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鲁教版九年级上《第6单元 燃烧与燃料》单元测试(卷九)(含答案)14524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新鲁教版九年级上《第6单元 燃烧与燃料》单元测试(卷九)试卷
考试总分:10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8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40分 )
1. 如图是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相关知识网络(反应条件部分省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④⑤⑥的生成物均为氧化物
B.、、均可在空气中燃烧
C.反应①②③均属于分解反应
D.反应①③中的作用均为催化作用
2. 在实验室中制取,我们通常使用的反应物为( )
A.碳酸钠和稀硫酸
B.碳酸钠和稀盐酸
C.碳酸钙和稀硫酸
D.碳酸钙和稀盐酸
3. 上海世博提出“世博会场馆只给节能开绿灯”,广州市提出“绿色亚运”.下列做法不符合“节能减
排”的是( )
A.拿驾照“换”自行车骑,提倡乘公交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C.加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开采力度和用量
D.上海已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二甲醚天然气商用加气站
4.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若电脑着火,立即用水浇
B.室内起火立即打开所有的门窗
C.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盖上锅盖
D.夜晚发现液化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5.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城市中高大建筑物的玻璃幕墙会造成“光污染“
B.”温室效应“加剧主要原因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升高引起的
C.加速了石油的开采,可以快速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D.为了防止水污染,农业上要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C P Fe MnO 2CO 2
6. 物质分类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
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单质:氮气、水银
B.有机物:油脂、碳酸钾
C.酸:硝酸、氯酸钾
D.混合物:空气、牛奶、乙醇
7. 为了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小赵做了以下实验,不合理的是( )
A.步骤①
B.步骤②
C.步骤③
D.步骤④
8. 归纳总结和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B.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则纯净物都是由分子构成
C.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则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都是碳酸盐
D.点燃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可能爆炸,则点燃可燃性气体和氧气的混合物都可能爆炸
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20分 )
9. “釜底抽薪”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乙醇俗称酒精,则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节约
能源,使燃料充分燃烧,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高压水枪
灭火所依据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浓硝酸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的酸,可以和铜在常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硝酸铜及一种常温
下呈液态的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铜和碳的
混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灼烧、冷却、称量,发现剩余固体的质量仍,则该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
为________。
12. 化石燃料包括________、石油、天然气等。
使用脱硫煤可以减少________的排放,从而减少
________的危害。
北方的冬天常用煤炉取暖,为了让煤充分燃烧,提高其利用率,通常将煤做成蜂
窝状,甚至做成粉末状再使用,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解答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10 分 ,共计40分 )
13. 铝、铁、铜都是生活中常用的金属。
(1)铝、铁、铜都是由________构成的。
(2)铁器表面镀一层金属可以提高耐腐蚀性,镀层金属可能是________。
ag ag
(
3)若只用一种溶液就可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该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
14. 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__和天然气等。
过度使用既造成能源危机,又导致环境污染,如燃
煤会影响环境。
下列环境问题与燃煤有直接关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酸雨 .温室效应 .可吸入颗粒物增加
(2)目前,我国面临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区域分布不均衡,利用率不高等问题。
图是我国目前
与十二五计划能源结构变化的对比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主要调整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分子的性质,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1) 处纸条滴有无色酚酞溶液, 处液体为浓氨水。
观察到纸条变红,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一种即可)
(2)探究酚酞溶液变红的原因:
三朵干燥白纸花(染有酚酞)、喷壶(蒸馏水)、喷壶(稀氨水)、塑料瓶(稀氨水)。
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① 对纸花喷水不变色
②
将纸花放在塑料瓶(稀氨水)瓶口
不变色③对纸花喷稀氨水变红花
由实验①得到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实验②得到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由实验③得到结论是________。
将喷过水的纸花放在塑料瓶(稀氨水)瓶口看到现象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玻璃管左、右两端分别放有脱脂棉,注射器中分别装有浓盐酸和浓氨水。
浓氨水挥
发出来的氨气( )和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能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铵(
)。
两个注射器
同时向脱脂棉靠近里边的部位注入等体积的液体,过一会,先在处产生大量白烟,然后白烟逐渐充
满整个试管。
根据现象回答问题:
①生成物常温下的状态是________(填“固体”“液体”或“气体”);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 .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运动的速率相等
.氯化铵微粒不运动 .氯化铵分子由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组成
③有同学认为先在处产生白烟是因为分子比分子运动速度慢,请你分析影响分子运动速度
的因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所用硫酸铜的构成粒子是:________(填符号)。
A B C 1CO 2()C 2H 4A B 1231NH 3HCl N Cl H 4A N Cl H 4A B C D A HCl NH 3
(2)氯碱工业中电解食盐水得到烧碱和两种气体,一种是最轻的气体,另一种是气体的相对分子质71
量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2年新鲁教版九年级上《第6单元 燃烧与燃料》单元测试(卷九)试卷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8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40分 )
1.
【答案】
B
【考点】
氧化物的概念
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概念
【解析】
、根据、、燃烧的产物及氧化物的定义解答;
、根据铁在空气中不燃烧解答;
、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后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并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产生水和氧气,解答;
、根据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解答;
【解答】
、、、燃烧的产物分别是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铁,都属于氧化物,故正确;
、铁在空气中不燃烧,故错误;
、高锰酸钾受热后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并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产生水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故正确;
、氯酸钾和过氧化氢的分解都需要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故正确;
2.
【答案】
D
【考点】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
根据反应条件、制得的气体是否纯净、反应速度是否适中、操作是否安全方便、是否便于收集等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反应速率太快,不利于收集,故选项错误。
、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反应速率太快,不利于收集,故选项错误。
、碳酸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硫酸钙覆盖在碳酸钙表面,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故选项错误。
、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反应速度适中,操作安全方便,便于收集,适合于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故选项正确。
故选:。
3.
【答案】
A C P Fe
B
C
D A C P Fe B C D A B C D D
C
【考点】
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
以自行车代替机动车、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使用二甲醚天然气作燃料等措施能够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加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开采力度和用量会加重环境污染.
【解答】
、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有利于节能环保。
故选项错误(1)、加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开采力度和用量会加重环境污染。
故选项正确(2)、使用二甲醚天然气作燃料有利于节能环保。
故选项错误。
故选:。
4.
【答案】
C
【考点】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
【解析】
、依据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可以做出判断;
、根据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分析判断;
、根据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分析判断;
、根据可燃性气体不纯有爆炸的危险判断.
【解答】
、若电脑着火,立即用水浇,会引起触电事故,故错误;
、室内起火立即打开所有的门窗,会使燃烧物与氧气充分接触,增大火势,故错误;
、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盖上锅盖,可以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故正确;
、液化气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有爆炸的危险,故夜晚发现液化气泄漏,立即开灯检验,是错误的。
5.
【答案】
C
【考点】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
【解析】
.根据“光污染“分析;
.根据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造成全球温度变暖造成温室效应分析;
.根据石油的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判断;
.根据防治水体污染的方法来分析.
【解答】
.城市中高大建筑物的玻璃幕墙会造成“光污染“,故正确;
B C D C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升高会加剧温室效应,故正确;
.加速石油的开采,会增大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消耗,故错误;
.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可以减少水体污染,故正确。
6.
【答案】
A
【考点】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及判别
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判别
物质的简单分类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氮气为非金属单质,水银为金属单质,故正确;
.油脂属于有机物,碳酸钾为无机物,故错误;
.硝酸属于酸,氯酸钾属于盐,故错误;
.空气、牛奶属于混合物,乙醇属于纯净物,故错误;
故选。
7.
【答案】
C
【考点】
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酚酞溶液遇酸仍为无色;碳酸不稳定,加热时碳酸分解,石蕊试液由红色变成紫色,所以实验中步骤①、②、④合理,不合理的是步骤③,不应该使用酚酞试液,应该使用紫色石蕊溶液,故选。
8.
【答案】
D
【考点】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酸的化学性质
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B C D A A B B C C D D A C
、根据酸、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进行分析;
、根据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进行分析;
、根据碳酸盐、活泼金属都会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进行分析;
、根据助燃性气体和可燃性气体混合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
【解答】
、酸、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所以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都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故错误;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所以纯净物可能是由离子、原子、分子构成,故错误;
、碳酸盐、活泼金属都会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故错误;
、助燃性气体和可燃性气体混合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和氧气的混合物都可能爆炸,故正确。
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20分 )
9.
【答案】
清除可燃物,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考点】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釜底抽薪”的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10.
【答案】
,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解析】
根据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以及灭火的原理解答。
【解答】
乙醇与空气中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为节约能源,使燃料充分燃烧,应考虑的因素是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高压水枪灭火所依据的灭火原理是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11.
【答案】
,A B C D A A B B C C D D OH+32C +3O C 2H 5O 2====点燃
O 2H 2OH+32C +3O C 2H 5O 2====点燃O 2H 2Cu+4HN (浓)=Cu(N +2N ↑+2O O 3O 3)2O 2H 220%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铜和浓硝酸在常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硝酸铜及水,化学方程式为;将铜和碳的混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灼烧,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固体的质量与原混合物的质量相同可知,与铜反应的氧气的质量等于原混合物中碳的质量,该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就是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即。
12.
【答案】
煤,二氧化硫,酸雨,增大与空气(氧气)的接触面积
【考点】
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
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解:属于化石燃料的是煤、石油、天然气;煤中含有硫元素,燃烧后会产生二氧化硫,故使用脱硫煤能够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故而减少酸雨的产生;将煤做成蜂窝状,甚至做成粉末状再使用,这样做是为了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其充分燃烧。
三、 解答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10 分 ,共计40分 )
13.
【答案】
(1)原子
(2)铜
(3)或或【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
酸的化学性质
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Cu+4HN (浓)=Cu(N +2N ↑+2O O 3O 3)2O 2H 2×100%=20%1680
FeSO 4FeCl 2Fe(NO 3)2
(1)铝、铁、铜都是金属元素,均由原子构成的。
(2)铝、铁、铜最不活泼的是铜,所以镀层金属可能是铜。
(3)只用一种溶液就可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则可以使用的盐溶液是亚铁盐溶液,可以是硫酸亚铁或氯化亚铁或硝酸亚铁溶液,故填:或或。
14.
【答案】
(1)石油,(2)减少煤和石油的使用(或增加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的使用)
(3)【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煤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还能产生大量的灰尘,生成的二氧化碳能形成温室效应,生成的二氧化硫能形成酸雨,产生的大量灰尘增加了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故答案为。
(2)由我国目前与十二五计划能源结构变化的对比图,可推测主要调整是:减少煤和石油的使用(或增加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的使用)。
(3)根据微观结构示意图可知:和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和水,配平即可,故其化学方程式为:。
15.
【答案】
(1)分子在不断运动,防止氨气污染空气
(2)水不能使酚酞变红,氨气不能使酚酞变红,氨水能使酚酞变红,纸花变红
(3)①固体,②,③分子的质量大小或者相对分子质量大小
【考点】
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性质
实验方案的评价
实验现象分析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由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所以观察到纸条变红,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分子在不断运动;该装置的优点是在密闭环境中进行,可以防止氨气污染空气。
(2)比较实验对应的现象,实验①对干燥纸花喷水,纸花不变色,可得结论水不能使酚酞变红;
实验②由于氨水具有挥发性,将干燥的纸花放在瓶口,纸花不变色,可得结论氨气不能使酚酞变红;
实验③对干燥的纸花喷稀氨水,纸花变色,可得结论氨水能使酚酞变红;
将喷过水的纸花放在塑料瓶(稀氨水)瓶口,氨气挥发出来,与水接触,生成稀氨水,所以瓶口看到现象的是纸花变红。
FeSO 4FeCl 2Fe(NO 3)2ABC
2C +6O 2H 2=====加热催化剂
+4O C 2H 4H 2ABC CO 2H 2()C 2H 42C +6O 2H 2=====加热催化剂
+4O C 2H 4H 2A 1231
(3)①烟是固体颗粒,氯化氢与氨气反应生成了氯化铵,产生白烟,则氯化铵是固体。
②.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故正确;
.先在处产生大量白烟,然后白烟逐渐充满整个试管,说明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运动的速率不相等,故错误;
.先在处产生大量白烟,然后白烟逐渐充满整个试管,说明生成的氯化铵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故错误;
.氯化铵是纯净物,不是由氨气和氯化氢组成的混合物,则氯化铵分子不是由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构成的,故错误;故选。
③由于氨分子运动速度比氯化氢分子运动速度快,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氯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是,所以影响分子运动速度的因素可能是分子的质量大小或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16.
【答案】
(1)、(2)【考点】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其离子符号为:、。
(2)氯碱工业中电解食盐水得到烧碱和两种气体,一种是最轻的气体(氢气),另一种的相对分子质量为(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该气体是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 A B A B C A C D D A 1736.5Cu 2+SO 2−4
2NaCl+2O ↑+C ↑+2NaOH
H 2===通电H 2l 2Cu 2+SO 2−4712NaCl+2O ↑+C ↑+2NaOH H 2===通电H 2l 2。