生变形,松手后,弓可以恢复,属于弹性形变,故D 不符合题意.
27.手通过绳子提起水桶,手受到向下的拉力,这个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A .手
B .水桶
C .地球
D .绳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
通过绳子提起水桶,与手接触的是绳子.手对绳子有一个向上的拉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绳子也会对手有一个向下的拉力.所以手受到一个向下的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绳子.
故选D .
28.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打篮球时,只要手对篮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力的作用效果就一定相同
B .投出去的篮球受到手的推力和重力的作用
C .篮球砸到篮板时反弹回来,说明篮板对篮球的力大于篮球对篮板的力
D .篮球砸到篮板的过程中,篮球既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
A .力的大小相同,如果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也不同,故A 错误;
B .若不计空气阻力,投出去的篮球在空中只受重力的作用,脱离手后不受手的推力,篮
球继续飞行是因为惯性的缘故,故B错误;
C.篮球砸到篮板时反弹回来,篮板对篮球的力和篮球对篮板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故C错误;
D.篮球砸到篮板的过程中,因为力的作用相互,篮球对篮板有力的作用,篮板对篮球也有力的作用,所以篮球既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故D正确.
29.如图所示,在下图所指的四个力中,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的是()
A.手对弹簧的压力
B.人对跳板的压力
C.手对弓的压力
D.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弹簧受到拉力变长,说明力可改变物体的形状,不符合题意;
B.跳板受力变弯,说明力可改变物体的形状,不符合题意;
C.弓受力变弯,说明力可改变物体的形状,不符合题意;
D.铁球受到磁力后运动方向变化,说明力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种:一种是可改变物体形状,一种是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包括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的变化.
30.一弹簧测力计上挂几个钩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G,若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将钩码挂在吊环上,手提秤钩,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A.大于G B.等于G C.小于G 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
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使用时,由于测力计外壳的重不能忽略,所以会使测量的示数大于物体的重,故A正确。

选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