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导处三年发展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导处三年发展规划
现状分析:
1、教师队伍发展水平不均衡,整体素养待提高,梯队建设尚未形成,育人能力还需提升。
2、教学管理的精细化、教研组、备课组功能的发挥需进一步加强。
3、学生个体差异促使教师应全方位地关注教学动态,缩小班级间、学生间的差距。
三年总体目标:
以课程教学目标为基准,加强对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与监控,并以教学质量反馈和调控的制度建设为抓手,建立教学质量检测分析与反馈的动态监控体系,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师生的拼搏、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高效快节奏的课堂推广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构建高效课堂,探索有效教研,提高教学质量。
目标:
(一)师资建设:
1、学校在已形成校骨干教师梯队基础上,培养4—5名在区内学校中有一定知名度的教师。
教师带领学生体现出“竞争、拼搏、进取、高效”的体育精神。
2、通过内培外引等途径,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建立一支“一专多能”的教育师资队伍。
(二)教学流程管理: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化,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体系,学校办学质量
稳步提升,得到家长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
(三)课堂教学:
转换课堂功能,使课堂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空间,还要成为发展学生特长的摇篮。
(四)教学质量:
我校虽为农民工子弟学校,但学校一直致力于培养厚德博学、拼搏进取的学生,为此全校领导班子和教师始终共同努力确保学生的合格率,逐步提高各科成绩。
各年度分目标
2012-----2013学年度
目标:
1、教学常规管理进一步完善、落实教师绩效考核办法,完善教学过程管理,调整课程结构,凸显体育精神,教育教学秩序稳定。
2、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各科成绩均有提高,除2012年毕业调研语、数、外成绩的合格率优秀率逐步提高外,其他学科为稳定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3、延伸办学理念,传承体育精神,以体增智。
利用课堂教学的有效资源,打造跆拳道体育教学特色,通过活动凝聚学生,提升质量。
措施:
1、调整课程结构,3、4、5年级每班每周挑出一节体育课聘请专业教练进行跆拳道训练。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持之以恒的体育精神同时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2、实施目标导向管理,加大领导班子对教学管理的力度,领导继续实行分段跟踪制。
领导分段随堂听课,及时反馈、评课,每月双周二的教案,作业检查工作也由分管领导逐一检查,记载并当时、当面提出改进意见。
促使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并在每周的班子例会上分别汇报自己的听课及其他教学管理工作。
3、加强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三级管理,成立六个备课组,一二年级语文一组,三四年级语文一组,五六年级语文一组,一二三年级数学一组,四五六年级数学一组,英语(科任)一组,使集体备课小而精,切实落到实处,同时为特色团队增添亮色。
4、组织专题讲座活动,对全校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培训并及时总结。
5、每月进行一次基础知识专项测查活动,重点进行语文、数学基本功的测查,注重双基的培养。
6、每学期初教导处根据各年级课标和教参,分学科和年级出卷子,组织全体教进行教学目标闭卷测试,督促教师学研所教学科的教材。
2013----2014学年度
目标:
1、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力争在上一年每月专项测查工作的推动下有效提高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而提高各科成绩。
2、学生持之以恒、勇于突破体育精神进一步加强,身体素质得
到进一步的提升。
3、继续加强教师理论知识的培训,重点以学习“二期”课改理念为主要内容。
4、进行信息技术的更新学习,为校园网的建立提供服务。
5、逐步建立校园网,充分发挥校园网功能,尝试备课组网上集体备课。
提高集体备课效率。
措施:
1、通过加强校本培训的途径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2、继续培养学生体育精神,本年度重点加强师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的培养,教师加快工作节奏,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3、继续延用教师教学常规量化考核制度,逐步完善、细化教师的教学常规考核工作。
4、以学习“二期”课改理念为抓手,指导教师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
5、加强备课组工作的研讨,加强备课组的有效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参与面,以创新备课组,教研组活动促进教学内涵发展。
6、通过“内培外训”的方式,充分依托教研室资源,聘请教研员来我校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2014----2015学年度
目标:
1、教学质量继续提高,优化课堂教学,举行校内文化、教学竞赛活动。
2、打造一支教风达到正己、敬业、奉献、进取的符合现代教育要求的研究型教师队伍。
3、3—4名青年教师成为区级、市级骨干教师(教学能手)。
措施:
1、组织学生参加竞赛活动,全面提升学生整体素质,在成功意识的促进下使学生体验到体育竞技的成果。
2、继续落实各项教学常规检查,教学过程监督工作继续贯彻落实各项教学工作的量化考核,帮助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3、对各级骨干教师进行实绩的全面评定和考核。
不断调整骨干教师队伍的人员和比例数,提高各学科的教学梯队质量。
4、依托教研室人力资源与便利条件,扩大学科培训范围,请教研员做专题性的教学指导。
5、为青年教师提供有效的发展平台,经过三年的努力,培养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3—4名(教学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